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次!长征火箭再创发射新纪录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3-11 615

3月10日零时二十八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

“一代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担当与毅力在航天发展进程中刻下了中国印记,打造了‘长征’这一国际知名的运载火箭自主品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说。

“中星6C”卫星是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可提供高质量的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卫星定点于东经130度,服务寿命15年。

综合新华社电

长征火箭300次发射成功率约96%

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长征火箭先后有17种型号投入使用,从最初的艰苦创业,到本世纪初的载人飞行、圆梦奔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等一系列重大跨越,成功将50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具备了发射任意地球轨道有效载荷能力,入轨精度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的主力运载火箭,承担了我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

据统计,长征火箭300次发射的成功率约为96%。与前50次发射相比,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且趋于稳定。

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独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在近20年世界各国航天发射中,是连续成功发射次数最高的一年。

“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事业不止步。”吴燕生表示,长征火箭圆满完成此次发射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起点。

长征九号获阶段性成果有望2030年前后首飞

“芯级箭体直径9.5米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至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至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吨至44吨……”这是我国正在进行关键技术深化论证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研制的一系列指标。记者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0次发射现场采访时了解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任务规划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大规格利用空间资源的基础,是开展大规模深空探测的前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郝照平介绍,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目前进展顺利,重型火箭总体方案已经通过了集团级专家评审,各分系统方案基本明确。

“如果在大推力发动机、大直径结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将有望在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这将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能力,极大支撑我国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建设。”郝照平说。

经过近几年的攻关努力,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箭体直径9.5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中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5倍多,最大运载能力和综合性能指标将达到国际运载火箭的先进水平。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将满足未来较长时期国内深空探测、载人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活动的任务需求。据初步统计测算,2030年前后,重型火箭发射需求4到5发,2030至2035年发射需求10次左右,到2050年发射需求更多。

让普通人的“航天梦”不再遥远

随着中国航天的接续发展,航天科技不再只是“高大上”的硬科技。

“我们将借助优势的航天运输服务,通过全新共享发展的新模式,为市场提供满意的发射服务和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航天与人的良性互动。”郝照平说。

近年来,为满足消费者多元的发射需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推出了“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三型“太空车”概念,旨在为客户提供天地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优化组合的发射资源配置。

为了让普通人的“航天梦”不再遥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将逐步实施太空车、太空星网、亚轨道飞行体验等面向大众的商业航天计划,为全球的大众化小卫星提供搭载服务。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吴燕生表示,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站在长征火箭300次发射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在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中续写更大的辉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5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