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一段被遮蔽的革命历史的艺术再现
这是一段被遮蔽的历史。当年党中央为了完成策应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战略转移的光荣使命,决定选留一支数百人的红军队伍,在四川宜宾等川南一代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在国民党四面围困的艰难情况下,这无疑是九死一生之战。但是为了掩护主力北上,这支部队上下怀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必死决心,在川黔滇边区牵制和打击敌人,孤军奋战,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与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最后付出了几乎全军牺牲的巨大代价,完成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的光荣使命。
电影《孤军》讲述的就是这支川南红军武装的故事。这是我军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长征精神的缩影,它书写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的光辉篇章,可以说“这是一支孤军的坚守,一段悲壮的历史,一部英雄的史诗”,电影《孤军》是一部具有灵魂和思想的好作品。在我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类似这样“孤军”的故事,并非孤立故事,比如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方志敏率领的在赣东北苦战的红军、朝鲜战场上曾经被敌人包抄的我志愿军某部,还有在敌后作战的东北抗日联军,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处于四面围困中的孤军作战。但是,像川南游击队这样被中央派遣留在敌人的巢穴中作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支“孤军”,唯有在这样一种特殊境况下,方显现英雄本色,才能表现共产党人主义和信仰的力量。
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对于这样的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我们的电影包括电视剧,一向鲜有表现。所以,电影《孤军》就题材来说,是一种极具思想意义的开掘。它通过对这段被遮蔽的历史的生动再现,讴歌了我红军部队听党指挥、不怕牺牲、慷慨赴死的悲壮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博大情怀。这是礼赞信仰和理想的悲壮之歌。
无庸讳言,已经有相当一个时期了,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缺少旗帜鲜明的歌颂“主义”和“信仰”的作品了。观察考察我们的电影包括电视剧创作,由于受到市场多元化的影响,由于创作受到资本的左右,我们的相当多的作品,谈起“信仰”“主义”“理想”“革命”“斗争”“阶级”等等这些词汇,总是羞羞答答,甚至有意回避这些革命词汇在作品中的出现。包括一些获得巨大票房效益的被捧得很红的作品,也是只看到银幕上仗打得很热闹,但是观众回过头一想,觉得这仗打得莫名其妙,没有来头,这些都是受那个什么“观赏性”的资本左右的影响。有人认为,至于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不必叫真,只要热闹就行。有些电影比如像《长津湖》,其实就已经暴露了这样的问题的存在。通篇不谈战士们为什么那么勇敢,为什么那么不怕牺牲,有观众反映,这个电影上映后观众只是觉得热闹,其实并没有受到思想的启迪,有些分不清你我的仗一打就是十几分钟。
再如,最近被观众争论激烈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了,电影把具有远大革命理想和崇高信仰的优秀人民教师张桂梅,塑造成一个小情小我的思想平凡的人,这激起了观众强烈的思想反弹,被认为是一个时期以来有意回避信仰主题的一个典型例证。在网络上冲上热搜,广大群众强烈不满。应该说,人民群众对信仰问题的特别关注,这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特别现象,某种意义上,这是观众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觉醒。
电影《孤军》与以上有意回避信仰类的作品不同,这部电影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旗帜鲜明,在信仰问题上没有半点含糊,川南红军游击队就是为了信仰而战,为了理想而战。这个理想和信仰,往大处说,为了被压迫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往近处说,那就是为了北上抗日,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最后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电影最后主人公龙厚生与叛徒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对话主题就是关于主义和信仰。在这里丝毫不是空谈,而是直面人的心理底层。这段对话,表现了在理想信仰这个重大问题上,真正的共产党人与那些立场动摇以致最后背叛革命的叛徒那种极其鲜明的对照。影片中,中央苏区保卫局干部、川南游击纵队特派员龙厚生带领纵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游击战争,前仆后继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搏斗、血战到底,最终壮烈牺牲。他曾经理直气壮地在电话中说:一个人如果放弃信仰和主义,生命便毫无意义,便形同僵尸。
然而,红军战士追求的信仰是什么呢?这部作品用战士们的赴汤蹈火作了回答。可以说,龙厚生对待这个红军战士什么追求的发问,这是初心之问。留在川南经历的磨难和牺牲、所经历的历史和现实可以见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每位红军战士的追求。我认为,这部片子这是首先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讲信仰不再羞羞答答,说主义一定旗帜鲜明,谈理想理直气壮光明正大,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作品给人耳目一新。导演、编剧毫不畏惧别人因为自己在作品中谈信仰被无端嘲笑,而是毫不掩饰自己作品的思想主题,好不隐晦自己的政治企图和思想追求。
我们回顾一下,已经有相当一个时期,有人借助批评文艺不能强调政治思想,作品只能有意思,不要讲什么有意义。电影要的是市场,不要第一位讲思想,推出了什么一些一味追求观赏性的作品,只讲好看,不讲社会意义。这部片子尽管被有些人认为的“好看上”可能还有提升空间,但是在“有思想”上,已经有了新高度。这是这部作品的第一个值得肯定的。
第二、《孤军》这部作品的创作成功告诉我们,我们的革命历史题材有非常大的开掘空间,过去我们一提就是大人物大历史大事件,其实小人物小事件同样也可以表现大主题的。川南游击纵队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军史及军事影视作品中鲜少提及,电影《孤军》则填补了该段军史影像的空白。四川兴文县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途经地、川南游击纵队的主要活动地。作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通过深度挖掘兴文红色文化资源,以巧妙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视听语言,成就这部影视精品。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谱写一曲诗意隽永的“信仰者”群体颂歌,向观众再现无数信仰者和先烈们前赴后继、无畏牺牲的光辉形象,展示共产党人拯救祖国、拯救民族的时代信仰。所以,称它是一部“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故事感人、细节鲜活”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这是关于长征题材影视作品的又一次深情创作和题材拓展。为搞好党史教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提供了一部生动的教材。
第三、怎么写好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关键要深入生活。长征是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富矿,尽管我们的文艺有不少表现这个题材的作品,但是比起这个宏大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事件,我们的文艺创作依然有极大的创作空间,这部《孤军》电影的成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电影《孤军》依据的其实是历史上发生在宜宾兴文的真实故事。中央红军在召开扎西会议后,中共中央就决定抽调600人,组成川南游击队。到了1935年7月至12月,因为连续转战导致减员严重,很多指挥员都壮烈牺牲。但游击纵队最终完成了掩护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为了中央四渡赤水、顺利北上减轻了压力,为了红二、六军团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的上映,为红军长征文艺续写了光辉的篇章。
第四、这部作品有多个军人艺术家参与创作。比如,八一电影制片原厂长、著名作家、剧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编剧;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华表奖获得者,《信仰者》《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三湾改编》等影片导演杨虎执导。还有多个演员艺术家参与,这部由多位军人参与打造的作品,让我们想起一个问题,2004年前后,那时有相当多的军旅作品形成了军事题材热,比如《亮剑》《暗算》《士兵突击》《长征》《延安颂》《解放》《我的兄弟叫顺溜》等等,那时主旋律作品曾经占了国家红色大戏的半壁江山,造成了一个时期的军事题材热和重大题材热。随着军队体制重大改革,相当多的艺术家响应国家号召脱下戎装,但是,这支经过军队培养和锻炼的军人艺术家队伍,他们依然充满了对党对军队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他们依然心怀理想信仰,依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党的事业的无比热爱。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第五、最近有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就是人民大众开始呼唤有理想有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通过讲好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提醒人们不忘初心,始终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孤军》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光辉历史,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民族气节。影片的演员们表现出了高超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让人印象深刻。影片的导演和编剧也用精湛的技巧和细腻的情感,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红军的英勇和伟大。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优秀作品,也是一部值得铭记和传承的爱国教育的范本。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