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新时代生态文化的路径选择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19-08-23 1760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体系的内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当前,我国生态文化正处于从初步培育到牢固厚植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一高一深一缺”,即:社会大众对生态保护认同度较高,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具体表现为生态规律认知欠缺、生态伦理道德欠缺、生态法治规范欠缺、生态践行自觉欠缺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凸显了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

着眼世界观方法论,厚植新时代生态文化

从哲学层面看,生态价值观念是世界观方法论问题。生态哲学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力求构建重视生态价值的世界观方法论,因而处于整个生态文化建设的制高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等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集古今中外生态文明思想之智慧,赋予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天畏命、和谐共生等生态理念新的时代内涵;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方法论。

笔者在调研中看到,那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之地,最根本的经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比如,杭州市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环境立市”“生态立市”和“美丽杭州”战略,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如今“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丽景重现。又如,日照市围绕“绿绿青山,清清河流,蓝蓝海洋,朗朗天空”总目标,大力实施林水会战和污染治理,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国首例退港还海项目,成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再如,新疆在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开展“绿剑行动”,笔者在保护区看到绿水青山相映,碧湖长河纵横,空气清新如洗,夜间碧空繁星。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实践证明,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建议进一步从世界观方法论高度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治理观,并把握蕴含其中的根本立场和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精准思维、前瞻思维、底线思维等。

着眼文明兴衰规律,厚植新时代生态文化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当代中国生态保护的精神财富。同时,历史教训也要汲取。比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据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保护,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笔者曾在陕北农村插队,手头保存着1969年以来反映当地生态状况的照片,1969年,陕北是黄土高坡,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特别是近五年多来绿色发展加速推进,现在山山峁峁翠色满目。

笔者在山西、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黄河沿岸看见绿植遍野、水鸟翱翔。一位87岁的老人说起山西旧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反映了以前的生态之痛。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进行生态修复,厚植青山绿水家底,当地老百姓在“绿色之变”中逐步实现了“富足之变”。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迫切需要生态意识的提升。建议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着眼维护国家安全,厚植新时代生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顺应世界大势,也是化解我国生态安全风险的重大战略考量。应当看到,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并不是现在才产生的,只是现在凸显了。比如,笔者随政协大遗址保护和利用调研组到河南、四川调研,看到不少大遗址都有大象遗骨发现。这说明,在中国古代,大象分布区域较广。为什么现在大象在这些地方消失了?中外学者认为有气候、农耕等多种因素。古人为扩大耕种面积,肆意砍伐森林,压榨了大象的生存空间,也是大象退却的原因之一。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生态问题集中凸显,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多领域、多类型、多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累积叠加,生态频频“报警”,如果任其发展,必将酿成生态灾难,甚至引发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生态修复保护迫在眉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习近平总书记讲过,20世纪80年代德国等国提出的“重新自然化”值得借鉴。一度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如今清新如许、鲑鱼重现。建议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防止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还要对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网络购物带来的污染等新问题保持高度警觉,防范生态风险。

着眼增进民生福祉,厚植新时代生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深刻揭示生态文明的民生本质,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污染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全社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力量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

笔者在调研中看到,各地在生态富民上下功夫,逐步实现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群众脱贫、乡村振兴的“多赢”。比如,百色市把芒果作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百色芒果”享誉国内外。一些群众说,芒果树既结“绿果果”又结“金果果”,绿了生态,富了生活,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扶贫、环境整治、食品安全等方面下实功夫,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着眼共建共治共享,厚植新时代生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当前,一些地方存在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强,“知行不一”甚至“知害仍为”等现象。有的企业违规非法排污,搞“黑色增长”;有的种植户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自己吃的则用农家肥;有的随意浪费资源;有的甚至直接破坏生态。比如,禾花雀曾经是亚洲等地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2004年之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但一些人认为禾花雀能“滋补强壮”,随意捕杀食用,此后13年间濒危等级经历了近危、易危、濒危,2017年升级为“极危”,若再不加以保护,就野外灭绝了。

种种问题说明,必须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建议尽快研究制定《生态文明促进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制定《中国公民生态保护公约》。大道至简,现在需要一个全社会共同信守、简约实用的生态保护行为规范,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绿色发展、人人参与,美丽中国、人人享有”的生态文化理念。

(作者为国防大学原副校长、教授,中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