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红色春节

作者:赵耀宏 来源:学习时报 2019-02-06 1148

  延安时期的红色春节

《学习时报》2017年01月30日

  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与真诚期许。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建设新中国的政治理念与延安古老的民俗民风相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红色春节文化,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红色记忆。

  

将新思想的宣传教育与传统民俗民风相结合,推动党的政策主张走进百姓内心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民风淳朴,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活动,一首民谣在当地流传甚广:“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对联,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在迎接新年到来的过程中,当地百姓赋予这些习俗浓郁的地域特色,营造红火热闹的喜庆气氛,也虔诚地将希望寄托于未知的神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对民俗形式多予以尊重,但对其内容则加以改造,以提高百姓文化认知和政治觉悟为目的,利用旧形式宣传新思想,开启了走革命道路谋幸福生活的新理念。

  年画和春联,是人们用以表达美好愿望最直观的载体。传统旧年画以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中的神仙悍将为主角,门神以钟馗、秦琼、尉迟恭为主。1938年年初,鲁艺的艺术家们创作木刻年画《五谷丰登》《保卫家乡》发给农家张贴,开始了新年画的创作并逐步推广扩大。1942年,鲁艺美术部成立年画研究组,不断改进年画创作工作,在技术上运用民间形式,力求适合当地民众欣赏习惯;内容上则以歌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示边区军民的新生活新风貌,创作出《保卫边区》《养娃娃讲卫生》《大战平型关》等一批批广为群众喜爱的年画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春节的对联,从内容的选择到张贴的时间,在传统延安民俗中都有特殊要求,与年画相比,寓意更深且讲究个性,更能传达民众关切,也更具宣传教育价值。在边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延安民众自发创作了许多以抗日战争与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新春联。例如:自由平等除旧岁;民主政治过新年。过新年坚持抗战到底;除旧岁反对妥协投降。有牛有地有劳动家家足食;自种自纺自织布个个丰衣。这些春联遍布边区,散发着浓厚的节日气息,勾勒出延安人民内心的自信与激情,切实起到了识字课本与政治课本的教育作用。

  1947年,当中共中央离开延安时,新年画、新春联已经取代旧年画、旧春联进入延安百姓家,而年画、春联里蕴含的思想也深深印在了延安人民的内心深处。

  

将革命文艺发展方向与民间艺术形式相结合,兴起党领导的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新风尚

 

  陕北有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打社火、闹秧歌、说书、唱酒曲等等,是欢庆节日或婚丧嫁娶中广为运用的表演方式。其中闹秧歌群众基础最为深厚,集舞蹈、歌唱、角色扮演为一体,内容完全源自农民生活,热烈奔放不失诙谐幽默,是延安传统春节文化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要从大年初一延续至元宵节。延安时期,秧歌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为延安红色春节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延安文艺界掀起文艺大众化的新高潮,一场“新秧歌运动”应运而生。在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指引下,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学习和采用传统陕北秧歌的艺术形式并加以改造,以边区军民实际生活为主题,创作《拥军花鼓》《兄妹开荒》《摇花篮》等一批新秧歌,于1943年春节期间亮相延安街头。鲁艺组成150人的庞大秧歌队,在杨家岭、中央党校、文化沟等地进行春节巡回表演;为配合“双拥运动”,延安各界举行了军民联欢会、拥政爱民大会,延安文艺界在金盆湾、南泥湾举行劳军慰问大会,新秧歌剧的演出成为所有活动中最抢眼的文艺节目,引发观众强烈反响。一场在延安东乡罗家坪的演出中,当打花鼓的演员唱到:“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时,周围观看的千万群众齐声合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场面热烈感人。以鲁艺老师王大化和一年级学生李波表演的秧歌剧《兄妹开荒》为例,一出两人出演的短小剧目,将浓郁的乡土气息、新型农民形象与欢乐的劳动场面融为一体,生动活泼又富于情趣,在延安各阶层民众中引发了轰动效应。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也都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春节演出的一举成功带动和促进了延安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发展。1944年春节,延安的工厂、部队、学校组织的秧歌队多达27家之多,上演了150余个节目,延安城内鼓乐喧天,万人空巷,一派欣欣向荣的节日气氛。鲁艺表演的《白毛女》等精品剧目更是连演数十场,场场轰动,“鲁艺家的秧歌队”被认为“最好看”,成为延安军民心中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群体。

  以“新秧歌运动”和春节秧歌演出的高潮为标志,延安春节的红色意蕴更加浓郁,一批党的文艺工作者成长起来,党领导的革命文艺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呈现出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新气象。

延安时期的红色春节  

领袖的爱民情怀与百姓对党的真诚拥护相结合,彰显党和人民牢不可破的血肉关系

 

  拜年,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习俗,最能凸显辞旧迎新之际其乐融融的和美氛围。延安时期,最值得回味的拜年,发生在党的领袖与他们的农民朋友之间。

  中央领导在延安期间,无论住在哪里,都与邻居们相处甚欢,春节期间总要彼此拜年,一起观看秧歌欢度新春。1943年春节期间,毛泽东得知枣园村有24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且其中两位都是正月十五的生日,便决定在元宵节请24位老人来吃饭,为他们祝寿。当天下午两点,毛泽东亲自到门口迎接大家,还一一给他们敬酒,祝老人们延年益寿,之后请大家观看电影《列宁在十月》,气氛欢乐,亲如一家。

  延安的百姓每一年春节都要向中央领导拜年,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真诚拥护。1943年春节,延安群众到枣园拜年,秧歌队高唱“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秀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1945年,劳动英雄吴满有和儿子一起来给中央领导拜年,送来三百多斤重的家养大肥猪,毛泽东笑着说:“吴满有,我还说要去你那儿拜年呢,你这就来了。”临别时,毛泽东将自己的钢笔送给了吴满有的儿子。1946年春节,延安县川口区六乡人民代表到王家坪拜年,将写有“人民救星”四个大字的金匾送给毛泽东,秧歌队的伞头唱出了“人民的领袖——毛主席”,对党和领袖的热爱溢于言表。

  1945年的大年初一,毛泽东一大早就带着两个警卫员前往枣园乡政府给群众拜年。据当年担任枣园乡乡长的杨成福回忆:主席来时,我们有些干部还没有起来,警卫员叩门说,主席来拜年了。主席一进门就问了三个好,说新年好,身体好,工作好。并提出想去给枣园村群众拜个年。由于群众居住分散,最后一户请来一个代表,在乡政府开了一个新年座谈会。在会上毛泽东询问群众生活情况,征求大家对政府的意见和了解群众有什么困难,当群众反映儿童上不了学,没有教师,毛泽东即刻答应派教师解决枣园村儿童上学问题。第二天,延安市西区老百姓、警备团、机关代表、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一百余人在枣园给中央领导拜年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接见了大家。毛泽东发表讲话,首先讲了去年一年的成就:“靠大家努力,做出不少成绩。”其次谈了新的一年要办的几件事,一是干部群众要更合作、更团结;二是希望增加粮食,多交公粮;三是要多纺纱织布;四是要讲卫生,把娃娃养好。这样的谈话,无论总结成绩还是谈及希望,毛泽东对情况了解之细致,对百姓关爱之周到,着实令人动容。

  从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而这种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正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能够战胜艰难险阻,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革命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基本法则和奥妙所在。

  【作者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学习时报》2017年01月30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