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雷达兵

作者:郭海洋 熊华明 来源:解放军报 2020-09-14 808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雷达兵

郭海洋 熊华明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雷达兵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5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双方转入战略相持。1951年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奉美国政府之命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举行停战谈判。7月10日,停战谈判会议在开城来凤庄举行。但美方并无诚意,为了给中朝施加压力,一面进行谈判,一面发动新的攻势。1951年8月,美国空军对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发起了空前猛烈的“绞杀战”,从丹东经过平壤到前沿的铁路、桥梁、公路遭到多达1600架飞机不分昼夜地反复袭击。“绞杀战”让志愿军前线部队陷于困境中,志愿军战士经常是在粮食弹药缺乏的情况下作战。为了保护这条生命线,提前预警时间,以有效保障我航空兵和高炮部队作战,掩护交通运输及泰川、院里、南市等机场的修建,中央军委决定派雷达部队入朝,抵近战线。

肩负重任 挺近前沿

1951年9月28日,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始组织新中国第一支雷达部队——雷达101营4连(时驻宽甸)入朝参战。为了加强防卫,上级专门为4连增加了两个警卫排和1个高射机枪排,全连人员由80多人增加到206人,汽车由1辆增加到11辆,携带日制313型和美制602型雷达各1部,及两个月用的各种油料2900公斤和器材、装具等,于1951年10月5日开赴朝鲜咸兴,执行对日本海方向的对空警戒任务。

1952年2月26日至1953年6月15日,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又有6个雷达连陆续跨过鸭绿江,踏上战火纷飞的朝鲜土地。志愿军雷达部队在朝鲜的咸兴、新溪、载宁、元山构成了第一线雷达情报网,在清津、端川和江界布设二线接续站。入朝的雷达站与部署在东北边境的雷达站一起,在朝鲜北部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雷达网,探测范围延伸到战线以南100多公里。

在入朝的7个雷达连中,雷达7连和8连是针对敌金蒲和水原机场部署的。这两个雷达站的位置分别距离金蒲、水原机场各130公里左右。所有从这两个机场起飞去轰炸志愿军后勤线的敌机,都要经过这两个连雷达的探测范围。

边打边建 直面强敌

侵朝美军在历时10个月的“绞杀战”失败后,1952年夏季开始拟定“通过有选择地摧毁重要目标来达到从空中施加压力”的作战方针。1952年6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侵朝美军制定的轰炸朝鲜北部水力发电系统的计划。

6月23日14时45分和48分,位于江界和新溪的两个雷达连先后发现敌机。随后,雷达操纵员们发现,不管天线转到什么方向,雷达显示器上始终都显示敌机机群的目标。

尽管是在战争期间,但雷达兵还是很少见到这样的场面。上千架美军轰炸机、战斗机密密麻麻布满中高空。从航线判断,敌机从朝鲜东、西线直窜鸭绿江边的水丰。

面对挤满目标的显示器,雷达操纵员只得抓到一点报一点,整个标图板上,甚至标不出整批的航线。

此时,负责对空中情报分析和整理的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情报总站,根据多批入侵敌机的空情,并综合安东雷达站等单位的情报,立即通报了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和高炮等部队。

由于空中情况不明,当时志愿军并没有出动航空兵部队参战。如此一来,保卫重要目标的重担就落到了部署在拉古哨的高炮第504团和部署在长甸河口的高炮第506团的肩上。拉古哨发电站(即水丰水电站)是志愿军后勤线起点上极为重要的设施,在敌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下几乎成为一片废墟,补给线上的主要桥梁也被炸毁。高炮第504团和第506团浴血奋战,共击落F-80、F-84、F-51型战斗轰炸机8架、击伤10架。

坚守阵地 空情不断

拉古哨发电站被炸后,从7月上旬起,志愿军空军的作战目的改为“以保卫目标为主”,确定了与友空军共同掩护拉古哨发电站、鸭绿江桥、一线空军基地,以及平壤、元山以北交通要地的作战任务;明确了积极寻找战机,出敌不意地深入到平壤、镇南浦、元山一带,打击美国战斗轰炸机小机群,钳制和削弱其兵力的作战指导思想。

此后,敌军袭击志愿军后勤线的飞机经常是有去无回。敌军此时也发觉志愿军已派雷达部队进入战区,决心除掉这些眼中钉,特别是那两个离前沿机场非常近的雷达站。在电子侦察和地面特务的协助下,美军一步步锁定了雷达站的位置。

雷达7连阵地设在朝鲜载宁的屈海里,此地位于平壤南边,距“三八线”只有25公里,既是敌机封锁区,也是飞行走廊。7连全方位监视着北至清川江,南到大丘,方圆400公里的空中。白天重点监视敌歼击机,引导我机作战,夜晚和雷雨天要看守住西海面,防止敌机偷袭祖国。

1952年9月17日凌晨5时30分,正在值班的313型雷达操纵员王占山转动雷达天线,紧盯着屏幕。突然,雷达屏幕上出现敌机信号,由于离敌方机场很近,回波信号非常清晰,他随即判定上报“130度方位、100公里处发现敌16架小型机”。

通常去轰炸后勤补给线的敌机也会成群结队地飞过7连上空,高度往往在7-8千米,但这次高度只有4千米,王占山感到有些异常。当这批敌机快进入雷达顶空盲区时,他通知了地监哨,让他们注意120度方位。地监哨报告,在120度方位听到飞机的声音,过一会儿,他们又报告,敌机成“一”字队形向7连阵地俯冲,紧接着王占山就听到敌机的扫射声和轰炸声。敌16架F-80型和F-84型战机对7连雷达阵地展开轮番轰炸,投弹30余枚,其中1枚击中313型雷达。“轰”的一声,雷达被炸飞到半空中,还在坚持上报空情的王占山也被抛到炸弹坑里。

距离这片几乎被炸为焦土的阵地不远的地方,7连的另一部602型雷达仍在转动。由于这部雷达隐蔽在大树后面,敌机没有发现它。它发射的电磁波依旧监视着方圆200公里范围内敌机的动静。

第一波敌机走后不久,雷达兵们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抢修装备。11时许,敌第二波16架F-84型和F-51型飞机又飞临头顶,向7连2号阵地发起攻击,投弹40余枚。短短半天时间里,美军先后出动32架飞机,对屈海里的雷达7连阵地进行了两轮轰炸和扫射。小小的屈海里,到处是震人心魄的爆炸声。

在敌机狂轰滥炸时,7连战士沉着勇敢,不怕牺牲,坚守岗位,积极抢救人员器材。令人惋惜的是,有11位年轻的雷达兵光荣牺牲,永远地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轰炸还造成15名雷达兵负伤,并损毁雷达1部、汽车3辆和部分物资。

7连被炸后,上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反轰炸措施,注意严密监视敌机活动企图,一发现有轰炸征候,就立即转移阵地,并将器材、人员分散配置,修筑好防护工事等,使我在朝鲜的其他雷达连,避免了遭敌机轰炸破坏。

密切配合 制胜蓝天

1953年4-5月间,空中斗争形势有了新的变化。美空军在破坏清川江南北铁路干线和轰炸西海岸志愿军阵地的同时,又开始轰炸朝鲜北部的水库,企图淹没农田,冲毁交通线,给中朝军队后勤供应造成更大困难。当时美空军每月平均出动飞机约2万架次,加强了鸭绿江口、昌城、安东、北镇一带的游猎活动,伺机偷袭志愿军空军起飞和着陆的飞机。刚开始志愿军空军应变不及,受了一些损失。后来重新作了部署,加强了指挥引导和情报保障,很快改变了局面。

1953年4月7日下午,空军第15师第43团的12架米格-15比斯型飞机空战后返航,飞行员韩德彩和他的长机在掩护战友们安全着陆以后,双机拉开距离,准备着陆。

配属该师直接引导战机作战的雷达兵操纵员突然发现从山口窜出来一架敌机,他马上向指挥所报告。地面指挥员马上命令韩德彩:“快拉起来,有敌机!”

韩德彩当即拉起机头并稍压坡度进行搜索,发现了左前方正在攻击友机的敌机。他准备加大速度占位攻击时,敌机却侧转机身,趁势“咬住”正在下滑着陆的长机。韩德彩加大油门向美机冲击,迫使敌机放开了长机。随后,他上升高度,居高临下紧追敌机。当逼近300米时,韩德彩狠狠地按下射击按钮,将美机击落。指挥所内,雷达操纵员不断报告着两架飞机的位置。当在显示屏上看到敌机从爱河流经的山口下面消失时,大家兴高采烈地叫起来:“好,揍下来了,揍下来了!”

美国飞行员在被击中的瞬间跳了伞,被志愿军战士活捉。后来,我军从美联社的报道中得知,被击落的是在朝鲜战场上执行过70次空中作战任务的美国“双料王牌驾驶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席尔。这场空战从开始到结束只有1分钟时间,雷达兵临阵不乱,紧跟紧报,战争已经令他们成熟起来了。他们通过抽象的电磁波,俯瞰着战场上的瞬息万变。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重大胜利,给“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当局以沉重打击,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时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和平终于降临了,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雷达兵却依然坚守在隐蔽的角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默默地监视着辽阔的天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4
0
0
9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