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作者:梅兴无 来源:党史博采 2018-04-11 2407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梅兴无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今年4月11日,是开国上将王震110周年诞辰日。革命战争年代,王震勇打先锋,鏖战沙场,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被毛泽东赞为“屡建奇勋”。新中国建立后,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并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生前在遗嘱中写道:“骨灰撒在天山上,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永远向往壮丽的共产主义。”

王震(1908—1993),湖南浏阳人。幼年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14岁时到长沙新河车站当铁路工人,在工人运动中锻炼成长,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王震回到家乡浏阳搞武装斗争,带人缴了地主土豪的枪,拉起了一支游击队。从这支小小的游击队起家,他一直干到红军军团政委,成为骁勇善战的红军猛将。

运用“十六字诀”驰骋湘赣

1930年9月,担任浏阳浏北游击1支队支队长兼政委的王震,带领154名队员前往东乡,与浏东、宜春游击队会合,开赴江西萍乡大安里,组建湘东红军独立师,王震所部和谭家述的茶陵游击队组成第3团,谭家述任团长,王震任政委。

湘东独立师甫一成立,新上任的湘东特委书记石青(后叛变),提出“举行湘东南总暴动,夺取萍乡、安源”的冒险计划。王震反对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建议运用朱、毛红军创造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游击战术,同敌人打游击战。石青不但不接受意见,反而给王震扣上“典型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并强行推进他的总暴动方案。

独立师第1团强攻攸县一日未果,损失300余人;石青亲自督战攻打茶陵的一路伤亡200多人。王震率第3团受命攻打萍乡时,没有硬拼,运用“十六字诀”把敌诱出城后再跟它打游击战。他还利用战斗间隙亲探梅花岗,收编了侯梯云为首的一支绿林武装,使部队得到了很大补充。

1931年1月中旬,湘东独立师改称湘东南独立师。3月14日,王震率3团在酃县与张云逸率领的红7军直属队和58团一部会合。4月初,王震率部和58团在吉安永阳全歼国民党军一个团,俘敌团长以下近千人,创造了湘赣游击战的典型战例。8月1日,湘东南独立师改称湘赣独立第1师,王震任政委。1932年2月,独1师与独3师合编成红8军,王震代政委兼独1师政委。

1932年6月,蒋介石调动12个师围攻湘赣苏区。王震在分宜战斗中负重伤,代军长李天柱也负伤离任。中央派萧克、蔡会文分任红8军军长和政委,独1师改称红22师,王震伤愈后归队,任22师政委。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师政委王震。

1933年1月,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5月,王震率部围攻莲花敌63师,获悉敌从茶陵运军需物资支援守敌,即指挥部队在九渡冲附近截击,歼敌两个营的护送部队,缴获大量军需物资。但敌后卫部队乘机抢占了九渡冲左侧高地,与红8军对垒。王震力主乘敌立足未稳加以围歼,指挥部同意了王震的主张。王震迅速指挥22师直插国民党军侧后,同其他部队配合,全歼敌63师4个团,击溃敌15、19师,毙伤副旅长钟之山以下500余人,俘虏1000余人。中革军委发来嘉奖电:“湘赣省的空前胜利,是在河西战线上严厉地打击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配合了中央红军的伟大胜利”。

1933年5月,任弼时主持湘赣和湘鄂赣工作。湘赣的红8军改为第17师,湘鄂赣的红16军改为第16师,红18军改为第18师,3个师合编组成红6军团。萧克、王震分别任17师师长、政委,红6军团首长由第17师首长兼任。

9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时毛泽东被排挤出了中央军事领导岗位,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掌握了军事领导权。1934年1月22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王震离开前线出席会议。

李德、博古专门听取王震湘赣苏区军事方面情况的汇报,当王震谈及要取得这次反“围剿”胜利,仍应用毛泽东提出的“十六字”战法时,李德粗暴地打断他的话:“你们中国的红军是一群无知的乡下佬,作战办法是典型农民式的办法。”王震据理反驳:“我们以前反‘围剿’都是按‘十六字’战法打仗,而且打了许多胜仗。”李德气急败坏地说:“你们的游击习气已经过时了。现在是以堡垒对堡垒、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时代。”并强令红6军团主力16、17师从根据地拉出来去破坏南浔铁路。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1933年6月,王震与萧克合影。

会后,王震去看望毛泽东,将会上的一些情况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对王震说:“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堡垒对堡垒你们摆得满吗?你的司令部摆在哪个堡垒上?不能那么打,还是应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找敌人的尾巴或者腰部打,还是要用那个‘十六字诀’。你们千万不可与敌人‘顶牛’,更不能同敌人死拼硬斗,还是采取游击战术,慢慢吃掉敌人。”

王震真诚地说:“我听主席的!”

毛泽东凝视王震好一阵,说:“现在是博古、李德大权在握,你还敢听我的吗?”

王震坚定地说:“实践证明,你的主张是正确的。你叫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叫我怎么打,我就怎么打。”

回到湘赣苏区后,在湘赣省委召开了执委扩大会议,王震传达中革军委的指示,重点传达了毛泽东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指示。会议决定要按毛泽东的游击战术作战。会后,得知国民党军15师进犯苏区澧田和沙市,王震、萧克指挥湘赣红军主力在澧田和沙市间设伏,歼灭15师先头部队43旅,取得了毙伤俘敌旅长侯鹏飞以下2000余人的辉煌战果。不仅缓解了湘赣苏区的军事压力,而且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反“围剿”作战。

西征路上打先锋

1934年8月7日,红6军团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队,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率领下,从湘赣苏区出发,开始了西征。经过3天3夜的急行军,连续突破了遂川至黄坳,遂川至七岭和桂东、上犹两县交界的狮子岭等封锁线,11日抵达桂东之南的寨前圩。这段时间,王震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尽管任弼时、萧克都认为先头部队最多有个团长带就行了,可王震坚持随先头部队走,遇到敌情,他及时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

8月12日,红6军团在寨前圩召开西征誓师大会。王震在大会上说:“蒋介石想吃掉我们,但我们不是荔枝、桔子,而是铁核桃!我们一定要为党中央开好路!”

从抓获的一个敌探那里得知,红6军团突围后,蒋介石急电:西路军何键部主力调湖南,依湘江东岸构筑工事进行堵截,总部移驻衡阳;南路军陈济棠部主力进至粤湘边界截击,总部推进至韶关;第4集团军廖磊部主力集中桂北,总部移至桂林;北路军顾祝同部以第6路军薛岳率所部担任追击。

何键急令刘建绪为前敌总指挥,率3个师及1个纵队,昼夜兼程前来堵截红6军团。何键还下了封赏令:谁能重创王震一个营,赏银元3000块;谁能歼灭王震一个团,赏银元8000块;谁能捉到王震,就让他当副司令长官。

军情十分紧急,红6军团当天就离开寨前圩,日夜兼程,于8月17日进入郴县县境。侦察员报告:各处要道均有敌人重兵把守,能够看到数不清的黑洞洞的机枪枪口和大炮炮口。

正面走不通,强行进攻有可能全军覆没;绕道突围,又别无选择之路;就地扎根,根本不可能。王震性子急,一拍桌子站起来:“天无绝人之路!我找群众去,他们肯定有办法。”

王震找到当地一位老人,耐心地向他讲解,我们是红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需要找一条一般人不知道的小路。老人指了指隐在云雾中的高山:那里有条小路,我40年前采药的时候去过,你到那上面找找看。王震带着一支精干小分队连夜上山,他手提大刀走在最前面,披荆斩棘,为部队开路,就这样,红6军团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这条小路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

8月20日清晨,红6军团袭占新田县城,全歼该城守敌。23日,向零陵县进发,他们已经11天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了。王震依然走在前卫部队的队列里,和大家一样,嘴唇干裂,渗出了血。一到零陵,王震和指战员们已经疲惫至极,抱着枪睡着了,鼾声如雷,响成一片。突然,侦察员来报:各路敌军向零陵开过来啦!王震从梦中惊醒,一跃而起。

红6军团迅速向阳明山转移,国民党军15、16师,桂系19师和独立32旅等部又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向阳明山扑来。红军长途跋涉,极度疲乏,三面受敌,怎么办?王震找到任弼时说:“我要出奇兵,到最危险的地方寻找部队的安全,在动中战,在动中胜,在敌人鼻子底下兜圈子。”

8月26日凌晨,趁敌重兵尚未合围之际,王震率部直取祁原白果镇。敌以为红军将东返湘赣苏区,急调兵于东线防堵。王震又率部掉头向南,敌又调兵向南追击,等他们疲于奔命追到嘉禾时,王震又挥师西进,从敌人眼皮底下迅速通过。

9月1日,红6军团进入广西灌阳东北地区,夜里大雨滂沱,红军趁雨夜继续前进。9月3日,红军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在灌阳占领有利地形,击溃尾追之敌8个团,次日在界首胜利渡过湘江。湘、桂敌军穷追不舍,在小水地区袭击红6军团,18师52团失去联系,团长田海青壮烈牺牲,18师师长龙云负伤被俘后遇害。王震极为悲痛,亲率17师在靖县新厂击溃尾追的湘军两个团。

10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敌人对红6军团的“追剿”力度有所减轻。红6军团乘机向红3军建立的黔东根据地靠拢。24日,红6军团与红3军(后恢复红2军团番号)在木黄胜利会师。

此次西征历时80余天,行程5000余里,王震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任弼时在大会上说:“这次西征,王震同志立了头功。敌人把他看成老虎,他这只虎对于敌人来说是恶虎,因为他吃了他们那么多人,可是对我们来说,是英雄虎,是功臣虎!”

围点打援生擒敌中将

红2、6军团会师后发起湘西攻势,先后攻占永顺、桑植、大庸县城,创立了湘鄂川黔苏区,王震任湘鄂川黔省军区代司令员。

这时,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进剿”湘鄂川黔苏区。陈耀汉率58师孤军深入,气焰嚣张。王震建议先吃掉陈耀汉,指挥部采纳了他的建议。1935年4月12日,红2、6军团分三路在桑植陈家河向冒进的陈部172旅发起攻击。王震指挥红17师从左路进攻,51团遭敌顽强阻击,伤亡很大,团长周仁杰脸部被打穿。王震赶到51团组织反击,全团士气大振,迅速占领敌人阵地,和其他两路红军将172旅全歼。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1935年9月,王震与红2、6军团领导在湖南省澧县合影。左起:贺龙、李达、关向应、任弼时。中坐者为王震。

陈耀汉带58师直属队及174旅增援,半道得知172旅已被歼灭,急忙掉头南逃。红6军团冒着大雨追至桃子溪,萧克率18师埋伏于桃子溪后山,王震率17师从正面进攻。陈耀汉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个师部、一个旅和山炮营被歼,他带着特务连侥幸逃脱。红2、6军团3天打了两个胜仗,还缴获了两门山炮,其中一门是唯一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山炮,现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为打破敌人的“围剿”,红2、6军团转移到鄂西外线作战。5月9日,王震率17师一部猛烈佯攻宣恩县城,红军主力隐蔽在宣恩城南20里处准备打援。宣恩距湘鄂川边“剿总司令”徐源泉的老巢施南只有几十里地,徐担心宣恩失守,危及施南,急令驻来风的纵队司令兼41师师长张振汉率部驰援。

张振汉6月11日傍晚发电报给徐源泉:“于12日经忠堡驰援宣恩。”此电为红军电台截获,红军除留一个团继续佯攻宣恩外,其余部队半夜秘密出动,急行军130里驰往忠堡设伏。12日下午3时左右,张振汉部分三路抵达忠堡。红2、6军团将三路敌军分割开来,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张振汉的左支队。

战斗打响后,张振汉拼死顽抗。张部连长以上军官都是从正规军校毕业的,战斗力非同寻常。几乎每一个工事、每一摊石堆、每一条田埂,都要经过反复的争夺。打到第3天,张振汉身边只剩下师部和特务营了,但他据守构皮岭负隅顽抗。

王震亲自到51团靠前指挥。1营营长贺庆积大喝一声:“排以上干部集合!”下令各连只留一名主官,其余42名排以上干部组成突击排,以猛虎下山之势扑向敌阵,后续部队及时跟进,将敌人围歼。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1935年11月,红2、6军团部分干部合影。前排右三萧克,右四夏曦,右五王震。

张振汉成了红军的俘虏,被押到王震跟前。张见王震年纪轻轻,一手提马刀,一手拎驳壳枪,腰束两颗手榴弹,猜想是个连长,便说:“连长,我想见贵长官……”站在一旁的贺庆积乐了,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军团政委。张振汉大惊失色。

张振汉是保定军校炮科毕业的高材生,被俘后,王震跟他谈红军的宗旨和信仰,谈他战败的原因,帮助他消除不服气、抵触的情绪。两人关系渐渐融洽起来。王震说:“张先生,我知道你带兵很有一套,你跟我当个观察员如何?”王震把他带在身边,时不时问,这个连队怎么样,那个连长怎么样,他也坦言回应。对他的意见,王震认为可行,就立即采纳。

1935年11月,红2、6军团开始长征。张振汉被迫去体验只有伟大军队才能进行的伟大长征。出发前,王震把一匹骡子交给他,说:“这是贺老总下令配给你的。”张振汉不禁心头一热,因为当时红军只有军团级干部才专门配有骡马,师团干部三四个人共用一匹骡马驮运行李。

1936年1月29日拂晓,红16师赶到湘黔边顺岩河架桥。他们扎制三脚架作为桥墩,可一放入河中就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后续部队陆续到达,汇集在狭窄的河谷地带等待过河。师政委晏福生亲自下水指挥,但桥还是没架成功。

王震冲他们大喊:“等着,我给你们请个军师来!”张振汉匆匆赶至河边,观察现场后说:“现在关键是如何把三脚架固定住。”接着他简单讲了自己的想法。王震当即拍板就这么干。大家用大石块绑扎在三脚架的三个支撑部位上,置于水中就稳定住了,一座简易木桥搭建成功,红军大部队顺利渡过顺岩河。

张振汉跟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仅完成了肢体上的长征,而且完成了心灵上的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他任长沙市政府委员、副市长,湖南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碰到一个读马列的地主

1936年2月9日,王震率红6军团一部攻占黔西北重镇毕节,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一名连指导员看到一座古旧宅院,料想是地主,便带人进去“打土豪”。让指导员惊异的是,在书架上翻出好些马克思、列宁的书,不少地方已被批注得密密麻麻,且有读书笔记。指导员把书和笔记本带回去,向上级作了汇报。王震得知后甚为诧异:“碰到一个读马列的地主?”便亲自登门拜访这家主人。

此人叫周素园,系前清贡生。他在贵阳成立贵州第一个政党自治学社,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11年11月3日,贵州军政府成立,周素园被推举为行政总理,但不久被唐继尧的滇军颠覆。周素园四处奔走,试图借助外力恢复贵州的革命政权。然而十几年的奔波徒劳无功,他失望地回到家乡,闭门读书,研读了《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原著,在研究中还初步认识了共产党和红军。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王震笑问:“周老先生,你当过国民党的大官,又是地主,红军来了,你为什么不跑呀?”

周素园坦然应道:“我是当过大官,但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我是地主,但没发过不义之财。何须跑?”

王震点点头,又问:“你为什么读马克思、列宁的书啊?”

周素园回答说:“如今中国乱成了这个样子,总得找一条光明之路吧?你大概不相信,我研究马克思的学说足足有10年了。我觉得马克思讲得对。”

王震兴趣更浓,试探着问:“你研究马克思主义好。现在我们共产党的政策是抗日反蒋,你赞不赞成?”

他不假思索地说:“赞成,完全赞成。”

王震后来又几次与他交谈,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王震跟他开玩笑说:“周老先生,您可不能老关在家里闹革命(闭门学马列)啊!”周素园说:“你们来了,我要走出家门闹革命!”

王震向贺龙、任弼时报告了周素园的情况,贺、任也登门同周素园促膝谈心,介绍共产党的抗日反蒋政策,征询他对时局的看法。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1936年2月,王震在长征途中与苗族群众合影。

这个时候,王震将毕节一带席大明、周质夫、阮俊臣等三支土著武装组建成“贵州抗日救国军”,经请示贺、任同意,王震请周素园担任司令,下设三个支队,司令部设在周素园家。在王震的支持下,周素园组织毕节各界人士成立了“抗日救国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团”等民众团体,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

1936年3月初,红2、6军团继续北上,抗日救国军第2支队编入红军,1、3两个支队在本地坚持斗争。57岁的周素园不顾年高体弱,执意随红2、6军团长征。在乌蒙山回旋战中,根据贺龙、王震的要求,周素园给滇军上层孙渡写信:“蒋介石派中央嫡系万耀煌、樊嵩甫等进入云南、贵州来打红军,也叫你打红军,红军是不好打的。退一步说,即使你把红军打掉了,也是两败俱伤。万、樊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多势大,那时的云南,还是你的?假道灭虢,史有明鉴。”孙渡接信后,从自身利益考虑,果然放松了对红军的堵截,为红军渡金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红军长征既要与围追堵截之敌作战,又要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周素园身体日渐衰弱,经常犯病。王震向周素园转达贺龙的意见,安排一些黄金、现款,送他去香港暂做“寓公”,继续为党做统战工作。可周素园执意不从:“我快60岁了,在黑暗的社会里摸索几十年,到处碰壁。现在参加红军,我才找到光明。我死也要死在红军里!”贺龙非常赞赏周素园的态度:“好啊,老先生有骨气!我们就是拿18个人抬,也要抬着他和我们一路走!”

周素园随红6军团政治部一起行动,王震后来回忆:“我和他经常同桌而食,同室而眠,朝夕相处,苦乐与共,不但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也增进了彼此间的革命情谊。”

长征到达陕北后,周素园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和礼遇,称他为“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尊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他后任八路军高级参议,并受毛泽东委派返回西南,从事上层爱国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贵州省副省长。

走过最艰难的征程

1936年4月28日,红2、6军团渡过金沙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中甸,为减少沿途供给困难,2、6军团分为两个纵队,2军团由贺龙、任弼时率领从左路北上,6军团由萧克、王震率领由右路北上。红6军团成立了以王震、萧克和张子意等组成的军事委员会,王震任主任。

5月9日,红6军团向哈巴雪山进军。爬到海拔3000米左右,大家感到身上的背包、枪支等变得更加沉重,步履也越来越艰难。爬到4000米时,积雪越来越厚,氧气越来越少,51团战士郑国柱倒下了,王震摸了一下他还没有断气,就立即用自己的棉衣把他暖了过来。爬到5000米时,山上空气更加稀薄,许多人头晕、恶心、胸闷、气短,有的口鼻流血,还有人猝然死去。王震也感到身体严重不适,但他知道,只要一坐下去便起不来了,在风雪中他鼓励大家:“坚持再坚持,只要迈动步子就是胜利!”最终征服了大雪山。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1936年,王震和红6军团政治部主任张子意在贵州黔西留影。

6月3日,红6军团进至西康甘孜以南理化的甲洼,与张国焘派来迎接的红32军会合。随32军来的“总政工作团”马副团长,向红6军团指战员下发《西北问题讲座》《干部必读》两本小册子,内容是反对“毛、洛、周、博”(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的,攻击“北上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逃跑路线”。

当时红2、6军团同中央无线电联系中断,并不知道张国焘搞分裂的事。王震接到这两本书,十分气愤:“把它烧掉!立刻烧!我们是拥护毛主席的!”并给在白玉县城的贺龙、任弼时发电报:“我把骂毛主席的书烧了!”贺、任回电:“烧得好!”

6月22日,红6军团到甘孜,王震见到了随红四方面军一起行动的朱德总司令,知道了张国焘搞分裂的真相。王震后来回忆说:和四方面军会合后,张曾阴谋瓦解2、6军团。贺、任、关是老旗帜……张认为我们是娃娃,想把我和萧克及6军团收买过去。张一个一个把我们召去谈话。张一见面就说,我很知道你呀,铁路工人出身,能打硬仗,很勇敢啊!拿出一把崭新的外国造手枪给我。临走时,他让战士牵来4匹马送给我。我心里明白,他是想拉拢我和6军团听他指挥。我们6军团是井冈山的游击队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是在毛主席领导下战斗的,怎么能听你指挥去反中央呢!我回来后向朱(德)老总作了汇报。朱老总说,给你的东西都收下,我们的行动还是听中央的。

两军会师后,红2、6军团与第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在王震与朱德、贺龙、任弼时等领导人坚决斗争下,张国焘被迫同意两个方面军一起北上。

王震:骨灰撒在天山,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

左起:王震、朱德、关向应在一起。

红6军团进入草地。行进中,王震发现两个战士用担架抬着17师政委走得跌跌撞撞,已经掉队。王震二话不说,跳下马,强行将其中一个战士替换下来,亲自抬担架。师政委过意不去,几次要下来,都被王震摁住,一直坚持抬了很长一段路程。

部队很快断粮了。王震看到一个连长倒在泥沼里,一问才知是饿的。王震问警卫员:“牛肉还有没有?”警卫员小声说:“只剩一块了,给他你吃什么呀?”王震吼道:“现在救人要紧!”警卫员只好把那块牛肉干给了连长。王震又扶连长骑上他的马,而他自己拄着一根棍子,跟在马后面,向草地深处走去。

在漫无边际的草地上,能找到可以吃的东西都吃了,先是各色各样的野菜,而后是皮带、皮包、皮帽、皮鞋等。在此情况下,王震下令把自己心爱的马杀了,把马骨头煮汤喝,把马肉做成肉干分给大家。指战员们手挽着手,战胜了饥饿,走出了草地。

10月下旬,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一带会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6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