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解析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仅以此文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辽宁王忠新
徐海东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将如云中,无论统兵多寡、歼敌数量、所立战功、历史地位,徐海东似乎都无特别耀眼之处。但他在毛泽东的眼中却分外明亮,他在中共的党史、军史中却享有特殊的地位,毛泽东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那么,徐海东的大功到底功在哪里?
一、一个令很多人费解的谜团
1、徐海东凭啥授予大将军衔,且排名第二?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 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在这10位大将当中,徐海东似乎无特别耀眼之处,而且,自1940年1月,他病倒在皖东战场后,就一直处于养病之中。可他不仅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还在十位大将当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无冕元帅”粟裕。病中的徐海东得知自己位在大将之列,主动要求降低等级,他说:“大将之衔,受之有愧。”那么,徐海东凭啥被授予大将军衔?很多军史研究者给出了很多说法。什么徐海东是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什么徐海东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等等,果真如此吗?
2、徐海东凭啥连续当选八大、九大中央委员?如果按有的军史研究者所说,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有照顾因素,那徐海东1956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特别是1969年4月,带病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再度当选为中央委员,可是照顾?在这10位大将中,粟裕(不管什么原因)、谭政、罗瑞卿,一届中央委员没当选;黄克诚、陈赓、许光达,只当选了八大中央委员;能连续当选八大、九大中央委员的,只有徐海东、王树声、张云逸、肖劲光。由此可见,徐海东绝对有过人不凡。
3、徐海东“九大”如何享有 “殊荣”?1967年“武汉事件”后,有人说徐海东是陈再道的后台。为此,参加“九大”的党代表已相继北京,徐海东也没接到出席通知。就在“九大”开幕前一天的深夜,周恩来带着毛主席《关于徐海东参加中共九大主席团问题报告的批示》,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毛泽东同志紧急提议,徐海东同志应出席第九次代表大会,并提议他参加大会主席团。”
4月1日中午,中办和军办负责人,匆忙赶到徐海东病床前,传达了紧急会议的决定,并问:“你能出席今天的开幕式吗?如果不能参加大会,可向中央请假。”徐海东流着泪说:“主席提我的名,身体再不行,就是爬,我也要爬去!”
“九大”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开幕,毛主席缓步走上主席台,会场内顿时掌声雷动。主席站在那,来回地看,开始大家不知道找什么,后来问周恩来,怎么徐海东同志没来?总理说派人接去了,派人去接去了。主席没让开会,就等着徐海东。
当徐海东坐着手推车,椅上携氧气筒,缓缓进入会场,周恩来含泪走过来,亲自给他安排坐位。连留存下来的大会主席台照片都独具一格:座无虚席的主席台两块座位之间铺着红地毯的过道,加了一张轮椅,因座位奇特,引人注目。毛泽东特意转过身,向他招手致意。不知什么力量驱动,徐海东竟然站了起来。会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徐海东久久地望着毛泽东,老泪纵横。
4、毛泽东重视徐海东由来已久。徐海东不仅参加了“九大”,还担任了主席团委员,更当选为“九大”的中央委员,特别是毛泽东还等徐海东来开会,足见毛泽东对徐海东的格外重视。
顺便说一句,毛泽东的女儿李讷,也曾被列入九大代表名单。可毛泽东提笔圈去了李讷,并指定从警卫部队补选一名代表,警卫一中队的副区队长耿文喜就成了九大代表。
说起毛泽东对徐海东的重视,那是由来已久。党的第八大徐海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之后,中央每次开会,毛泽东在问到出席会议的同志时,总要问一声:“海东同志来了吗?”1960年春节,毛泽东到广州过冬,与徐海东为邻。凡毛泽东出车,车必先从上坡下滑一段再发动。毛泽东吩咐司机:“海东同志住隔壁。他是病人,不要吵他!”
二、一四方面军会师失败让中国革命面临断送危险
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高度重视徐海东,这从他对徐海东的赞扬可见。毛泽东赞扬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至于赞扬他是 “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这很容易理解,因徐海东当过11年的窑工。可赞扬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这该是什么样的居功至伟?要知道徐海东的“大功”,就必须先知道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严峻形势。
1、一四方面军会师让中央面临绝境。“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的领导,在毛泽东用兵如神的指挥下,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央红军总算摆脱了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胜利实现了与四方面军会师。此时的中央红军就剩15000多人,衣衫褴褛,就像一群叫花子。而四方面军则有近10万之众,且武器精良。
会师后两个方面军分左右两路混编,各自的队伍都分一半到左右路。左路军由中央红军五九军团约5000人编入四方面军,由张国焘和朱德领导。张国焘收缴了一、三军团和毛泽东通报的密电本,控制了一、三军团。右路军由中央红军最有战斗力的林彪一军团和彭德怀四军团约一万将士和红四方面军混编,由徐向前和陈昌浩率领,中央领导大部分都在这里。
可没想到会师后,张国焘闹分裂,拥兵自重,屡屡要挟中央,特别是在“南下”和“北上”产生了严重的路线之争后,张国焘竟然密电与中央红军一起行动的陈昌浩,指示其劝毛泽东与其南下,“如他们不听劝告,应监视其行动。若坚持北进,则应开展党内斗争,彻底解决之”。这份电报流露出的“杀机”显而易见,情势万分危急。若不是徐向前坚持“红军不打红军”,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就危矣!
2、毛泽东率临时组成的北上先遣队继续北上。在毛泽东的记忆中,与张国焘的斗争是他一生最灰暗的时刻。看清楚没?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无疑也是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刻!朱德后来也回忆称,革命生涯中经历过多少坎坷,多少困难,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心情沉重。
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毛泽东、张闻天、博古随即赶到红三军团驻地巴西,连夜召开政治局常委紧急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张国焘依仗优势兵力,妄图凌驾和危害党中央;在这种危急关头,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会议决定,立即率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军委纵队一部,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向甘南前进。毛泽东毅然和巧妙地率右路军的约一万中央红军,甩开了右路军中四方面军的部队,继续北上。许世友曾说:“党内除了主席,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
3、与陕北红军会师的极端重要性。当毛泽东率北上先遣队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时,部队减员至人数不满8000。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讨论红军今后的行动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建立西北的苏区,作为领导全国大革命的中心。” 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再次召开会议,讨论红军发展与作战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指出:陕甘支队应该立即南下,与红25、红26军会合,共同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
有鉴于同四方面军会师的沉痛教训,能否与陕北红军顺利会师,直接决定党中央能否在陕北落脚,直接决定党中央能否在西北苏区建立领导全国大革命的中心,直接决定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之前途!
三、毛泽东高度重视与红15军团的会师
在这样的情势下,能否与陕北红军顺利会师,能否避免与四方面军会师后分裂的悲剧,这无疑是头等大事,是第一位的大事,甚至是第一性的大事。而能否与陕北红军顺利会师,一个至为关键的人物,就站在了历史的关键,他就是徐海东。
1、红25军孤军长征的传奇。在三大方面军长征之外,还有一支孤军长征,那就是原属四方面军编制的红25军。红25军1931年10月成立于鄂豫皖苏区,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第四次围剿。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留下红74师和红75师及各独立部队编成红25军坚持斗争。1934年10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红25军主力和鄂豫皖省委从河南省罗山县向西转移。在与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历时10个月,转战5省近5000公里,是先期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队伍,也是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创建了豫陕、鄂陕边区十余县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唯一一支发展壮大的红军队伍,红25军长征出发时是2900余人(很多都是儿童团),完成长征时全军共3700多人,还在陕南留下2000多人的地方武装;这支长征中人数最少的一支红军队伍,却走出了97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2、徐海东如何成了历史的聚焦?1935年9月15日,红25军终于先期中央红军一个月,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率领的红26、27军胜利会师。17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和中共西北工委召开联席会议,为统一红军领导,决定成立红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政治部主任高岗,下编75、78、81三个师和一个手枪团,全军团7000人。
就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之时,原来陕北红军的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左”倾路线的“肃反”中,正被逮捕关押备受折磨。而此时徐海东是统辖整个陕北红军的红15军团军团长!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与陕北红军会师,就是与徐海东会师!有四方面军背景的徐海东,对会师抱有的态度,直接决定会师的前途!
3、毛泽东对与红15军团会师倍加关注。毛泽东到达吴起镇后,即派贾拓夫率领的陕甘支队先遣队去与红15军团联系,在安塞县下寺湾(后属甘泉县)途遇中共陕甘晋省委派出迎接中央的郭洪涛、程子华。程子华和郭洪涛通过贾拓夫带来的电台,把陕甘苏区和红15军团的情况,向党中央作了简要汇报。
接到电报后,中共中央于10月29日率陕甘支队经保安东进,准备与红15军团会师。有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所发生的分裂等教训,这次又是和红四方面军的部队会师,毛泽东对与红15军团的会师高度重视,特别是这次会师关系到未来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建设,更意义非凡,因此专门与彭德怀电令部队:要精心准备沿途受到群众欢迎时回答的口号,特别注意与红15军团见面时应说的话;部队官兵要打草鞋,洗衣,洗澡,补充粮食,力求部队清洁、整齐、有礼节。
四、徐海东对党中央奠基陕北居功至伟
红15军团在劳山战役,通过缴获国民党军的文件获悉中央红军正向关中地区推进,徐海东立即派人飞马报告了陕甘晋省委,并建议红15军团西出庆阳,迎接党中央。
1、徐海东积极主动和中央红军会师。陕甘晋省委认为:“敌军文件是一个多月前的,中央红军要来关中苏区的话……15军团去欢迎就会扑空。15军团远去关中,来回要一个多月,敌军会乘虚占领永坪镇,苏区就困难了。不如15军团继续向南打,调动西安之敌北援,以此配合中央红军的运动。同时,15军团在苏区边沿,敌人就不敢占永坪镇。”程子华坐担架到前方,转达了后方同志的意见。于是,红15军团继续南下,实施了榆林桥战斗。
榆林桥战斗刚结束,陕甘晋省委派专人向红15军团通报了党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并送来了陕甘支队《告红二十五及陕北红军全体指战员书》。徐海东对指挥部的人员说:“毛主席和党中央快到了,我们要再打一仗,作为见面礼!在敌110师搞掉了,107师已被搞垮了五个营,高桂滋、井岳秀两支部队已向北逃走。红15军团决定,由徐海东率红78师南下,拿下攻打张村驿几个据点,肃清顽匪,解决部队物资供应问题,作为献给中央红军见面礼。
2、坚决执行中央指示释放刘志丹等。11月2日,中央到达陕甘边区特委所在地下寺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夹道欢迎。中央政治局常委举行扩大会议,听取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和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关于陕北苏区、陕北红军及其作战情况的汇报。在此之前,毛泽东已经得知了陕北肃反扩大化和刘志丹等被关押的情况,当即下令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徐海东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指示,派人快马加鞭传达了中央指示,将刘志丹、习仲勋等从马上就要被枪毙的枪口救下。
3、坚决服从中央的两军会师整编。11月3日,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中央和红军的组织问题: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统辖整个陕北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军团(陕甘支队)、红15军团(红26、红27军)。红1军团在象鼻子湾休整,准备与红15军团会师。11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与彭德怀前往设在甘泉县的红15军团团部,与15军团将领共商打破第三次“围剿”的大计。徐海东闻讯骑马从前线飞奔赶回,与程子华向毛泽东等汇报了红25军长征以来的战斗历程。回到前线,当天深夜发起总攻,全歼守敌。红15军团主力随即北返,与红1军团部队胜利会师象鼻子湾。
对两军会师后的整编,徐海东和程子华等红15军团领导,坚决服从党中央指示:我们虽然原来是四方面军的部队,但长期单独活动。现在有党中央直接领导,今后我们就照中央指示办,保证不发生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徐海东要求部队:中央红军是老大哥,我们一定好好向他们学习。
徐海东、程子华并积极要求中央加强红15军团的各级领导,根据徐海东、程子华的迫切要求,西北军委先后派周士第、王首道、冯文彬、张纯清、陈奇涵、宋时轮、黄镇、唐天际、杨奇清、毕土悌等一批高级将领到红15军团任职,这有力地加强了红15军团建设,更从组织上加强了中央军委对15军团的指挥。这无疑同一四方面军会师时,张国焘的拥兵自重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
4、积极为中央筹措给养。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因经费困难,瑟瑟寒风中,部队还穿单衣单裤。毛泽东派人找徐海东要借2500块大洋,供给部部长向徐海东报告:全部家底只七千块银元。徐海东果断地说:“我们要勒紧裤带,多为中央红军解决困难。”军团只留两千块银元,其余五千块银元全送中央,绝对是雪中送炭。
徐海东与程子华还大力帮红1军团补充人员和弹药,要求每连抽出三挺机枪和若干枪支、衣物、布匹、医药用品等送给红1军团,并要求 “三个不送”;不送缺损零件的枪支,不送变质药品,不送脏破衣服。红15军团同时决定,集中部分在芳山、榆林桥战役中入伍的战士,经过训练后,编入红1军团。这使得两军会师后整编为红一方面军的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大大提高。
9、直罗镇战役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奠基礼。中共中央到达和两支红军陕北会师,蒋介石严令西北“剿总”代总司令张学良 “围剿”。张学良集中东北军5个精锐师,东西对进,企图围歼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中央红军只一万余人,兵力和装备与国民党军相差悬殊,形势十分严重,若现有苏区不能巩固,中共中央很可能再次踏上转战征程。
大敌当前,毛泽东最终确定了歼敌战场——直罗镇。11月19日下午,红1军团进至直罗镇地区集结。军团长林彪当晚向毛泽东报告:敌109师不敢冒进直罗镇。可这次他高估了敌人。敌第109师师长牛元峰,在飞机掩护下,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地于20日16时进入黑水寺、直罗镇。毛泽东定下决心:“21日消灭直罗镇一带之敌一师至两师。”并做出具体部署:红1军团于21日拂晓前到达袁家山附近展开,以两个师自北向南进行主要突击。红15军团主力第一步自南向北进行突击,歼灭直罗镇南山敌人后,立即向直罗镇发起进攻。第二步视情况发展,准备协同红1军团作战。
毛泽东伫立直罗镇后山的一棵梨树下,密切注视战局发展。对林彪派出向他报告战斗进展的参谋,斩钉截铁地说:“告诉你们林军团长,我要的是歼灭战,不要击溃战。”激战至12时,国民党军109师大部被歼。牛元峰率残部五百余人,退入镇东南之土寨内,固守待援。张学良急令董英斌率第111、第106师火速增援直罗镇;令鄜县西进的第117师加紧向羊泉镇、张村驿前进;令中部地区的第38军第17师进至公家原、丁家原,策应第57军及第117师作战。
毛泽东早已把目光由直罗镇转向了增援之敌,决心抓住各路敌军协同较差,集中主力各个击破。可董英斌第109师全军覆没后,实在被红军打怕了,率第106、第111师及军部逃往太白镇。毛泽东下令部队三路追击。红1军团在张家湾至羊角台途中,追歼国民党军第106师第617团。
一直被红15军团部队包围在土寨内之敌第109师残部,寨子里缺粮无水,增援无望,牛元峰23日午夜率部突围。红15军团穷追几十里,于24日上午在直罗镇西南老牛湾将之包围,牛元峰自杀。直罗镇战役共歼敌一个师零一个团,毙国民党军师长牛元峰、团长石世安、郑树藩以下一千余人,俘虏5367,缴枪3500余支(挺)。
毛泽东评价直罗镇战役:“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0、徐海东的“大功”是什么?什么样的大功能让毛泽东开“九大”时,能专门等徐海东的到来?就在这一段等的时间,毛主席向到会的代表说,“如果没有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先到达陕北,巩固和发展了陕北的根据地,就没有我们中央红军的立足之地。”由此可见,这件大功绝非歼敌几个军所能相比,这件大功毛泽东才极为看重,并念念不忘!
有权威军事专家研究:在领导红军取得伟大长征胜利的共产党人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有六位,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徐海东、张浩。也就是说,除了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与共产国际代表,在长征的所有红军将领中,徐海东绝对堪称居功至伟。至于人们对徐海东的这件大功了解不多,重视不够,那是党史军事学家的诠释不够,那是宣传部门的宣传不够。
顺便提一句,红15军团的部队所歼灭的张学良3个师,蒋介石随即将番号取消了。国共合作后,蒋介石把那三个师的番号给了八路军。
编后语:笔者参军的部队是39军115师343团,就是红25军长征出发时的74师220团,到陕北扩编为15军团73师,直罗镇围歼第109师师长牛元峰。抗日战争编为115师344旅687团,平型关大战687团担任断敌退路并打援敌。“皖南事变”后重新组建新四军编为黄克诚任师长的新四军第3师22团。解放战争编为东野二纵第10团,是攻打天津的主攻团(时为该团团长的王扶之后升任总参作战部长),该团的杨印山第一个将红旗插上天津城。抗美援朝是39军115师343团。这是个英雄的团队,截至2010年该团走出了223位将军。撰写此文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是纪念老军长徐海东,也是纪念343团光荣的岁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