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绝对不能轻易放过董小姐和协和!
说实话,本来我是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的,但是在想了一个晚上后,我决定继续纠缠,因为这件事背后有太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了。
很多人都知道,我以前是在中国最大的国企工作,后来辞职了。辞职的原因我也说了点。比如,我说过,我本来就喜欢时政,偶然的机会中将公众号发展起来了,但是由于工作非常忙,每天都要加班到9-10点以后,忙完工作后还要写文,就到凌晨以后了,就这样坚持了快一年,身体状况急剧变差,只能在工作和写文之间选择一个情况下,我选择了辞职。
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看不到什么希望。否则我又怎么可能放弃那个“铁饭碗”——在我辞职的时候,公众号虽然起步了,但是那时的收入很低(那时公众号的收入只有赞赏的功能,没有广告,也没有流量主),而且那时舆论管制相当厉害,随时都有被封号的风险……
一个是高收入的铁饭碗,一个是低收入且未来充满不确定的写作生涯,选择后者就意味着我赌上了自己的全部——那时我已成家,也有了孩子,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存款,只在农村有三间破旧的瓦房……
其实,让我决定辞职的最重要原因是:公司三次不公平的选拔。
一次公司的中层干部选拔,那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能选上,包括主管我们技术的总工程师都这么和我说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一个几乎没人看好的人被选上去了,我落选了,而且排名非常靠后。后来,我听说,在公司领导班子内部讨论的时候,总经理说了句“他还不成熟稳重,还需锻炼几年”。
第二次是技术部门分科室主任的选拔。那次选拔倒不是因为我自己的利益受损了,而是因为我们科室的一个工作能力一般的职工被选为了另外一个科室的主任——那时我是科室主任,他是我们科室的一员,经常因为工作差被我批评,整个科室成员也都很清楚他的工作能力。就因为这事,我去找了技术部门的领导好几次,几次向他表达了自己的严重不满。
第三次是科室副主任的选拔。那次选拔其实也和我没有关系,因为那时我已经是科室主任了。参与竞选的是和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而在选拔之前,他已经代理副主任很长一段时间了。他的工作能力不仅得到我的认同,也得到科室所有员工的认同,但是整个选拔过程却非常的“惊险”,原本所有人都认为他会以绝对高票通过的,但最终结果却是他仅比另一个工作能力非常一般的人高出了一两票。后来我才知道,整个领导层都将票投给了另一个人。而那个仅以几票落选的人在后来公司中层干部选拔的过程中却胜出,被派到了国外分公司当领导。
经过这三次选拔以后,整个技术部门的气氛非常诡异,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我作为科室主任也感受到莫大的压力——加班的时候,我不敢让别人和我一起加班了,人家跟着你拼命的干,最终你屁用都没有,提拔没人家的事。你说我还有脸找人家跟着我加班吗?所以,那时,整个科室就我和副主任,还有一个非常非常聪明、非常踏实,也非常老实的人,在跟着我俩加班。最终,那个跟着我和副主任拼命加班的员工在科室副主任的选拔中又落选了,我的心也彻底的寒了。
再后来,国外分公司开始大规模招人,然后他就和副主任一起去了国外,整个科室近乎瘫痪了……说实话,直到现在,只要一想到他,我心中就充满愧疚,胸口就闷着一口气,极其难受。
要不是知道他们现在挣钱很多,要不是我自己没有太大能力,否则我早就把他们拉过来和我一起干自媒体或一起创业干点其他事了。
其实,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两个字:关系。
我们都是农村出生的,都是通过高考这条途径进入油田的,没有任何的关系。
在上一篇文中我们就和大家说过,在油田开发初期,大庆就是一片大荒地,所以为了留住人才,才出台了“子女包分配”的政策。但是后来大庆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后,这项政策并没有被取消掉。其实也不是油田高层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因为很难改革——你要取消这项政策,油田职工就到总公司静坐、示威,甚至京访……如果你是公司老总,然后公司还是国企,又不是自己的,你会怎么办?
所以,这件事直到我离职之前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我离职之前,公司就开始要改革了,要动那些职工子女的利益,但没动成,后来公司内部又下达一个文件暂缓实施了。现在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也不关心了。
说到这,我就又想起《大秦帝国》中商鞅和秦孝公的一次对话,商鞅的变法主张得到秦孝公的强烈认同后,商鞅对秦孝公提出了三点要求:
其一,有一批竭诚拥戴变法之士,居于枢要职位。否则,法无伸张,令无推行,行之朝野,便成强弩之末。
其二,真法不避权贵。新法一旦推行,举国唯法是从。即或宫室宗亲,违法亦与庶民同罪。此点,庸常之君断难做到。
其三,国君对变法主政大臣须深信不疑,不受挑拨,不受离间。否则,权臣死而法令溃。春秋以来三百余年,凡新政变法失败者,无一不是君臣生疑。若无生死知遇,变法断难成功。
说道第三点的时候,秦孝公长嘘一声,然后坚定的说道:“强秦,是我的毕生大梦。为了这个梦,嬴渠梁九死而无悔,万难不足以扰我心!三百年以来,变法强臣皆死于非命者不知多少,此乃国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终我之世,绝不负君!”
最终,商鞅还是被车裂了。
历史上的变法很多,但是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变法之难——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控制了国家的方方面面,你想要动他们的利益,他们能不拼死反抗?
你看,马斯克就干不下去了吧?
改革虽不如变法那么激烈,但也要动很多人的利益的,也不是能轻易做成的。
大庆油田从实行职工子女“包分配”政策到我辞职之前,这个政策已经延续了近3代人了,你说这会形成多么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
事实上,不仅仅是大庆油田是这么做的,很多国企都有类似的情况:
——鞍钢集团在1986年取消顶替制度,但对职工子女保留加分政策。例如,招聘笔试和面试总分中,职工子女可额外获得10-15分加分。
——吉林油田过去通过考试选拔职工子女,高中毕业即可参与招工考试,成绩优异者可自选岗位。近年来待遇下降,部分职工子女被分配至偏远小油田,但内部招工仍存在。
——铁路系统(如沈阳铁路局),曾设立专门招工名额,职工子女(如电大毕业生)可便捷进入铁路系统,形成“子承父业”现象。现在虽未完全包分配,但内部子弟仍通过定向名额或隐性倾斜进入系统。
……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些年东北发展速度慢,改革艰难了吧。
如果大家都是大学毕业被招进公司的,谁也没有关系,那么你是公司老总,也会择优录用的,最多也就是收点贿赂或提拔一些会拍马屁的。说实话,我觉得这种危害不算太大,但是一旦加入关系网后,后果则会严重很多,因为那些人会抱成团,水泼不进、针插不进。
你看看美国的财阀、门阀是怎么形成的?犹太人又是如何控制着美国金融的?还不是利用复杂的关系网抱成团导致的。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门阀、财阀,还有文阀、医阀、法阀、艺阀等。
比如,2019年的时候,香港闹得很凶,你看看那些大法官是如何做的?那些大法官都是彼此推荐、彼此扶持上去的,除非你把他们一锅端了,否则你用谁都没用。
再比如,美联储主席虽然需要总统任命,但是这个人不是你想任命就任命的,人家只给你有限的几个人选,你只能在那些人里面选,而那些人都是一伙的,你选谁其实都一样。
……
要打破这些“阀”,你就不能让他们抱成团。而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甚至将自己的利益传续给他们的后代,也必然会想尽办法的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制度。
如何制定?
当然需要通过非正常途径了。
他们首先会制定一个非常严格的非正常途径,先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或让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等得到认同后,然后他们就会偷偷的放宽条件,日拱一足,最终就会彻底沦为他们为子女制定的特权通道。
比如,今天要求那条通道的必须是全国排名前10的大学,明天就会变成前20的大学,后天就会变成前50的大学,最后就会变成大专学历就行;面试、笔试与之类似……到最后就完全变成了关系决定一切,有关系就能提前获得试题,有关系就可以和所有的面试官提前打招呼。
从外表看,你什么问题也看不出来:笔试成绩很高,面试成绩也很高……其实,这里面已经充满的各种暗箱操作。
所有人都知道仅仅通过高考选拔人才是有问题的(高考需要多学科协调发展,但凡有一科严重瘸腿的,你就很难考上好的大学,而社会有时需要的是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所以高考会漏掉很多有特殊才能的人),但是大家为何还是那么信任高考?
因为高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公平——就算你再有钱、再有权、再有关系,你也很难弄到试题,也就无法通过这种渠道进入“圈子”,不进入圈子也就无法抱成团了。
这次董小姐的事情为何能发酵得如此之大?
你以为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吗?
不是!
而是因为太多人在各自的领域中已经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不仅仅是医院有特殊通道,各行各业都已有特殊通道,而那些特殊通道就是那些权贵为自己人准备的……
如果这次我们不反抗,将来就会形成严重的阶级固化——当官的子女以后还会当官,老师的子女还是老师、医生的子女还是医生……我们不就回到古代、回到资本主义社会了吗?那么多革命先烈的鲜血不就白流了吗?
所以,这次我们绝对不能放过董小姐,更不能放过协和和“4+4”,必须要把那些通过这种特殊通道进入医院的所有人的学历、家庭背景全部彻查一遍。然后再扩大到所有行业,包括大学的自主招生、政府部门招聘、央国企招聘等领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