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文化现象应作具体的价值判断

作者:张小平 来源:北京日报 2018-09-03 445

对待文化现象应作具体的价值判断

张小平

对待文化现象应作具体的价值判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是什么?任何一个统一强盛的文明体都需要有一个稳定坚固的文化主体,它是这一文明群体独特性之所在,也是这一群体精神力量的来源和展现。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强大的文明古国,自古有着非常强大的文化主体,在现代化转型中,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巨变以及破旧立新的思潮运动中,传统的儒家文化主体动摇了,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体地位,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文化主体建设亟待加强。尤其在当下,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提升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愈益成为中国梦的基本内容。另外,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文化主体对于中国的国际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国际形象在鸦片战争前后经历了一次转折,在此之前,西方沉浸在马可·波罗描述的对中国的“黄金梦”的想象中,启蒙时代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之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也得到了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的认可与赞扬,中国被认为是礼仪之邦。但之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新塑造起中国的国际形象。虽然,西方世界妖魔化中国,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世界的威胁,但中国坚持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逐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究其根本,国际形象的塑造问题必然回归于提升文化主体的国际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文化主体,但它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参照理性主义中的科学性、客观性等合理因素进行深入辨析。有两点原则需要把握。

一是对待具体的文化现象和社会习俗,应该用历史主义原则分辨出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个性化的价值判断。对于那些腐朽的严重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落后不科学的理念,应该抵制和抛弃。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立场和态度始终是明确坚定的。西方的现代化过程不仅仅伴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革,而且还经历了一场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习俗改革”运动,以文化研究见长的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甚至将其称为“文化革命”。这场习俗改革反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闲散懒惰以及纵欲酗酒等,它与16世纪的新教运动的理念和价值不谋而合,因而也成为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资产阶级新教伦理的一部分。可见,摈弃传统文化中不良的社会习俗是社会理性化的一种表现,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要有所辨析、有所扬弃。

二是以理性的视角辨析和扬弃传统文化,我们的注意力不应放在单纯的价值判断上,而更应该以一种客观研究的态度去分析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系统的认识,这也是当下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体地位的一个根本前提。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该作为我们更新传统文化的指导和思路。此外,近现代以来所涌现的新的哲学和理论方法,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例如,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尤其是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者将这一方法应用到社会-文化研究领域,使得对于文化整体性的把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以新的方法重新分析和整合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对理性主义的发展。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意味着,当我们以理性的视角去认识传统文化时,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西方理性主义导致的现代性危机的克服和扬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