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伪生态”“真破坏”

作者:杨保军 来源:《求是》2014/11 2014-06-03 2057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到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地方政府将其作为优先议题。与此同时,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甚至“打着保护生态的旗号破坏生态”的现象。本刊就此邀请三位同志分别从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建设评价体系、因地制宜搞好生态建设的角度予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如何才能“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杨保军

    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生态城市”就是种树、铺草、造水、建景观大道;有的认为应借鉴国外先进案例,只有花大价钱才能建“生态城市”;有的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依照这些观点,生态城市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就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处处水景”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然而,城市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复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城市”。也就是说,“生态城市”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整体最优的城市;应当在空间上实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时间上实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效益统一。

    任何一个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时空背景都是不同的。为了适应这种差异化的背景环境,进而实现本体与背景环境的和谐,必须采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展策略。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千城一面”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生态城市,才能让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生态城市的前提。人有亲近自然山水的本能,城市建设与山水环境和谐共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是这种发展思路的生动体现。我们应当认识到,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迥异,所谓“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就是指让城市融入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顺其自然”,不是由人先臆造出一种主观的“自然”,然后把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改造成人为的、主观的“自然”。例如,在江南水乡地区,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利用当地的河湖水网资源,发挥景观、生态、交通、供水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但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一些城市政府,不顾当地严重缺水、年蒸发量大的客观情况,开挖河流,远距离调水,营造“沙漠水城”。这种做法就是用臆造的“自然”代替当地特有的真实的自然,是与生态理念背道而驰的,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是生态城市的基础。人类文明社会经历了上千年的演进,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延续社会结构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一些城市政府对社会文化的各种片面理解,导致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在城市快速发展初期,有的地方领导将“西方文化”和“现代化”划等号,大量复制西方建筑风格,甚至抄袭西方著名建筑,一时间假“白宫”、假“凯旋门”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期,崇洋媚外的风气逐渐褪去,借助商业旅游地产的经济推力,开始“炒作”当地的历史文化,许多城市大规模恢复“唐城”、“宋城”、“明城”,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从“复合生态理念”的角度反思这些做法,也是用一种臆造的“文化生态”破坏当地原有的文化生态,有悖于生态文明理念。真正尊重社会文化,首先就要尊重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将原物“原汁原味”地保护和展示,而不是造“假古董”。其次要延续整体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保护和继承原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避免对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破坏。

    人与经济的和谐共存是生态城市的保障。任何城市都应当依据自身的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确定发展策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城市景观固然优美舒适,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它们都经过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形象是经济实力的物化体现。坐落在阿布扎比的马斯达生态城,是世界著名的“生态城市”,它仅容纳5万人居住,总造价却高达220亿美元。这样高额的投资肯定是国内城市无法效仿的。反过来看,低成本未必不能建设生态城市。比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建筑,具有冬暖夏凉、节约能源、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是典型的低成本、被动式节能建筑。只要对窑洞稍加现代化改造,也不失为某些地区的生态解决方案。

    30多年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已经逐步融入全球经济运行体系,城市职能的选择已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与行政级别、规模等级紧密挂钩,而更多地通过跨国企业直接融入全球或区域经济分工,因此城市经济发展的快慢更多取决于能否在跨国分工体系中寻求到自己的定位。例如,法国的尼斯、戛纳,瑞士的日内瓦、达沃斯,虽然城市规模不大,但它们恰恰寻找到了独有而重要的职能,使其成为国际知名城市。这些城市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人文和自然环境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后工业时期,城市需要通过吸纳高素质人才和高端企业来保持持续的竞争力,而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完善的公共设施,往往成为吸纳“双高”的必备条件。

    总之,必须用“复合生态理念”去认识“生态城市”。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社会、经济背景各不相同,每个城市“本体”与其时空“背景环境”的协同手段必然不同。体现在发展策略上,就是要求每个城市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来确定自身的特色化发展道路;体现在空间形态上,就是每个生态城市的景观和形象必然各不相同。生态城市没有普适的量化指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寻求“万象”中的“本质”,这才是生态城市的精髓。

    责任编辑:那非丁

     

    生态城市建设谨防“削足适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裴长洪

    近年来,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总结各地经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以绿化和宜居为主题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山地城市、宜居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等;以“低碳减排”为主题的低碳城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为主题的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的工业园区等。尽管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不同,但在当前条件下都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是生态城市建设与汽车快速发展的矛盾、与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与城市间大气污染协同防控的矛盾等。

    上述矛盾虽然普遍存在,但在不同城市和地区的表现及程度却大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衔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建立多元的生态评价体系。不能用一张蓝图来规划不同的城市,也不能用一把标尺来衡量不同的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要加强理性思考,特别是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不同生态条件的角度出发,观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可能和发展目标,从而制订科学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

    第一,对建制城市的考察和评价需要有历史的观点,评价视角要与城市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高级城市形态,是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较大,往往意味着这个城市已经走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向生态城市演进的时机更为成熟,转化也更为自然。因此,参照系不可能是原生态,只能是“人工生态”;评价时要顾及城市的历史和现实,不可能“推倒重来”。

    第二,评价视角要与城镇化的合理概念相适应。现在人们谈论的城镇化率,都是城市中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概念,这样会导致人口流向的过度集中化。我们应参照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的计算标准,即以非农就业人口作为城镇化率的统计口径。这样,在我国大量存在的建制镇和非建制镇中的非农就业人口就被统计进城镇化率。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占多数的镇也应进入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或考虑范围,使评价视角更具多样性。这就要把一部分“镇”——未来城市,纳入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的视野。应把目前建制镇和非建制镇中非农就业比重已经超过半数的居住中心作为未来城市建设的类型,并以此为对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建设评价方式与指标体系,目的是为防止这些未来城市继续走以往城市发展的路子,其生态标准应当高于目前的老城市。

    第三,大中城市评价选项要合理,要考虑不同的生态条件,因地制宜。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向城市和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发展仍然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绿色低碳,都将是长期的任务。因此,在对生态城市的评价上,要避免不切实际的综合性评价,也要避免以强调景观休闲型的发展模式作为参照系。

    第四,强调单项或若干项重点评价,不必一律采取综合性评价。在特大城市和大部分省会城市,控制人口规模、空气质量、资源节约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应成为主要评价对象;北方大城市与南方大城市的自然环境不同,对绿化的评价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北方中小城市生态脆弱,应着重评价生态修复和资源利用效率;南方中小城市应着重评价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那非丁

    

    不砍树 不占田 不拆房 就地城镇化

    ■中共海南省琼海市委书记 符宣朝

    推进新型城镇化,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板,必须尊重差异、因地制宜。海南省琼海市突出特色、顺势而为,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

    不砍树——保护生态的红线。琼海的生态条件优良,湖泊河流众多,热带绿色农业遍布田野,村庄掩映在绿树之下,森林覆盖率达到69%。琼海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一方面,切实保护好林地、耕地、园地等农业空间,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损害;另一方面,保护生态人居景观,建设田园化城镇,保障新型城镇在聚集经济价值之外,具有更高的生态价值、人居价值,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占田——敬畏自然的红线。这里讲的“田”,既指田野,也指基本农田,更是指大自然。新型城镇化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整体规划中,我们充分保护、尊重和依托现有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挖掘利用区域特色文态,构建田园化、群落式经营形态,丰富乡村度假、农业休闲、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生态型业态,逐步将琼海打造成环境一流、文化鲜明、业态丰富、功能完善、国际水准的幸福田园城市。在个体规划上,深度彰显本土文化资源,充分整合现有自然禀赋,配套相关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区;把村庄周边的空地规划建设成为微型公园,分布到广阔的田园中,形成处处是景的美丽乡村。

    不拆房——民生和谐的红线。琼海摒弃大拆大建、规模扩张型的老路子,注重就地取材,体现原汁原味。琼海将风情小镇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充分挖掘各镇的历史文化,发挥各镇的自然禀赋,尊重各镇的传统习惯,以延续地方历史文脉、彰显各镇风情为重点,在完善镇墟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的基础上,通过当地特色文化与镇墟建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一镇一风情,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让城市融入自然、体现人文。琼海将一些老宅子保护起来,经过必要的修葺和老物件的装点,打造成带有浓郁的复古、怀旧味道的咖啡屋,让渐行渐远的乡愁回归心灵。

    就地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琼海的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市民化”,而是尊重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就业增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性融合,取代一纸户口的形式上的融合。琼海依托热带高效农业发展好、生态保护好、田园风光好的资源,促进城镇化与现代农业、旅游业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推进国家农业公园这种集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全新业态,将其打造成为游客的景区、市民的公园、农民的产业园。在这里,农业是公园的支撑产业,农民是公园建设的主力军、经营者和受益者,农村是公园的平台、纽带和支撑,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琼海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农民倾斜力度,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污水处理生态化。实行城区优秀教师轮流到乡村学校执教、城区医生轮流到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坐诊的教育医疗资源城乡共享制度。实施“公交村村通”工程。建立市、镇、片区、村四级服务窗口服务体系,让老百姓不出村、不出镇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把想办的事情就地办好。

    责任编辑:袁立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