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道尔:北约在利比亚动武在所难免

作者:恩道尔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268

恩道尔:北约在利比亚动武在所难免

    随着国际社会对利比亚石油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石油资源这一重大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英国《卫报》8月26日文章报道,利比亚新任石油部长面临着棘手的工作:六个月前还日均生产180万桶原油的利比亚石油产业现已瘫痪。对于这场战争的原因和结果,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在他的新书《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中进行了详尽分析。    

    这本书是威廉?恩道尔继其畅销书《石油战争》销量突破20万册之后的最新著作,以更新的资料和视角、更有力的剖析,对近年来缘起石油的各种国际大事进行了透彻分析,使读者能够了解近年来一些重大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 

    据了解,利比亚拥有巨大的未经开采石油资源,有望达到现已探明储量430亿桶原油的两倍。新书在分析利比亚战争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指出这场战争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之间的关系,它们都与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石油有关。不仅仅是利比亚,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伊拉克战争、颜色革命等等,它们都与石油及其背后的霸权有关。 

    新书详述了美英石油帝国为达到控制世界石油的目的,从觊觎中东等国储量丰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过外交、经济、战争等手段达到在这些国家驻军、将其据为己有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英石油帝国还通过操纵石油供给量等手段来操纵石油价格,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任意使其升高或降低。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的石油,只是用来操纵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一个工具,控制石油最根本的目的是行使世界霸权。 

    书中讲的每一个故事,都会使人们了解近年来的政治经济形势背后的真实原因。人们也会发现,石油的命运,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人与国家的命运早已被一盘精心策划的棋局所操纵。在这盘棋中,与之相关的国家、银行、专家、组织、协会都不过是一颗颗任人操纵的棋子。 

    作者对世界政治经济风云了然于胸,文风犀利,思维缜密,分析角度新颖而有吸引力,叙述客观而具有说服力量,语言简洁流畅,非常适合官员、公务员、学者以及关心石油问题的大众阅读。 

    《石油大棋局》书摘 

    作者[美]威廉·恩道尔出版日期2011年8月 

    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利比亚战争 

    利比亚:北约动武在所难免 

    当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等伊斯兰国家动荡不堪甚至政权不保时,利比亚看上去却纹丝不动。无论华盛顿采取何种政变措施,卡扎菲就是不肯拱手交权。 

    说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众备受物价飞涨和贫富差距的影响,大致还有几分道理,但利比亚(全称“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利比亚的人均生活水平居非洲大陆之冠,民众在医疗、教育和能源方面都享有政府补贴。卡扎菲执政42年间,也并非都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卡扎菲从伊德里斯国王手中夺取政权时,利比亚人的识字率仅为10%,现在超过90%,这似乎与暴君的典型形象不太相符。在非洲大陆,利比亚的婴儿死亡率最低,人均寿命最高;营养不良的人口不到5%,比美国还少;贫困人口的比例比荷兰还要低。针对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卡扎菲甚至取消了相关的课税。卡扎菲将自己的模式称为伊斯兰社会主义,虽然人口的绝大多数是逊尼派,但国家采取的却是世俗而非宗教体制。 

    最重要的问题是,卡扎菲始终不肯把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交由美英石油公司开采,而是把非洲最大的油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有选择地与外国公司签订长期特许协议,中国就是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大客户之一。与突尼斯和埃及不同,号召年轻人发动示威这招在利比亚行不通,所以华盛顿不得不在当地扶持并培训反对派,爆发全面内战也就在所难免了。 

    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发表声明,声称卡扎菲下令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呼吁对利比亚局势进行军事干预。为了褒奖穆萨此举,美国暗中首肯他取代穆巴拉克担任埃及总统。 

    有了阿拉伯联盟声明这个借口,美国迫不及待地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提案获得通过,但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弃权票。萨科奇在军事行动中一马当先,幻想能帮法国石油公司夺取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北约的军事行动有一点最引人注目,那就是利比亚虽未违反《联合国宪章》,但“国际舆论”却接受了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赤裸裸的军事入侵的事实,这无疑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尽管这次军事行动被贴上了“人道主义”的标签,依旧掩盖不了其新殖民主义的行径。如果利比亚战事的目的就是强推政权更迭,世界似乎并未考虑对此听之任之将产生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并不涉及卡扎菲是好还是坏,问题的根本是当下的国际法是否公正、战争之举是否正义。 

    利比亚的事态发展意味着有人要在国际社会强力推行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被其发明人称作“保护责任”。虽然这个概念含混不清,但奥巴马总统硬是以此作为美军入侵利比亚的理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在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的需要,并解释:“‘保护责任’是一个有关国际安全和人权的新观念,旨在解决国际社会迄今未能很好处理的问题,像大屠杀、战争罪行、种族清洗,以及人道主义犯罪。” 

    负责为“保护责任”这个模糊不清的观念四处布道的也是一个无孔不入的非政府组织,名为“全球保护责任中心”。该组织是由其他人权组织创立的,其中包括国际危机组织、人权观察、乐施会、难民国际,这种创建方式多少有些像俄罗斯套娃,不过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捐赠人却总是那几张老面孔。 

    美国先是让北约大肆炒作,接着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声称卡扎菲派空军滥杀无辜。迫于美国的压力,穆萨和阿拉伯联盟成员国以西方的表态为依据,呼吁对利比亚动武,这样华盛顿和伦敦就轻松拿到了下一步行动所必需的遮羞布。尽管尚无证据证明卡扎菲政府军对无辜平民的屠杀,但发动“人道主义”战争已势在必行。看到这些,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北约不在巴林、也门、叙利亚设立这样肆意狂轰滥炸的禁飞区呢? 

    “保护责任”的标准到底由谁来决定?! 

    与处理其他国家的动荡局势不同,美、英、法对于推动利比亚国内和谈丝毫不感兴趣,更别提寻求妥协了,这正是“保护责任”高度灵活性的体现。谁该干什么都要由华盛顿来决定,国家主权的概念早已被弃之脑后。 

    早在2004年,索罗斯就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国家主权的概念作出阐释,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他写道:主权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它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当时社会由统治者和奴隶组成,还没有公民的概念,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后,主权才成为国际关系的基石……当今,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都是民主国家,如果外部势力要对民族国家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主权就成为一块绊脚石。但是真正的主权属于公民,政府行使主权的权力是公民赋予的。如果政府滥用权力,而民众又无力对其加以纠正,那么外部干预就合情合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恩道尔
恩道尔
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
1
1
1
1
1
2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