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作者:红色文化网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11-25 1363

基本资料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1954年筹建,1960年起内部开放。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址封闭。1977年11月,重新对外开放。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间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机关驻地。30号、35号是当年代表团领导成员周恩来、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邓颖超和南京局组织部长钱瑛住处。17号是代表团办事机构驻地。
纪念馆藏有文物1170件,其中一级藏品100件,内有当年周恩来、董必武、廖承志、邓颖超等从1942年5月一直带在身边阅读的毛泽东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书面上有周恩来亲笔签署。还有1946年叶剑英李克农徐冰在北平军调部工作时,赠送董必武的一只刻有《兰亭集序》的铜墨盒,上面并刻有上、下款。
纪念馆以原址原貌陈列为主,并有专门介绍国共南京谈判的图片163帧、文物文献资料90件。该馆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共代表团谈判资料汇编》、《中共代表团谈判大事记》等书与《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影集。
它的保护范围:南至汉府街,北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原址外延35米,东至梅园新村17号东侧围墙,西至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围墙。

历史沿革

1946年5月3日,中共代表团迁来南京,驻在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 1947年3月7日,中共代表团撤返延安,所留房屋财产委托民盟代管。
1947年11月,民盟被迫解散,房屋财产被国民党南京市政府劫收。
1950年5月,由南京市文保会接受保管。
1961年,初步建成“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办公原址纪念馆”,并对内开放。
1977年11月,南京市委正式批复将原址定名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1990年1月8日,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史料陈列馆开馆。
1990年7月1日,周恩来全身铜像落成。
1998年2月21日,周恩来图书馆开馆。

馆区介绍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中共办事处

⑴梅园新村30号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有二层楼房3幢,共18间,占地面积431.75平方米,建筑面积361.1平方米。主楼楼下有办公室、会客室、卧室、餐室等,楼上设有机要科等。为防止特务的监视和破坏,中共代表团将院墙加高了一倍,并在传达室和后边西晒台上各加盖了一层小楼。院内的翠柏、石榴、铁枝海棠、葡萄和蔷蔽都是当年中共代表团留下的。整个院内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⑵梅园新村35号
梅园新村35号是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钱瑛等同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有砖木二层楼房1幢,砖木平房2座,共11间,占地面积15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92.1平方米。楼房楼下是董必武、廖承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楼上是李维汉、钱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中共代表团为了工作的方便与安全,将与梅园新村 31号特务监视站相通的原有大门堵死,在东边开了一个小门,与梅园新村30号相通,并在小院内两边加盖了两座小平房,以此挡住31号特务的视线。东边平房是政策研究室办公室,西边平房是警卫室。
⑶梅园新村17号
梅园新村17号是中共代表团办事机构的所在地,有砖木三层楼房1幢,二层楼房2幢,砖木平房2座,共29间,占地502.13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其中,北边一幢楼房是中共代表团办事机构。楼下设有小会议室、新闻组、抄报室、第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处长办公室,楼上设有电讯组、外事组、军事组、党派组和妇女组。南边楼房是中共代表团到南京后加盖的。楼上是工作人员的宿舍,楼下是饭厅,中共代表团常在这里举行大型记者招待会

特色景区

陈列馆

陈列馆位于梅园新村街道西侧,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东侧,汉府街北面,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陈列面积1000平方米。馆名由国家前主席杨尚昆题写。这是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采用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周围有颇具民族风格的老虎窗、石刻透空窗,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山墙上变形组合的马蹄莲,正面墙上变形梅花等艺术品,象征着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处变不惊、从容机智的大将风度和傲霜斗雪、蔑视强权的坚强意志。西墙上现代抽象意味的浮雕式老虎窗和对当年监视、跟踪、盯梢的特务眼睛进行艺术夸张的现代镜面窗,与马路对面钟岚里国民党军统监视站相呼应,使人联想到代表团当年所处的险恶环境。陈列厅正中是一座高6.5米、宽3.3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是整个展厅的视觉中心。浮雕上镌刻着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的群像,浮雕上的风云图案表明他们都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整个画面成反S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事业后继有人。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铜像

周恩来铜像

周恩来铜像位于露天庭院的正面墙前,高3.2米,重900公斤,神、形兼备,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新村30号大门的照片为原型,表现出周恩来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形象。铜像背后树立着高大的汉白玉拱门,在接近铜像处有一组铁花拱圈门头线,是以中共代表团原址30号大门为原型,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设计的,使参观者倍感亲切熟悉,依稀如见周恩来在龙潭虎穴中,谈笑风生出入梅园、紧张工作的情景。

周恩来图书馆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周恩来图书馆

恩来图书馆是1998年江苏省暨南京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重点工程,位于陈列馆北面,梅园新村30号的西南角,占地面积855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 平方米,由民国初期四幢民居式小楼改建组合而成,分上下两层,内设展厅、阅览厅、音像资料厅、采编室、书库等。图书馆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题写,主要收藏周恩来的论著、文献、照片、音像资料以及介绍他的生平、思想的书刊、资料等,现藏书数万册。图书馆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指导下,成为全国第一家周恩来图书馆资料研究中心。

别克小轿车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梅园新村纪念馆 小轿车

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等坐的别尔克小轿车,牌照:京1645。车长:5.20米,宽:1.85米,产地:美国。制造时间:1941年。
1946年5月,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因当时工作需要,由中共代表团祝华经手,在上海购买了这辆轿车,并由司机段廷英驾驶至南京使用。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就是乘坐这辆汽车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并多次用这辆汽车护送党的地下工作者和民主人士。这辆轿车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教材,它是国共南京谈判的重要历史文物。

馆藏文物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梅园新村纪念馆
1、1946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延安机场的合影照片 .
2、邓颖超在长征期间使用过的蚊帐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宋美龄送给邓颖超的羊皮筒子大衣
4、国共南京谈判期间第三方面的“折衷方案”
5、国共南京谈判期间董必武藏书《总理遗教全集》
6、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史良给阎宝航、高集、叶驾义并转马叙伦诸先生的慰问信
7、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结雷洁琼的请柬
8、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等乘坐的克利司莱小轿车
9、红绸贺礼
10、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等坐的别尔克小轿车
11、一张伪法币的故事 12、周恩来赠给司徒雷登的五彩人物敞口瓶
13、董必武的铜墨盒
14、中共代表团的户口卡
15、中国救亡剧团团长金山、副团长王莹自安南西贡呈周恩来的信
16、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的谈话》文稿
1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处理西安事变及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使用过的皮箱
18、周恩来的西服上衣
19、周恩来给丘哲的信
20、周恩来给陈诚部长的信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