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作者:岳三猛 来源:法制晚报 2017-02-10 3321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岳三猛

据中国网消息,2月5日,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即将过100岁诞辰的宋平在海南接见了江苏一家基金会的负责人,并听取了关于捐资助学情况的工作汇报。

这是继去年12月2日,会见山东平邑县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之后,宋平近期第二次公开露面,也是2017年首次现身。

观海解局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4年6月,宋平就曾参加过该基金会的助学慈善活动,当时是十八大后首次露面。

他还曾与90后下乡支教青年分享人生经历,“在农村待一年,比在城市待两年成长得还要快,影响还要大。”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宋平(中,徐中远(右

他为同学们考上大学高兴

中国网的报道披露,1917年4月出生的宋平十分关心贫困学子的学习情况。他头脑清晰,思维灵敏,认真听取汇报,并不断提出问题和建议。

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发起人、原理事长徐中远在汇报时指出,“圆梦班”是宋平同志代表广大老同志对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的响应和支持,充分体现了宋平同志对党和国家大事的关心和重视,体现了宋平同志对革命老区、对国家穷困地区孩子们的殷切希望,也为基金会助学扶贫工作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据悉,宋平于2013年9月30日为“圆梦班”题写了班名,并建议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隆安中学先试行捐资设立了第一、第二个“圆梦班”。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宋平所题字

之所以叫“圆梦班”,是因为该基金会力图帮助家里贫穷的孩子圆大学梦、圆人生梦、圆幸福富裕梦。当得知2016年高考时,会宁一中“圆梦班”60名学生全部上一本线时,宋平非常高兴,说:“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这是他们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

宋平还表示,现在退休的同志,如果身体健康,在65岁到75岁甚至到80岁,都还可以做些公益工作。他们有经验,有能力,有智慧,都可以贡献给扶贫助学的事业。

宋平还指出,现在经济发展了,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是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的。基金会应该加强宣传,把宣传工作作为基金会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抓。让更多的人了解基金会的工作成绩和产生的社会效益,让更多人了解捐资助学是实现他们社会责任心的重要途径。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成功企业和爱心人士参加到助学的队伍中来。

十八大后首次露面即参加助学活动

宋平与“圆梦班”的缘分,还要从2014年说起。

据人民网报道,2014年6月12日上午,宋平在京出席一项助推贫困失学孩子早日“圆梦”的慈善活动,并在接见活动组织者——时任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理事长徐中远,勉励他们积德行善,倡行天下,帮助中国更多贫困的贫困孩子圆梦。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慈善活动合影留念

当日上午10时左右,宋平在随行人员的搀扶下来到活动现场。他身着白衬衣、黑裤子,走路拄拐棍,看上去气色不错,就坐前与身边人员握手、合影,但未发言。大概10分钟后,主办方表示,由于宋平年事已高,需要提前离场。

活动主办方介绍,这是宋平十八大以来首次公开露面,可以体现出他非常关心贫困孩子。

当时,徐中远告诉记者,2013年9月,宋平为“圆梦班”三度题写班名。

报道还介绍了徐中远的身份、经历。徐中远,1944年出生在苏北涟水县的一户贫苦人家。1966年至1976年,他先后担任毛泽东晚年专职图书服务管理员达10年之久,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老干部局局长。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徐中远

2004年,徐中远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开始仔细研究毛泽东读史、读书心得,先后出版《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等4部著作。在出版毛泽东读书心得体会过程中,他越发觉得自己要给后世留下一些精神财富,才是对毛泽东最深切的缅怀和纪念。

之所以要办“圆梦班”,据中国网报道称,中远基金会最初是由徐中远捐出自己的全部稿费,并联合几个爱心企业家发起创立。目前已经发展到甘肃、广西等11个省、自治区,共建16个“圆梦班”。

曾以85岁高龄考察甘肃教育

首个“圆梦班”落户甘肃会宁,一方面是因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正是在会宁胜利会师,另一方面也与宋平本人有关。

宋平对甘肃的关心,可以追溯至上世纪70至80年代,当时,宋平在甘肃工作多年,官至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

1973年春,甘肃中部22个月没有下过透雨,彼时,宋平曾向“老上级”周恩来总理直言现状,不久后,当地群众收到了国务院拨发的救济款和赈灾粮。据报道,甘肃人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当年要不是他宋家爸(当地对宋平的尊称),咱农民可要遭大难了。”

宋平视察甘肃会宁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宋平视察甘肃会宁

退休后,宋平也时常关注甘肃的教育、经济建设等工作。

据《甘肃日报》报道,2002年10月13日至17日,85岁的宋平考察了该省科技、教育、人才和党校工作。在时任甘肃省委书记宋照肃等人的陪同下,宋平先后前往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西北师范大学、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委党校进行了考察。

在参加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君政基金”管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西北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时,宋平指出,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其他社会事业都离不开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是发展教育,甘肃要在抓好教育培养自己人才的同时,广开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甘肃的各项建设中来。

曾鼓励年轻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

不仅为教育鼓与呼,宋平还曾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以此鼓励城市里的年轻人走到农村去支教,帮助当地的留守儿童。

2015年10月,公益项目“美丽中国”的几个90后年轻人走进北京西城区的一个四合院,与时年98岁的宋平畅聊自己下乡支教的体会。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宋平与支教青年

一见面,宋平就首先问起,现在农村教育的情况怎么样?并且,他还和支教老师分享了自己建国前后两次到农村工作生活的经历,“不论干什么,都要了解农村、农民,了解他们的需要。”

宋平还很关心留守儿童,鼓励支教老师把一些好的经验积累起来,做成纪录片,推广出去。

“从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学校,再到整个地区。”宋平鼓励支教老师要多交流:“活跃起来,还要影响学生的家人,影响他周围的人,影响更多的学校,把那里的水搅活。虽然都是农村,但是不少地方是互相不通气、不交流的。他们习惯了长期这么过,不觉得应该有多大的改变。”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宋平与支教年轻人

“把整个当地社会都带动影响起来。你们长期这样做下去,农村是会有变化的。” 宋平鼓励支教老师和当地政府多互动,让当地的政府重视起来,“你们不可能解决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这些的问题,有很多问题,只有得到政府的正视和重视,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宋平说。

除此之外,宋平还认为下乡支教对年轻人来说受到了锻炼,也很有意义。“在农村待一年,比在城市待两年成长得还要快,影响还要大。”宋平告诫这些年轻的支教老师:“在农村锻炼过,是不一样的。我以前做组织工作,就发现不管什么干部,到农村锻炼一两年都是好的。”

在甘肃工作时曾发掘胡锦涛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出生在1920年以前的中共元老(正国级)仅剩宋平,且其为目前中共最年长的元老。

《廉政瞭望周刊》称,宋平有着颇为传奇的求学生涯。9岁入学,连着跳级,很快念完了小学、中学。1934年,17岁的宋平进入北平大学农业学院学习;一年后,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又进入西南联大读书。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去年10月,宋平回母校清华

1938年,宋平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41年,宋平调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助理秘书。此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社资料室主任、编辑部秘书主任、秘书长,后来成为新华社重庆总分社负责人。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新华社前往南京,任南京总分社负责人。在国共和谈期间,宋平一直担任周恩来的政治秘书。和谈失败后,奉调回到中共控制区,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顾乡区委副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宋平出任东北总工会副主席。1952年调回中央工作,历任国家计委劳动工资局局长、国家计委委员、劳动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1960年,宋平调任中共西北局委员、兼西北局计委主任,开始在西北地区工作。

中共百岁老常委因何高兴?

宋平与胡锦涛

宋平是从甘肃走出的第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正是从他开始,甘肃这块边远贫瘠的地区成为中国政治的高地,胡锦涛、温家宝、吴仪等都曾在甘肃工作过。他是一位承前启后者,作为周恩来的政治秘书、邓小平和陈云信赖的人,他还发掘了胡锦涛,和三代领导人都发生过联系,被称为“中国第一政坛伯乐”。

《人民日报》旗下杂志《环球人物》报道称,“胡锦涛业务素质过硬,为人稳重谦虚,处事低调,群众基础好。在举才荐才的过程中,受到了身为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的肯定和鼓励。”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1
0
3
18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