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不对美国开放就不是对外开放”的谬论

作者:岳青山 肖 凡 来源:淮左徐郎 2021-05-20 878

驳“不对美国开放就不是对外开放”的谬论

岳青山 肖 

驳“不对美国开放就不是对外开放”的谬论

  建党一百周年大庆即将到来,全国掀起了学习党史、国史的热潮。在此过程中,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深切缅怀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及其缔造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功勋,热烈庆祝建党百年夺取的伟大胜利。在这样的喜庆日子里,我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抚今思昔,对毛主席更是无比敬仰,无比怀念。

  中央曾多次正确指出;任何时候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对外开放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留给我们的重要理论财富。全党如能认真学习,必将大有裨益。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近几十年来,与中央的强调背道而驰,某些人极力批判、攻击、污蔑毛主席“闭关锁国”的声浪却甚嚣尘上,彼伏此起。

  宵小之徒甚至喋喋不休地以此作为炮弹,疯狂非毛反毛,否定共和国前三十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公然诬谓什么“正因为毛泽东闭关锁国,才把中国引上了‘绝路’”,还说什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后变成了‘小而全’、‘大而全’,三线建设,类似庄园经济的东西。办企业乃至办大学,也是办庄园经济,都是小社会。最后走到一条封闭的道路,闭关锁国。这当然是一条绝路,再也走不下去时,我们才回过头来,另辟大道,实行改革开放,同世界经济接轨。”(《李锐文集毛泽东秘书手记》第420页)

  这个论断是否合乎客观实际?毛主席的对外方针果真是“闭关自守”?共和国的前30年能说是“闭关锁国”的30年吗?这是在庆祝我们党诞生一百周年时不能不辨析清楚的重大原则性问题。

  历史是客观的实在,不是任人抚摸的少女。金子可以抹黑于一时,终归总会要发光的。

  我认为,如果真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那就不难清楚看到,毛主席是一贯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不断开拓、扩大同外国的经济、技术、文化的交往,同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生命终了。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历史,是对外开放的历史。

  新中国前三十年是在同美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的斗争中坚持对外开放。

  列宁有句名言: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

  毛主席建国之后面对的是,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严厉的经济封锁和禁运的恶劣国际环境。早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布:美国对华贸易要实行所谓“R”程序,即“特种许可证制度。”同年11月,美国纠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拼凑成专门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的国际组织,即所谓“巴黎统筹委员会”。1951年5月,它又操纵联合国非法通过对中、朝实行禁运的法案。“巴统”列入对我禁运的货单竟达400多项。其罪恶目的是要把共和国困死。这是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突出表现。

  毛主席率领全国人民,同帝国主义长达20多年的封锁禁运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以“立足自主,争取外援”为前提,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拓扩、发展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

  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主席就正式把发展与西方的经济关系,包括利用外资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提了出来。他在向中共七大提交的《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指出:“为着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不外两个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积累资本,同时借助外援。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转引自《解放日报》1945年5月2日)

  建国前夕,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昭告世界:“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做,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正在互相竞争。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选集》,第4卷,第1435页)。

  这就说明,早在建国之前,毛主席即为我党确立了“立足自主,争取外援”的对外开放方针。

  1950年初,毛主席在访苏时从王稼祥那里得悉德、波、捷等国“都想和我们做生意”后,就高兴地连忙电告周总理:“似此,除了苏联外,又有三个国家即将和我们发生通商贸易关系。此外,英国、日本、美国、印度等国或已有生意或即将做生意。因此,你们在准备对苏贸易条约时应从统筹全局的观点出发,苏联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国做生意。其范围和数量要有一个大概的计算。”(《毛泽东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第6卷,第35页)

  “一五”伊始,毛主席就大力号召:“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他认为:“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的。”早“在封建时代,唐朝兴盛的时候,我国曾经与印度发生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个民族,是从来不拒绝接受别的民族的优良传统。”鸦片战争以后,“从一八九四到一九一一年那一段时期,全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学习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学习他们的科学,有一个很大的高潮。”他高度赞扬“那一次学习,对于我们国家的进步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现在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大一批自然科学工作者,一批宝贵的遗产。”他号召全党干部和全国人民,现在“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应当采取真心实意的态度,把他们所有的长处都学来,不但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而且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一切用得着的,统统应该虚心学习。”(《文集》第6卷,第264页)

  1955年5月26日,毛主席在接见印尼贵宾时指出:“中国愿意同所有的国家友好合作”,“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同它们合作。”(《文集》第6卷,第411页)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中国有一大“关系”,即“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在此,他进一步阐明了“立足自主,争取外援”条件下的对外开放方针,振聋发聩地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他解释道:“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就是要把戏台上的那个架子放下来。”(《文集》第7卷,第41页)他强调“我们的方针是: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文集》第7卷,第41页)这就是“立足自主,争取外援”条件下的对外开放方针。

  1956年8月24日,毛主席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深刻地阐明了文化上对外开放的方针,既批判了“全盘西化”,又否定了虚无主义。他说:“我们当然提倡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行的。但是军乐队总不能用唢呐、胡琴,这等于我们穿军装,还是穿现在这种样式的,总不能把那种胸前背后写着‘勇’字的褂子穿起。民族化也不能那样化。乐器是工具。当然工具好坏也有关系,但是如何使用工具才是根本的。外国乐器可以拿来用,但是作曲不能照抄外国。”剖肚子,割阑尾,吃阿司匹林,并没有什么民族形式。“要把外国好的东西都学到。比如学医,细菌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这些都要学。也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都学到。”(《文集》第7卷,第77、81页)

  这年国庆节的深夜,毛主席会见杜克洛率领的共产党代表团,他们在长谈中有这么一段重要的对话,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套设备”。毛主席说:中国“从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设工业化国家,并不容易”。“你看法国政府能否摆脱美国干涉,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贸易上能把成套设备卖给我们,很久还是不很久,你如何估计?”杜答:“这样的情况比一般人想像的会早一些。”毛主席又问:“技术和装备出口的可能性怎样?”杜答:“法国资本家也很着急。”毛主席说:“不是指一般的做生意,是说替中国设计工厂、供应装备、安装装备并教会中国工人开动机器。”杜说:“现在有一些可能,可以转弯抹角地搞一些,不过美国还在阻碍。”毛主席说:“现在瑞典已经答应替我们设计、装备、安装造纸厂。”杜说:“我们这方面可能做些推动工作。”毛主席连忙说:“请帮助。”(《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出版社上卷,第543页)这次对话清楚表明,毛主席在对外开放中,是多么渴望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整套的先进技术设备呀,是美国在千方百计地阻挠我们购买!它们不仅担心卖给中国整套的设备会解决我们生产的燃眉之急,更害怕中国以此学习和研制出自己的设备。

  由此可见,在建国后的头七年里,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方针,是“立足自主,争取外援”条件下的对外开放方针,何来“闭关锁国”呢?

  再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毛主席一如既往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

  1957年1月27日,他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学。找知识要从各方面去找,只从一方面去找,就单调了。”(《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出版社上卷,第192页)

  到了1958年,毛主席对对外开放的认知有了新的升华,即把争取外援,学习外国,提升到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高度。这就是他在“二五”计划的批语中指出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要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出版社上卷,第380页)针对“大跃进”时,有人认为中国无所不能,不重视学习外国,毛主席就斩钉截铁地指出:“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接着,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国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工农业水平不高,有许多人是文盲。我们现在正在积极组织自己的经济,积极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工作,发展我们的工业,使农业用机器装备起来。现在工作才开始做,仅仅是开始。至于做出成绩来,那需要时间,需要朋友的帮助,不是很短时间内所能做到的。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提高经济、文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已经干了十年了,但是如你们所知道的,我们工业才这么一点,农业还是手工业式的,也许再有十年才会有些进步。中国不仅要自己料理自己,自己过生活,还应该对别的国家和民族进行帮助,对世界有些益处。同别的国家一样,不仅要为自己而且还要对世界做些贡献。和别的国家互相帮助,发展经济关系,尤其是我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之间互相了解、交流经验,很有必要。”“在与自然作斗争方面,我们的第一个先生是苏联,我们首先要学习苏联,但是美国也是我们的先生。美国炼的钢含硫量是百分之零点零四,我们只有个别地方炼的钢含硫量达到百分之零点零三七,大部分地方炼的钢质量不好。这是新问题,不能调皮,要老老实实学习。如果粗心大意、调皮、充好汉,一定会跌跤子的。”(《文集》第8卷,第71、72页)毛主席在这里说得何等清楚:“搞建设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流”呀!

  中苏关系破裂后,毛主席果断地把对外开放的重点转向西方。他明确提出:东方人要向西方学习;无产阶级要向资产阶级学技术。1960年3月18日,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说:“我不反对西方的一切,而只反对帝国主义那些压迫人、欺侮人的东西。他们的文化科学我们要学习。东方人要向西方学习。”(《文集》第8卷,第159页)

  1963年7月22日,他在接见澳大利亚共产党左派希尔夫妇时说:无产阶级要向资产阶级学技术,比如我们,现在就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成套设备,包括日本和英国,向他们学技术。(《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第169页)

  1964年10月23日,毛主席在一个批语中明确提出,办工业必须把眼光放到全世界。这就是他所说的:“我们办工业,必须把眼光放到全世界,不能只看到苏联那一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198页)

  可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不断“立足自主,争取外援”的对外开放的十年,是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封锁和打压我们,怎么能无视客观事实地把“闭关锁国”的帽子扣到毛主席的头上?

  即使在十年特殊时期中,毛主席依然坚持“立足自主,争取外援”的对外开放,并取得了震撼世界的历史性突破。

  1970年6月24日,毛主席在同苏丹贵宾谈话时说:“要发展自己的工业和农业。不要依靠外国。可以引进外国技术,利用外国的技术人员帮助你们训练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06页)

  1970年12月,毛主席审时度势,果断地做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战略决策,改变过去因美国的霸权行径我国不得不采取的一般不让美国人来华的作法。这就是他在同斯诺的谈话时说的:“现在我们的一个政策是不让美国人到中国来,这是不是正确?外交部要研究一下。左、中、右都让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66页)这就促成了尼克松的访华,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这一伟大的历史性突破,再加上在此前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以及实现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从而开创了世界外交的崭新格局,为“三中全会”以来的新的对外开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还在中美关系即将解冻的前夕,毛主席就曾提出,应当尽快恢复外语教学,抓紧培养翻译人员。1972年7月24日,他在同周恩来和外交部的负责人谈话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我们下一代要多找些人学外国语,把外国好的东西学过来,坏的东西不要,好的东西批判地吸收。”(《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出版社下卷,第1629页)

  综上可知:毛主席的方针始终是“立足自主,争取外援”的对外开放,不是“闭关自守”,共和国前30年的历史就是对外开放的历史;毛主席时代的对外开放是在同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和遏制的斗争中逐步拓开、扩大和深化的。正是毛主席的对外开放的伟大胜利,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创建崭新的对外关系新格局,才为“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对外开放提供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果不是毛主席打开中美关系的僵局,促成尼克松访华,迫使美国放弃对中国的封锁禁运,如果没有实现同发达国家关系正常化,没有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那又何来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某些人满口实事求是,却又无视客观事实,一口咬定毛主席“闭关自守”,硬说共和国的前三十年是“闭关锁国”,原来所谓“实事求是”也就是“自以为是”。

  诚然,中国之“西门”,例如通向美国之“西门”,是长期关的。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究竟是谁关的?必须看到,中国之国门,既可以是中国人自己从内部闭关自守,也可以是帝国主义从外部“门户封锁”。因为,对外开放原本是两个国之间的关系,必须“两厢情愿”。中国之“西门”之所以长期关着,完全是美国等帝国主义对我国“门户封锁”的结果。怎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把美国帝国主义长期封锁、制裁中国所犯的罪行,硬说是毛主席的“闭关锁国”,这在实质上难道不是在为帝国主义开脱了罪责?

  照某些人的荒谬逻辑,2018年特朗普掀起对华贸易战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又联合起来,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制裁,美、欧对华的武器封锁至今不肯解除,岂不又成了从对外开放转向“闭关锁国”呢?同样,古巴共和国建立50多年以来,美国始终对其实行严格的军事遏制和经济制裁,尽管联合国大会连续十几年作出决议,要求它解除对古巴的经济制裁,而美国奉行覇权主义,置若罔闻,岂不成了卡斯特罗“闭关锁国”呢?

  更何况,不能简单地认为“不对美国开放”就不是对外开放!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9
0
1
13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