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还要“资格”?
码字十多年,挨骂早就成了家常便饭,大多殖人来我这骂两声就走了,但也遇到过几个追着骂的,大概就是“你算个什么东西,你也配爱国”,“你这个穷鬼,又来恰爱国饭”了之类的,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爱国是要“资格”的,而我这样的恰好是“没资格”的。
殖人很奇怪,做什么都要讲个“资格”,对他们来说,要是你没护照,你就是“小丑”,就连“见洋大人的资格都没有”了……
我不知道他们所说的“资格”到底是啥,但顺着他们的逻辑,大多革命先烈恐怕都是“没资格”爱国,更没资格见“洋大人”的,但他们恰恰是我们爱国的榜样,很多还狠狠踹过所谓的“洋大人”的屁股。
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穷其实并没有什么可耻的,穷人一样可以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话说,当年跟着毛主席打江山、建设新中国的有多少不是泥腿子?当年,我们说爱国不分先后,现在,我们说贡献不分大小。穷人,穷人怎么了?靠劳动吃饭永远不丢人。雷锋放过牛,焦裕禄挖过煤,还不一样成了我们的英雄和楷模?
前两年,有个胡姓媒体人曾说“今天和40年前是梦都连接不起来的不同世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大概是想说现在好,40年前不好吧,这就是纯嘴欠,他也60多了,顺着他的逻辑,他40年前又是什么东西?
和40年前相比,我们的生活确实好多了,但要说今天和40年前是两个“梦都连接不起来的不同世界”的话,请恕我实在无法苟同。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前三十年“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没有近4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我们能有今天?
要说40年前“不好”,无非就是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罢了,但说“今天与40年前是梦都连接不起来的不同世界”的人不仅否定了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础,也矮化、弱化了后四十年的努力,好像后四十年的好日子是从天上掉下来似的。爱国,是无条件的,不是说合我心意的才爱,不合我心意的就不爱了,将新中国划分成“今天和40年前”的人,良心大大的坏了。
爱国是本能,如果国家好才爱,不好就不爱,或者说,如果有钱才能爱国,没钱就不能爱国那太可笑了。这倒不是说“越穷越光荣”,任何人都应该努力工作改善生活,但贫穷从来都不是罪恶,社会主义不养懒人,可社会主义是养穷人的,如果穷人就该受白眼,那和西方的丛林世界有啥区别?
作为“资深穷人”,说是“阶级立场”也好,说是个人情感也罢,我是看不起那些看不起穷人的人的。在我看来,如何理解“贫穷”取决于一个人的立场,要知道,任何一个社会,穷人都是远多于富人的,如果你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起码你会同情、会善待穷人,反之,如果你做“富人的贴心人”,那对不起,我鄙视你。
可能有人会说穷人并不代表就是好人,这当然是正确的废话,难道富人就代表是好人了?不过,如果有人这么说的话,我会感到高兴,因为这么说的人起码变相承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人的好坏与贫富无关。
国家和人一样,我最佩服我们国家的地方就是,穷的时候不卑不亢,富的时候有理有节,不会因为一时不如别人就卑躬屈膝,也不会因为比别人强就恃强凌弱,可惜,这样的国家性格在殖人的身上没体现出来。
实话实说,我们这辈人,或者说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是过过苦日子、穷日子的,知道这一点并不需要多么深厚的历史知识。我们今天的生活相对富裕了,但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忘了我们父辈、祖辈的付出,他们那么穷,但我们的家底是他们打下的。做人做事要凭点良心,嘲笑穷人往小了说是道德有问题,往大了说那就是忘了祖宗姓什么了。
对我来说,穷不穷压根不是重点,有钱没钱都不会影响我怼公知。公知“启蒙”的“民主”“自由”大家都见识过的,真要让他们得逞了,那还得了?恕我直言,不管你有钱没钱都会很惨,无非穷人更惨罢了。
这些年,大家给我捧场,确实帮了我很多,但我不并认为大家给我捧场是因为多有钱,而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至少我们都希望我们国家好。
国家好了,个人才会有资格追逐更好的生活。不信的话,就去看看叙利亚人,又或巴勒斯坦人过得是什么日子吧。我们比叙利亚人、巴勒斯坦人过得好,是因为我们比叙利亚人、巴勒斯坦人更厉害吗?不是的,不是叙利亚人、巴勒斯坦人不努力,更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以至于他们连追求幸福的资格都没有。
这就是我想说的,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你连追求幸福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殖人说我们是“小粉红”也好,是“爱国贼”也罢,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只要我们自己知道爱国是光荣的就行了。
这不要什么“资格”,而是我们的本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