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力量

作者:吴 波 来源:环球时报 2019-05-07 807

马克思主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力量

  

任何一个宏大命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宏大的立意。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讲清楚”的重大命题,其中一个,就是要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这个以一个外国人命名的学说,究竟蕴含着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跨越一个世纪,如此深度介入和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历史进程呢?

马克思主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力量

中国发展历程的赋予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自然结论。

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振兴中华是民族的最强音,是仁人志士们的最高使命。为了完成这个最紧迫任务,他们大都把目光朝向西方。中国的先进分子之所以最终把目光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与其他学说相比,马克思主义不仅更有理论上的说服力,而且“能够圆满解决我们的问题,能于我们以益处”。通俗地说,就是管用。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构成中国革命从屡受挫折到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先进分子观察国家的命运提供了更高的眼界和正确的方法,为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的彻底实现提供了更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的先进分子迅速锁定了“走俄国人的路”的实践逻辑,十月革命由此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百年苦苦求索最终找寻到的解放道路之间的结合点,中国问题的解决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

马克思主义不仅赋予了中国先进分子以行动的方向,而且还提振了革命的勇气和信心以及能力。马克思主义迅速改变了中国人精神上的被动状态。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还催生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主体能动性的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特殊的民族发展道路相结合的探索历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居于指导地位,最深刻的原因不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而在于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中国共产党逐步弄清楚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方法的问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就不可能成功。一句话,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是百年中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

鲜明的问题导向

习总书记提出要讲清楚这个问题,不是因为理论和历史不清楚,而是基于社会现实的深刻体察。这是中国问题清单中的重要一个,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讲清楚不仅具有为马克思主义正名的立意,更具有彰显其当代价值的意义。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关于“三失”的重要论述,不仅直击当下马克思主义的实际境遇,而且从侧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空间即在政治口号和宣传教育中被规定的分量和实践空间即其与人的思想感情和现实利益的实际联系的突出矛盾。

讲清楚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迎对错误思潮作出自我正名的过程。“三失”折射出的是社会存在变化作用下社会意识的一定反应。有人提出“过时论”,说马克思主义是指导革命的理论,它随着革命任务的完成失去了现实存在的价值。有人提出“失败论”,认为苏联解体、苏共下台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还有人委婉地提出“阶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即使仍然作为标签在使用着,实际内容业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久的将来标签也会自然而然地揭去。习总书记“讲清楚”的要求,显然是强烈的问题导向使然,不可避免包含着与各种错误思潮的理论斗争。

这个理论斗争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展现,也是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作为观察世界大势科学工具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总是在与现实最紧迫的重大课题碰撞中迸发出来的。正是中国之变和世界之变的相互激荡,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现实命题。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全球化还是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的特征,都在不断实现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预见。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复兴之道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苏联解体和苏共下台根本原因的探讨,一旦离开唯物史观,就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阐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和全球化的深入对话,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唯一科学的思想工具。

未来的根本指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马克思毕其一生的全部努力,就是在批判旧世界的同时为人类的解放开辟一条现实的道路。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不只有理论的目的,更在于实践的目的;不只有现实的考量,更着眼于未来的筹划。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楚实际上是在连接起历史、现实与未来,是在实现思想与现实相互靠近的同时,努力朝向一个确定性的未来。也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三失”问题才有彻底解决的可能。

讲清楚的逻辑结果,就是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资本主导的世界历史的现实特点,意味着只有进一步强化主体能动性,才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问题的清单中至少包括:关于民族复兴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已经早早地将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系在了一起,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民族复兴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担当。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关系的问题。社会主义是一种彻底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才能继续拥有社会革命的领导资格。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问题。这条前人未曾走过的路,承载的是建构新的文明类型的世界历史责任,每前行一步都是对中国道路的塑造,都在展示21世纪社会主义的特点与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2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