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面对美国霸权,做不得现代周处!
对霸权的诸般渴望及其未来前景
张志坤
霸权发动的对华“战略竞争”已经完成其第一阶段即初始阶段,目前已经进入深化发展的历史中期了,也就是说,其发动与发起阶段已成功结束,现如今正在走向战略上的深水区,正在向更加全面、更加综合的高级阶段挺进。但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一些中国人依然充满对霸权的憧憬与渴望,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与表现出来。对此,如果加以综合地形容与描述的话,大致上有如下诸般:
其一、发慈悲
渴望霸权改变嗜血本性,放下滴血的屠刀,对各国人民手下留情,尤其是对中国能手下留情。他们天真地以为,这样的慈悲心肠霸权可以有、应该有,也能够被唤醒焕发出来。于是就使劲唱起什么“珍爱和平”、“让世界充满爱”之类的高调,面对霸权则柔声叫唤、温情抚慰,以期有朝一日能令其洗心革面,成为幡然悔悟的现代周处。
其二、讲道理
对霸权心怀诸般渴望的另一种表现,就是试图同霸权讲清道理、辩论高低,指望彼此之间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譬如大声疾呼什么不可“双标”、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妄想靠三寸不烂之舌就将霸权“拿下”与“搞定”。
其三、能同情
还有人寄希望于霸权的感情与同情。这些人因为自己对霸权充满旖旎的情怀,什么“夫妻关系”,不能离婚之类,因此也就总以为霸权对自己也不会彻底绝情,总会有些藕断丝连之意,那么一些怜悯与同情之心,因而对自己也该不会太过或者不为已甚,不至于下死手,总要适可而止才行。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些人每每都期盼并叫嚷说中美关系已经触底、不会再继续下滑跌落了
其四、有尊严
一些人还渴望在霸权面前能获取尊严、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尊严方面,他们渴望霸权能给予尊重,在国际社会上可同霸权平起平坐;平等方面,他们渴望能同霸权公平交易,谁也不占谁的便宜,而不是“有优势时大谈自由市场,没有时就搞保护主义”,并为此大声疾呼“这是公平竞争吗”?
若问,如此这般地同霸权讲道理、说公平,以期博取同情、怜悯与慈悲,能获得霸权的呼应与配合吗?
事实证明,霸权对此等行径一概都嗤之以鼻。因为道理与逻辑非常清楚,如果霸权真的这样了,霸权也就不成其“霸”,就要一命呜呼、寿终正寝了,就要不复存在和退出历史舞台了。
那么,上述对霸权深怀渴望的那些人难道会不懂得这等简单的道理吗?他们明知不可而为之,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理与情感呢?
常言道,人心难测;而古人则云,人心惟危。猜测别人的心理情感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也并非无从措手。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几乎每个人的思想逻辑都有迹可循。有关对霸权的渴望与梦想也是这样。结合各种所谓“学术”的观点、舆情上的议论,可以总结上述心理大致上源于如下几种动机:
第一,不敢针锋相对
同穷凶极恶的霸权做斗争,不仅要掌握有可靠的实力、丰富的经验,更需要超人的勇气和意志,而许多人却完全不具备这样的精神条件。面对霸权,他们既不会斗,更不敢斗、也不想斗,但又躲不开、绕不过,于是就只好用“打太极”来当托词,并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为自己不敢正锋相对之软弱、妥协的丑相做开脱。前一个时期更有某位滑稽人物还弄出了一个“庖丁解牛”的说法,新鲜地说中国在对美实施“庖丁解牛战略”,中国要像历史上传说的那个“庖丁”那样,像肢解一头肥牛那样将来自美国的战略围剿也予以分割肢解,把不敢同霸权正锋相对的本相描绘成战略上的极端境界。
这不仅使人想起过去一度甚为流行“韬光养晦”战略。古今中外搞“韬光养晦”的那些人敢于丢掉任何道德约束,直接干脆地“当孙子”,倒也不失为真小人,相对而言,所谓“打太极”,则难免就有些“伪君子”的嫌疑了,将霸权及其战略行动予以肢解,谈何容易,不过是吹大牛而已。因此,将其看穿了,其实一点都不高明。
第二,不做霸权的敌人
在霸权的步步紧逼之下,即便在实践上用“打太极”的办法加以应对,但理论逻辑上的阐释也须立得住才行。也就是说,必须得有相应的学理逻辑支撑。这个学理逻辑就是“霸权非敌人论”。这种论调坚持认为,霸权不是中国的敌人,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要避免把霸权当成敌人。按照这样的逻辑,既然霸权不是敌人,那自然就不需要进行急风暴雨、你死我活般的较量,“打太极”就成了最合情合理、最符合实际的选项,于是乎,同霸权的关系俨然也就有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特色。
正是在“霸权非敌论”的逻辑下,一系列重要说法才得以言之凿凿地流行开来,诸如什么“下一盘大棋”、保持“战略定力”、“关键是办好自己的事情”等,种种鸵鸟说法才以高大上的面目粉墨登场、公行于世。反之,如果认定霸权是中国最凶恶、最危险的敌人,那么一切所谓“密切中美关系”、中美“合作共赢”的说辞,就都成了无稽之谈。
第三,不想没有美国
人类社会能否摆脱霸权的桎梏,或者说,和平与正义的力量能否颠覆与埋葬霸权,这本来是战略上具有终极意义的根本问题。但是,上述那些对美国满怀渴望的人对此从来不予正面回应,而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在这些人的概念下,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美国,他们从不设想美国这个霸权帝国有朝一日也将分崩离析,而将其视为永恒的山巅之国。他们这些人最高的战略追求,就是苟活在霸权的战略统治之下,只要霸权能给予可以一定的存活空间,就甘愿于苟活与残喘,并没有什么气节与尊严,更没有一丝一毫战略上“不自由、毋宁死”的英雄气概。
事实上,对美充满渴望的那些人他们心目中的唯一的永恒就是美国,霸权以其酷虐而成了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就是因此痛并快乐着。这就是当代中国一些亲美势力的本相,网络舆论场上经常对此有这样的形容,“纵然你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你如初恋”,应该说,这样的描述的确比较贴切。
进一步的问题是,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中,上述这些渴望能兑现几何,或者说,将有怎样的前景呢?
我们说,兑现的可能根本不存在,但其未来前景却十分清晰,主要表现在于如下几点:
一是表达在现实政绩上
当代中国的对美关系总体上将以不断失败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因为中美关系的主动权与主导权并未掌握在中国手里,或者直白地说,中国并未争取来多少主动权,这是放弃斗争或者斗争软弱不力的必然结果。相反,在霸权的推动引领下,美国将不断加大围剿打击中国的力度、强度与深度、广度,从而导致中美关系日益恶化。来自美国的围剿与打击在“形而下”的层面有多大的影响是一个问题,不可忽视的是“形而上”的层面,即由政绩到政治的深度破坏,可能要对中国的政治信誉与战略威望造成强烈的冲击。
二是表达在精神情感上
霸权对中国日益猛烈的打击围剿将强烈冲击中国人的心灵情感,大多数中国人将变得日益痛恨霸权、痛恨美国统治集团,而那些对霸权深怀渴望的人则将十分难过,他们一方面要遭遇中国人民的唾弃,一方面还要承受霸权集团的蔑视呵斥,每每都是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因此两面丢人不讨好,要饱受情感的煎熬,严重下去,将发生相当面积的精神死亡。目前,类似的“精神死亡”已经出现在“润”出去的人群中,未来必将蔓延至中国国内那些对霸权深怀渴望的人群当中。
三是表现在历史地位上
那些对霸权深怀渴望的人在当下还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和较大的话语权,这是事实。尽管如此,但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他们的活动余地与话语权力正在日渐萎缩,甚至有可能发生大面积的崩塌,这是必然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之中,未来的前景就是这些人的历史地位将十分不堪,不仅仅是退出历史舞台那么简单,而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因此,有关中美关系的未来前景,有些人对此十分看好,那就是中国人民必将胜利,霸权必遭失败;而有些人则十分悲观,为此正惶惶不可终日。这是当下中国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与社会现象。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