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说,“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

作者:佚名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2022-05-22 229

  一年前的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世长辞。主送别厅里摆满花圈,其中一个写有“习近平敬挽”。习近平总书记还委托时任湖南省委书记专程看望袁隆平家属,转达对袁隆平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

  习近平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习近平说,“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

2013年8月,袁隆平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片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图源:新华社)

  一

  2013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袁隆平受邀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参加座谈会。会上,他向习近平总书记说起自己的两个梦: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

  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算过一笔账,全世界有1.6亿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种上杂交水稻,每公顷增产2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袁隆平说:“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前一个是我真实做过的梦,后一个是我多年来的梦想。实现这两个梦是我终生的追求。”座谈会上,他拿出两张超级杂交稻的照片递给总书记。

  看到像瀑布一样的超级稻,习近平说:“超级稻,真是颗粒饱满啊。你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们国家包括整个世界,现在还是要为粮食安全积极奋斗。全世界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我和很多国家在谈合作时都谈到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很多人都提到对我们农业的先进科技特别是杂交水稻这方面的合作。所以我们这项事业是造福祖国人民、造福世界的一项事业。”

  当时,袁隆平种植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提前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在总书记面前,这位老人坚定地表示:“在我有生之年,亩产1000公斤我也不满足,我还要向选育第五期、第六期超级杂交稻进军,直到实现禾下乘凉梦。”

  习近平和大家一起为老科学家的豪迈气概热烈鼓掌。

习近平说,“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

2018年4月12日下午,习近平在海南省三亚市考察。图为习近平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同袁隆平等农业技术专家一道,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长势,了解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口感和推广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二

  位于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袁隆平的“福地”。他不止一次说,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归功于南繁。当地独特的热带气候有利于农作物加代繁殖,其他地方培育新品种要花8—10年,在南繁,这一周期可以缩短1/3甚至一半。

  2018年4月,习近平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见到袁隆平时,习近平问候说:“你身体还很硬朗啊!”袁隆平爽朗一笑,指向身后100亩的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谢谢总书记。看看我们的超级稻吧,很好看嘞!”

  那片水田里,种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超优千号”。沿着田埂,习近平走进超级水稻展示田。走走停停,他低着头仔细查看超级稻的长势,时而指点,时而侧脸与袁隆平交流。当听到超级杂交稻品种屡创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习近平十分高兴。

  汇报中,袁隆平讲起“超优千号”的趣闻。“有一次,我拿这种米给日本水稻专家品尝,他们说,口感可以媲美日本高级水稻品种‘越光’,我说,‘越光’亩产800市斤,我们是800公斤!这么好的稻子,印度专家看了都流连忘返!”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在烈日炎炎的三亚,习近平强调,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端稳中国饭碗,袁隆平深感重任在肩:“我们从事农业科研的人,要勇于把确保粮食安全这副担子挑起来。”

习近平说,“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图为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启程赴北京领奖的前一天,他还专门下田跟超级稻告别。

  颁授仪式上,人们注意到,习近平和袁隆平说起“悄悄话”。接受采访时,袁隆平笑着说:“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在袁隆平看来,沉甸甸的勋章,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袁隆平赶回湖南后,第一件事还是看水稻。

  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晚年的袁隆平工作热情不减,每天早晨8点起床,一边看着屋后的杂交稻一边做健身操。现在,很多人手机不离身,而他贴身带着的是电子计算器,方便随时随地计算水稻产量。有人问袁隆平这辈子最关心什么?他脱口而出“最关心杂交稻”。

  如今,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连续4年百亩片平均亩产超1100公斤;袁隆平“海水稻”团队种植的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杂交水稻推广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700多万公顷......

  4年前,习近平曾在南繁田垄上听袁隆平讲稻谷。今年4月,习近平再次来到海南三亚。他说:“我们要弘扬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

  文/静玄

  编辑/钟祺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