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所处的环境

作者:mingshanmingshui 来源:红歌会网 2017-01-02 694

试析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所处的环境

mingshanmingshui

内容摘要:在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所处的环境主要有五大特点:一、中国是在战争留下的废墟上和“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的;二、当时是分别以美苏两霸各自为首的两股反华势力轻视中国并对中国充满敌意的年代;三、抓紧基础工业建设是当时我国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四、由于当时国内外形势所迫,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斗争;五、这个时期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是当时经济斗争、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必然。在这个时期,我国人民在恶劣的国内外环境中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巨大成就。在经济上,取得了基本建立起自己独立自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巨大成就。在政治上,通过军事斗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结束了冷战时期,改变了世界格局,为中国人民也为世界人民赢得了长期和平的大好国际环境。

关键词: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环境

很多人认为,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缓慢,甚至认为是停滞不前,并认为这是因为连年的政治运动和公有制及计划经济模式而造成的。这里面不免存有很多偏见,这种认识的根源是脱离了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的环境这个实际。我在《正确认识毛泽东时代的经济》一文中谈到:“把精力主要放在抓重工业发展上,这是当时我国建国后‘一穷二白’的条件所决定的,它是抓主要矛盾的必要,是适应当时内外交困的环境所必须的。”那么,在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有五大特点:

一 、那时的中国极端落后,可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千疮百孔,一穷二白”

1840年后,中国人民在多个帝国主义的铁蹄、分割之下受尽了蹂躏,二十世纪的上半叶即建国前的几十年中,我国人民更是饱受战争之苦。从1949年建国始,到毛泽东逝世的1976年,可谓是新中国的建国时期或说是建国初期,在这一时期,我国人民虽然从旧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解放了出来,但是战争的创伤还未愈合,仍是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我们是在战争留下的废墟上进行经济建设的。

二、当时是中国在美苏两霸的夹缝中讨生活的屈辱时代

首先,美国亡我之心不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扶持蒋介石打内战、妄图通过国民党反动派集团控制中国的美梦破灭了,但是,它并不甘心。当时,他们小看了中国,并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可以说,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侵越战争以及唆使蒋介石反攻大陆,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唆使印度挑起中印边界冲突以及掀起一浪又一浪的世界性的反华高潮,都是妄图亡我的重要步骤。从建国始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无时无刻不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

其次,中苏关系表面上是真假马列主义之争,实际上是苏联行妄图控制我国之实,由于我国不答应,苏联便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从经济上卡我国的脖子,并且矛盾逐步升级,直至发展到边界摩擦,甚至出现了珍宝岛事件。如不是毛泽东巧妙地运用美苏之间的矛盾,在战略上以霸制霸,中苏之间的军事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从总体上来看,那时是冷战时期,是两极世界,是两霸横行霸道的时代,是国际矛盾极其尖锐的岁月,是分别以两霸各自为首的两股反华势力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时代,是两霸都轻视中国、看不起中国的时代。那时,中国人民虽然自1949年始站起来了,但是,由于来自两股反华势力的强大压力,中国人民的腰板挺得还不够硬朗。两霸对中国进行政治攻击、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使中国处于在美苏两霸的夹缝中讨生活的屈辱环境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不能不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压力,并牵涉和削弱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精力。

三、抓紧基础工业建设是当时我国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两股反华势力的夹缝中,在经济封锁的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建设只能是独立自主、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我们希望有外援,但不能依赖于外援。我们必须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打破经济封锁,巩固新中国的政权。在“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搞经济建设,并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不依赖于外援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可谓势如旱地拔葱,谈何容易?并且,面对两霸的军事威胁和军事挑衅,还必须同时加强军工和国防建设。我国要自力更生地迅速建立起自己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首先抓好基础工业发展。任何事情都要从基础抓起,只有杜绝短期行为、打好基础,才能把整个事情办好,才能有发展后劲。因此,根据当时的实际,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应是重工业、科学技术以及军工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其中重工业当为重中之重,因为无论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军工和国防建设的发展,都需要有重工业的支持,同时,轻工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重工业的支持。综上所述,加强重工业这个基础工业的建设就成为当时我国的当务之急。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上,势必会暂时放缓轻工业发展,这样,造成消费品供应紧张就成为难免的了。由于形势所迫,我们是在近乎“勒紧腰带 ”的情况下进行基础工业或说基础经济建设的,以及由于消费品供应紧张和群众生活的困难,给一般群众的第一感官印象就是中国的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甚至认为是停滞不前。但作为一个有头脑的共产党人来说,就不能这样认为了,他有责任向一般群众解释清楚,认清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的实质。

在建国后的毛泽东时代那样短的时间里,在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了较为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为整个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这在古今中外的经济发展史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毛泽东时代的经济,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如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所说:“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①

四、不得已而为之的军事斗争加重了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负担

这一时期的军事斗争,有“两抗战争”即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越战争,有国内解放后台海两岸持续多年的内战延续对峙,有中苏边境的军事对峙,有中印自卫反击战,更有根据国际形式而进行得国内的备战备荒,同时,还要随时排除美国和台湾向大陆派遣的美蒋特务对我国的干扰和破坏,等等,这些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譬如,“两抗战争”,它决不只是朝鲜人和越南人的反帝救国战争,而更是中国人民的反帝卫国战争。就拿抗美援越战争来说,如果美国控制越南的野心得逞,进而就会控制东南亚各国,如果那样,中国的日子还好过得了吗?它将会直接威胁着中国的安全,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的历史悲剧将会重演。美国侵占越南、控制东南亚各国决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侵华图谋的手段和重要步骤。因此,当时的抗美援越是攸关我国生存和安全的头等大事。对美国的侵越战争,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所以,抗美援越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不仅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且要坚决把它赶出越南。但是,抗美援越决不只是一句口号和空话,它需要消耗我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怎能不加重我国经济建设的负担呢?据当时任美国约翰逊总统之国防部长的克里福德透露:在打了10年之久的越南战争中,总共消耗弹药760万吨,相当于二战时的三倍,耗费近3000亿美元②,那么,可想而之,我国的援越物资还能少得了吗?不仅物资,耗费国家领导人的精力也是难免的。这使我国本来就非常困难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可以说,在那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援越物资都是全国人民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可是,我们不这样做不行啊!

那时国内的备战备荒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的两霸横行霸道,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着中国和全球,当时,毛泽东指出了世界的两种前途:一是革命制止战争,一是战争引起革命。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主席从最坏处着眼和打算,向全国发出了“深挖洞(各地都大挖防空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备战备荒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这就不能不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增加了困难和负担。在六十年代,既要援助越南的抗美战争,又要加强国内的备战备荒,又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基本建立起自己独立自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就,体现了中国人大无畏的精神和不可抗拒的威力,体现了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这能不说是古今中外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和奇迹吗?这一伟大创举不亚于中国红军的万里长征,就象我们不能因长征中红军吃草根、啃树皮、历尽艰险而否定长征一样,我们也同样不能因毛泽东时代人们经历了经济生活的困苦和经济建设的艰难而否定那时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与否定相反,人们经历了经济生活的困苦和经济建设的艰难正说明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和壮观,更值得我们加以肯定和珍惜。笔者认为,在今天,我们不仅要弘扬长征精神,而且更要弘扬建国后毛泽东时代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与弘扬长征精神相比,弘扬这一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对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来说,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越南战争,我国在总结抗美援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结合越南战争的实际,我们不是象抗美援朝那样直接参战,而是采取了间接参战、隐蔽参战的模式。尽管如此,如果没有中国的背后支持,越南战争的胜利是难以想象的。越南本来就贫穷落后,加上20多年的抗法救国战争,在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已然残破不堪,如果没有中国在战略、战术、人员和物资等方面的全力支持,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是很难长期坚持下去的,根本无法抵挡美国54万现代化地面武装部队的疯狂进攻和空中的狂轰滥炸,更谈不上取得胜利了。

毛泽东时代一系列军事斗争中的“两抗战争”的胜利特别是越南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两抗战争”的胜利特别是越南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朝鲜人民和越南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和世界人民的胜利,更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运用的胜利。就象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全民族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那样,在抗美援越期间,由于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则在全球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的反帝反霸反侵略的统一战线。这一时期,通过借助对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声援和对美国侵略行经的声讨,使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以及反帝反霸的理论等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进而使世界人民的反帝反侵略怒潮风起云涌,一时间,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人民要革命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历史潮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声援,使美国陷入了反帝、反霸、反侵略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一时期,美国侵略者领略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威力,吃尽了苦头,使之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之所以越南战争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是因为,在越南战争胜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再也不敢那样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和侵略别国了,再也不能不屑一顾地轻视第三世界的国家了。(当然,由于修正主义的泛滥成灾,当今又给美帝国主义恢复霸气创造了条件)

其次,越南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彻底得到了改变。如果说我国在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大决战打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的话,那么,“两抗战争”的胜利特别是越南战争的胜利则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毛泽东也从中国的伟人一跃成为世界的伟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③中国人民虽然自1949年站起来了,但是,到了越南战争胜利之时,中国人民才真正挺直了腰板。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标志着通过“两抗战争”的胜利特别是越南战争的胜利,使美国人对中国服气了,并且口服心服了。越南战争胜利后的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了,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可以在平等的位置上谈台湾问题,谈越南问题,谈东亚和世界的格局问题,等等。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这样神气。1972年,毛泽东首次会见尼克松时,尼克松曾说;“毛主席的著作感动了全国,改变了世界。”毛泽东答道:“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附近几个地方。”④是否改变了世界,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考察,如果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看,确实当时已改变了世界,当然,不是毛主席的著作改变了世界,而是在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引下,通过以“两抗战争”为核心的在世界范围内所进行的反帝反霸反侵略斗争的胜利而改变了世界。越南战争胜利后,改变了世界格局,打破了国际旧秩序,结束了冷战时期,世界不再是二分天下,或说不再是两极世界,中国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笼罩着中国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战争阴影也逐渐消散,中国的处境也由此转危为安。继尼克松访华之后,英、法、德、日等几十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争相前来北京,拜访世界级的一流政治家毛泽东。自此,中国的外交也迎来了鲜花盛开的春天,开始了新的篇章;同时,美国的屈服和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也震慑了苏联的霸权主义,大灭了其当时的嚣张气焰,为后来中苏、中俄关系的改善和不断好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美国恢复霸气之前,中国人之所以能生活的那样潇洒和尊贵,无不与以上所述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越南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建设环境,也为世界打出了和平的环境,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了和平与发展,这为我国后来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条件。毛泽东时代所进行的一系列不得已而为之的军事斗争和反帝反霸事业是对我国千秋万代和世界和平的不朽贡献。

五、在毛泽东时代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是当时经济斗争、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必然

在毛泽东时代,围绕着经济建设、巩固政权、军事斗争、反帝反霸事业等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同军事斗争一样,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例如,在抗美援朝时期,由于一些惟利是图的商人进行偷工减料,致使供应志愿军的物资给志愿军战士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不打击不法商人能行吗?可见,当时进行的“三反”、“五反”的政治运动是当时军事斗争及政治斗争的需要。再如,对“两抗战争”的意义,特别是对抗美援越战争的意义,直到现在仍会有相当多的人未必能认识清楚,而在当时,在我国的经济那样困难的情况下,要拿出巨大的物资来支援越南的抗美战争,有些人能想得通吗?对认识上的偏见,特别是对涉及未来重大前途的认识上的偏见,有时是很难用简单说理的方法来解决的,况且,有时还不仅仅是认识问题,在这里面,往往会混杂进敌对势力借此作其他文章,在当时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矛盾往往会演变成政治斗争。又如,在经济建设问题上,要完成大规模的基础工业建设,要进行备战备荒,在经济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吃饭”和建设的矛盾肯定是小不了的,如何处理好“吃饭”和建设的关系问题?肯定会有矛盾和斗争,其中有些矛盾和斗争还必须用政治斗争和政治运动的手段来解决。再则,要保证大规模的基础工业建设和备战备荒的实现,必须用一定的经济模式来保证,特别需要用巩固而强大的公有制经济来保证。因此,围绕着经济模式的政治斗争和政治运动也就成为必然。我们不能肯定,当时的一切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都会是完全正确的,而且还会出现偏差和负面影响及不利因素,但是这些政治斗争和政治运动可能都会是形势的需要,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战略目标不得已而为之。政治运动上的偏差,有时可能会有决策上的失误,但相当大的成分会出现在执行环节,正如老百姓所比喻得那样:“上面的经都是好经,都叫下面这些小和尚给念瞎了。”还有些偏差是由于被敌对势力及别有用心的野心家、阴谋家借此利用所造成的。

谈到政治运动,就不得不提起“文革”,因为“文革”是毛泽东时代规模最大的一场政治运动。对于“文革”,不想谈一些。笔者认为,尽管“文革”中有偏差和不幸,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考察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我们仍需要用辨证的历史的眼光去看“文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和分析“文革”。我相信,随着历史的向前,脱离开“文革”的当事人,后来人根据历史文献会给“文革”以及给对“文革”的好、恶者一个更为详明的结论的。这里可能会有一个悖论:要全盘否定“文革”,就会引申到否定毛泽东时代,否定毛泽东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直至否定毛泽东,但是,毛泽东是不易被否定的,或说,毛泽东是不可否定的。特别经过“文革”的年代,由于他反帝反霸事业的成功,毛泽东已成为世界伟人,这个时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是国内基本完成现代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时期,完成这一现代工业革命的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采用资本主义模式可是耗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啊!在国际上,这一时期是毛泽东为世界历史进步作出最卓越贡献的鼎盛时期。如果有哪一个中国的知名人士否定毛泽东,他将会在世界范围内被他人看不起,尽管他可能被国际反华势力所利用,但是,他在他人眼里的人格仍然是一钱不值的,被利用后也必然会被当作垃圾甩掉!

[注释]

①、③、选自中国文献出版社于20073月出版的《为人民服务·中外名人颂扬毛泽东》第3、第4页。

②选自新浪网“新浪读书”:《三大经典反侵略战争回眸》第八节“为中国杀出了一条血路”。

④选自新浪网“新浪读书”孔东梅著:《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改变世界的日子》第五章第九节“中美最高级会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