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永远的民族“脊梁”

作者:宋国奇 刘文庆 来源:中国军网 2017-10-20 2990

鲁迅:永远的民族“脊梁”

宋国奇 刘文庆

鲁迅:永远的民族“脊梁”

鲁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是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他是永远的民族“脊梁”。

长夜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意志倒下了,生命也不再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怎能挡得住“秋风萧瑟,晚来风急”经历了洋务运动后的中国,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一个事实,坚船利炮不能拯救黎民于水火,北洋水师涣散的军纪更是揭露了社会的腐朽已经侵蚀了国家重器。救亡图存!怎么救亡怎么图存病疾深入骨髓、扩散血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此谓之医道”,古人已逝,今人尚痴。

中国人难道真的无可救药了吗国人迷茫着。

每一次混沌中,总有思想先驱者的顿悟,这一次是鲁迅的顿悟。

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因为“匿名信 ”和“看电影”两次事件触动巨大。“匿名信事件”使他深感弱国弱民备受歧视的悲哀,而“看电影事件”更是深深地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的斗争精神。从医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就要解救民族的精神,唤醒中国人的觉悟。“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终于,鲁迅迈出了改变人生轨迹的一步,弃医从文,改“医人”为“医国”,心中顾念着天下苍生,“虽九死其犹未悔”。

以笔代戈,刺穿敌人的胸膛。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革命先驱秋瑾因受徐锡麟刺杀恩铭牵连而被捕、被杀,鲁迅闻知秋瑾牺牲的消息后十分惋惜和悲痛。十多年后,他写下《药》一文,文中夏瑜正是秋瑾的人生写照,秋瑾死的可悲,死的可敬。文笔犀利深情,既是对秋瑾的死表示哀悼,也是对中国社会深度的反思和解剖。女师大学潮发生后,四十余青年被害,惨象,目不忍视流言,耳不忍闻。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他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抨击段祺瑞政府的残暴血腥,这种不畏强暴、不惧威胁、不怕牺牲的仗笔直言,更是彰显出一个正义文人的气概与气魄。炽热的烈火在胸中燃烧,深邃的目光洞察着人世苍凉,如椽巨笔之下倾注着悲悯,思想激流浩荡。《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这些利剑,无形中透漏着锋芒,刺穿敌人溃烂的胸膛这些赤焰,历久不息,灼伤国人隐秘的伤。“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腔热血,一片丹心,震荡寰宇,辉映日月,权贵闻之胆寒、百姓听之以欢。

真的猛士,奏响民主的赞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在从事文艺活动的一开始,便在《文化偏至论》中阐述了“立人”的思想。“是故将交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即是一批仁人志士共同致力倡导民主、科学的反封建启蒙运动,而呼唤民主、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的解放,就是鲁迅所说的“立人”。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伊始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他以小说和杂文批判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旧礼教,为的就是解开缠在人民身上的和思想上枷锁,在政治上不再被压迫,在精神上不再被奴役。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瘦骨嶙峋的身躯、饱经沧桑的面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那个“吃人”和“蒙人”的时代,鲁迅号召:“创造这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而他也正是为了这理想奋斗追求一生,虽然四处碰壁,却矢志不渝。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改变时代。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要为实现强军兴军的目标不懈追求,更需要一种精神作为指引,更需要一种力量作为支撑。正如黄侯兴先生所说:“鲁迅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族的觉醒与崛起,使这个古老的民族从此更加振作起来,在强手如林的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尚可以有为’的民族。”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