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作者:周喜俊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04-04 5631

中医是这样练成的

周喜俊

中医植根于中华大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题记

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的中医诊所,条件虽然简朴,却名声远播。诊所开办二十余年,始终门庭若市。这里是“国医大师”李士懋学术思想传承基地,也是李士懋亲传弟子工作站。

杨巧欣是李士懋的亲传弟子,也是这个诊所的经营者和坐诊医生。

李士懋先生去世已经七年,来找杨巧欣大夫看病的人仍络绎不绝。在患者心中,她是美丽善良的天使,是妙手回春的神医,是救苦救难的善心菩萨。她靠一把银针,几味中药,为无数绝望中的患者打开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面对众多治愈者的赞誉,杨巧欣总是谦虚地说:“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师父把我托举到了中医的殿堂,让我亲自体验到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神奇。把师父的学术思想传承下去,把中医事业发扬光大,是师父的遗愿,也是我们这些弟子应肩负的责任。”

“与中医结缘,就决定一辈子以病人为中心”

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杨巧欣在为病人针灸

杨巧欣给最后一批患者起了针,已是凌晨两点多。从诊所回到居住的小区,整座楼房只有她家屋里还亮着灯。她这才突然想起,傍晚保姆打电话有急事请假,说让她早点儿回来照顾两个孩子,她答应了,可到门诊看病的人太多,忙起来就把家里的事全忘了。

杨巧欣匆忙进屋,看到12岁的女儿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胸前放着语文课本。8岁的儿子歪着脑袋趴在书桌上,胖嘟嘟的脸蛋儿在灯光映照下红彤彤像是熟透的苹果,摊开的作业本上放着一张字条:“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给我看看作业好吗?”

她鼻子一酸,俯身去亲吻儿子,一股灼热感扑面扑来:“儿子,你发高烧了!快起来,妈妈给你扎两针。”

儿子软软地靠在他怀里,梦呓般呢喃:“妈妈,我没事儿,你搂着我睡会儿就好了。”

杨巧欣的泪水潸然而下。

她叫醒女儿回卧室去睡,又给儿子扎了针,这一折腾已到凌晨三点多。

在诊所忙乎了一天,又累又困,头挨枕头马上进入了梦乡。睡梦中听到儿子说喝水,她忙下床端来水喂儿子,记得还把杯子放在了床头柜上。早晨醒来,才知道这是在做梦。

儿子已经退烧,依偎在她怀里央求:“妈妈,今天别去给别人看病了,在家陪陪我行不?”

她正不知怎么解释,女儿耸耸鼻子“哼”了一声回应弟弟:“别想好事了,妈妈对病人比对我俩亲多了,整天没明没夜在诊所陪病人,就是没有时间陪我们!”

杨巧欣一时无语。

是啊,她是患者交口称赞的好中医,却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她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病人,却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希望她能像别人的妈妈一样,按时回家,陪他们写作业,和他们玩耍,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可这只能是奢望。

在青海工作的丈夫是她河北中医学院的同学,虽然后来转行做了行政工作,但她理解爱人对中医的痴迷,也理解她对病人的感情,每次打电话发视频总要反复叮咛:“不要总是熬夜看诊,按时吃饭,按时休息,你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孩子们正在成长期,你要多给他们些陪伴!”

这道理杨巧欣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她无数次答应两个孩子,晚上早点回家,陪他们写作业。一次次在她的健康咨询微信群发出公告,七点以后不再接诊,希望大家理解。可到了预定下班时间,诊所里等待看病的人还挤得满满当当。有的患者千里迢迢来求医,一家人住在省会最廉价的宾馆也要花不少钱,多住一天就是一天的费用,能让他们等吗?有的急症患者被疾病折磨的寝食难安,家人急得都想下跪,能不给看吗?还有不少患者被多家医院判定无药可救,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能让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吗?

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杨巧欣大夫在问诊

她不忍心把患者拒之门外,不忍心看着病人难受,不能让他们绝望,所以只能对孩子一次次食言。为把所有病号看完,扎针累的胳膊抬不起来,每天凌晨两三点回家已成常态。

有一次儿子对她说:“妈妈,我发现你爱别人不爱我。”

她问:“为什么要这么说?”

“这不明摆着嘛!你天天陪着病人不陪我,别人家孩子病了,你对他们那么好,我病了你不在家陪我,连让我喝水还是在梦中,我有时候都怀疑你是不是我亲妈妈?”

这连珠炮似的话语,把杨巧欣噎的的一句话说不出来,她确实亏欠孩子太多了。

那天,她答应在家陪儿子半天,儿子高兴地跳起来欢呼:“太好了!妈妈,我要画一幅你最喜欢的古风头像!”

她正要陪着儿子画画,有个患者的儿子打电话说:“杨大夫,我父亲昨晚难受的折腾了一夜,您再给他扎扎针吧,我们已到诊所门口了,”

“好,我马上过去!”杨巧欣答应一声,起身就走,早把对儿子的承诺抛在了脑后。

儿子气得哭着给爸爸打电话告状:“爸爸,妈妈太不守信用了,说话总是不算数!”

那年六一前夕,女儿的老师对杨巧欣说:“明天是儿童节,学校要举办亲子活动,家长们都会来的,孩子让我跟您求个情,陪她玩一天吧。”

杨巧欣答应了。那天女儿穿上最漂亮的裙子,兴高采烈刚要出门,突然有个急症病人的外甥女打电话:“杨大夫,我姥姥犯病了,您快来救救她吧!”

她吩咐保姆带女儿去学校参加活动,带上银针和急救药火速赶到病人家。老人得救了,女儿却伤透了心,好几天不理她。

女儿在一篇日记中透露出自己的心声:

“……我的心爱之物是小时候我和妈妈、弟弟在一起的合影,照片上的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笑得是那么开心。可自打我上学以后,我们好久没有拥抱过了,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弟弟也上学了,所以互动越来越少。

有一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妈妈还在伏案写病历,她不停地咳嗽,旁边放着还没来得及喝的中药。我走过去,捧起杯子递到妈妈面前。妈妈抬头对我微笑着:对不起,是不是妈妈把你吵醒了?我摇摇头,摇下满脸泪珠。

第二天是星期六,我和弟弟还在睡梦中,妈妈又去出诊了。我醒来,看着镜框里我们三人开怀大笑的照片,哭了。想到昔日妈妈带我和弟弟一起玩耍,一起出去旅游的情景,是多么的幸福啊!我想回到过去的日子,可现在只能是幻想……

妈妈过去是个爱玩的人,自从她的师父去世,妈妈像变了一个人,她的心思全用在了诊所的病人身上,我们每天只能见一面,有时一面也见不到。妈妈也许觉得愧疚,偶尔会给我们买几个小礼物,可我不想要礼物,我想要妈妈的陪伴。如果时间可以用金钱来买,我一定供出零花钱,买妈妈一点时间,好好陪陪我和弟弟。”

女儿说的没错,杨巧欣是个爱好广泛的人,除中医之外,她还喜欢戏曲、绘画、旅游、服装设计等等,可自从师父去世,她所有的爱好都变成了为病人服务。

师父李士懋在世时经常对她说:“中医具有很强的平民性,只要与中医结缘,就决定一辈子以病人为中心。”

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杨巧欣在为病人看舌苔

她当时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还埋怨师父生活太单调,给患者看起病来像是着了魔,从来不懂得拒绝,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如今这种魔怔在她身上得到了重演,她真正理解了师父的医德和使命,也理解了师父对她的教诲和期望。她不能辜负师父的嘱托,所以只能做一个“失信妈妈”。

“瞌睡虫”少女立志学医

杨巧欣对中医事业的热爱,除师父李士懋的言传身教外,与她从小的经历有关。

19788月,杨巧欣出生在河北省藁城县木连城镇一个多子女的农民家庭。父母为挣钱供孩子们读书,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办起了砖厂。父亲因车祸腿受伤后,拥有几百名工人的厂子,母亲独自挑起了大梁。她整天在厂里忙碌,对五个孩子根本无暇照顾。

杨巧欣从小得了一种嗜睡病,不管吃饭还是玩耍,超过10分钟就能睡着。从记事起她就整天打针吃药片,打针打的屁股疼的蹲不下,吃西药吃的胃疼不能吃饭。到了上学年龄,病情仍无好转。好在她很聪明,上小学时尽管在课堂上睡觉,醒来看看书或问问同学,就能把耽误的功课补上。学习成绩在全班一直名列前茅,各种奖励从不缺席。母亲是个特别要强的人,自己文化不高,却希望孩子们个个能考上大学。过年回家看到贴满墙壁的奖状,满眼充满自豪。姐弟几个为让妈妈高兴,学习都很优秀。

杨巧欣读完小学,顺理成章升入重点初中。

那是一所管理极为严格的实验中学,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休息时间少,这种紧张氛围,让杨巧欣的嗜睡病更加严重。因长期服用西药的副作用,肾脏受到损伤,又增添了尿频的毛病。上课十几分钟得去趟厕所,坐到教室没几分钟就困得睁不开眼,因无法正常听老师讲课,课程越落越多,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倒数序列。

班主任认为她是个不爱学习的坏孩子,当众对她讽刺挖苦,让同学们都不要理她,以免受到影响。几个调皮男生给她起外号“瞌睡虫”,课间围着她起哄寻开心。这对于一个花季少女来说,是多大的精神压力!

杨巧欣想改变这种现状,想成为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为避免上课去厕所,她不敢喝水,不敢吃稀饭,夏天热的口干舌燥连水果都不敢吃。为控制在课堂上睡觉,她用笔尖把自己扎的伤痕累累。这种疼痛不能解决问题,她又买来食盐放桌兜里,每当在课堂上困意袭来,就用小刀划破大腿再抹上盐,伤口上撒盐的疼痛不能抑制她嗜睡,鲜血染红的裙子却把同桌惊得失声尖叫。同学们以为她精神出了问题,更不敢与她接近。她成了受孤立的孩子,做梦时常梦见自己孤零零站在电闪雷鸣的瓢泼大雨中,那种恐惧感与日俱增。

父母没时间过问她在学校的情况。她学习不好,没脸和亲人们倾诉心中的苦闷。

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度过两年,上初三后,班主任怕她影响中考升学率,让她退学。她觉得这是丢人的事,不敢和母亲去说。姐姐和弟弟妹妹学习都很优秀,自己要是半途而废,母亲肯定会生气的。她想坚持到初中毕业,可班主任对她更为刻薄的嘲讽,让她终于承受不住了!她不恨老师,只怪自己不争气。

那天早上,她把决定退学的一封信放在桌兜里,背上书包离开校门,默默向铁路上走去。

长长的铁轨,在阳光照射下发出刺眼的光芒,她沿着铁路漫无目往前走,困了坐在路边睡,醒了起来再往前走。看着一列列呼啸而过的列车,她一次次想冲向铁轨结束自己的生命,又一次次退缩。她不是怕死,而是怕母亲伤心。

杨巧欣在铁路边徘徊了一天一夜,终于被亲人们找到了。看着大家惊魂未定的样子,她鼓足勇气对母亲说:“妈妈,我退学了!”

母亲惊诧的目光瞅了她很久,一句话都没说,但失望的眼神儿让她感到比挨了打骂还难受。她觉得自己是最不成器的孩子,是这个家庭的多余人,给争强好胜的妈妈丢了脸。

父母常年在厂里,姐姐和弟弟妹妹都住校,家里好久不住人了。为防止再出意外,舅舅让她到邻村的姥姥家住。她不想和任何人接触,不想多说一句话,坚持回到自己家,一个人蜷缩在房间,拉上窗帘蒙头大睡。

不知沉睡了多久,杨巧欣终于从噩梦中醒来。窗外,小鸟在枝头啾啾鸣叫,似乎在和她对话。她拉开窗帘,明媚的阳光照射进来,似乎把她的心也照亮了,她瞅着窗外那只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的小鸟,心情轻松了许多。

“不能这样荒废下去!我要争口气!”

杨巧欣拿起多日不看的课本开始学习。没有了在学校的压力,听不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那些在课堂上怎么也学不会的难题,自己竟然能够轻松破解了!

“我不是脑残的孩子,不是不可救药的瞌睡虫!” 她兴奋地为自己欢呼。

在身心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杨巧欣把在学校没学懂的课程全部弄懂,又把初三课本一页页啃完。在这个自学过程,她不仅找回了自信,也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她对母亲说:“妈,我要学医!”

“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杨巧欣是幸运的。

1997年,她如愿进入河北中医学院,成为李士懋教授的学生。

李士懋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中医学院首届大学生,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大庆油田总医院,从事临床实践十七年,为治疗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9年调到河北中医学院任教,有机会阅读大量的中医经典,并把自己的临床实践和读经典的体悟归纳总结,传授给学生。

他告诉学生们:“经典是中医基础的灵魂,是中医精华之所在,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宝典。对经典要熟读多背,由浅入深,反复拆解,纵横挖掘,用心感悟,变化为己用,以经典释证、悟证、解证。”

杨巧欣第一次听李士懋教授讲课就被吸引了。

随着老师对一个个案例的阐释,她懂得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了解到中医治疗急性病和危重病的天然优势,同时也明白了中医学原来就是人学,研究的是人体的整套系统,而不是某个器官。中医诊脉是找病因,然后进行综合调理,不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比如,一个患者长了乳腺瘤,如果只把瘤子切除,很可能再长,甚至长得更多,像割韭菜一样越割越旺。中医则要追根溯源,对身体进行综合调理,把滋长瘤子的体质改变,让身体没有滋长病灶的温床。再比如一个人严重贫血,靠输血只能缓解一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好比一个水缸有了漏洞,不想法把漏洞堵上,往里边注多少水也得漏光。只有找到贫血的源头,对症下药,才能彻底治愈。

李士懋教授把深奥的理论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让杨巧欣感到中医学是一座深不可测的神奇宝库,她想深入进去,探知其中的奥秘。

杨巧欣的父亲年轻时出过车祸,受伤的右腿多年寒凉无知觉。学校讲针灸课,她星期六回到家对父亲说:“爸,我给你扎扎针,看能把你的腿治好不?”

父亲觉得女儿这是学真本事,对她说:“反正我这腿也没啥感觉,随便扎。”

杨巧欣给父亲扎了些日子, 竟然把他多年的腿疾扎好了。父亲很自豪,逢人便说:“我闺女是医生,她的针灸很厉害,把我的腿扎好了。你们谁有病让她给扎针,不收费。”

农民舍不得花钱,一般小病都是忍着,听说扎针免费还能治病,周围人蜂拥而来。杨巧欣每周六回去,在门口等着扎针的人早排起了长队。腰疼、腿疼、胳膊疼,肠胃不舒服,各种病症都有。她翻着书按老师讲的穴位扎针,竟然产生了神奇效果,有的病扎了马上见效。她越扎越有经验,效果也越来越好。

杨巧欣对中医的浓厚兴趣,让她自身的潜力得到了超常发挥。

一直以来,李士懋教授对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中医人才的培养有着迫切心理,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桃李满天下。杨巧欣是他儿媳妇的亲外甥女,在家里总是喊他“爷爷”,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女对中医的痴迷和悟性,得到了李士懋的赏识。他认准这孩子是块璞玉,只要加以雕琢,定能成器。每次出诊都把她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她摸脉、辩证、开方。这种言传身教,让杨巧欣上学期间就接触到很多病例。

毕业前的实习,好多学生都联系了省会的大医院,李士懋教授却给杨巧欣安排了一所山区中医院。他的儿媳妇疑惑地问:“爸,巧巧一个女孩儿家,你让她到那么偏远的山区医院多不方便?省市中医院都有您的学生,跟谁说一声还不能安排个实习生?”

李士懋教授没给儿媳妇做过多解释,反问杨巧欣:“巧巧,你有什么想法?”

杨巧欣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听从爷爷的安排。”

李士懋先生满意地点点头:“嗯,这就对了!要想做个好中医,需要的是接地气,而不是依赖仪器。大医院的仪器都很高档,可检查出的是结果不是病的源头。‘溯本求源,平脉辩证’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如果这功能丧失,成为离开仪器不能开处方的人,那还是中医吗?人的脉象千差万别,是与五运六气紧密相连的,要是不会摸脉,寻找不到病因,怎么对病人进行综合调理?到大医院看病大多数人都要先让做各种检查,你恐怕连摸脉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进步?到基层医院就不一样了,老百姓相信中医,每天能接触到各种病例,摸脉多了,就会领悟到中医的精髓,医术会得到快速提升。我一个学生是那所中医院的主任,他会好好带你的。”

杨巧欣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愉快地到那所山区医院实习。

正如李士懋教授所言,在基层医院,每天能接触到不少病人,各种疑难杂症都有。她虽然是实习生,但已有两年的针灸经验,对摸脉也已入门,很快赢得了病人的信任,让她有了更多实践的机会。摸脉多了,逐步悟出了其中的原理,对脉象的把握也越来越准确。

实习期间,杨巧欣不仅医术得到了快速提升,也看到了中医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医药治病的简便神奇,让老百姓在受益中产生了信赖。同时她也深刻感悟到,面向大众的中医,在体制内的医院会受到各种束缚。

她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要是毕业后开办一家个体中医诊所,是不是能让自己学到的东西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呢?

开诊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杨巧欣的母亲深知干个体的不易,不愿让女儿冒这风险。她的姨妈也觉得女孩儿家找份稳定的工作,正常上班是最踏实的。可杨巧欣自主创业的想法一冒出来,就像长了翅膀,再也按捺不住。

李士懋教授对她的想法给予高度认可。他认为,中医植根于大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那些口口声声要取缔中医的人,好比蚍蜉撼大树,可笑又可悲。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青年人选择自主创业是大趋势,开办个体中医诊所,有利于保持中医的纯粹性,也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患者提供更为灵活便捷的服务。

恩师的肯定和鼓励,让杨巧欣更觉得有了底气。

“中医不是经验学,而是平脉辨证论治”

自主创业是艰难的。几经曲折,中医诊所终于在石家庄新石南路挂牌。李士懋先生亲自来坐诊,以表达对杨巧欣开办中医诊所的支持。

李士懋是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蝉联四批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十二大名医”。比这些称号更有吸引力的,还有民间“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的实例。

有一个病号医院已让家属准备后事,儿女们不甘心,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请李士懋先生再去给看看。他用一丝棉絮在病人鼻孔前试探,发现一息尚存,马上开方让家属煎药灌下去,病人竟然活了过来。

李士懋先生随医疗队到广州治疗登革热,返程那天听说这个医院有艾滋病房,为了证实中医不是靠经验学,而是平脉辨证论治,他要求找一例最重的患者为其诊治。他对随团的学生说:“我从来没有治过艾滋病,但这不妨碍我治疗他,只要把脉摸好,不用受任何病名的限制,都可以治。”通过协商,医院为他找了一位当时最重的患者。这个患者连续几个月高烧不退,医院各种抗生素及各种联合治疗都用过了不见效果。患者腹部还有一个囊肿,疼的不敢触碰,一直蜷缩在床。李士懋先生给他摸过脉开了处方,嘱咐完服药方法就急着乘飞机往石家庄赶,因为第二天还要出诊。回来第三天,他让学生给广州那家医院打电话问情况,主治医生激动地回复:“我们正在研究李老的处方呢,太神奇了!患者吃完第一付药体温就降至37.6,吃完第二付药体温已正常,三付药吃完病人已能下床走路了,腹部的囊肿查体按压也不再痛!太厉害了!”三个月后李士懋让学生再打电话询问患者情况,医院回复,这个患者吃完三付药后情况一直很好,未再服药。通过这个实例,再次印证了中医脉的重要性。

李士懋教授从死神手里把病人拽回来的病例数不胜数!

这样的名医坐诊,简陋的诊所自然名声大振。有些自以为有身份的人来找到他看病时总是说:“李老,您是大名医,这么大的名气在这个小诊所坐诊也太委屈您了。”

李士懋教授毫不客气地回应:“你是找我看病?还是找门牌看病啊?你要是找门牌,就去大医院。要是找我,我就在这儿给你看!”

他不仅在这里坐诊,还把中医诊所作为他的学术思想传承基地和亲传弟子工作站,杨巧欣正是他的亲传弟子之一。

杨巧欣做为学生、孙女、亲传弟子和中医诊所的经营者,李士懋教授给予了她更多的关爱,也寄托着很高的期望,每周有三天时间,李士懋教授带着学生和徒弟到这里坐诊,他让徒弟们各自摸脉开方写出诊断,最后他再摸脉确诊,并对徒弟们开的处方做出调整和解析,这种传授方式,给了徒弟们快速提升的机会。杨巧欣每次摸脉后开的药方都能得到师父的肯定,师父评价她悟性高,摸脉准,就是太贪玩儿。

有一年赞皇农村一名患者来就诊,自述全身燥热已有七、八年,就连冬天都不敢把手脚放进被子里,心烦燥热,口干口苦、口臭,常年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等。观患者脸红目赤,舌红苔黄腻,所有症状都是一派热象。如果只看表象,一般都会开清热解毒利湿之类的药物,经与病人核实,确实如此,可吃了这些药,病越治越重。杨巧欣摸脉后,发现她的脉象和外表症状完全不同,脉沉无力,于是开了温补的处方。当时她心里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就等师父评判。

李士懋教授给病人摸过脉,看着杨巧欣开的处方,点点头说:“嗯,巧巧是个人物了!”说着拿起笔在上面写了“佳”字,这就是最高评价了。然后又特意给所有的徒弟讲了这个典型的病人,就是以脉断症不会错,不能被患者的表象误导了。

病人按这个处方拿了七付药,吃完后又来复诊,诸症全消。杨巧欣摸完脉,又询问一番,觉已痊愈无需再服药治疗,再请师父确诊,李士懋先生摸完脉,扭头冲杨巧欣笑笑,又问这个人:“你哪儿还不舒服?”

患者回:“哪儿都挺舒服的,所有不舒服的症状都没了,就是觉得这么多年的病,吃七付药就好了,有点不大相信。就怕没有除根,停了药再犯,想开些药备着。”

“不用了,你难受的时候再来,还让她给你看!”李士懋说着指指杨巧欣。

那人愣了一会儿,站起身冲他们深鞠一躬,翘起大拇指说了声:“神医啊!”

结合这个病例,李士懋教授给徒弟和学生们做了详细剖析:“为什么七、八年的老病号,吃了好多中药西药都没有效果?因为病人的自述和外表呈现是一派热象,过去所有医生给他开的也都是清热解毒、清热利湿之类的药。巧巧给他开温补药,是对病人的脉象有了准确把握,知道他热象的根源在哪儿。只有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才能去伪存真,对症下药。”

事后有人说杨巧欣太傻,开诊所的还怕多卖药吗?他找上门要开药,干嘛不给他开?

杨巧欣说:“药是给人治病的,人家病都好了,还开什么药啊?”

她的做法得到了师父的称赞。有时遇到一些病号需要用贵重药,但又确实无力承担,李士懋教授就会扭头看着杨巧欣,半开玩笑问:“掌柜的,你看这事咋办啊?”

“您只管开方吧,剩下的事交给我!”

杨巧欣拿到师父开的药方,会在上面写上“免费”,或“按半价收费”送到药房。

每逢此时,李士懋脸上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打趣道:“怪不得巧巧当时执意开诊所,还是自己当老板好啊,要是在大医院,你哪有这么大权力啊!”

他经常教育徒弟们:“一个优秀的中医首先要做到正直善良,要有救苦救难的悲悯之心,要是以赚钱为目的,那是商人不是中医。”

李士懋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看病从来不开大处方,给危难中的病人义务诊治、垫钱拿药、给予无私的帮助是家常便饭。

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广州2岁危重患者

20145月,广东一个2岁的孩子因患急性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这种病死亡率极高,当地医院几度下达病危通知,在ICU抢救18天后,建议放弃治疗。患儿父亲周飞升绝望之际,冒昧给李士懋先生打电话求救,老人沉思片刻,只说了三个字:“过来吧!”

周飞升曾在石家庄学习过西医临床,与李士懋有过一面之交,危难时刻老先生不但出手相助,还提前帮着他协调好了医院。

于是,便有了河北新闻媒体整版报道《跨越半个中国的救助》的感人事迹。

患儿住的医院距离李士懋家近三十站地,年近八旬的老人风雨无阻,每天都要亲临医院,为患儿会诊,并制定治疗方案。他犹如巨大的能量场,驱散着笼罩在患儿身上的病魔,一个已经等待放弃的幼小生命,就这样在李士懋先生手中起死回生。

半月之后,孩子脱离了危险。周飞升因无力承担住院费用,又觉得李士懋先生这么大岁数总往医院跑于心不忍,想带孩子出院到中医诊所附近租了房子,方便李老继续为孩子治疗。李士懋知道周飞升为抢救患儿已倾其所有,不仅资助他一笔钱,还亲自帮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区租了房子。

在李士懋先生的精心治疗下,患儿终于得救了。听到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喊“爷爷”,李士懋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激动的热泪盈眶。

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李士懋国医大师表彰会

201410月,李士懋被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是河北省首位获此殊荣者。从北京出席表彰大会回到石家庄,当学生和徒弟们向他表示祝贺时,他淡定地说:“有什么可祝贺的?评上了我是李老头儿,评不上我也是老李头儿。值得庆贺的是,国家对中医越来越重视,只要你们把真本事学到手,把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下去,我比获得什么称号都高兴!”

对于培养中医人才,李士懋始终有一种紧迫感。他经常对学子们说:“我不想把医术带到棺材里去,谁想学我都教。如果我的从医经验能让你们快速成长,我的教训能让你们引以为戒,以后少走些弯路,这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李士懋教授在这个中医诊所坐诊十五年,不仅挽救过无数患者的生命,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中医人才。杨巧欣在师父的教诲和提携下,医术日臻成熟。师父常常说她:“巧巧悟性很高,就是玩儿心太大。”

是啊,在徒弟们心中,师父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是一片蔚蓝辽阔的天空,在师父身边,他们是有靠山的孩子,是受到呵护的学生,是享受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的小苗。可谁也没有想到,山会崩,树会倒,天会塌……

师父得了世界罕见的重病,他知道自己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杨巧欣每次去看望,他都要反复叮咛:“巧巧,是该挑大梁的时候了,中医诊所要好好经营下去!”

20151025日,李士懋先生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中医事业。临终之前,他嘱咐徒弟们:“我走后,传承基地这块牌子不能倒!”

“把师父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下去”

在中医诊所的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幅患者送的字:

赠中医大师杨巧欣:

青春年华资格老,人道主义是信条。精心巧治疑难症,心地善良医术高。默默无闻乐奉献,执着追求遵医道。患者康健返信息,德艺双馨齐夸好。

这位署名范秀芬的患者是河北邯郸人,在宣传部门和党校任职多年,是个有名的女强人。但命运多舛,45岁丈夫因病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子女和两个年迈的老人。在家里她是顶梁柱,在单位她是业务骨干。她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重负,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为一对老人养老送终。因长期超负荷的运转,退休后身体开始出现不适,一次突发脑梗住进医院,治疗期间又查出心脏病很严重。儿子带她到大医院治疗,请最好的专家做了两次大手术。手术很成功,但出院后需要每天服药控制。西药的副作用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吃饭没胃口,浑身无力,两条腿软的站不起来,心痛胸闷,一日三次需要服用速效救心丸。性格好强的她觉得这样拖累孩子还不如死了痛快。儿子四处寻医,听说同事多年的老胃病,杨巧欣大夫给扎几次针就好了,马上带母亲来到中医诊所。

范秀芬初次见到杨巧欣有些失望,在她心中,中医老的才有经验,眼前这个喜眉笑眼的小闺女像是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她能行吗?儿子劝慰,既然来了就试试吧。没想到第一次针灸,她就体验到了神奇的效果。配合着吃中药,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连续治疗一段时间后,各种不适症逐渐消失,每天散步走六、七里路也不累。她对杨巧欣佩服的五体投地,亲自写了诗,让在省直部门工作的儿子找书法家写成条幅送到诊所,以表达对杨巧欣大夫由衷的敬意。

其实,像范秀芬这样初识杨巧欣产生不信任感的患者不在少数。李士懋先生去世那年,杨巧欣刚三十多岁,她本来年龄不大,又长得小巧玲珑,看上去像刚毕业的大学生。与身材魁梧、满头白发的师父相比,她就像大树底下的一棵小草。

恩师走了,那个比亲爷爷还要疼她爱她的爷爷永远离开了,这对杨巧欣来说好像塌了天一样,她恐慌、无助、悲痛欲绝,抱着与师父的拜师合影没明没夜地哭,苦得天昏地暗,头晕目眩。迷迷糊糊中,她看到师父站在面前,威严的目光瞅着她说:“拜师为了什么?就为整天守着我哭吗?你要是不想让我生气,就好好练真本事,把我的医术传承下去,别让来诊所的病人失望!”

杨巧欣猛然惊醒,师父声音犹如在耳,人却已没了踪影。她擦干脸上的泪水,抚摸着照片上的师父说:“爷爷,您放心吧,巧巧决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没有了恩师的呵护,杨巧欣突然感到自己长大了,她收回了玩心,放弃了其他爱好,集中精力在中医专业钻研,以顽强执着的拼搏精神,挑起了中医诊所的大梁,靠人品和医术撑起了中医诊所的门面!

霍洪国是70后脑梗后遗症患者,他自拍的“一个脑梗患者的自述”,讲述了他从发病到住院17天,命虽然保住了,却成了右侧肢体功能失调,不能自己穿衣服,语言不能连成句,思维混乱的病秧子。出院后他找到杨巧欣大夫,靠针灸和中药为他治愈的全过程。这个视频在今日头条发布后,引起数万人的关注,广西桂林的孙德林就是其中之一。

孙德林和霍洪国是同龄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英语系,在桂林做过十多年的外语导游,创办过旅行社,后来又和妻子开起饭店。因做生意经常喝酒、熬夜、生活不规律,20214月突发脑梗,住医院治疗花了不少钱,身体却无法恢复到从前。医生说,只能这样了,回去加强锻炼,恢复正常至少得有两年。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转眼成了肢体活动不利,语言表达不清,脑子记不住事的残疾人,这对于特别注重形象的青年人是多么大的精神压力!他四处求医,想尽快好起来,中药西药吃了不少,身体却越来越虚,走路都很困难。他觉得自己没救了,心情越来越郁闷,连死的心都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霍洪国发的视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让妻子陪他来石家庄求医。杨巧欣为她治疗半个月,针灸配合中药,效果非常明显。他看到了希望,开些中医带回去喝。一个月后再次来到诊所,进门就高兴地说:“杨大夫,我这次是自己来的,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买的还是中铺,上来下去都没问题。您再给扎扎针,我看就能恢复正常了。

刘志宝是个又高又帅的年轻人,家在保定,他和妻子都在廊坊工作。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导致脑干出血,住院做了各种检查,最后结果是出血点在静脉上,不能手术,只能静养。在当地医院住了十几天,身体虚弱的不能行走站立,只能平躺,视力模糊,耳鸣不止,坐着也会头晕呕吐,嗓子吞咽困难,吃饭喝水就会从鼻孔里喷出来。说话也不利索,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医院都说这是先天性的无药可治,还能有救吗?想到自己刚刚31岁,聪明可爱的儿子才一岁多,却不能陪伴他成长了,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哥哥带他来到杨巧欣大夫的中医诊所,进门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这病是天生的,治不好。”

“你还没治,怎么知道治不好?我告诉你,只要你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我就能治好!”杨巧欣坚定的给他说。

“我怕扎针。”

“你是当过兵的人,这么几根小小的银针都害怕,就不怕你儿子长大了笑话你?”

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杨巧欣在为病人切脉

杨巧欣像对待亲人一样又哄又劝,追着给他扎针。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春节前夕,这个来时不能走路,自己不能穿衣穿鞋的小伙子,竟然能自个到医院做核酸,自己买车票回保定易县老家了。大年三十,还亲自下厨为全家人做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刘志宝的哥哥亲眼目睹了中医的神奇,辞退收入不菲的工作,上门拜杨巧欣大夫为师,立志学习中医,为更多患者服务。

田晓雪出生于1987年,是金融业的职员,不仅才貌双全,也有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爱人学的是西医,在医院工作,两个孩子公婆帮着照顾,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她没想到,灾祸会从天而降,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看什么都是双影,她以为是太累了,又闭目休息一会儿,再睁开眼,竟然什么都看不见了,眼珠也不能转动。这可把一家人吓坏了,爱人马上带她到自己工作的医院做检查,查不出原因。又带她跑了好多家眼科医院,各种检查都做了,查不出毛病。有一家医院建议做开颅手术,看是否有机器查不到的病灶压迫了眼神经。她觉得脑袋又不是西瓜,怎能随便切开?万一落下毛病,自己这辈子怎么生活。母亲又带她到另一家大医院咨询,医生说,不做开颅手术,只能住院在眼角注视激素药物。想到那些因大量用激素药身体肥胖变形的女人,年轻貌美的晓雪简直要崩溃。

在四处求医无助的情况下,田晓雪的朋友介绍,石家庄有个杨巧欣大夫针灸很厉害,治愈过好多疑难杂症。从事西医的爱人不相信中医,说这么多大医院都查不出病因,一个中医能治得了吗?

朋友说,她婆婆多年的高血压就是在这个诊所治好的,所以她对杨大夫神奇的医术还是有所了解的。一个乳腺癌患者,放疗化疗头发全部脱光,刚到诊所时走不了路,是坐轮椅进来的。杨大夫针灸配合中药给她治疗一段时间,头上竟然长出密匝匝的黑头发茬儿,连拐杖都不用就能自己上下楼了,再去医院复查所有数据全部转阴。有一个小孩得了甲沟炎,医院让把脚趾甲拔掉再用药,以后如果再犯,还得拔掉脚趾甲。父母不想让孩子经受这么多痛苦,找到杨大夫看有没有别的治疗办法。杨大夫说,这病很简单,只用一贴10块钱的膏药就治好了。有一个农民工在建筑工地胳膊受伤导致感染化脓,伤口烂的露出了骨头,医院让截肢,他没钱住院做手术,更不想年轻轻成为独臂。听说杨大夫人好心善,想找她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保住胳膊。杨大夫得知是老板欠工钱不给,他没钱及时治疗才导致伤口恶化,很心疼。用中药熬制的特效膏药,不仅让他的胳膊痊愈,而且没收他一分钱。这个农民工感动的给杨大夫跪下磕头,泪流满面喊着:“神医啊!您是我的救命恩人!”

朋友介绍的这些鲜活病例,让田晓雪动了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她给杨巧欣打电话说了病情,电话那头温柔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过来吧,我给你治!”

田晓雪觉得像是做梦,那么多大医院查不出病因,难道中医真能给治好?带着几分疑虑,她走进了这个中医诊所。几次针灸加中药调理,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治疗一段时间后,视力已恢复正常。

杨阳是个14岁的中学生,身高1.84米,体重200斤。2019年国庆节后的一天早晨,妈妈喊他起床吃饭去上学,他坐起来闭了会儿眼,又躺下说:“妈妈,我好难受,头懵头胀。”爸爸以为他是装病不想上学,硬把他拽了起来。他一下床险些栽倒,接着呕吐不止。父母这才意识到孩子是真病了,忙送去医院做检查。两年多的寻医路,省内外大大小小的医院都跑遍了,连北京的医院也去过了,全身的脏器查了个遍,钱花了十几万,孩子的病没有减轻,反而更严重了。孩子觉得自己是得了不治之症,睡梦中都会自语:“妈妈,我是不是要死了。”

妈妈听得泪奔,却无法安慰孩子。一次朋友到家里串门,得知孩子的病情没有好转,说她认识一个中医,会号脉还会扎针,让她带孩子去看看。孩子爸爸不相信,说那么多大医院都找不出病因,一个中医诊所还能治好病?让孩子白受罪。

抱着得病乱投医的想法,杨阳被妈妈带了到诊所。那天正好碰到一个患者来给杨大夫送锦旗,说他三十年的腰间椎盘突出,受尽折磨,杨大夫给扎一次针就能下地弯腰,又扎十几次就完全好了。杨阳小声问妈妈:“真有这么神奇吗?他们是不是在作秀啊?”

妈妈制止他不要乱讲,等看完病再说。

轮到给杨阳把脉了,他小声问:“阿姨,我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啊?”

杨巧欣摸完脉后温柔地一笑:“傻孩子,瞎想什么呢?这不是什么大事,我今天给你扎针,明天你就不难受了。”   

杨阳妈妈的眼泪顿时盈满眼眶,她等这句话太久了。两年多她带着孩子跑了那么多大医院,从来没有人敢给她这么肯定的话。

当天扎了一次针灸,第二天早晨,杨阳没等妈妈喊起床,早早起来了,高兴地喊着:“妈妈,阿姨没有骗人,我今天一点都不难受了。”

妈妈激动地哭了:“吃完饭我们再接着扎针!”

为巩固效果,妈妈又带孩子去扎了几次。现在孩子已经能正常上学,正常生活。她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全家人的感激,特意给杨大夫送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哽咽着诉说带儿子看病两年多的艰辛和对杨大夫无尽的感激。

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

杨巧欣说:“作为医生,最幸福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病人康复。每逢此时,我就感到天堂的师父在微笑,因为我没有辜负师父的期望。”

李士懋先生走了,这个诊所的牌子没有倒,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一束束鲜花,表达着康复者对杨巧欣无尽的感激和由衷的敬意。

患者们说:“看到杨大夫就觉得有了精神支撑,她自信的目光,具有亲和力的笑声,让绝望中的我们感到生命有了希望。”

可杨巧欣并不满足,她还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以使自己的医术更精湛。

  

清明时节,位于河北保定蠡县大杨庄的李士懋夫妇墓碑前,杨巧欣在给师父汇报一年来的新收获。她告诉师父:“最近刚收下三个徒弟,本来我是不想收徒的,觉得自己还年轻,不够资格。可弟子们拜师心切,不少患者也帮着撺掇,要是一味拒绝显得不近人情,只好收下了。我会不遗余力搞好传帮带,把师父的医术医德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下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周喜俊:“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李士懋先生抱着重生的小宏悦激动不已

李士懋夫妇墓碑前,在亲属和弟子们敬献的鲜花丛中,有一个署名“患孙”的花篮格外醒目,这是李士懋先生当年救治的广州患病毒性脑炎的幼童。李老去世已经七年,每年的清明节,周飞升都要带着儿子跨越半个中国来给李先生上坟。他的微信头像仍是儿子2岁病危抢救时的照片,每年春节大门口的对联都是李士懋先生葬礼上他亲手撰写的那副挽联:

宏悦浩劫幸遇士懋跨越半個中国救助得重生

毕生研习岐黃方药回馈社会世人恩情天地鉴

这是一个患儿父亲真挚的感情表达!周飞升把这种感恩之情化作了动力,利用六年时间刻苦攻读中医学,终于通过了国家执医医师中医类别考试,2021年正式成为国家认证中医。  

清明前夕,周飞升打电话告诉杨巧欣,他要带着儿子来燕赵大地叩拜李老,把自己通过国家认证中医的喜讯给老先生汇报。还要告诉李老,他的儿子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已经上小学了,孩子在他的教诲下学会写的第一句话是:“我长大了也要学中医。”

周飞升用传承中医的方式,铭记李士懋先生的救命恩人。也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中医是这样练成的!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中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文联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1
46
0
1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