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春夏秋冬

作者:汪建新 来源:学习时报 2019-02-28 562

毛泽东诗词中的春夏秋冬

汪建新

毛泽东诗词中的春夏秋冬

南朝钟嵘《诗品》云:“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古往今来,叹春、咏夏、悲秋、悯冬的诗词不计其数,四季不同景观引发文人骚客万般感慨,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与互动。诗人毛泽东善于咏物抒情言志,对春夏秋冬不同景致情韵有诸多吟咏,与历代诗家既有同声相应,更有别样格调。

春:春风杨柳万千条

毛泽东标明写于春天的作品有三首,其中《贺新郎·读史》属咏史之作,与季节无关。《菩萨蛮·黄鹤楼》中“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勾勒了1927年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描绘内心难以平复的激荡心潮。《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万木霜天红烂漫”“雾漫龙岗千嶂暗”,正值冬春交替,但因第一次反“围剿”战果辉煌,并无冬日肃杀,却有温馨如春的暖意。毛泽东没有对春花春雨的细腻描写,但四季之中,带有“春”字的诗句最多。《四言诗·祭母文》“养育深恩,春晖朝霭”中的“春晖”,源自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古·挽易昌陶》“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采桑子·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春江浩荡暂徘徊”,这些“春”字寓意着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回暖。《卜算子·咏梅》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春”既指轮回交替的季节,又寓指自然美景和人世繁华。而《念奴娇·昆仑》中“阅尽人间春色”以及《七律二首·送瘟神》中“春风杨柳万千条”,则完全超越了对自然的咏叹,赋予春天新的蕴涵、新的立意。“春色”是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春风”是新中国万象更新的形象代言。

夏:热风吹雨洒江天

毛泽东标明写于夏天的作品有《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浪淘沙·北戴河》四首。前三首作品侧重描绘中央苏区武装斗争的紧张与凝重,但“赣水苍茫闽山碧”“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等诗句也表达了毛泽东对根据地壮美河山的一片深情。《浪淘沙·北戴河》中“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写出了北戴河夏天大雨倾盆,雨声如鼓、浪声如雷的恢宏气势。《七律·登庐山》中“热风吹雨洒江天”,是夏天独有的气象。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中,毛泽东对夏日景象作了详尽描写,“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参天万木,千百里”,真是“旧貌变新颜”“江山如画”。《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中,“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夏日风情如此婆娑多姿,诗人寄情山水,快慰欣然。1955年夏,毛泽东登临杭州附近山峦,接连写下《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尽情领略“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回首峰峦入莽苍”“此中听得夜莺啼”的闲情雅趣。1956年夏,毛泽东写下《水调歌头·游泳》,肆意抒发“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豪迈与从容。

秋:万类霜天竞自由

“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绝大多数古代诗人将悲情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尽管也有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那样盛赞秋景的《秋词》,但悲秋无疑是中国古代文人吟秋作品的主基调。毛泽东对秋天情有独钟,有多首标明写于秋天的作品。《西江月·秋收起义》中“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暮云愁”并非个人愁苦,它是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的诱因,也是意欲彻底改变的社会现实。《清平乐·六盘山》中的“天高云淡”,表达红军过了岷山之后“柳暗花明”的心境。《五律·喜闻捷报》中的“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西北野战军连获大捷,秋风淡定,秋景壮美。《浪淘沙·北戴河》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不见半点悲凉凄怆,只有新社会日新月异的豪迈与激越。

毛泽东诗词脱尽自古文人悲秋的窠臼,展现寥廓豪迈的艺术境界,彰显出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沁园春·长沙》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纵横捭阖,大气磅礴。特别是身处逆境时写的《采桑子·重阳》,有沉郁的思索,但绝无怨天尤人的牢骚与哀叹。“战地黄花分外香”,将诗的主题升华为对革命战争的礼赞。“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充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战斗激情。

冬:梅花欢喜漫天雪

毛泽东戎马倥偬,历尽千辛万苦,但反映最多的却是雪天。“满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刻画出红军高昂的战斗激情以及冒雪行军的雄壮气势。长征途中红军所遭遇的雪更加威猛,但《七律·长征》中只有简约的一句话,“更喜岷山千里雪”。“更喜”二字把“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念奴娇·昆仑》中,常年积雪的昆仑山“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毛泽东誓言剑劈昆仑,决心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崇高理想。《七律·冬云》折射了毛泽东对雪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是“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恶势力来势汹汹,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是“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寓意共产党人坚贞不屈,风骨凛然,而反动派贪生怕死,不堪一击。

毛泽东读陆游《卜算子·咏梅》“反其意而用之”。陆游眼里的梅花消极退缩、凄凉愁苦。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盛赞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俏”一“笑”令人耳目一新,反出了骨力遒劲、伟岸飘逸的艺术神韵。“飞雪”是迎春使者,是险恶环境,是严峻挑战,是困难局面,是搏击战场。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巅峰之作,被柳亚子称赞为“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千里坚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扬,山峰绵延像银蛇舞动,高原相接似白象飞奔。面对银装素裹的大好河山,回忆起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毛泽东激情澎湃,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从指点江山到评点人物,一气呵成。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0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