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中国影视,必须摒弃明星中心制

作者:陈先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5-07-28 136

陈先义:中国影视,必须摒弃明星中心制

一个呼声,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呼声,渐渐弥漫整个中国文化领域,那就是中国影视,特别是电视剧制作渐渐离大众越来越远!大众喜爱的剧目越来越少,有思想、有感染力的好戏渐渐成为观众的一种奢望。于是,大家对影视剧渐渐不买账,进而逐渐放弃了对这类体裁的观赏。当十四亿人都捧着手机去在短视频里寻找精神快感的时候,这个民族的文化走向堕落恐怕不是太远了。

一个本来蒸蒸日上的艺术新体裁日渐没落,眼下已经不再是杞人忧天的事情,这就是当下影视艺术面临的重大危机。有人说,这都是短视频惹的祸,其实这话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与其说短视频夺走了观众,倒不如更加准确地说,这是大众通过制作短视频来表达对明星演员长期独霸剧坛和以演员为中心的体制的反驳和不满。

更大的问题,或者更加准确的说,这是资本惹的祸,是资本长期蓄谋夺占我文化市场的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这是四十年来资本大佬特意包装的明星成为影视界一种约定俗成的新规矩和新体制的表现。这种演员明星为中心的体制不改变,中国影视很难恢复当年曾经有过的勃勃生机,更难推出什么好作品大作品,也不再可能出现当年为看一个《渴望》万人空巷的现象,也就更加不可能谈得上什么创作传世之作了。

演员明星为中心的体制,正在大大破坏着剥夺着剧本为中心应有的主体地位。为明星定制,一切围着明星转,正在快速促进一个文艺门类走向衰落。为什么这些年群众不选择守在电视机跟前了,为什么多数家庭的电视很久不开了,是因为没有好戏了。一个重要表现,是作家们不再有兴趣写剧本了。这绝不是杜撰。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现在电视剧立项的数目正在逐年减少,没有人愿意写了。

长期以来,社会已经发现,当一部剧作成功推出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传媒极力推出的是什么什么导演,什么什么明星主演的力作,很少说到是哪个作家创作了这部作品。作家作为一部大作品的基础工程,一向不被人们很少提及或者不再提及。而一部作品,真正付出最艰苦劳动的,首先在于创作和剧本。屏幕前的小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演艺界还是那几个老面孔垄断着。明星们一直在挣钱、挣钱、挣钱!

舆论的焦点既然都在围绕演员明星转,慢慢的,一剧之本就被忽略了,剧本的核心地位渐渐坐在了艺术创作的“边缘”上。演员明星可以赚个盆满钵满,数千万甚至更可观的收益,对演员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不然的话,当有关部门发文规定,某些演员主演一部戏最高片酬税前不能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时,为什么满世界会是一片惊讶和新奇?这样的数字,是普通百姓几代人的奋斗,那样的数字,同样也是编剧们望尘莫及的。一个只读过小学的毛孩子,可能因为演了个什么“傻小子”偶尔成名,便受到全社会狂热的追捧,于是此人便一部接一部演起戏来。甚至因为后来演戏有了钱,有了大钱,也便跻身于“导演”队列,滥竽充数成为拍电影的“名导演”。这听来有点几近荒唐,但是,这确是事实,人家有钱啊,有钱一切皆有可能。这种以演员明星为中心的体制,正在造就中国影视的各种奇葩现象,影响着影视艺术的健康发展。我们从来不怀疑艺术界有天才怪才,但是毕竟这是凤毛麟角的极其个例的现象。用这种方式不可能推出有思想有品位有影响力的大作,但是可能推出几个文艺的精神贵族和富翁,可以推出一批坐拥香车别墅的文化阔少,不可能推出一流的艺术大家的。

陈先义:中国影视,必须摒弃明星中心制

我们经常看见,一部作品动辄就是“某某明星打造”、“某某导演系列”。唯一不被提及的就是编剧。还有更加拙劣的,那就是剧本还没有写,就开始专门为某个明星量身定做,一旦成功,便可以与明星一起,坐地分红,大家都是股东啦。这样的剧本,完全是根据明星特点,根据他的长相特色,根据他的语言特点,专门为某个明星设计和量身定做。有的开始甚至连剧本都没有,就已经开机拍摄了。演员在哪儿等着拍,剧本在旁边赶着编,像个赚钱的作坊似的“车间”,演员居于中心位置。整个影视界,成了人家几个人玩着挣钱的片场。这种典型的以演员为中心的做法,其实在卖的已经不是剧本内容怎样,而是在卖明星的名字和那张脸。这一切,进行的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他们这样就形成了以明星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她们正在有条不稳的颠覆着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正在引领着文艺走向以挣钱为第一目的的歪路邪路。

让内容回归视听艺术的中心地位,对于当下中国文艺来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个问题不能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总有一天,我们将会出现无剧本可拍的危机状态。这个时候,一些仅仅为了追求利润金钱的抗日神剧荒诞剧便会趁机出笼。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为了防止这类神剧出现,国家广电总局提前下发通知,不准这类打着纪念旗号的神剧出现。对这个问题,已经上升到用国家名义进行强制干预的地步,由此可见,这个问题显得多么严峻。

优秀的作品,摆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一剧之本。没有好的剧本,再怎么优秀的演员,也只能是手足无措。我们从来不怀疑优秀演员的特别作用,但是,再怎么优秀的天才演员,如果没有好剧本,也只能是无米之炊。著名的电影《英雄儿女》,如果没有接地气的那部优秀剧本,演员们再怎么拼力,也不可能拍出延至今天依然脍炙人口的为大众喜爱的那么鼓舞人心的作品。可以说,是剧本抬举了演员,而不是演员抬举了剧本。这是健康发展的文艺的基本规律。

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作为观赏者,大没有必要去片面追寻明星,你在追他或她,而他们追的是钞票,你每一次对他盲目的追捧,都是在为他充实本来就已经非常厚实的荷包。特别是那些思想境界低下,品位人品很差的演员或者什么明星,我的办法是坚决抵制,坚决拒绝。什么小娘炮、小鲜肉,你就是吹破天,也坚决采取勿视、勿听,免得看了她们生气。当然这是极而言之。好的作品,好的艺术家的作品,还是要多多宜善的。但绝不盲目崇拜任何一个什么明星。以创作为中心,让明星从中心位置上下来,这是提升中国影视艺术的关键一环。堵住资本“谋财害艺”这条路,彻底改变明星为中心的创作格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陈先义
陈先义
1
0
0
2
0
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