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7-20 1444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本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扫描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何勇(左一)在湖南桂东县寨前镇广场采访黄维忠老人。

  本报记者 申智林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颜珂(右二)跟随红军后代重访福建长汀县松毛岭战场。

  焦 艳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董丝雨(右一)在广西桂林市采访当地党史专家。

  本报记者 刘佳华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邝西曦(左)在广西兴安县采访了解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路线。

  庄慧琼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刘佳华(左)在广西灌阳县与李清鸾老人展示当年红军战士留下的一面红旗(复制品)。

  俸顺喜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朱磊(左一)在江西于都县采访。

  本报记者 薛贵峰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林小溪(左一)在广东连州博物馆采访红军交通员的后人。

  本报记者 夏康健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黄娴(右)在贵州黎平县采访红军桥的故事。

  涂 敏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申智林(右三)在湖南绥宁县上堡村采访。

  李 斌摄

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

  记者石羚(左二)在湖南汝城县官亨村向村中老人了解“一张借据”的故事。

  李 健摄

  历史是现实的向导,历史也总能给人以现实的力量。自6月11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以来,本报多路记者跋山涉水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深情讲述红军和人民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在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同时,通过笔触和镜头让历史照进现实,让人们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坚定信心,凝神聚力。

  追寻长征足迹

  每一步都在收获故事和感动,手中的笔不敢停歇

  踏着泥泞的小道,瞻仰烈士墓碑;蹚过漫水的独木桥,采访红军家属;钻进狭窄黑暗的山洞,记录当年烈士牺牲的壮烈场景……

  “每一步都在收获故事和感动,手中的笔不敢停歇。”记者朱磊把参加这次主题采访活动当成了对“四力”的一次高强度集中培训,“采访任务紧张而繁重,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家集思广益,对每一个细节慎之又慎,对每一处文字都要仔细推敲。”

  “和众多媒体同行在同一个新闻舞台上竞技,每一天都感觉像打仗,在‘四力’得到锤炼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对于党报记者的初心与使命,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朱磊说。

  在福建、广东、湖南、广西等地采访期间,正赶上持续高温暴雨天气。记者薛贵峰和其他媒体同行风雨无阻,坚持到现场,从亲历者与见证者口中了解那段历史,力求让自己的报道血肉丰满。

  “我们所经之处差不多都是崇山峻岭,乘车常常要一上午才能到达一个采访点,而红军战士当年急行军有时候一天就是200多里,还要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薛贵峰感慨。

  为了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薛贵峰和同事们着意以小切口来展现大主题。“在湖南汝城县,我们翻越两小时山路,去挖掘一张泛黄借据的前世今生,通过官亨村支书胡炳灯和党史专家的生动讲述,再现了党和红军一诺千金、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薛贵峰说,《借据,63年后兑付》一文见报后被广泛转载,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接到采访任务后,记者刘泰山从广州驱车300多公里,第一时间赶到粤北南雄市乌迳镇,寻访红军入粤第一仗的现场。车子停在古老的新田村口,村委会副主任李八斤领着记者,踩着茅草覆盖的泥巴路,爬上村后一座矮山。当年红军侦察连占领脚下这座小山,分头包抄,一举击溃对面修筑工事的敌军,为后续红军大部队扫清障碍。

  “头上烈日炎炎,周边热气腾腾,两座小山头草木掩映,看不出当年两军对垒的激战痕迹,但讲起红军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爱护群众的动人故事,村里老人记忆犹新,饱含热泪。”刘泰山表示,红军长征途经粤北的时间虽短,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永远留在了群众心里。

  “追寻长征足迹,见证信仰力量,讲述红色传奇,是增强‘四力’的好机会。”90后记者刘佳华认为,“再走长征路”,关键在“走”,这也是此行最大收获。在广西全州县才湾镇才湾村米花山下的红军烈士墓前,刘佳华采访75岁的蒋石林老人,听他讲述一家三代守护红军墓的故事。访谈结束,刘佳华又主动提出到老人家里坐坐,看看他祖父和父亲的遗物;到米花山上走走,看看那些侧壁长满青苔的战壕;到中学里转转,采访老人的孙子蒋明峰对祖辈守护红军墓的认识……“稿子写好后,我发给当地相关同志看看有无表述误差,收到的回复是:‘比我们掌握的信息还要多!’”

  讲好长征故事

  前后守望、互相砥砺,才能与历史共鸣、与现实对话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行程已半,本报记者在后人难忘的回忆里追寻岁月的痕迹,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重温跋涉的艰辛,用优良作风和优秀作品告慰革命先烈。

  “追寻红色足迹,讲述长征故事,说易也易,说难也难。”记者颜珂感慨。易在哪?长征史料丰富,可歌可泣的素材太多,沉下来,走进去,常有震撼,常有感动。难在哪?参加或见证过那段历史的老人,多已故去,第一手素材不多,细节日渐模糊,如何再现历史温度、引发读者共鸣,是个挑战。

  颜珂来到长征出发地之一的福建长汀县采访,这里既有“红旗漫卷”的荣光,也有“残阳如血”的悲壮。松毛岭一战,苏区军民用生命与时间赛跑,为红军主力转移赢得宝贵时间。留守苏区的革命者,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不屈不挠。死亡面前,他们大义凛然,无怨无悔。在深入采访挖掘后,颜珂采用以实带虚的写法,以信仰为主线,努力找寻坚守者的故事。

  “从留守苏区的红24师,到英勇就义的瞿秋白、何叔衡,他们在革命遭遇低潮时永不放弃的态度,不正是对信仰最真实可感的诠释?”由他主笔的《信仰之花永不凋零》一文刊发后,备受读者赞誉。

  采访中,记者盛玉雷在聆听动人故事的同时,更注重挖掘背后的意蕴。在他看来,一张发黄的烈士证下挂着孙女的奖状,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条蜿蜒的红军小道,今天已是脱贫致富的大路,这是一种力量的重现;孩童齐声唱响红歌、老人义务做起讲解员,这是一种基因的延续……

  “讲述长征的故事,需要联系前后的逻辑。比如,红色家庭展的一本留言簿,其实就是观察了解当地红色记忆的一个窗口;长征亲历者在和平年代的言行,其实就是对红军风貌、纪律作风以及长征精神的最佳诠释。”盛玉雷说,前后守望、互相砥砺,才能与历史共鸣、与现实对话。

  动人的故事先要“动己”,而叩开心扉的往往是细节。打动记者林小溪的感人细节,“是广东仁化县城口镇的一只红军碗,80多年过去,包碗的红布已碎,瓷碗仍完好无损;是一曲《当红军歌》,广东南雄市油山镇大塘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入学听老师唱,现在孩子们又唱给更多人听……”在林小溪看来,历史的洪流总在细节之处留痕,好故事的回音总在细微之处飘荡。

  在采访行进到粤北南雄市乌迳镇新田村时,林小溪遇到了李梅德老人,他曾目睹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胜利后的场景。

  那天,91岁的老人面对记者有问必答,绘声绘色讲活了军民鱼水情。临别前,老人站在近千年的榕树前一再对记者致谢:“你们是为了我们这个村里百姓幸福来的……”林小溪说:“此情此景,终生难忘。古树与老人,仿佛贯穿古今,就像在脚下坑坑洼洼的乡村土路上,当年红军紧握钢枪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前行,带领人民翻身解放;如今我们手执笔杆迎着暴雨烈日讲述红军故事,同样肩负人民重托,家国情怀一以贯之。”

  传唱信仰之歌

  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履行好每一项职责中见担当显品格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本报多位记者表示,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自身也接受了一次长征精神的洗礼,今后当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履行好每一项职责中见担当显品格。

  记者肖伟光在江西于都县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祁禄山镇金沙村冒雨重走红军小道。

  “那天刚好大雨倾盆,即使穿着雨衣,鞋子也都被泥水浸湿,这让我们不禁遥想当年征途的艰辛。小道窄且滑,我们不断爬坡过坎,一路上不断有人摔跤。有位媒体同行摔倒时,嘴里喊的是‘啊!我的相机’,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哪里摔疼了,而是自己的采访设备和肩上的责任。”肖伟光认为,伟大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为了传唱好长征这首信仰之歌,记者夏康健曾在炎炎烈日下,匍匐在广西兴安县光华铺阻击战的战壕里,任蚊虫叮咬,只为切身感受红军战斗的艰苦;曾在滂沱大雨中,沿着红军走过的道路,翻越老山界,只为现场体验行军的艰险;也曾在塌方的公路上,冒着危险寻找红军烈士的墓碑,只为深情告慰先辈英灵。

  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参观光华铺阻击战遗址。“阵地在一个小山包上,四周平坦,几乎无险可守,但红军战士硬是和敌人激战了半天一夜。面对死亡,红军战士从未退缩,只为坚守心中的信仰。”夏康健表示,苦难越多,信仰的歌声就越嘹亮,“如今,我们已经开始了新时代的长征路,长征精神仍需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历久弥新。”

  参加完主题采访活动湖南段的行程,记者何勇难抑激动,“内心被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位位英勇壮烈的革命前辈,一组组震撼人心的片段所充盈着、激荡着,以至于在一次发言中数度哽咽。”

  连续多天,何勇和其他媒体同行每天都要到七八个点位采访,早出晚归,在湘南的闷热中写稿到深夜。因水土不服,何勇其间曾中暑,急性咽炎发作。

  “我还是不想放过任何一次采访,每一次倾听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走过几个县区,何勇也看了一路的红军路、红军桥、红军林、红军墓……“这其实是在提示我们,我们这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党是怎样走来的,共和国又是从哪里走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永放光芒,激励后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2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