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基金发财的95后韭菜,被割的猝不及防

作者:五花王 来源:新潮沉思录 2021-03-18 479

想靠基金发财的95后韭菜,被割的猝不及防

五花王

  这几个月国内基金市场火热,互联网社群中到处都在交流买基金的心得,网上也出现了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结果最近行情崩塌,信仰破灭,很多人甚至涌入二手交易平台进行甩卖。很多读者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先从技术层面聊聊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轻易尝试交易型投资,过几天再从现象层面聊聊。

想靠基金发财的95后韭菜,被割的猝不及防

  疫情一年间,各主要经济体为了防止经济下行带来的流动性注入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就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牛市”,这也带火了基金销售,特别是基金销售手机化、游戏化、娱乐化之后,通过支付宝这样的终端,近似于变成了一个网络游戏:比什么模拟人生、金矿大亨简单多了,有种买即开型彩票的感觉,每天开奖一次。

  但浮盈终归是浮盈,一天不取就可能会亏回去,过了个春节,可能原来挣的那百分之十几没了,本金还倒亏了不少。不是说基金是专业投资吗?怎么也不是稳赚不赔的呢?

想靠基金发财的95后韭菜,被割的猝不及防

  残酷的事实是:一般人买基金发不了大财,因为你本金太小,市场收益空间有上限,知识认知和行为无下限。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基金更适合一种作为积累部分“资本回报”的储蓄行为来看待比较好,当然如果你具备超强的交易天赋,就是传说中的A股赵子龙,随便七进七出,那何不直接开户炒ETF呢?

  花太多时间、精力和情感在基金投资上,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如好好投资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升职加薪拍小视频当UP主,其实长周期收益期望都比买基金强。买基金挣钱的人,都是用闲钱买的,原本就有闲钱的人,他的决策在时间上容错周期更长,不会这个月亏了下个月就没饭吃还不上借呗,他的波动承受能力在空间上也更大,同样基金亏20%,对他的整体资产可能只是1%的小小波动,而对你来说,可能就要倒欠房租了。

  活钱管理、稳健理财、长期投资、保险保障;这“四笔钱”的提法,其实也适合想进行基金投资的人仔细思考,“YOLO”(不怕风险,大胆去做)的玩法不可取。

  “赚钱效应”的阈值和欺骗性

  要想搞清楚亏钱这个现象的成因,就得搞清楚波动会不会变成风险和损失的原因。普通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亏损的主要原因,我一般归结为五点:

  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市场波动程度最高时盲目进场和离场,从中国有成体系的公募基金市场以来,每次“爆款”、“日光”基金新闻频出,一般都对应市场的短期乃至中期高位,资产管理行业的天然特性是“反线性”、“反周期”,销售最容易的时候肯定是历史收益率最高的时候。但金融市场呢,又是一个特别符合均值回归规律的地方,常见的是一年三倍很多,三年一倍很难,短期收益率非常吸引人的时刻,其实也是风险最高的时刻。

  投资基金所需要的知识实际上并不简单,这是一个专门的领域,“无脑躺赢”怎么可能呢?这不符合自然规律。每一次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亏损最严重的往往是过去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的人,这是因为风险承受能力低下的人,思维会更加线性,他们更加喜欢用过去的表现来估计未来的收益,他们长期呆在平坦的世界里,对崎岖和颠簸没有概念。

  很多人将理财视为业余活动,花的精力还不如看小视频。更严重的问题是,他们因为“不懂”,就随随便便开始拆盲盒买彩票了。一开始小金额试试,一旦发生超预期的上涨或者下跌,就大量追加投入,然后深陷泥潭,不知如何是好,要不然巨亏割肉离场,要不然深度套牢数年。不知道值多少钱,不知道多少钱可以买,也不知道多少钱可以卖,更不知道买的是什么,要持有多久。

想靠基金发财的95后韭菜,被割的猝不及防

  公募基金的净值波动以市场报价为准,经过“净值估算”,甚至每秒都能看到价格波动,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在本质上,都是下行波动的厌恶者,但在波动真的到来时,他们的头脑会陷入空白,因为他们毫无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和思维模型。在市场高位进场之后,下跌的概率和下跌的空间都处在双高的位置,亏损只是时间问题,亏损幅度的期望值则随着时间延续越来越大,而此时由于损失厌恶的心理,在某一个阈值之内,他们会祈祷,在某一个阈值之外,他们会补仓,而再增加一个阈值之后,他们会躺平装死,但“赎回”就意味着放弃希望,这太难了。

  假设有一小部分幸运儿买到了冠军基金,他们一定会越涨买的越多,净值2的时候买一千块,净值4的时候买两万块,净值跌到3.5再买十万块,然后在净值继续跌到3的时候赎回全部投资,请问他最后挣了多少钱?大部分人对持有期限和持有期限中什么是正常波动,什么是可能造成永久损失的风险并无概念。

  一个正常的投资决策应该是,现在净值2,按照通常规律,五年后可以到3或者3.5,中间可能跌到1.3或者1.4,那么要做的事情是,要不然在跌到1.4的时候追加购买,要不然在五年期限内任何一个达到3的日子赎回一半投资,其他的继续持有到期。而大部分投资者的行为,往往是与之完全相反。

  在《生命周期投资法》一书中,作者认为在20-35岁这个阶段,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入水平提升程度都较高,可以尽可能多的投资于股票市场,但有两个要素必须清楚:借贷资金的久期要长,利息要低,所以这段时间出现的用花呗借呗买基金,挣了还不卖的现象,那就属于典型的短贷长投,是错误的。

  人的思维模式在没有经过彻底训练之前是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因为“赚钱效应”会驱使你认为过去成功的未来依旧会成功,别人的解题思路我照抄就一定可以答对,按照配方我就能做出黑珍珠三星名菜,找到攻略我就能满血通关,但这些在投资领域都不成立,人在进入投资市场以后,都是要经过交学费、长经验、拿工资这三个阶段,才能建立起自己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和工作系统的,投资和世界上其他的技术工种并没有什么不同,枯燥、重复、不断培训和学习、不断练习和试错,不断奖励与惩罚。

  坤坤可以带你发财,也可以带你亏钱,这取决于你跟不跟得上他的节奏。

想靠基金发财的95后韭菜,被割的猝不及防

  二级市场投资的合理预期收益是多少?

  这部分内容是笔者从职业角度讲一些常识和心得,请仅供了解。为什么大部分人在交易市场中总是当韭菜?大家都想避免在最贵的时候进场,在便宜的时候多买点,贵的时候多卖点。然而如果这么容易,那人人都是股神了。大部分人很难坚定的同人类心理中重要的思维偏好作斗争。

  在本能上,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趋势会延续,也就是用历史经验去推断未来,但这种决策模式只适用于短周期,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惯性决策:最近一年收益最高的,会被我们本能性认为未来一年还会继续维持高收益,总是想锦上添花。

  那么,股票市场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年度波动和平均收益是多高呢?我们以沪深300指数来做一个说明。

想靠基金发财的95后韭菜,被割的猝不及防

  从上图,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市场的成交活跃度,和指数的点位高低明显成正比。也就是说,要想买到便宜的位置,我们需要在市场冷冷清清的时候进入市场,大量买入,而在人人谈论股市的时候收割利润,暂时离开市场。然而不管是A股还是外国股市,每次股灾我们都能看到多数人都是在人人开始谈论股票时进场的。现在基金的情况也是如此,当人人都在谈论买基金,当在支付宝上买基金就像手游氪金一样容易,危险就来了。然而,这事不会比抽SSR更容易。

  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投资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追跌杀涨,一种是追涨杀跌,根源都是没有导航的瞎开车,“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而选择购买基金,则等于将自己的操作风险外包给了基金经理和指数公司,风险并没有降低多少,只是省了你不少精力成本。

  肯定有读者还是觉得,说自己并不是借钱借贷去理财,就是手里有点闲钱想理财,想买基金,并且认为自己有较强的管理和学习能力。那也不是不行,对自己负责就好,但一定要有合理的收益预期,以及随时警惕泡沫出现。

  最近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速逐步下降,指数的回报也在走低,年化大约在6-8%之间,十年来,沪深300指数(中国最好的300家公司)的年均回报,含分红是12.85%。单来说,指数含分红的价格大约每7年,会翻一番,不含分红,12年会翻一番。按照自然增长,从2014年的2000点左右,上移到2021年,那么沪深300可以认为在4000点以下都是相对便宜的。

  另一个尺度,是用黄金来衡量沪深300指数的价格,也即是沪深300点位除以黄金每克的价格,这一个数字现在是11.5128,历史最高是22.44,历史最低是6.0472。最近五年间,这一数字最低的是2020年5月22日,值为9.59。

想靠基金发财的95后韭菜,被割的猝不及防

  金价与沪深300的价格比

  笔者个人有个简单的指标,在过去5年中,因为市场整体处于震荡市,每次金股比反弹到15左右的时候,市场都出现一年高点,如2018年1月和2019年4月,我们大致可以假设,金股比在10-15这个区间往复运动,低于10或者接近10的区间,可以考虑入场,越接近15,对于投资者来说就要警惕。这个信号在2021年春节前后又一次起到了作用。如果从15的位置继续上涨,则说明股市进入泡沫阶段。

  整体而言,A股的波动率在走低,所以定投的预期收益也该放低。

  如果真想靠投资基金来长期理财,那还是要具备一些基础的投资知识,自己从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等指标上面做进一步的判断。然而,老股民都知道,就算你各种交易理论技术指标头头是道,该亏的时候仍然躲不过。

  思考最适合自己财务状况的投资方式

  总之,就算你真有钱想去投资,也要多了解基本知识,可以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网站和其他相关网站阅读资料,也可以看看这本书,《解读基金——我的投资官与实践》,微信读书就有。

  在证券投资中,价格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是第一要素,由于基金投资是一种“二阶导数”式的投资,其收益状况不但取决于基金经理的行为和决策框架,也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行为和决策框架,因此在一个波动较大的证券市场里投资,首先我们要控制自己行为的波动性,这就带来了两个要求:行为逻辑要一致,时间尺度要固定。

  在时间尺度上,买入卖出的决策要有固定的时间周期,至少要以月度或者季度为尺度,在我个人多年的量化投资研究中,以季度为尺度调节可能是收益、波动和综合交易成本最为均衡的一个方案。

  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利益未必与客户一致,这很容易就能想到,但大部分时间里,还是只有基金挣到钱,才是三赢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讲,持仓过于集中在某一特殊行业和特殊风格的基金经理,其实都存在某些风险。

  在投资比例的均衡上,从业者大体有几个标准,第一是市场的整体相对价格百分比,也就是相对过去十年时间,指数的黄金不变价格在较高还是较低的位置,第二是市场的行业估值百分比,第三个是投资者自身的年龄和现金流情况。

  总之对于普通人来说面临诱惑时还是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你现在手上有一些3年半之内不会用到的钱要开始买基金,和你手上没什么余钱,想通过基金攒钱来获得“入场券”,所面临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大部分人的自制力也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一开始买基金入门然后不过瘾,进行到炒股上杠杆和期货,最后深陷亏损无拔自拔。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