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萨苏其人其作

作者:牛戈 来源:牛戈文草 2025-02-25 71

(这是前几年某个自媒体平台的提问,我的回答)

萨苏最大的贡献,是他曾自费购得很多日本侵华时期的史料,为抗战史的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素材资料,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他的作品中有很多讴歌抗战的内容,对于大众了解这段历史起到了启蒙作用,这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但他的作品对于治史,则有害而无益。

有三点他做得很不好。一是他的历史纪实类作品中,总是真假混杂,在一些他掌握的真实而又珍贵的史料中,又掺杂了太多虚构的东西。很多具体到个位的数字、精确到几时几分的时间等,看似只有战场详报才有的,其实都是他的脑补,表现出对史料的极不尊重。

二是他对根本不熟悉的历史上的人和事,并不深挖细考,就全凭个人的主观臆想斩钉截铁地给予定性,“抗战胜利全靠蒋介石的雄才伟略”、“《论持久战》抄袭《国防论》”,即最典型的例子,表现出极不负责的治史态度。

如何评价萨苏其人其作

三是他凭空杜撰了一大堆假的历史故事,作为纪实发表,“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做老师的上去了”、“国共两军联手痛击紫石英军舰”、“军统七姐妹缅甸壮烈殉国”等等,在坊间造成了广泛的谬传,对各种历史段子在网络的风靡起到了很坏的示范效应。

萨苏长于编故事,他编的故事文笔流畅,很能煽情,使人感动;他能准确把握热点,每每会有立异的标题、雷人的情节和反传统的新论,尤其是能适时掺入一些原始史料,又足以乱真,因而特别能赢得多数对历史基本无知的读者的欣赏与共鸣。

如果他把他的文章以文艺作品发表,比如评书、传奇什么的,那就无可指摘,说不定我还要给他点赞呢。但他将掺和了太多臆造的东西说成是走访很多人挖掘很多史料获得的干货作为历史纪实来发表,那就必须要给予谴责了。这就像《三国演义》允许虚构,而《三国志》不允许虚构,是一个道理。

有人说了,他写什么是他的自由,而且他的作品普罗大众喜欢看,你无权给予谴责。

错!我有权给予谴责,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治史者都有权给予谴责。特别是在自媒体肆意玩弄历史、把伪造历史当生意做的当下,就更必须给予谴责。

群众是否喜闻乐见,或许是衡量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但绝不是记录历史的标准。

萨苏笔下的历史纪实作品——注意:我说的是历史类作品,不是文学作品——卖座,不是好事,那极有可能是假的历史覆盖真的历史,因为他太过于迎合读者的喜闻乐见了。

如何评价萨苏其人其作

治史,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去伪存真。去伪,十分艰辛;而作伪,则特别容易。作伪者只需用一晚上的时间杜撰出来的段子,治史者往往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也未必能够给予澄清。

这几十年包括萨苏在内的一大拨著名作家创作的伪史,就是这样。像什么四行仓库陈树生负弹跳楼、中条山八百冷娃不屈跳黄河、印缅战场活埋1200鬼子俘虏、石牌要塞三个小时白刃战、赵洪文国手使双枪敌后抗战、军统七姐妹不甘被俘自杀殉国、7000娃娃兵松山国殇等等凭空杜撰的狗血段子,就曾骗得很多人信以为真,甚至骗得很多官媒也加入进来,以讹传讹,造成极其恶劣的传播效果,其流毒至今仍在继续。

这样的段子,当然是必须要给予拆穿的;这样的行径,当然是必须要给予谴责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