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作者:张 博 来源:毛邓理论研究 2021-08-01 1016

警惕“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近年来,随着大量的揭露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已被整体遏制,但却仍未偃旗息鼓,而是变换了更加隐蔽、更加迂回的策略手法,可以称之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特别是在网络化、新媒体的助推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民众消遣娱乐的时机,在“娱乐包装”下暗流涌动、渗透传播,受众群体大、扩散速度快,隐蔽性、欺骗性和迷惑性也都越来越强。

  一、乔装改扮 暗度陈仓

  与以前直接、显性的表现方式相比,“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从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精神需求入手,善于把虚无历史的意象和观点掩藏于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的娱乐信息之中,让人们在兴奋愉悦的状态中悄然接受。这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披上了大众娱乐的“伪装”、戴上了流行文化的“面具”,虚无手法隐蔽迂回,表现形态也灵活多样,突出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用“偶像明星”的套路包装历史。“追星文化”“粉丝文化”业已融入当代不少青年人群体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构建社会认同、寻求情感寄托的重要渠道。青年人崇拜偶像、追逐明星的心理和行为,直接催生了娱乐传媒领域的不少业态,一些产业和品牌贴上“偶像明星”的标签往往就意味着高人气和大流量,众多文创产品和文艺作品主打“偶像明星”的招牌,瞄准的也正是年轻人的庞大市场,希望吸引更多青年群体的关注与喜爱。

  由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也学会了借“偶像明星”的流量“夹带私货”。与前几年“抗日神剧”的离奇荒诞和夸张雷人有所不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动迎合青年人赶时髦、爱追星的潮流,运用“偶像明星”的套路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文艺作品。为营造“青春偶像”“明星秀场”的效应和场面,在演员选取上追求形象俊美,在道具服饰上制作得精美华丽,在剧情设置上渲染凄婉的爱情、曲折的纠葛和炫酷的场景等,以此来吸引青年人群的注意力和兴趣点。然而,这些影视文艺作品在突显“偶像明星”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偏离了历史的真实和原貌,把历史装扮成了“另类”的模样:壮怀激烈变成了花前月下,艰苦卓绝变成了舒适安逸,激情燃烧变成了尔虞我诈……凡此种种看似光鲜亮丽,套上了“精致”的外衣,实则与真实历史相去甚远。在这类影视作品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正是通过明星“走秀”式的炫丽表演,让青年人过度关注偶像明星人物本身,却忽略了历史事件与历史场景的真相与细节。长此以往,青年人的历史观和历史志趣就很容易被“拐跑带偏”,逐步丧失对历史原貌的认知。

  第二,用“怀旧复古”的情调渲染历史。都市生活的复杂和喧嚣很容易引发焦虑感和不安定感,以至于人们更愿意通过怀念、回忆来缓解内心的紧张与疲惫。于是“怀旧复古”的情结开始受到追捧,从艺术到生活、从大众文化到流行文化,俨然形成了一股风潮。特别是在城市白领和中产阶层的群体中,“怀旧复古”不仅是慰藉心灵的良方,还是彰显思想格调或艺术品位的象征,不可避免地渗入人们的文化生活。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便由此进行“移花接木”。借助“怀旧复古”元素营造小资情调、烘托文艺范儿,采取“艺术加工”“意象重现”等手法,有选择性地美化、拔高某些特定历史断面,将其渲染描绘成温存美好的“流金岁月”,引发人们重温旧梦,留恋其中。比如,曾风靡一时的“民国热”,就有不少网络文章和文化作品将中华民国时代吹捧、美化成所谓“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和“自由浪漫”的“美好时代”,对同时期黑暗动荡、民不聊生的旧社会和落后腐朽、压迫百姓的旧制度却存而不论、避而不谈。这种为了“怀旧”曲意逢迎、投其所好的做法,实际上是用“局部拔高、片面美化”的方式解构整体的历史,让人们在貌似“重温旧日”的美好感觉中忽略、放弃了真实、客观、立体的历史全貌,衍生出以偏概全、以支流代替主流的历史意象。这不仅破坏了历史的真实完整的图景,也容易形成崇古非今、今不如昔的不良导向。

  第三,用“消遣取乐”的心思恶搞历史。在繁忙浮躁的工作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文化娱乐的方式舒缓压力、调剂心情,从而获得精神层面的宣泄和放松。与经典艺术、高雅文化的曲高和寡相比,浅显化、通俗化的大众娱乐更容易进入寻找百姓茶余饭后的日常生活。人民大众在消遣娱乐、休闲放松的同时,一些较为肤浅、庸俗的文化“快消品”、文化“奶头乐”等也开始借势冒头滋生。追求突破传统、标新立异,以荒诞、爆笑、搞怪见长的恶搞娱乐便是其中之一。恶搞娱乐的主要手法就是嘲弄、调侃严肃的主题,通过颠覆经典、解构传统等制造戏谑、反讽的喜剧效果。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便借此找到“可乘之机”。采取消遣、搞笑的方式娱乐历史、消费历史,将庄重严肃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作为嘲弄、调侃的对象。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助推下,一些公众号、段子手为了博眼球、引流量,大肆恶搞、戏谑历史话题,把严肃的经典、正统的历史和崇高的英雄演绎、编造成一个个“包袱”“笑料”在网络上推送传播,不少正面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是在恶搞中被歪曲和丑化。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了恶搞娱乐与人们减负释压心理需求的某种契合,将对历史的否定、对真相的歪曲及对英雄的丑化等掩藏于肤浅的娱乐和纵情的狂欢之中,让人们在阵阵短暂的精神快慰中模糊了对历史真相的认知。

  第四,用“猎奇求异”的噱头演绎历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可以引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可以驱使对新奇事物的尝试,带来兴奋奇妙的乐趣。不少影视作品和艺术创作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制造扣人心弦、新颖别致的视听冲击和心理效应,让人们获得极具新鲜感和刺激感的精神满足。不可否认,以求新、求异、求变为宗旨的猎奇文化,已经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位置,不少新媒体平台和娱乐网站也都把猎奇求异作为话题设置和内容营销的噱头,获得一定关注量。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也利用了大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捕风捉影、偷梁换柱等方式篡改史实、编造史料,把严肃认真的历史编纂成“很刺激”“很新奇”的“奇闻异事”,穿插在一些媒体平台和文化作品中吸引人们围观和传播。有的打着“揭秘”的旗号,炮制出所谓“内幕”“秘闻”的奇谈怪论,迷惑了历史的视线;有的顶着“质疑”的名头,煞有介事地算数据、作对比,将原有历史定论推导成标新立异的“惊人之论”;还有的举着“还原”的幌子,抹黑正面英雄、美化反面人物,刻意营造“巨大反转”的效果。编造这些猎奇材料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从人们历史知识的边缘或盲区入手,用貌似潜心挖掘和精心考证的“独家材料”虚构各类稀奇古怪的历史“桥段”,让人们感到好奇着迷、信以为真,也让真实的历史变得愈加“扑朔迷离”甚至“面目全非”。

  二、盘根错节 包藏祸心

  “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看似“轻松愉快”,实则包藏祸心,与流行元素和大众娱乐密切纠缠,对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双向操纵;在主观唯心主义支配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润物无声”中对人们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腐蚀和毒害。这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究其根源错综复杂,观其后果危害严重。

  第一,在“过度娱乐”中消弭历史认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的精神需求在商业化浪潮的裹挟下与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交汇碰撞,催生了“泛娱乐化”的现象。“泛娱乐化”最鲜明的价值特征就是“追求享乐”“娱乐至上”,被推至“大众娱乐”领域就极易转化为用浅薄、庸俗、消遣、快感等因素消弭文化的深度和厚度。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大众娱乐”掩护的手法,正是在“泛娱乐化”消解意义价值、颠覆严肃深刻的背景下消费历史、娱乐历史,用享乐化、儿戏化的方式解构正统的历史叙事,扰乱正常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记忆。

  共同的历史认知是巩固文化认同、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依托,也是塑造国家精神和民族价值的重要文化基因。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搭载“大众娱乐”的潮流虚无历史,看似通过肤浅、低劣的“包袱笑料”和“鸡汤软文”等搔到了人们精神需求的“痒处”,实则在阵阵喧嚣、欢闹掩映下将错误的历史观念无声无息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累加式的心理暗示和成见,普通大众也就不知不觉地会参与历史虚无主义的作祟。当这种对历史认知的淡化和虚无变得“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时,其结果必然是扰乱了追求崇高、坚守意义的历史思考,模糊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的历史记忆。

  第二,在“方位迷失”中瓦解主流价值。用轻松、鲜活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传播历史知识本无可厚非,历史题材的文化创作和传播也有必要吸纳当今的技术手段和思维理念。然而,“泛娱乐化”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有机可乘,很大程度上也源自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精神方位的迷失。一方面,部分文艺界和媒体从业人员的人文修养和政治素养不够,缺乏应有的文化格调和立场导向意识,容易模糊真善美的价值标准,也容易陷入“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主流化”创作倾向,给娱乐历史、虚无历史的流毒留下“空隙”;另一方面,部分受众群体图消遣、求快活,遗失了主体思考和文化鉴赏的能力,更喜欢直接、即时的精神快感和感官娱乐,更愿意通过肤浅、低俗的娱乐方式宣泄压力、消磨时间,这就为低级无趣的文化产品打开了“消费市场”,也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人们用消遣化、娱乐化的方式解读历史、传播历史,历史被戏说、英雄被调侃、经典被篡改,其结果就是直接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造成冲击和消解。这种对历史的娱乐消遣,实际上是一种“去价值化”的冲刷,感官愉悦和精神快感让人们观察历史时模糊了真相、黯淡了真理、混淆了善恶是非,丧失了对严肃问题的深刻思考,日渐变得思想空虚、精神荒芜;这种对历史的编造篡改,实际上也是一种“负价值化”的堆积,一切皆可娱乐和消遣的背后是物质欲望的膨胀,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蔓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相悖,也为错误价值观念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当历史的价值仅归于娱乐的“附庸”之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也就开始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根基和人们的精神信仰。

  第二,在“主观唯心”中动摇唯物史观。“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实际上是“泛娱乐化”背后的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裹挟夹带着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多种错误思想的合流融汇深度侵蚀了人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使人们在认识历史、观察历史的过程中严重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客观全面的分析方法,从而坠入“主观唯心”的迷雾。普通大众很难区分和辨识这类极具隐蔽性、迷惑性的错误思想,而一些主流文章和理论报刊有时又批判驳斥得不够:或缺乏斗争精神、难于亮剑论战,写出的文章四平八稳、不痛不痒;或揭露剖析蜻蜓点水、浮于表面,难以做到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这些都助长了错误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破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所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体到历史领域就是坚持唯物史观不动摇。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套着“娱乐”的伪装任意捏造历史、歪曲事实,本质上就是从唯心主义出发将历史当作可以随意涂抹的画布,从源头上冲击了唯物史观的思想基础。这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彻底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依赖于主观精神;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无视党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彻底反对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把历史进程说成是随机和偶然的。此类错误观念渗透蔓延,最终后果必定是从根本上虚无、否定历史唯物主义,虚无、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敬重历史 抵制虚无

  面对“娱乐包装”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涌动、兴风作浪,必须头脑清醒、态度鲜明、行动坚决,冲破其虚假伪装和重重迷雾,采取扎实有力的思路举措,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这类错误思潮。

  第一,培养精深厚重的历史认知。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与文化总是一脉相承、浑然一体,要把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洞鉴成败兴衰、汲取经验教训、照亮前行道路的智慧灯塔,作为塑造民族记忆、支撑民族自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源泉。要夯实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充分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弘扬以史明智、以史育人的人文精神;充分继承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焕发对革命先烈和革命精神的崇高敬意;充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激发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中国特色的精神力量。要突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抓好“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深刻感悟党和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感悟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感悟社会主义几百年发展的高潮和低谷,在“四史”教育的精神涵养中厚植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让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人感知中华民族光荣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沧桑厚重,启迪青年人对历史心怀尊重、心怀敬畏。

  第二,抓住守正祛邪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人”的因素始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关键,无论是繁荣文化事业还是传播先进文化,都需要一支德艺双馨的文化工作队伍。要不断加强广大文艺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艺术训练,特别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历史观念和社会责任。引导他们坚守崇高、追寻意义,坚持传播真善美的精神旨趣和审美情趣,坚持用文化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他们深入学习研究中国历史、深入挖掘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坚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充分按照历史背景、艺术规律开展文化创作,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创作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的优秀作品。同时,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不断激发文化消费大众的主体能动意识,加强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培养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引导大众以温情与敬意对待历史,不为消费历史、娱乐历史的文化劣品买单,也不在混乱历史、虚无历史的庸俗娱乐中迷失。

  第二,构筑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在虚无历史,实际上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紧密相连,是错误社会思潮扰乱思想、扭曲价值、动摇信仰的思想文化工具。要充分了解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背景下思想舆论生态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从政治和全局高度认清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行动自觉。要大力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斗争品质,直面历史虚无主义对主流思想文化的危害破坏,坚持不懈揭露剖析其内在本质、批判驳斥其错误论调、抵御消除其负面影响,引导人民群众明辨是非、澄清谬误。要牢固确立唯物史观的科学思维,学习了解社会形态演进的科学规律,充分认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准确把握历史动力、历史规律、历史创造者、历史认识论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构筑抵御唯心观点和虚无谬论的思想“防火墙”。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1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