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总书记为何要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作者:高翔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12月30日08版) 2022-01-04 3430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

  

高翔:总书记为何要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坚持正确历史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为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自觉运用蕴含其中的文明进步的思想精华、治乱兴衰的历史规律、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开创未来的深刻启示,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老师”形容“历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的高度重视、尊重和敬畏。这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充满智慧,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学习,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真正呈现给人们的从来都不是故纸堆,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过的道路,是世道变迁、兴衰成败的规律,是前人留下的“百科全书”。正因为如此,“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到多远的未来”。清代学者凌廷堪对其弟子强调史学“所关者甚巨”,并举例说:学习《资治通鉴》“不可间断”,“此书乃史家之绝业,治乱成败,了如指掌。读之则眼界日扩,识见日超。读一次则有一次之益,二次三次则有二次三次之益。”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历史警示人们,只有汲取前人教训,才能保持清醒和定力。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历史教训尤应汲取。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无视历史规律就必然遭到历史惩罚。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洞察古今,精辟阐述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规律性认识。如,“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我们既要深刻领会,也要深入贯彻落实。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历史告诉我们,过去、现在、未来是相通的,只有继承前人的遗产,才能向前发展。“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未来是今天的发展,历史的联系不能割断,也割不断。我们只有站在时代最前沿,不断发掘和继承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历史蕴含着应变的智慧。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对于回答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强调:“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历史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从某种意义上说,史学就是应变之学。贤者预变而变,智者知变而变,愚者见变不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在十字路口徘徊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出路。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经验的创造性运用和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和升华人类历史经验,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和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纵观人类历史的星空,思想的光芒是最为显著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伟大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的,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现代化似乎成了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在一些西方学者、政客眼中,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自信,不崇洋、不信邪,立足中国国情,大胆探索,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以雄辩的历史事实证明:现代化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能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各国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走出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来。

成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审视中外文明,在延续历史中开创未来。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坚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既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又以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充分吸收和借鉴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新时代的中华文明,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中国实际,历史在,文脉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面向未来,但绝不数典忘祖;弘扬传统,但绝不僵化固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传承与创新同在,科学与人文并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充满了生机,洋溢着激情。这是中华民族自己的先进文明,是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发展民主开辟了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深厚的政治文明传统。我们党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决反对“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的形式主义民主,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的全新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党的自我革命的不断推进,为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提供了制度保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深厚传统和历史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强大的理论张力,具有坚实的历史文化支撑,与中华民族“天下一家”理念、与各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高度契合,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旗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观”。

用共同的精神财富引领人类未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风高浪急、暗流涌动,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人类的未来开辟出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需要我们从历史的盛衰隆替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

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理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21世纪的今天,尽管历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没有过时,仍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面向未来,不管世界变局如何复杂,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都有充足理由和底气坚定理论自信,有智慧有力量应对任何风险和挑战。

坚持大历史观,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历史发展道路不是一马平川、笔直向前,而是有曲折也有坎坷。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存废之争”,面对多边主义的“何去何从”,抵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大历史观,牢牢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不畏浮云遮望眼,倡议各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要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举自己的旗、走自己的路,团结一切爱好和平与进步的力量,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文明多样性,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历史反复证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常态,也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将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从本国的历史、国情与实际出发,从各种有益的文明资源中汲取养分,以我为主,择善而从,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的智慧。

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让世界凝聚形成更大的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价值的指引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吸收和合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将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偏执、狭隘、唯我独尊,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和谐共生,美美与共。

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推动历史向光明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权,我们的国格,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我们的民族独立,关键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独立。”世界上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治理体系、文明形态,从来都是这个国家历史演变内在逻辑的结果,照搬别国模式或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导致的必然是混乱与动荡。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已经宣告了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更加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用更加辉煌的发展成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提供现代化道路新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历史向光明的方向前进。

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生生不息、绵延永续,一脉相承的优秀历史文化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以大历史观察古观今,从社会制度的兴废变迁中、从不同文明的盛衰转移中、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动中,探究规律、总结经验,掌握历史思维、获得历史启迪,用历史智慧助力民族复兴,让历史之光照亮未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30日08 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