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作者:徐宜发 汤本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0-11-16 2172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徐宜发 汤本光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当年社会各界群众在郑州车站欢送入朝人员

年近九旬的刘湘九老人,是原铁道部派驻原郑州铁路局机车验收室主任。70年前,他参军入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他和他的战友们不畏艰险驾驶着火车头,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完成了战地运输任务,多次受到表彰和嘉奖,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军功章。前不久,我们相约聆听了他老人家讲述在那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中的生动故事,仰慕之情油然升起。

留在心中的遗憾

1931年的中秋时节,幼小的刘湘九降生在吉林辽源一个铁路家庭,父亲刘春仪是齐齐哈尔昂昂溪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不久,母亲带着童年的小湘九也来到齐齐哈尔,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谁也说不清楚这是上苍的安排还是一种缘分,刘湘九的父辈兄弟几个也都先后在昂昂溪机务段谋到一职,他们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天生的灵性,干出来的活儿总是胜人一筹,为此伯父在机务段还得了个“水泵王”的美称。全家人聚在一起,常常谈论的都是火车头上的事,出于好奇小湘九慢慢也能嗅出点儿“味道”,特别是他进了学堂之后,对火车头也有了一种新的情趣。时间长了,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熏陶,小湘九耳濡目染对“火车头”这个庞然大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心里也琢磨着啥时候也能像爸爸开火车那样神气。他时常悄悄翻开老爸放在家里的那些书,似懂非懂地知道了一些火车头上的各种部件所处的位置,也知道了什么水泵、风泵、汽门、手把之类的功能等等,还时不时地跑到机务段,近距离地感受火车头魅力。他有心,长大要沿着父亲走的这条路,也能成为一名火车司机。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日本侵略军霸占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进行了不屈不挠地顽强斗争,一些革命志士和先进分子纷纷深入到工矿企业、农村、学校,深入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奴役。受先进思想的影响,小湘九的父辈们也常常回到家里议论反压迫、争人权、争自由的想法,在小湘九的心灵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从思想上要求进步,立志长大报效祖国。

1945815日,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原苏联红军驻扎我国东北,辖区铁路由中苏共同接管。14岁的刘湘九辍学,托人找关系进了昂昂溪机务段当徒工,穿着父亲给他的极不合体的旧工作服,干上了擦车工、捅灰工和叫班员等杂活儿。194642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三支部队,解放了黑龙江重镇齐齐哈尔,机务段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机车队伍急需新人员补充。刘湘九入围登上火车头,干上了“司炉”的行当。至今,他还没有忘记当年所用的是1195号蒸汽机车。“司炉”,换句话就是火车头上的锅炉工,上车的主要任务是不停地往炉子里投煤,保证列车运行中的汽水供应。烧火用的是巧劲儿,不能用笨劲。小湘九身材矮小动作灵活,脑袋瓜又灵光悟性强,很快就掌握了烧火的基本要领,手舞铁锹运用自如,列车飞驰水满汽足,很招师傅喜欢。

或许,刘湘九天生就是开火车的料儿。他上车没多长时间就把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各种配件的功能作用弄得一清二楚,烧起火来也是有模有样,汽水供应没让师傅操过心。第二年机务段提职考试,他成绩优异,首当其冲晋升为副司机。虽说蒸汽机车专业没有太深奥的理论,不过压缩空气制动系统理论知识学习,也算是一块“硬骨头”了,这是关系到快速运行的列车,能否按照司机的意愿,该停车的时候稳稳当当停下来的大问题。俗话说,火车不怕开不走,就怕停不住。他把机车制动专业理论背得滚瓜烂熟,非常时期大小闸的配合使用记得一清二楚,关键时刻可真派上了用场。那一年,他们师徒三人出乘拉一趟车返回齐齐哈尔。运行途中在一个小站停车,司机师傅吴光德发现制动系统的一个部件发生泄漏,直接影响停车制动效果,一时不知所措。刘湘九仔细查看之后也想不出好的办法,大胆提出从未有人用过的“笨”办法,简单说就是改变压缩空气的通路,不改变列车的制动效果,安全运行回到了机务段。机车包乘组调整,司机吴师傅说啥也不让刘湘九离开自己,和他搭班心里踏实。

刘湘九平日里业务学习从不放松,思想上要求进步惹人喜欢。1948年春天,不满17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的父亲刘春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子俩双双榜上有名,是全家人政治生活中的大喜事。

这一年,还有一件事却成了刘湘九心中的遗憾。

19477月,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912日,著名的辽沈战役打响了。战役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必须拿下锦州城,切断国民党东北守军与外界的联系,这是关系到东北解放的关键之战。前线指挥部要求昂昂溪机务段,尽快组建一个特殊的专运机车组奔赴前线,支援辽沈战役。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机车组成员必须是共产党员政治可靠、业务熟练技术过硬、年轻有为体格健壮、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消息传开,大家争先恐后纷纷报名,生怕遗漏。刘湘九最先到机车队请缨出征却未能如愿,唯一一条不是共产党员让他望而却步,成为一生留在心中永远的遗憾。他遗憾未能亲手把这些愤怒的弹药送到前沿阵地,他遗憾未能为新中国的诞生尽上一份力量!

1993731日,锦州战役胜利45周年前夕,《人民铁道》刊发了一篇《铁路:军事大动脉》的长篇通讯,生动记述了当年昂昂溪机务段,紧急组建军事专运机车组支援前线的故事。刘老把这张已经发黄的《人民铁道》报珍藏了27年,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给我们看,清晰地再现了那扣人心弦的一幕。

通讯中这样写道,1948916日,辽沈战役打响之后,当年的东北铁路总局组织10万铁路大军支援前线,源源不断地将大批军事物资运往前沿阵地。在攻打锦州的关键时刻,国民党派出飞机轰炸,铁路军事运输严重受阻。在这紧急关头,前线指挥部指派昂昂溪机务段尽快组建一个专运机车组,牵引代号为3005的秘密军火列车开往前线。共产党员范永带领伙伴们急中生智,巧妙地将满载弹药的列车安全送到目的地,被载入史册。

看到这篇报道,我们非常理解刘老的心情,当年对于一个忠诚于党、忠诚于革命事业的热血青年,关键时刻未能冲到生死考验的第一线,怎能不留有遗憾呢?

去了就没想活着回来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关系着祖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以摧古拉朽之势彻底摧毁了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独裁专政,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在世界的东方。

1949年入夏,根据上级领导统一安排,昂昂溪、牡丹江、图们三个机务段,要立即组建3个机车组,抽调3台机车于65日一路南下,终点站暂时未定,随时待命。毫无疑问,这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党团员带头重新组合,18岁的刘湘九作为南下258号机车组的副司机名列其中。27名就要远行的年轻机车乘务员,告别了父母和家人,踏上了新的征程。

65日太阳刚刚升起,3台机车分别挂有“特批”字样的宿营车从不同地方出发,258号机车驶出了昂昂溪,一路疾驶通过了四平、沈阳、大虎山、山海关,到达北京丰台机务段停车,休整待命。同时到达丰台机务段的还有毛泽东号机车组,他们一同组建了一期形势教育短期培训班,集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发展形势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面临的主要任务。进入7月下旬,调集丰台的一台台机车离开北京继续南下。728日晚间,刘湘九和他的机车组驾驶着258号机车到达郑州机务段,落脚中原大地,郑州铁路局工会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当晚到宿营车上亲切慰问机车组人员,鼓励大家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朝阳。郑州,成了刘湘九第二个故乡。

郑州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的交通枢纽,也是19232月京汉铁路工人,拉响大罢工第一声汽笛的地方,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481022日获得解放。刘湘九很喜欢这个新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驾驶着258号机车牵引着一趟趟列车,安全行驶在中原大地,成了郑州机务段的一面旗帜。

随着郑州的解放,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又拿下了开封、安阳、新乡等中原重镇,河南主要城区都掌控在人民手中,铁路运输呈现一片繁忙,火车司机出现紧张。新中国成立后,郑州机务段抓紧安排机车乘务员提职晋升考试,满足生产需要。194911月,18岁的刘湘九以考试第二名的成绩晋升为蒸汽机车司机,是当时郑州机务段最年轻的“大车”。

刘湘九离开家乡独自一人来到郑州,成了全家人的牵挂。在父辈们眼里,湘九也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该找个伴儿成家立业了。其实,这个事伯母早有心思,娘家慧敏年龄与湘九相仿,更何况两家人都与火车头有缘,慧敏的父亲和兄弟们也都在唐山机务段谋职,两个工人家庭门当户对。再说,湘九聪明伶俐爱学习,思想上要求进步不落后,工作上踏实肯干又有文化,性情温和知情达理。慧敏姑娘亭亭玉立朴实忠厚,疼爱父母手脚勤快,喜欢学习善解人意。在伯母眼里他俩就是天生一对,总想找个机会来撮合这件事。她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探了探家人的口气,都说是个好主意。最后才把这事说开,让湘九和慧敏斟酌,这事只能他俩说了算。

心有灵犀一点通。伯母把话分别透给了湘九和慧敏,没过多时双方都回了话。一对青年男女情投意合,完全同意这门婚事。就这么定了,湘九在机务段附近找了一间临时房,一张桌子一张床,一套铺盖一袋粮,一切备齐安排妥当。19503月,慧敏从唐山赶往郑州。一个简单的仪式,邀请了要好的朋友和同事,有喜糖作证,湘九、慧敏结为夫妻。朋友的祝福,同事的祝愿,共同祈福他们和和美美,永远恩爱幸福。

第二年2月,他们的宝贝姑娘小树梅来到人世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欢乐。

刘湘九敬业爱岗,吃苦在前工作出色,于19505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第二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27日杜鲁门又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和高雄,并在台湾海峡巡逻,明目张胆地挑衅年轻的新中国。之后,美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悍然出兵朝鲜,朝鲜人民军遭到重创。应朝鲜人民政府和朝鲜劳动党的请求,1025日,我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一道英勇抗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刘湘九入朝前与机车组全体合影

19501212日,郑州铁路局接到命令,迅速抽调7台机车和足够人员,组成第八援朝机车队并做好随时入朝的准备。得到这一消息,还没来得及与妻子商量,刘湘九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是共产党员必须带头冲到第一线,支援前线保家卫国义不容辞。第二年春天,刘湘九接到入朝参加战地铁路运输的命令,并被编入719号机车组出任党小组长,说白了就是这个机车组的“政委”,这是一份责任。回到家里,他才给妻子田慧敏说明组织上已经批准了自己的要求,很快就要入朝作战。田慧敏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关键时刻决不会拖后腿,有什么困难她一人扛着。刘湘九考虑的更多,他非常清楚,这是到朝鲜打仗,随时都有牺牲生命的可能,能不能活着回来谁也说不清楚,其结果是一个不好预测的未知数。

其实,刘湘九在报名的那一刻,就有自己的打算,去了就没有想活着回来。上战场就会有牺牲,怕死就不会去报名。报效祖国,死而无憾!

这一天晚上,小两口久久没有入睡,他们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不能活着回国,妻子就带着女儿相依为命度过一生。他们做了最后的安排。按照运行计划,这7台入朝的机车连同宿营车要从郑州车站发车,途经唐山停车加煤上水,入机务段整备作业,慧敏就抱着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乘宿营车回唐山住娘家,等待湘九回国再回到郑州重新生活。这是最佳方案,也是最好的安排。

195139日,第八援朝机车队的乘务人员,个个身穿崭新的工作服,驾驶着整修一新的7台机车连同7辆宿营车和一辆回送朝鲜的软卧空车,停摆在郑州站第一股道整装待发。临近开车,领导突然发现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正在登乘宿营车,赶快上前问明情况才知道,是刘湘九的家属顺便搭车回唐山娘家居住。领导二话没说,让列车员打开软卧车们,把母女俩安排妥当并一路照顾好。慧敏带着“小不点儿”享受着特殊待遇一路北上……

在敌人的炮火中穿行

1951311日,第八援朝机车队驶出山海关,铁路运行的军列明显多了起来,似乎从呼吸中就可以嗅到硝烟的味道。车队到达沈阳,他们换上新军装稍作休整,很快就投入了军事运输,7台机车分别牵引着满载军事物资的列车向梅河口、通化方向疾驰……

313日,刘湘九带着副司机和司炉,驾驶着719号机车牵引一列军车从梅河口出发,其他人员在宿营车上休息。130多公里的铁路线运行了整整一夜才到达通化,不仅仅是路上运行的列车多,关键是单线铁路途中会让车停站多、站停时间长,影响运输效率。谁也没有办法,当时我国铁路几乎全是单线,拉上一趟车只能走走停停。这个时候的东北铁路运输已进入战时状态,军事运输是头等大事,一切为军运让路,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

车到通化,劳累了一夜的刘湘九和他的伙伴,擦了把脸就倒在宿营车上睡着了。

通化是我国与朝鲜接壤的边境城市,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生活的地方。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到边境小城,很想出去逛逛,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那个时候谁也说不不清楚何时能开车,指挥机关也是见机行事,一切以“命令”的形式部署安排。大多数人员都怕临时接到命令开车不敢下车走动,一起待在宿营车上待命休息。也有少数人员自身要求不严,出于侥幸悄悄下车游逛,以为不会影响工作,缺乏自律意识。

刘湘九躺在宿营车上刚刚入睡,就听见有人呼叫挂车,他抬头一看有两名司机都不在车上,赶紧穿上衣服带着该接班的副司机和司炉,登上机车挂上军列才看到两个司机慌忙跑过来。这时,车站给出了发车信号,刘湘九招呼他俩快上后面宿营车,连续作业又驾驶着719号机车,穿山越岭奔向集安。太阳落山之时,他们这趟装载着战地急需的物资才到达集安,在这里等待过江入朝,肩负神圣使命,迎接新的考验。

集安是我国一座北方重镇,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00多公里。这里森林茂密,树高枝繁覆盖面积大,一座近600米长的过江大桥直通朝鲜对岸,是两国人民交往的重要通道。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侵略军依仗他们强大的空中优势,肆无忌惮派飞机不断来这里轰炸骚扰,白天无法过江,只能夜晚趁天黑没有光亮,志愿军才能组织跨过鸭绿江。

集安是我国入朝的东线口岸,山高林密,铁路线坡道大、曲线半径小,运行线路十分复杂。1951318日夜晚,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那天,夜幕笼罩着大地,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刘湘九和他的战友们驾驶着719号机车,拉着装有满满各种物资的军用列车从集安出发,驶过鸭绿江大桥进入了朝鲜境内,趁着夜色急速向前奔驰。

这是一列满载炮弹的军列,机车大灯不敢开,所有的照明灯都要关掉,摸黑运行,生怕被敌人发现惹出麻烦。刘湘九左手拽着汽门把,右手紧握大闸把,两眼目不转睛紧盯运行前方。两个战友按照职责分工交替烧火、挖煤,脸上的汗水都顾不上擦,列车“隆隆”的声响划破了山林的寂静。前方是江界车站,这里是慈江道的省会,是敌机封锁的重点地区,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列车穿行必定会碰上敌机轰炸。开车之前部队首长还特意交代,防空安全是头等大事,千万马虎不得,行车安全重于一切。

果不其然,刘湘九手握闸把正在琢磨怎么闯过这一关,只见站外突然升起几束红色信号弹。几乎是同一时间,我们的防空哨也鸣枪警示。没过多长时间,几架敌机的轰鸣声由远到近,从列车上空一掠而过,天上的照明弹发出耀眼的光芒,原来漆黑的夜空如同白昼,随后爆炸声此起彼伏。幸好刘湘九拉得军列车离得稍远,敌机没有发现轰炸目标,站内却成了火海一片。

事后查明,这次敌机来慈江道轰炸,是潜伏在附近的敌特情报人员捣的鬼。狡猾的敌人早已把情报人员撒在江界车站周边,他们发现来车就发出信号,敌机则会按照信号的显示投下罪恶的炸弹。当然,这些敌特情报人员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有惊无险,他们牵引的军运列车躲过一劫。刘湘九心里非常平静怎么也没有想到,美国侵略军竟然用这样的方式“迎接”他们的到来,这不是吓唬人吗?有什么可怕呢,不就是撂几颗炸弹嘛,怕死就不会到这儿来!按照战地指挥部的要求,刘湘九牵引的列车安全到了预订的车站。一颗颗愤怒的炮弹送往前线阵地,飞向敌群打得敌人鬼哭狼嚎。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郑州机务段入朝人员在朝鲜合影

我们的援朝机车队入朝作战,既要有“勇”还要有“智”,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与损失。他们入朝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装宿营车,一台机车后面都挂有一辆棚车,是机车组9个人的生活空间。按照统一方案,宿营车一半是休息区,双人床上下铺,中间是一个大火炉,上面坐着一口大锅做饭兼烧水。宿营车的另一半,改装成简易的防空洞,内部两侧用枕木搭建,顶部填充防火材料,以防遭到敌机轰炸确保人员安全。采访中刘湘九老人家打趣地说:“可别小看了这流动式的简易防空洞,没有它我们可能都死了几回了。”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也充分说明了小智慧解决了大问题。

还有一件事刘老一生也不会忘记。那是入朝不久的一天,敌机又出动轰炸铁路了,刘湘九驾驶的719号机车与其它3台机车,先后驶入隧道防空。没想到美国的飞行员低空飞行,能看清地面的各种设施,接近洞口时撂下炸弹,借助落体的惯性,炸弹滚入隧道口发生爆炸,造成我方伤亡惨重。其中有一台机车,机车组9人中牺牲了7人,现场十分惨烈。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就是这样,为了祖国人民的美满幸福,为了人类的和平安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保护战马是重中之重

骑兵是战场上不可缺少、具有较大杀伤力的特殊兵种。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侵略军派出了他们号称“骑兵第一师”的王牌军。这是一支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不可一世的骑兵“王牌”部队。在朝鲜战场上,这支骑兵师横行霸道,被志愿军列为打击的重点。

我军骑兵的发展源于抗日战争时期。据有关资料介绍,在一次对敌作战中,敌军一支骑兵连杀向战场,若无旁人,横行直撞。我八路军早有准备并组织专人,研究他们骑兵战术,抓住其弱点紧追猛打,硬是把这支骄横无比的骑兵连打得喘不过气来,死的死,伤的伤,留下了一批膘肥体壮的战马。从那时起,我军的骑兵横空出世,屡建战功。

朝鲜战场上美国“骑兵第一师”的出现,又一次显示出陆地作战骑兵的优势。我们必须也有骑兵部队,让美国侵略者有来无回。

骑兵对战马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提前选育、驯养、调教,成熟之后才能选送部队参加作战。我国蒙古族的牧民有驯马的高手,内蒙古大草原生性就是驯养良马、烈马的地方。志愿军在内蒙大草原精心挑选、重点驯养了一批战马陆续运往朝鲜战场。这些战马有的将按计划分批进入梅河口、通化再到集安,然后过江进入朝鲜参战。

19519月初的一个夜晚,刘湘九驾驶719号机车牵引一趟军列,按计划到达新成川前的一个隧道进洞避开敌机轰炸。列车走走停停行驶到新成川站外天色发亮,不能继续行进必须进入隧道待命。车停稳后天已大亮,这座隧道长约2000多米,有4趟列车在洞里边等待,其中一列加挂4辆棚车装有100多匹战马,这可是志愿军的宝贝。押运人员一路精心照料,担心出现闪失造成损失。那个时候隧道里都没有排烟设备,牵引4趟列车的蒸汽机车产生大量的烟气,呛得人们咳嗽不止实在无奈。一会儿,车站军代表和押运人员跑了过来,请刘湘九想想办法,把装有战马的4辆棚车倒出来好让战马透透气,否则,时间长了这些战马的命都保不住,造成的损失将无法计算。刘湘九一听,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匹战马是无价之宝,保护战马是重中之重,再难、再危险也要保住战马的生命,不能发生一点意外。这时天已大亮,敌机随时都有飞来轰炸的可能,必须抢在敌机轰炸之前。没啥可说,赶快与新成川车站联系,按照调车作业程序,带上战友元玉树和罗振宇登上机车,把车从隧道里拉出来进站调车,让装有战马的4辆棚车靠洞口处停放,既能起到隐蔽防空的作用,又不至于烟熏战马乱踢乱跳,危及生命安全。刘湘九刚把车停好,就听到洞外有“嗡嗡”的飞机声响,由远而近声音越来越大……

果真是敌机来了。刘湘九他们透过洞口看得清清楚楚,有4架敌机在车站上空轮番投掷炸弹,隧道里的战马和各种军事运输物资毫发无损,安全无恙。

安全运送战马早已成为刘湘九心中的往事。没过多长时间,郑州传来好消息,说是719号机车刘湘九乘务组不顾个人安危,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冒着敌人的炮火车抢运战马,有力地保证前方官兵,在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战斗中打了胜仗,全军通令嘉奖。部队把立功喜报发往郑州铁路局,地方党组织敲锣打鼓又把喜报一一送到立功人员家中。刘湘九妻子带着女儿早已回到唐山娘家,郑州局工会的领导还专程来到唐山,把立功喜报送到田慧敏手里,乐得全家人笑呵呵的。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我们在采访中,刘湘九老人慢慢诉说着那一段幸福的回忆。那是刘湘九从朝鲜回国之后,妻子田慧敏说起领导到唐山送喜报的事。那是深秋的一天下午,唐山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唐山机务段的领导领着一位陌生的同志,看着像是一个“大领导”,来到家里找田慧敏。慧敏抱着孩子就迎了上去,说明自己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并招呼来人坐下,倒上开水招待客人。起初田慧敏还在纳闷,是不是湘九在朝鲜战场上有啥事?心里扑扑腾腾直打鼓,也不敢多问,害怕说错了话,等着让领导先说。领导一张口,满脸笑容地说是来报喜的,刘湘九在朝鲜战场表现很好,机智勇敢,工作很出色受到表彰,特把立功喜报送到家并表示亲切的慰问。随后他把朝鲜铁路军事管理局颁发的喜报打开,认真而又庄重地宣读了喜报内容。心里紧张的慧敏身上像是卸掉了一个大包袱,心中的疑惑顿时无踪无影,全家人都为刘湘九入朝作战的出色表现高兴。

刘老的故事是那样的精彩、感人,讲得我们热血沸腾、心里热乎乎的。

血撒疆场无怨无悔

刘湘九驾驶钢铁巨龙在炮火中穿行如同“玩命”,时刻都在与魔鬼比拼较量。必须用智慧和勇敢战胜魔鬼,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援朝机车队刚进入朝鲜境内那会儿,大家对这里的地形和线路状况一无所知,也没有人领路导航,而且线路大多是在崇山峻岭中穿越,线路情况十分复杂,安全行车全靠司机的技术素质和实践经验。初来乍到,有的行车人员明显的水土不服,再加上生活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有时甚至一天都见不到碗筷儿,并且长时间吃不上青菜,有人突然出现夜间眼睛模糊,甚至看不清对面来人。随军医生说这是体内缺乏某些维生素的表现,时间长了还会导致“夜盲症”。口岸领导得知这种信息,很快给每人定量配发了多钟维生素,要求必须按时服药,身体才能逐渐恢复。刘湘九这个机车组的党小组长,做事十分认真,他一方面要做好全车人员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还要负责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圆满完成出国作战任务。

195111月的一天夜里。刘湘九一同三人,驾驶着719号机车从朝鲜过境到达我国丹东车站,牵引一趟军列再从丹东过江入朝经过新义州、南市,向平壤方向进发。行至郭山车站停车,听到前方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不断,明摆着这是敌机在空袭地面目标。爆炸声刚一停息,车站值班人员拿着开车凭证跑了过来,要求719号机车利用敌机轰炸的间隙抓紧开车。他们摸清了敌机轰炸的规律,敌机一阵狂轰滥炸之后会消停一段时间,接着又是新一轮的轰炸。列车运行只能利用敌机轰炸的间歇,把握好这个关键点十分重要。刘湘九胆大心细,拽开汽门军列缓缓起动,司炉忙着烧火,他和副司机目不转睛地紧盯前方,担心线路发生异常危及。出站没走多远,险情果真出现,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前面的钢轨被炸断了,线路上留下了一个大坑,刘湘九赶快撂闸停车,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老人家说,像这样的事儿简直太多了,稍不注意眨眼间就有可能成为“烈士”。

还有一次,那是19523月的一天,朝鲜依然是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刘湘九带着两个伙伴拉着一趟军列,过了沙里院车站,还没有进入山洞天都亮了,司炉发现一架敌机快速从右侧向他们扑来。刘湘九立即撂闸停车,就近找地方隐蔽避免流血牺牲。没想到,这架飞机只作了个向下俯冲的动作,既没有投弹也没有扫射,转过头又是一阵子俯冲……凭着经验判断,这是一架“夜航机”,它无力攻击列车只能恐吓一番。刘湘九判断正确,赶快招呼两个伙伴上车,这时车站也派人联系,组织列车驶入前方山洞先躲起来,天黑后再开车。

回顾在朝鲜战场那段不同寻常的岁月,刘老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志愿军真不愧是一支威武之师,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我们的铁道兵英勇顽强,铸成了一道“打不断,炸不烂”钢铁运输线,为赢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物资保证,有的战友也为铸就这条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献出了鲜血和生命,他永远怀念那些为了人类和平而长眠在朝鲜大地的战友。

1953727日,我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打出了军威、国威,号称不可战胜、妄图称霸、被打得焦头烂额的美国侵略军不得不签字停战,历时3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朝鲜半岛的枪炮声戛然而止,弥漫的硝烟慢慢散去,爱好和平人们一片欢呼声。刘湘九所在的机车组做了重新调整,换用681号机车重点牵引丹东—平壤—阳德间的军事运输列车。

从朝鲜战争爆发到停战协议生效,美国和他的“联合国军”损失巨大。据美国战后资料统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伤亡惨重,仅被俘就有92970余人。刘湘九机组使用681号机车,经常拉他们被俘人员运往板门店,那些曾在战场上张牙舞爪的“联合国军”战俘,再也没有昔日的威风,坐在战俘车上个个垂头丧气,乖乖地低下了头。

19542月春节过后不久,刘湘九和他的战友们一道,驾驶着681号机车平壤车站挂上一趟军列准备开车,机车司机室外面的蒸汽发电机发生故障。刘湘九打开司机室前方的侧门,踏上走板登到锅炉顶部检查电机故障原因。一脚踩空,整个身子顺着锅炉的侧面滑落在走板上又摔倒在地,不省人事。他身上的鲜血直流,湿透了衣裳,染红了股道之间的小道,被送往就近医院救治。等到刘湘九醒来时,怎么也弄不清咋会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医生和志愿军领导看到刘湘九醒了过来,才算松了一口气,并劝他好好安心养伤,尽快痊愈,身体恢复再重新回车队上车。刘湘九身负重伤无怨无悔,只盼着早日归队驾驶钢铁长龙再出发。过了几天,刘湘九能下地活动,趁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卫生列车回国,领导安排他过江到丹东继续治疗养伤,受到优厚的待遇和精心的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刘湘九和战友们胜利归来

195436日,刘湘九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郑州机务段,在技术管理上发挥优势,成了铁道部优秀的质量把关人。199110月,刘老人家离职休养,全家人开心快乐过着幸福生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9
28
0
0
19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