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不如村办企业,有一万种方法让村企滋润无比

作者:周伯通 来源:西岔湖 2023-11-02 563

一说到村办企业,估计有些人脑瓜子又嗡嗡的了,会质疑我,你说的这玩意不是走回头路嘛!我们坚决不走回头路。

要按这样的说法,就有点抬杠了,难道以前所有的事情,包括追溯到周朝,没有一样值得可取的地方么?以前的方法拿来用一用,就叫走回头路?后来我想明白了,不按照西方的办法,都叫回头路。但是牛顿说过,我的成功是在前人贡献的基础上做出来的,他不也是用走回头路的方法再创新的么?

曾经流行过一阵子口号,叫大学生创业,不过做成功的极少,变老赖的倒很多,有些大聪明提出,大学生创业要想成功,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轻资产、二是回款快、三是可裂变。我对这三个条件一分析,觉得搞诈骗最适合他们。所以那段时间不管玩什么项目,都诱导别人提前充值,等充值人数差不多了,收网跑路。

大学生其实是“三无人员”,要资源没有资源,要经验没有经验,要技术没有技术,都是书本上学的那些东西,即使学了点理论,有的还是过时的,转换成技术,也属于被淘汰的。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对大学生不负责。有些人家里有矿,或许持续的支持下,成功的概率会大一些。

在说到村办企业之前,我要说一下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也是由村办企业、社队企业转化而来,许多乡镇政府就是乡镇企业的投资者和所有者,后来为什么没落了呢?一方面国家重心放在了城市经济上,另一方面80年代流行的经济学是承包,承包和改制不同,承包是所有权是集体的,运营权是私人的,然后双方要分红的。

当然了后来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运营的人说,我年年挣不到钱,我没钱分给你集体。这个时候,多数地方选择了把厂子卖给你吧。南街村的王宏斌选了另一条路,“我们集体干的时候都挣钱,怎么轮到你干就不挣钱,你俩把厂子还给我集体,我不包给你了。”

社办企业、村办企业、乡镇企业没落,造成了大量的农民离开故乡,涌向珠三角和长三角,为招商引资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从而促使了区域经济的腾飞,形成了很多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只要干低端产业,比如做服装鞋帽啥的,接着把仅有的中西部的乡镇企业,别管是集体还是个人,都给他竞争垮了,于是更多的人力资源释放到长三角和珠三角。

这些地方用低端产业积累到资金后,开始朝着中端产业去做,或者由轻工业再去做重工业,他们轻装上阵,无需承担社会福利成本,价格战一出,一下子把东北的企业又搞没了。于是东北的大量人才去了广东,这些国企人才辅佐了一大批富豪出来。

其实任何人办企业都应该有门槛的,就是要向对方指出,必须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你达不到这个标准是不能进入的。但是当时太急了,撒手吧,只要有想法,一律欢迎办厂。这个后遗症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解决,那就是员工退休后的福利问题,以前是没这个概念的。现在貌似强制性交社保,总得普及率提高了不少,但是基本都是按照最低标准交的,退休后是不够吃饭的,未来国家还得替这些老板干擦屁股的事。

以前说过,城市发展了再反哺农村,沿海发展了反哺内陆,先富发展了反哺后富。但若是没有高水平的宏观调控,这个承诺是要落空的,先发展的开始玩资本游戏了,导致做实业的人也浮躁了,好多人也参与到这种游戏中。

我说的村办企业,是从城市工业以及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的,包括自认为聪明的资本家们也要听一听,否则有你哭的。城市工业如果没有农村工业化作为基础,其经济结构是十分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经济危机的考验。

其实现在就能够看出来了,农民工买不起自己做的产品,比如房子,高端一点的手机,还有好一点的电器,这就是农村经济没有发展的缘故,城市产能过剩,就只能堆在仓库里,消费内需完全没有起来。

农村工业化与否,还会影响到国家安全,任何一个国家,农村绝对是国家安全的根据地,连阿富汗人都懂的道理,没有农村的后盾支持,阿富汗能单挑19国联军20年?我们是一个大国,更要把农村发展起来!

村办企业可不可行?我说的是中西部这些地带,华东这一块,很多地方已经发展到城乡一体化了,这一块记得也要感谢农民工,他们奉献了青春,并不能享受到你们本地的福利,但是你们本地人能把城市和乡村一体化,还算是有良心的。

对于中西部农村,搞村办企业,承包也好,引资也好,路子都是走不通的,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形成一个“市”或“势”,就是没到气候,资本不会来的。即使有零散的承包,都是捞一票就走,对农村无益处。

村办企业还是要走集体的路,但这个集体企业和以往的还不同,不是村政府大包大揽,而是混合投资,现在村集体要是号召办个企业,领头人靠谱的话,每家拿个几万块钱出来还是有的。不要把村办企业想的多难,又不让你研制导弹,也不让你开发芯片,结合本地的优势做一个民用品的厂而已。

我回农村,看到农村地里是大量的浪费,好多菜都是直接烂在地里,原因是啥,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只有老人,老人明知道吃不了这么多菜,但是勤劳基因刻在骨子里,还是把地种满了。那怎么不拿到城里去卖呢?一方面年纪大了,另一方面去城里放哪卖?都是两眼抹黑的。 村里要是搞个小厂,把这些菜变成晒干制品、或者腌制品,有规模了,就能有利润支持专人出去搞业务,也不用想着全国,就把你所在的城市以及农村销售明白了,就能养活这个厂了。

现在国际大资本攻城略地,他们的产品无处不在,但是农村是薄弱的,他们对高投入低产出兴趣不大,这就是村办企业的生存空间,你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明白,强龙也怕地头蛇,至少在你的老家活下来没有问题的。

有些经济学家专门用西方经济学来骗人,很有迷惑性,什么新自由市场主义,其实国外人家早就不用了,德国的乡镇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么?是在政府保护下发展的,德国出台很多限制大企业垄断经营、保护和鼓励中小企业的专项法律,甚至将科研、工程、投资等一半以上的项目规定只限中小企业参与,德国政府还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德国的村办企业做的都是细分市场,在一行里面专研,看似毫不起眼的村办企业,规模却是世界级的,在一些细分市场的全球占有率高达70%-90%。看看人家怎么做的,这妥妥的“计划保护式经济嘛”,我们的专家还叭叭地吃着人家不用的陈年老垢,不是蠢就是坏。

村干部要动起来,不能等,也不要混日子,现在不是缺钱,老百姓在外打工,也愿意回家乡,只要家乡办厂,一个村子,集体拿一点,村民凑一凑,几百万一下子就出来了,弄个小食品厂,或者小工艺品厂足够了,先尝试着做起来,做好了一个,下面就会顺风顺水了。

不要怕竞争,大资本再怎么牛逼,他也进不了农村的,他要强攻农村,我就学德国嘛,搞保护嘛,一声怒喝:“给我滚出去!” 我有一万种方法让村办企业活的滋润无比。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2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