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血泪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作者:王 宁 来源:解放军报 2019-01-18 547

不忘血泪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每到九一八,尖利的警报声都会在中华儿女心头响起,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和平的呼声。

回望九一八,有这样几处细节让人唏嘘:当日本关东军偷袭东北军北大营时,东北军将领有的正在戏院看京剧,有的正忙着给父亲祝寿,第7旅旅长王以哲也未回军营指挥……一边是歌舞升平、文恬武嬉,一边却是磨刀霍霍、箭在弦上。

落后就要挨打,军强才能国安,这是九一八事变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到处申诉的国民党代表,时任国联秘书长的爱文诺说了这样一番话:“一个国家被别人武装侵略,首先要自己奋起抗战……它自己都不抵抗,要指望我们国联为它火中取栗,那是不现实的。”

“战则存,降则亡”。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相继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等,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一场全民族的抗日救亡之火迅速燃遍九州大地,杨靖宇、赵尚志、左权……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迸发出一个民族向死而生、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也在这场烈火中重获新生。

战史如灯,殷鉴不远。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否则要军队干什么?血淋淋的历史昭示我们,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战。实践表明,一支将备战打仗视为主责主业的军队,定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保持枕戈待旦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精武强能的战备姿态。惟其如此,方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87年后,回望九一八,历史远没有走到铸剑为犁的阶段。今天,战争仍像一把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和平与战争,往往只有一步之遥。狼和羊的寓言告诉我们,狼要吃羊,无论找什么借口都会吃掉。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仍然没有改变,若想生存下去,不仅要有防“狼”之心,还要练就防“狼”之术。

自古道:有备无患,备大患小,备小患大。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没有什么比“以武止戈、安国保民”更能诠释它存在的价值,没有什么比“箭在弦上、横戈马上”更能彰显它可贵的品格。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上,身为一名共和国军人,就要瞄准战场弦不松,多谋制胜之道,多研打赢之策,多练克敌之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才是今天对九一八最好的纪念。

钟声响起,警报又鸣。让我们用不负历史的担当,去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0
0
0
6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