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诗歌的阶级意识与艺术性--读-《他站起来了》

作者:李云雷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444

打工诗歌的阶级意识与艺术性

——读梁彦选的诗集《他站起来了》

□李云雷

[左岸文化网] http://www.eduww.com

梁彦选与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个“打工诗人”;而他与其他“打工诗人”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他有着充分的“阶级意识”或群体意识。他的诗歌的抒情主人公,不是“个人”意义上的自我,而是置身于一个阶级或阶层中的“自我”,他所描述与关注的,也不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一个群体的命运,打工者群体的命运,这是他与大多数打工诗人的不同之处。
我读过不少打工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人的作品所抒发的都是“个人”意义上的自我情感,比如思念家乡的情绪,在外漂泊的孤独,工厂生活的艰苦,以及个人奋斗成功的渴望,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打工生活带来的现实感受与直接经验,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却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处境与命运。如今,市场、竞争与“个人奋斗”已成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现实苦难的原因被归结于“个人”的不争气、不努力,而改变这一处境的唯一方式就是“个人奋斗”,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这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也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规则”。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意识形态存在着未经被反思的前提。首先,“个人奋斗”只能改变个别人的命运,而无法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无法改变一个阶级或群体的命运,无法代表一个阶级的根本利益与整体利益;其次,在今天这个社会,“个人奋斗”的起点是不公平、不平等的,他们所可以凭借的社会资源也有着天渊之别,在这样的现实秩序中,即使一个打工者去“个人奋斗”,其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再次,如果说在1980—90年代,尚有“个人奋斗”的空间,那么现在这一空间已经越来越狭小了,这表现在诸多层面,比如社会结构趋于凝固化,利益群体不仅占据了现实中的各种利益,而且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将这一优势“世袭”下去;再比如就业压力的增加,这与世界与国内经济形势的紧张密切相关,也是现实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现在大学生群体——这些精英阶层的“预备队”,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是难上加难,在现实秩序中处于更低端的打工者,试图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必然越来越小。所以我们必须抛弃“个人奋斗”的幻想,只有在整体的社会结构中,在时代与历史的演变中,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与把握打工者群体的命运。
梁彦选诗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从未有“个人”的幻想,而是自觉地认同于打工者的身份,并试图描绘出这一阶层的现实处境与历史命运。他的诗歌中所描述的经验、情绪与感受,既是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打工者群体的,二者水乳交融在一起。或者说,打工者群体正是通过梁彦选的诗歌,才在沉默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唱出了属于自己的歌。在梁彦选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打工者群体的自我意识与阶级意识。而在其中,又呈现出了一种互相矛盾的自我定位与自我认知,新的与旧的,历史与未来,理想与现实,应有的与实存的,相互交织在一起,具有一种复杂的面貌,而这又影响到了其诗歌的艺术风格。
在梁彦选的诗歌中,“打工者”群体一方面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又被认为是承担了历史使命的阶层,他借助一些历史上的符号批判现实,并召唤未来,在《他站起来了》中,他写道:
为着镰刀、斧头的理想
为着几代人的奋斗向往
他在桎梏上刻下光辉的诗行
没有低头 没有乞求
没有吐露半个不带骨头的软字
任血从额头上淌下来
从肩膀上流下来……
流下来——怒放一朵朵自由的花蕾
这里的主人公,是历史上经典的工人阶级或共产党员形象,是一个觉醒了并自觉地承担起使命的打工者形象,是理想中的打工者所应具备的形象。但这一形象却与现实中打工者“弱势群体”的现实处境不相符合,也缺乏对工人阶级历史演变的考察与反思,因而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其高亢的风格也不免略嫌夸张。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境况,可以说不仅在于诗人的意识,也是社会价值观念转型及其内在矛盾所造成的。在理论上,在宪法的规定中,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在现实中,工人阶级,包括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或者被称为“新工人阶级”的打工者群体,却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仅造成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也使诗人的自我意识发生了分裂,既有一种“主人公”的幻觉,又不得不置身于“弱势”的处境,因而只能召唤历史上同样处于“弱势”的工人阶级或共产党员的形象,作为批判与对抗现实的思想资源。在这本诗集的第一辑中,包括《他站起来了》、《有那么一天》、《苟活》、《不要偷偷哭泣》、《真理》、《血腥的罪行》、《一滴血》等诗中,作者向往“一个愤怒的海”“一双双拳头/在瓢泼大雨中紧攥高举”,讴歌“有的人仅仅流了一滴血/仅仅流了一滴血/就映照出了未来的曙光”,批评懦弱者在“沉默中/失去的不仅仅是幸福的家园/还有自由生命/比生命更加贵重的尊严”,呼吁“现在是挺起胸膛的时刻/我们脚下的土地/辉映着前辈浴血奋战的身影”。在这些诗歌中,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遗产作为一种批判的资源所起到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这种“借用”因为缺乏历史的分析与现实的反思,因而容易流于空洞的高亢。
在我看来,梁彦选诗歌中更具艺术价值的部分,是对打工者现实处境的描述,这些诗歌不像第一辑诗歌那么明朗、高亢,而寄寓着人生际遇的沉痛与悲愤,在艺术风格上也更为低沉、低徊,但却更具有震动人心的力量。
在关于矿难的诗歌中,他写道,“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的矿难/如黑色的风暴/从北方吹到南疆/从西部吹到东溟/暗淡了中国的天空”“中国的煤/是死去的矿工的骨灰”。
他描写矿工工作的环境:
在那里
昏暗的灯光照不破四周的黑暗
飞扬的煤尘直往鼻孔里钻
弯着腰就能碰着头顶的天
断柱的响声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脚下的积水像无底的深渊
荡漾着恐惧和不安
闷热脱去了全身的衣服
黑黝黝的身子像海豚在汗水里游
耳朵里塞满了工头的骂声
矿工的心头呵
像转着的大磨盘(《挖煤工》)
 
    他描写矿工面对矿难时的复杂心境:
明知道瓦斯比魔鬼更可怕
还要硬着头皮在它面前装胆大
每次下井
虽操着千百倍的小心
也只能认可“生死由命”的俗话
只有平安走出了井口
悬着的心才算落下
有时听到工友遇难的消息
暗自庆幸老天把好运赐给自己
年复一年的日子就这样度过
不知道哪一天
才有转变的契机
一叶叶孤舟在黑海里漂泊(《想要太阳落到井底》)
梁彦选至今仍在做矿工,并曾与一家发生煤矿的矿难擦肩而过,在这里他写出了矿工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复杂而细微的心理,非外人所能道出。在另一首诗中,他写道,“在这个没有阳光的世界里/水火无情 瓦斯无情/无情的一切/远没有老板的心肠冷”,他所批判的便不仅仅是恶劣的工作环境,而是这一环境的制造者,而是资本的逻辑。
在《看不见的手》中,他写道:
五十年前
你的爷爷死于冒顶
五十年后
你的父亲死于透水
今天
你望着可怕的黑井口
向后退
却被一只手用力往下推……
这首诗借用家族的谱系与传承,写出了一个阶级的命运,具有深刻的历史感,“看不见的手”这一标题也具有双重含义,既写出了矿工为生活所迫的无奈,同时也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批判。在矿工题材的诗歌之外,梁彦选还写了其他题材的作品,如写下岗工人的《101路电车》,写搬家工人的《一个搬家工的日记》,写建筑工的《一个豫籍建筑工》,写按摩工的《夏夜》,还有《拾破烂的女人》、《卖报女》等等。他不仅具体描绘不同工作的场景及置身其中的人物的处境,也从整体上思考打工者的命运,让人们看到了他对这一阶层的自觉认同。
梁彦选着力的另一题材是乡村,乡村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面貌:一个是寄托了乡愁的“家”,这里的农村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的,是处于想象中的;另一个则是现实中的农村,是荒芜的大地和无奈的人群,是令人看不到希望的处境。这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诗歌充满丰富复杂的情感,呈现出了一个游子对当下农村的思考:

田地一片荒芜

田地一片荒芜

田地一片荒芜

托起一片绿
却不是庄稼(《四季歌》)
这是他对弃耕的土地的描写,在看似自然的描绘中,隐含着作者对土地的深深感情,以及面对这一境况的无奈与心疼。正如作者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
……那些扶犁套耙的身影
日渐成为久远的记忆
田间地头少了一些熟悉的笑声
多了一些陌生的鸟鸣
别了
金灿灿的玉米
别了
黄澄澄的小麦……
乡亲们忍痛种下最后一茬庄稼——
白杨树
荷锄而归(《荷锄而归》)
种庄稼的良田被种上了树,种庄稼的人走向了进城的路,中国农村面临着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状况:一方面是人多地少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是大面积土地被抛荒。这不仅对农村、农民、农业来说是一个危机,也是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危机。诗人以他敏感的心灵捕捉到了这一令人震惊的画面,让我们面对并思考这一不合理的现实。
正是这样,梁彦选站在城乡的夹缝之中,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唱出了自己的歌,他歌唱打工生活的艰苦,歌唱家园的荒芜,他勇敢地让自己成为了这一阶层的表达者,他在历史的必然性中确认打工者的主体地位,从未来的乌托邦中汲取批判现实的诗情,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也并不是那么动听,但他唱出了心底的歌,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如果太阳还没有来到
我们就自己燃烧
星星之火虽然微弱
却是熊熊燎原的前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李云雷
李云雷
《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