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称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与多国数据一致

作者:佚名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27 385

 虽然不乏“全球变暖是阴谋”的论调,但科学记录在忠实记录这个星球的体温。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英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日本气象厅之后,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在这个难得有共识的世界上,也许只有这种难以做手脚的数字才会让人们暂时消停一会,想想如何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也将是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面对的棘手难题。

中国气象局: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新华社记者26日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获悉,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比1961至1990年的平均值高出0.6摄氏度,也比历史上最暖的2005年和2010年高出约0.04摄氏度,成为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除中亚中部、北美中部和东南部、南美西南部等地气温偏低1至2摄氏度外,全球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欧洲大部、俄罗斯中南部和远东地区、东亚部分地区、北美东部和阿拉斯加等地偏高1至2摄氏度,部分地区达2摄氏度以上。荷兰年平均气温偏高1.4摄氏度,是近三个世纪以来的最高值。英国、法国、瑞士等地气温为近200年来最高。

从中国的监测数据看,2014年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摄氏度,为1961年以来第六暖年,中国六大区域(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气温均偏高,其中华北偏高1.0摄氏度,西北偏高0.5摄氏度,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四省(市)气温破历史纪录。

气象专家表示,如果地球再处于自然增温阶段,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系统增温相叠加,将会进一步加速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气象局称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与多国数据一致

7月22日,浙江舟山举行“滑泥季”活动,30位中国旅游文化小姐来到浙江,在泥浆地中运动狂欢。

世界主要气象机构认定2014“最热年”

今年1月初,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显示,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比20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0.69摄氏度,比此前的两个“最热年”2005年和2010年高出0.04摄氏度。其中,创下高温纪录的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美国西部地区、南美洲内陆部分地区、澳大利亚东部和西部沿海部分地区、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北非部分地区等。

“破纪录的气温蔓延全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报告写道,2014年“轻松超越此前的气温纪录保持年——2005年和2010年”。

此外,全球海洋表面气温也在2014年创下新高,比此前的最热纪录年1998年和2003年高出0.05摄氏度。

事实上,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2014年共有6个月份创下同期最热纪录,多个气象组织早已预测2014年是一个打破气温纪录的年份。

美国航天局的报告则显示,自1880年以来,地表平均气温已经升高约0.8摄氏度,而变暖情况主要发生在过去30年。

有一个数据也许可以证实全球变暖正在加速:除1998年外,全球有统计以来10个最热年份均出现在2000年以后。

中国气象局称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与多国数据一致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

中国气象局称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与多国数据一致

美国航天局与国家海洋大气局的数据对比

还有一点令人关注,2014年成为“最热年”并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此前最热的2010年、2005年和1998年都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任加文·施密特表示,尽管最热年份的排名可能受到混乱无序天气事件的影响,但长期趋势是变暖的,而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施密特说:“我们将会看到地球继续变暖,更多气温纪录将被打破。”

根据日本气象厅1月中旬周一公布的数据,2014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20世纪平均气温高出 1.1°F,而1998年是高出0.1°F。201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世界主要气象机构如英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此前也都认为2014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都出现在1998年之后。

中国气象局称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与多国数据一致

日本气象厅数据

全球最热年纪录十年来第三次被刷新。美国各界纷纷对全球气候变化表示忧虑,认为这会是意料之中的“新常态”,并呼吁采取措施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危害。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消息再次提醒人们,气候变化不是未来的问题,它就发生在这里,发生在现在,我们迫切期待行动。

美国国务卿克里说,2014年是史上最热的一年,如果有人因此惊讶,那么才真让人吃惊。我们正在看到更多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诸如灾难性的干旱、风暴潮和暴雨。这些事件对全球的经济、安全和卫生产生了破坏性后果。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这些警告,问题在于世界何时以及如何应对。

美国“地下气象员”组织主任杰夫·马斯特斯等人指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认定2014年为史上最热年,那些气候变化否认者认为的“全球变暖停止在1998年”的错误论调可以歇歇了。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未来几年这些影响会变得更加严重。今年12月份,关键性的巴黎气候谈判将制定新的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请务必牢记,我们可以采取经济可行的措施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危害,不作为的代价将要比行动的成本高得多。

2014世界极端天气频发

早在2014年12月举行的利马(秘鲁首都)气候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初步估计,2014年前10个月中,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及海洋表面温度已经突破有史以来最高记录。这些调查结果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调查结果相符合,这意味着在2014年年末,以前所有的最高温度记录将会被打破。

世界气象组织表明,自从21世纪开始一直到2014年,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逐步增加。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称:“在记录中,15个最暖年度里有14年都出现在21世纪。而2014年的温度则让我们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够尽快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突破纪录的高温伴随着猛烈的降雨以及洪水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计。尤其不同寻常且让人警醒的是今年包括北半球在内的海洋表面温度也达到了最高。”

中国气象局称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与多国数据一致

气候科学家麦可·迈恩表示,“当温度上升问题变得如此棘手时,要把全球变暖问题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似乎变得更加困难了。现在全球温度逐步上升,冰川不断融化,导致我们的气候也在不断变化。并且更多破坏性极端天气的出现,更多毁灭性火灾的发生,以及濒危动物空前的生存危机,已经让人类感觉到了威胁。”

他表示,利马磋商以及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也许是“我们阻止剧烈且不可逆转的世界范围内气候变化的最后机会”。

350.org全球环境运动的领导人比尔•麦克基本认为,这些调查结果呼吁人们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展开行动。他表示,“如果你认为2014年很热,那等到2015年你会发现更热。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更大程度的反抗那些“煎烤我们星球”的化石燃料公司。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指出,1月份到10月份,全球平均地表以及海洋表面的气温比1961-1990同期的14摄氏度高出约0.57摄氏度,比过去10年(2004-2013)同期高出0.09摄氏度。

然而,气温升高的后果对海洋的影响也许是最惊人的。大部分余热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存留在大气中,最终到达海洋。

世界气象组织称全球海洋表面温度比过去50年平均高出0.45摄氏度。如果11月和12月温度继续照此增长,那么2014年就会取代2010,2005及1998年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但是可能性只有百分之几。不同的数据集也展现出一些微弱的排名变化。它还表示,无论如何,趋势是很明显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暖,尤其是海洋。那些高温已经向我们展示出威力,一些国家遭遇暴雨和洪水的来袭,还有一些国家遭遇严重旱灾。

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化石燃料排放者——美国,中国以及欧盟,已经设定新目标,承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是科学家指出,即便达到那些目标也不足以把温度增长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其他的大量碳排放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也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了。

环境运动成员在关注磋商的同时也呼吁谈判者能够认真对待世界气象组织的调查结果。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气候与能源计划负责人——萨曼莎·史密斯表示,“我们正在追踪记录历史上最热一年,应该会让任何关心环境变化的人都感到一丝寒意——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利马参加联合国环境磋商的谈判家。”

世界气象组织发现北美西部,欧洲,欧亚大陆东部,非洲大部分地区,南美以及澳大利亚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温暖。南非,澳大利亚以及阿根廷已于年初出现热浪。

然而,美国和加拿大2014年遭受了北极极地漩涡寒风的来袭。俄罗斯中部地区今年也比往年更冷一些。

欧洲也经历了极端天气,英国遭遇暴风雨侵袭。世界上最长的连续记录,一份独立的温度数据集显示,英国在3个世纪以来温度一直很高。高温引起更多的降雨,2014年冬季是250年来英国最多雨的冬季,同时也导致了洪水的多发。

在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亚以及克罗地亚,超过200万人民都遭受了猛烈的洪水暴发。土耳其的部分地区遭遇了以往5倍的降雨,而法国也经历了自从1959年以来最多雨的夏季。

亚洲南部同时也经历了暴雨,8月和9月,孟加拉国北部,巴基斯坦北部以及印度都出现了猛烈的洪水暴发,数百万人受到影响。

然而,世界一些其它地区还在2014年遭受了严重干旱。夏季,中国黄河流域的平均降雨比同期减少一半以上。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也持续遭遇干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以及昆士兰东南部地区一直无降雨,干旱问题严重。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