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的黄昏(十):公知的意义

作者:林爱玥 来源:林爱玥公众号 2017-10-02 1172

   公知在中国的存在历史悠久,如民国时期的“低调俱乐部”就是中国历史上公知现象的一个缩影。不过今天比之以往,情况却更加复杂,因为非但出现了数量可观的公知,更重要的是已经产生了流毒无穷的“公知文化”,这才是今天的中国公知现象更加值得关注和警惕的原因之所在。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在揭露公知危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公知存在的某种程度上的积极意义,这才是辩证客观的态度。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公知的某些积极意义,而是一味的批判,人为夸大公知的危害,甚至走向极端,那么批判者将很可能成为另一个层面上的“公知”。

  首先,公知的每一条微博基本都是引发网络负面情绪的催化剂,他们的微博为网络上某些在现实中积累了负面情绪的人(注意:对此类人不要轻易冠以“Loser”的称谓)提供了宣泄的场所。人或许或少都是有负面情绪的,因为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一帆风顺,难免总会遇到磕磕绊绊,是需要有宣泄的出口的,公知的微博则恰到好处的充当了某些人宣泄负面情绪的“精神垃圾桶”。可以说,是公知让那些人在宣泄中得到满足和解脱,继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知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功不可没”。

  其次,公知热衷于传播社会阴暗面,他们就像整天盯着下水道的臭虫一样,不放过一丝臭源,找到、放大并扩散社会阴暗面,进行负面导向解读,传播负面情绪,扩散社会戾气是公知在网络上的主要“使命”。当然,如果公知确实有此种爱好,只要不触犯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也无可厚非。虽然公知在传播社会阴暗面的过程中,总是免不了加油添醋、危言耸听,甚至危言耸听,但是他们也确实为揭开一些社会阴暗面的盖子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感谢”公知的揭露,让一些丑陋暴露于阳光之下,为“全面依法治国”做出了公知意料之外的贡献。

  最后,公知还充当了唤醒正义网民政治意识的反面教员的作用。虽然很多公知依然能够得到他们信徒的信任,但很多网友已经从刚开始对他们的深信不疑到后来的将信将疑,再到现在的“宁可信这世界上有鬼,也不信公知那张破嘴”,在这种态度的转变过程中,很多网友变得成熟、理性,凡事会多问几个“W”(Why、When、Where),从而让谣言不再那么容易泛滥。

  毛泽东同志曾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们都知道投降派”。公知表面上凡事爱唱反调,表现出一副自以为“鄂鄂”的“为民请命”的样子,然而,他们却是彻底的强权崇拜者,是强权面前的“投降派”,所以,他们鲜廉寡耻的吹捧某些西方国家,甚至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洗地,为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洗地……完全丧失了起码的民族立场和做人的底线。

  公知鼓吹“推墙”,但前苏联国家、前南斯拉夫等国家的现状已经深刻说明“推墙”的后果只会让一个国家和民族陷入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所以,即便公知再怎么为伊拉克等国的现状辩护,用“民主的阵痛”去解释发生在某些“民主”国家几乎无止境的恐怖袭击,民众也无法认同他们的“推墙”的说法,相反,会因为通过对伊拉克、乌克兰、突尼斯、埃及等“民主”后的国家的状况的深入了解,更坚定的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

  同时,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公知,网络上也不会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自干五”,“自干五”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已经成为公知的“眼中钉、肉中刺”,但公知应该意识到,正是他们夜以继日的传播各种谣言并鼓动“推墙”的表演,才让那些富有正义感的普通网民挺身而出,心甘情愿的“自带干粮”维护网络环境,守护国家安全的。所谓“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与公知的不断正面碰撞,“自干五”的群体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在不断成长,“自干五”的努力最终激发了更多网民的爱国热情,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加入到维护网络安全的行动中来。

  能列举出公知这么多的“好处”,我想我已经尽力了。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立场问题,公知原本可以做出更多更有积极意义的贡献,然而,由于立场原因,公知的世界失去了光彩,他们的眼睛里除了阴暗,已经容不下光明的存在。公知对待中国的态度,就像一个有脚气的人整天只把心思集中在自己的脚气之上,并为此痛不欲生,觉得生无可恋,他们忘了,脚气虽然也确实让人头疼,但是日常生活中还是不妨对自己多一点欣赏,欣赏自己不代表否认脚气的存在,但不能因为脚气的存在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需要说明的是,承认公知的某些积极意义并不代表认可公知,所谓“小善不足以掩众恶”,公知启动并传播的思想病毒已经在被不断复制、扩散,一个秦火火不可怕,怕的是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公知“民主”道路上的“炮灰”,被他们卖了还对他们说“谢谢”。直到今天依然有人把公知当成“知识分子”,这让我真的很难过。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有学识、有风骨、有担当的,鲁迅、朱自清他们才是,反观今天的公知,作为一群信奉“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的人,他们有什么资格以“知识分子”自居?公知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知识、对真相、对真理的敬畏之心,将公知误认为是“知识分子”,是对真正的知识分子的亵渎。

  公知的存在,从侧面说明了今天的中国依然不完美,前行的道路依旧会充满艰辛和坎坷,但是,如果中国已经足够完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呢?我们存在的价值不就是“改造中国和世界”吗?

  今天的文章又被反复限制了,删删改改,大家凑合着看吧。好在《公知的黄昏》正文系列已经完结了,话说,这活真是越来越没法干了,爱个国真的好难啊……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1
0
0
2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