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峥嵘岁月:愚公移山,改造中国
![新中国峥嵘岁月:愚公移山,改造中国](https://static.hswh.org.cn/image/600x0/90/1/25a8ca17006b35a1/d/file/wzzx/llyd/ls/2019-10-03/e249e1f9c75f8135d2d038dac504b64c.jpg)
“愚公移山”,是一个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寓言故事。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读到一份讲述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通过整治土地、兴修水利、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的报告,挥笔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
![新中国峥嵘岁月:愚公移山,改造中国](https://static.hswh.org.cn/image/600x0/90/1/1fb700a8d5e36524/d/file/wzzx/llyd/ls/2019-10-03/dcf57541127c0319581c05cf07f757a1.jpg)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为这个伟大精神所感召,中国人民抒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面对极端困难的考验,展开了一场同自然灾害和物质匮乏的斗争。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开凿红旗渠、重新安排山河的壮举,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新中国峥嵘岁月:愚公移山,改造中国](https://static.hswh.org.cn/image/600x0/90/1/dbea80ab99d24f1e/d/file/wzzx/llyd/ls/2019-10-03/9af7d01d93ea13510617507e7ab16db8.jpg)
大寨,位于山西省晋中太行山麓海拔1000多米的山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大寨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苦干、实干、拼命干,从1953年开始,用五年时间,改造了全村七条大沟,把深沟变成了良田,被誉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1962年,在全国大灾和严重困难的年景下,大寨粮食亩产高出同县平均产量530斤。
![新中国峥嵘岁月:愚公移山,改造中国](https://static.hswh.org.cn/image/600x0/90/1/6a2b858182d108a6/d/file/wzzx/llyd/ls/2019-10-03/95ba154f9e6a0ebca141c1054d9a7ccf.jpg)
河南省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自古以来就严重干旱缺水。林县人民在县委带领下,大胆设想引漳河水入林县,“重新安排林县山河”。1960年初,3.7万名林县群众开始向太行山开战。经过五年苦战,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随后用了七八年时间,进行支渠配套、总干渠加高加固,直至1974年8月,红旗渠全部竣工。红旗渠被誉为“人造天河”,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发挥着积极效益。
![新中国峥嵘岁月:愚公移山,改造中国](https://static.hswh.org.cn/image/600x0/90/1/dc2272319f075c6b/d/file/wzzx/llyd/ls/2019-10-03/8b074fc508be57968f367905a9e6a83f.jpg)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