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甲午败于缺乏战略意志 一贯妥协求和

作者:孙文广 汪玉明 来源:乌有之乡 2014-08-09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是日本挑起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研究分析甲午战争清廷战败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视角,清廷缺乏坚定的战略意志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深入分析这一原因,可以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清廷战略意志缺乏表现在整个战争过程中

  战略意志是一个国家、政治集团、社会组织乃至个人试图达成某种目标而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在战争这一物质和精神双重较量的暴烈对抗活动中,战略意志尤为重要。战争中,具备将战争进行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战略意志,既是参战者穷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资源、运用一切机会以达成目标的前提,也是战况不利时承受挫折、顶住压力、忍辱负重、徐图发展的基础。在甲午战争中,清廷一直缺乏战略意志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战前,清廷无不惜一战的决心,消极备战。1894年5月中旬以后,日军大批登陆朝鲜,野心日显,至6月22日日本向清廷提出“第一次绝交书”时,战争已迫在眉睫。然而,清廷仍热衷于谋求和局,直到6月30日李鸿章才提出筹饷二三百万两以备用,而调军入朝与物资筹措直到7月20日才开始,但战争在7月25日就正式打响。清廷准备不充分、被动应战,直接导致丰岛海战和牙山战役败北,而首战即败又直接影响战争全局。对中国与日本开战,当时美国驻华公使田贝评论道:“中国以完全无准备状态卷入战争,乃史无前例。”清廷后来也承认,战争为“仓猝开衅”。

  战中,清廷无承受挫折的定力,决意乞和。9月中旬,随着海陆战事渐次失利,主和再次成为清廷的政策重点。此时,不少朝臣和社会有识之士对挽救军事失败纷纷献计献策,提出“奇袭论”等主张。他们主张速购快船,联合南洋水师直捣日本本土。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战略主张,如能实施,有可能扭转战局。同时,不少人提出持久战思想,李鸿章也上奏朝廷说要“多筹巨饷,多练精兵,内外同心,南北合势,全力专注,持之以久,而不责旦夕之功”。但是,无论“奇袭论”还是“持久论”,在清廷急于结束战争、一意主和的情况下,无人理会并认真研究这样的战略构想。

  战后,清廷无战斗到底的勇气,不敢再战。当割地赔款的和约传至国内后,舆论大哗,拒和再战之折如雪片进京。在京举人也痛心疾首,集体上书。台湾军民尤其义愤,誓不服倭。日本的欺人太甚事实上已为中国进行了一场再战总动员。其时,日本尚为刚刚兴起的工业小国,战力已近枯竭。俄国驻日本使馆的情报指出:“(日本)所有军舰锅炉,经过十个月连续不断使用的结果,已经破坏到这样程度,以致船只的最起码速度都无法维持,所以船只都急待整修和更换锅炉。”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承认:“国内海陆军备几成空虚,而去年来持续长期战斗之我舰队及人员、军需等,均告疲劳缺乏。”但缺乏战略意志的清廷此时已如惊弓之鸟,完全丧失战斗意志,最后只能吞下割地赔款的苦果。

  清廷战略意志缺乏是政治腐败、统治腐朽的结果

  战争史上,参战者战略意志缺乏往往是在战争遭遇严重挫折的最紧要关头才表现出来。但在甲午战争中,清廷战略意志缺乏却贯穿始终,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政治腐败、统治腐朽。

  战略思想保守,惯于妥协求和。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廷战略思想日益保守,奉行消极防御策略,建设海军的目的也“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在清朝统治者头脑中,保和局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凡与列强发生冲突,一旦军事失利,清廷便立即妥协求和,割地赔款也在所不惜,甚至陷入败也求和、胜也求和的怪圈。妥协求和一旦成为习惯,清廷在甲午战争前前后后缺乏战略意志就是必然的。当时就有人评论道,“平日之政事,一贪字坏之;今日之军务,一和字败之。”

  国家观念淡薄,王朝利益至上。中国虽早就有“国家”的概念,但直至晚清也未建立起现代国家观念,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王朝观念依然主导着晚清政治。现代国家观念认为国家为全体国民所有而非某家私产,认为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侵犯、国土不容分割。而传统王朝观念的核心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天下一土一木均是“我们家的”,以土地换平安虽屈辱但并无不可。这是鸦片战争后清廷愿意割土求和的思想根源。在甲午战争中,当清朝“龙兴之地”沈阳和京城重地北京有可能遭遇日军进攻时,清廷在割地赔款求平安与拒和再战的选择中,选择了前者。国家观念淡薄的清廷,在最后关头眼里只有自身的王朝利益,下不了拒和再战的决心是必然的。

  内部政争不息,中枢意见不一。甲午战争时期,清王朝存在帝后两党矛盾、满汉两族矛盾、中央地方矛盾、地方实力派之间的矛盾等。各种力量争权夺利贯穿于甲午战争全过程,特别是帝党与后党之间的矛盾与较量,左右着整个对日战略。朝鲜危机一爆发,在光绪帝支持下,以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的帝党欲抓住朝廷主导权,与以军机大臣孙毓汶和李鸿章为首的后党针锋相对,发动清议主战,“李鸿章不欲战而迫其战”。慈禧太后顾虑清议,亦不能公开反对开战,但开战后一直默许和支持主和派的求和调停。帝后两党之间的矛盾与较量,导致清廷面对战争没有一以贯之的定见与坚持。这是清廷战略意志缺乏的直接原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南京政治学院军史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