阎延文:倡议网友为灾区建言 把我们的牵挂化为力量

作者:阎延文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作家阎延文:倡议网友为灾区建言

把我们的牵挂化为力量

2008年5月12日,那个刀锋般刻进中国人记忆的日子。灾难骤然降临,风景壮丽的西蜀大地,从此成为中国人最牵挂的地方,成为母亲肌体上最柔软最疼痛的伤口。

一年来,我们在深深牵挂,虔诚祝祷:四川——这曾走过英雄大禹、诸葛武侯、诗圣杜甫的锦绣大地,你还好吗?灾区的兄弟们,你们是如何默默埋葬了父母亲人,悄悄擦干了眼角的泪水,咬牙挺身在废墟中站起,重新点亮了人生的火焰?也许我们不是救援前线的战士,不能为救同胞于苦难而浴血奋战;也许我们不是建筑工程专家,不能为灾区重建添加一块砖瓦,夯实一方厚土;也许我们不是政府决策者,不能为灾区带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和国公民,我们只是灾区人民的兄弟姐妹,骨肉同胞。在“5.12”一周年这个悲哀而沉重的日子里,我们只能把自己的情感和心血凝成文字,通过互联网送到四川,送到震区。

如果我们是诗人、作家,就为灾区写下一篇诗文,以笔抚平同胞心灵的沟壑;如果我们是律师法官,就为灾区重建策划法律和制度保障,不让腐败污染神圣的土地;如果我们是经济学者、财务人士,就用自己的智慧风暴,使灾区的经济计划完美无缺;如果我们是建筑专家、技术工人,就把自己的知识化成美妙图画,为灾区营造出更壮观华美的家园;如果我们是医护人士,就为灾区防疫献计献策;如果我们是心理专家、教育工作者,就为灾区亲人送上心灵的抚慰、让孩子们明亮的眼睛不再流泪、不再忧伤……也许,我们的建议并不完美,并不伟大,但真诚的心却能战胜一切,把我们的牵挂化为力量。

回望过去的2008年,这个被称为中国“网络爱国元年”的年度,从保护圣火到汶川抗震,从共抗冰雪到奥运狂飙,互联网越来越承担了民族和历史的厚重,由最初的轻松娱乐,走向了沉稳和大气。早在2003年,《国际先驱导报》就曾撰文预言:“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了中国民族主义的新篇章”。整整5年后,抗震救灾的网络热潮印证了这个预言。互联网彰显了中国的真正民意,西方媒体甚至称网络是“中国人的新爱国主义”基地。抗震救灾,使我们看到网络的强大崛起,看到了互联网的纪念碑式事件。

其一,网络爱国主义的崛起:

汶川抗震,互联网最强烈地体现出人民大众的爱国情怀。在朴素如泥土,平凡如大地的人民心中,同胞亲情是最重的砝码,而爱国主义更体现为一种责任。当海内外的中国人同声一哭,天地亦为之动容而低下高傲的头颅,向天灾中陨落的生命致哀。当一个贫困的下岗女工把自己微薄的全月社保金放入募捐箱的时候;当一个最有情谊的乞丐四次捐款被称为“义丐”的时候,当一个绝症患者把社会捐款又悄悄寄往汶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华夏精神。作为中国大地的真正脊梁,人民大众——这些平日里的芸芸众生,在灾难中体现出撼天动地的挚爱和高贵。从哇哇学语的孩子和髦耋之年的老人,从白雪皑皑的高原到热浪滚滚的海岛,互联网使海内外华人与震区实现了零距离的对话,人们的牵挂和疼痛,得到了最广泛的激荡与释放。无数网站夜以继日,亿万网友生死不弃,形成了一幅历史上最动人的图景。地震轰毁的,是砖石草木建造的街道家园;而在天灾中拔地而起的,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山脉。互联网使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情不自禁地为中国震撼、为中国喝彩——世界由此相信: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值得尊重的,这个民族的文化是博大坚强的,这个国家的生命力是坚不可摧的。

其二,网络民间力量的彰显:

汶川地震发生不久,中国亿万网民自觉授命于为难之际,以最快的行动参与了抗震救援和灾后重建;神州大地上,数十万志愿者奔赴灾区,链接他们的精神彩虹,是共同的责任。我们无法记录,那些抗震英雄身后,那些旌旗飘扬背后,奔赴灾区的志愿者们,是如何握紧手中简陋的工具、如何告别父母亲人,如何走向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他们何尝不知道,在瞬间夺去十万生命的天灾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他们何尝不眷恋生命的美好、亲情的宝贵?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和非功利性奉献,使全世界都看到了——看到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在那一刻的明亮爆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热血在那一刻汇成了长江黄河。网络民间力量的潮涌,彰显了一代大国公民的崛起。

其三,抗震文学爆发:中国文学的世纪复兴:

抗震救灾的民族激情,点燃了中国作家和诗人的灵魂。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抗震文学极致爆发,震惊世界。没有轻飘飘的虚假面具,没有不关痛痒、居高临下的悲悯。一串串掷地有声的字句,不是用墨水用键盘写成,而是用泪用血在镌刻。文学重新回到了神圣的位置,震荡出金属般的重量。《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生死不离》等无名作家的作品,通过互联网迅速热传;电视台、电台、主流报刊媒体的激情互动,使中国文学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尊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者大多数是没有高额稿酬、没有名望地位、没有主席头衔和行政级别的草根作家、平民诗人。与生活零距离的强烈共振,使他们与震区同胞血肉一体,生死相依。抗震文学的网络爆发,证明了中国文学的世纪复兴。文学没有死亡,面临死亡的只是计划经济下僵化的作家机制。一旦文学回到生命本身,走向互联网的广阔舞台,就将重新生长出葱茂繁绿的森林。

其四,网络文化的成熟大气与平民立场:

“5.12”特大天灾,考量着一个民族,也考量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品格。灾难中,中国的网络文化迅速成熟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互联网上实践着自己的公民责任和文化使命。平民立场、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入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互联网时代再次振兴,网络文化走出象牙之塔,彰显出热烈多情的平民色彩和成熟大气的理性风格。

今天,“5.12”这个难忘的日子越来越近,互联网使我们的心,飞向西南,飞向成都,飞向历劫重生的震区。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5.12”纪念活动的开启,似乎敲响了互联网再次出发的鼓点、成为新媒体承担民族使命的誓词。网络媒体正在出发,亿万网友再度集结,这,就是真正的中国。3亿网友将通过广袤的互联网世界,大声发出中国人最嘹亮的声音:“灾区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阎延文
阎延文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