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里一场被特朗普“控场”的独角大戏
8月18日,华盛顿白宫东厅。一群“兴师问罪”的欧洲领导人——泽连斯基的“金牌保镖团”,杀气腾腾而来,但最终却演了出特朗普的“独角大戏”。
一、“保镖”变“随从”,欧洲的集体走位失灵
会前,德法英意等七位政要们,原想以“援乌阵营”的集体姿态给特朗普施压,逼其延续对乌强硬路线。谁承想,从踏进白宫起,他们就注定成了这场权力游戏的“背景板”——
会谈一开始,特朗普就牢牢控场。一会儿在掰扯对乌援助数额,一会儿就扯到美欧贸易逆差;冷不丁还拍拍泽连斯基肩膀。
当欧洲人好不容易逮住机会想提“俄罗斯必须撤军”这个核心议题,特朗普轻飘飘一句:“现在扯这个太早,先说美国能帮你们啥。”整场下来,欧洲代表发言时间掐指一算,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大部分时候只能干坐着,听特朗普“指点江山”。
这场欧洲寄予厚望的“联合逼宫”,结局堪称黑色幽默:美国满意了,乌克兰迷糊了,欧洲?只剩一脸大写的尴尬。
二、特朗普转头和普京通电话,欧洲首脑被晾40分钟
议程主导权旁落已够难堪,特朗普中途离场接普京电话的操作,更是把“美国优先”的底裤扒了个干净。
下午三点多,正当欧洲领导人在纷纷争先恐后为“安全保障条款”以理据争时,特朗普不耐烦了,他突然起身:“各位失陪,我得接普京电话。”话音未落扬长而去,留下满屋欧洲政要面面相觑。
这通电话一煲就是40分钟。内容虽未公开,但杀伤力已然爆表。这通电话摆明了是给普京递话:甭管欧洲怎么蹦跶,美俄之间这条“直通车”,才是定调子的主渠道。
这“俄美直连”的玩法,彻底碾碎了传统西方联盟的协作幻梦。过去几个月,欧洲想靠“援乌绑定”提升在华盛顿的话语权,特朗普用一记响亮的“电话遁”宣告:在大国博弈的核心牌桌上,欧洲的利益,永远排在美俄直接通话之后。
三、对乌安全保障,欧洲当“肉盾”,美国做“掌柜”
会谈的核心是“对乌安全保障”。特朗普喊得山响:“美国将提供史无前例的安全保障!”可扒开画皮细看,所谓“保障”,实为“甩锅”——
欧洲得出人出力,扛起驻乌“维和部队”的大头(初步方案就得2万多人),还得负责训练乌军;美国呢?只承诺“无限期”供应武器(一张100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和500亿的无人机生产投资——而所有这些银子,通通要欧洲国家从“援乌基金”里掏腰包!
这个方案既堵住了美国国内“不直接参战”的悠悠众口,又一脚把欧洲踹上了“责任主体”的火线。可欧洲政要的不满快压不住了,凭啥让欧洲为美国的战略埋单?
领土问题更是会谈暗斗的焦点。会谈前,特朗普把泽连斯基单独拎进椭圆办公室,半小时密谈刀刀见血。
特朗普直接摊开地图,手指点着大片猩红区域——“这些是俄军实控。战场现实你认不认?” 随即亮出底牌施压:承认,马上安排美俄乌三方谈判;否则你们自己死扛接着打!面对赤裸的地缘现实,泽连斯基一度哽咽:“……需要……保障。”
搞定了小泽,特朗普主持多边会谈。开场欧洲政要嘴硬:“寸土不让!”可当特朗普抛出“安全保障到位,不排除未来派遣美军参与乌克兰维和任务的可能性”的诱饵(实为虚晃一枪),全场瞬间死寂。
其实,特朗普的对乌政策万变不离其宗:快给这场打了三年半的烂仗“收摊”!
在这场“收摊”行动里,欧洲注定是那个被使唤的“工具人”:掏钱填美国援乌的窟窿,出兵扛“维和”的风险,而美国则坐享“和平缔造者”的红利。
更有深意的是,普京在阿拉斯加埋下的伏笔——“中国担保”。普京提议“由中国、中亚国家当中立担保国”,说穿了,就是想将对乌事务的“责任主体”从北约挪到非西方阵营手里。而8月31日天津上合峰会,若普京能拉着中国和中亚兄弟把“安全担保”的台子搭起来,则可望稀释欧洲军队的“北约色彩”。
总之,白宫这场会晤,再次看清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残酷真相:在这个由实力主导的世界里,真正的规则制定者,从不需要刻意证明自己的权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