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领导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领导干部和领袖人物,毛泽东是全党全国人民公认的、崇敬的伟大领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为党奠定了领导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引导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尽管几代继任者在领导方面各有不同的创新与发展,但是都没有脱离毛泽东奠定的基础,而是把自己的创新与发展深深地根植于毛泽东领导思想之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胜利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领导活动的根本工作路线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领导的根本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伟大动力,是党夺取胜利、提高执政能力的本源所在。党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给人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实际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增强人民对党的支持力、拥护力,进而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这一宗旨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在领导的出发点和目的上,一切为了人民。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而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第二,在领导实践的过程中,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所讲的为人民服务,并不是把人民当作无能无为的偶像、神祗而供养,恰恰相反,是建立在人民是历史主人的基础上的。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是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把人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去实现人民自己的利益,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人民包打天下。因此,一切依靠人民,是贯彻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在领导的主观态度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在领导的客观效果上,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准则。为人民服务,仅有全心全意的主观态度是不够的,还必须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实效上。对此,毛泽东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领导实践中达到这一最高标准,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后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领导过程与领导目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高度统一,是贯穿在毛泽东领导理论和领导实践中的一条红线。牢牢把握这条红线,才能抓住毛泽东领导理论的精髓。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宗旨在领导工作中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这个概念,是周恩来在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他说,筹款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解决红军给养,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后来经党和毛泽东等在领导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了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的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正确地反映了领导活动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正确运用和体现。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主要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程序。既然群众路线是正确反映领导活动规律的科学的路线,那么它必定会以某种基本不变的程序反复地表现出来。1943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决定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里,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生动地概括和论述了群众路线的两步走和无限循环的基本程序。这一基本程序之所以是正确的、不能违背,根本原因在于它是领导规律的体现和必然要求。
二、正确履行领导职责,在深刻认识领导环境的基础上,做好出主意、用干部、教育群众的工作
领导工作是具体的。任何领导者走马上任后的第一要务,就是明确职务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即领导职责。毛泽东在领导实践中,特别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了解情况
一般地说,领导者总是首先是从认识环境、掌握情况开始进入领导角色。这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领导行为,但它确是实施正确领导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正确认识领导环境是实施正确领导的基本根据,许多领导的失败,就是对领导环境和情况的错误认识造成的,所以毛泽东把了解情况作为共产党领导机关的两大基本任务之一提出来。毛泽东最早提出并一贯坚持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反对离开中国国情照抄照搬外国的东西。他说: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毛泽东指出,必须把国情作为我们考虑一切建设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走我们自己的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照搬前苏联模式发生了问题的时候,毛泽东尖锐地指出: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后来,正是在毛泽东这一思想指导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出主意
毛泽东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毛泽东所讲的出主意,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领导决策。由于用干部也需要出主意,所以出主意,以及推动干部把主意落到实处,即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就成了贯穿领导过程始终的基本活动,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责。
主意出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毛泽东说: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领导者要把主意出好,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原则。毛泽东认为: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毛泽东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3)抓住中心、统筹全局的原则。毛泽东说: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抓中心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统筹全局,推动全局工作。因此毛泽东一再强调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当前与长远等重大关系,提出了善于弹钢琴的决策指导思想。(4)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原则。毛泽东认为: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只有靠集体的政治经验和集体的智慧,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为了搞好集体决策,毛泽东提出要在领导集体内部充分发扬民主,造成一种让大家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讨论局面,主要领导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出主意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因此必须积极推动干部去做群众的工作,执行决策。毛泽东强调三点:第一,向群众把决策讲明白,让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第二,要依靠群众找出一系列执行决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第三,要在执行决策的群众实践中检验决策。
(三)用干部
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承认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和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他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
用干部,首先必须善于识别干部。怎样才能做到正确识别干部呢?一是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二是在实践中识别和考察干部。三是依靠群众。毛泽东多次指出,识别和考察干部必须走群众路线。干部好还是不好,有何特点和能力,群众最有发言权。
用干部,贵在善于使用干部。在这方面,毛泽东首先强调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他指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毛泽东一生也用错过人,但他确是我们党任人唯贤的典范。他告诉秘书:我们共产党的章法,决不能象蒋介石他们一样搞裙带关系,一个人当了官,沾亲带故的人都可以升官发财。如果那样下去,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和蒋介石一样早晚要垮台。其次,要用人之长,人尽其才。毛泽东这样说过:一个人,才有长有短,性情习惯有恶点亦有善点,不可执一而弃其一。他反对对干部求全责备。所谓用干部,就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克服,发挥长处是克服短处的最好办法。第三,不拘一格地选用优秀的新干部。事业的发展,要求干部队伍不断补充新生力量。没有优秀的新干部源源不断地提拔上来,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毛泽东反对论资排辈。他说:要充分相信青年人,绝大多数是会胜任的,青年人不比我们弱。第四,干部要能上能下。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党的干部队伍也不例外。毛泽东指出:一个伟大的斗争过程,其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的领导骨干,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完全同一的;必须不断地提拔在斗争中产生的积极分子,来替换原有骨干中相形见绌的分子,或腐化了的分子。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对于干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五,要搞五湖四海。全面团结各地、各方面、各种类型的干部,共同致力于党的事业,是毛泽东用干部的重要思想。他坚决反对干部问题上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本位主义。他说:所有干部都是一个父母生的,都是党的干部,党的财富。不但要关心党的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要善于和非党干部共事,同时必须善于爱护干部。
(四)掌握思想领导
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但是,人民群众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革命意识和共产主义思想,必须依靠党进行灌输和教育。因此,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党的领导的基本职责之一。毛泽东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第一,实现教育引导与群众自我教育相结合。毛泽东一再告诫广大干部:要相信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他们很守纪律,很讲道理,决不无故闹事。因此,对群众的教育工作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孤立地去做,必须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第三,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毛泽东要求干部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第四,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加强管理、严格纪律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第五,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毛泽东坚决反对干部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第六,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同时,还要运用典型示范、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等方法。
三、加强领导作风建设,以优良的领导作风带动党风、政风、民风,保证领导目的的实现
领导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被领导者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领导作风直接影响党风、政风、民风,影响着党的路线和生死存亡。毛泽东高度重视领导作风的整顿和改进。他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
三大作风是毛泽东最早总结概括的党的优良作风。他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待革命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所特有的品质和战斗风格,是党不断取得领导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为了学会把理论应用于实际,首先,毛泽东主张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他提出: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特殊地说,干部应当着重地研究这些,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其次,做好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文章。一方面,努力吃透实际情况,带着实际问题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矢,去射领导实际之的,找出客观实际发展的规律性,进而决定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办法。这种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在领导作风上的必然体现。毛泽东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是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必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要关心群众痛痒;先做学生再做先生;避免尾巴主义;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在原则问题上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它是我们党成熟和富有活力的标志,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发展和党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有力武器。毛泽东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他还指出,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必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坚持惩前应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真正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作为被批评者,要端正态度,虚心听取意见,勇于承认和修正错误。
在1949年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即将胜利的历史时刻,毛泽东郑重地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所以如此强调这两个务必,完全是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党的领导事业的成败。毛泽东讲过李自成因骄做而失败的教训,也讲过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教训。他从中引出的结论是: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过去,党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无穷的困难,没有艰苦卓绝的奋斗是不行的。如今,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仍然面对着无数的困难,更要艰苦奋斗。
历史上,多少个统治者都是因为执政后贪图享乐而腐化堕落,丧失了政权。我们党执政以后,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都会生长。如果不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党就会丧失执政地位。因此,对于一个执政党和党的领导干部来说,能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极其重要的。
四、改进领导方法,解决好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
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领导实践,形成具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领导工作是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怎样去实现领导宗旨和领导职责,怎样正确表现优良的领导作风,归根结底都要具体落实到领导方法上。毛泽东从一开始进入党的领导活动,就十分关注领导方法问题。1920年他给蔡和森的信中提出:我们到底用什么方法去达到改造中国与社会的目的呢?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他要求:领导工作不仅要决定方针政策,还要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法。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还强调,领导方法很重要。要不犯错误,就要注意领导方法。
改进领导方法,首先是端正领导者的思想方法。毛泽东强调,思想方法决定工作方法,他号召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毛泽东认为,照辩证法办事,最主要的就是要承认矛盾分析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其一,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矛盾具有普遍性。对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到矛盾各方的情况,不可犯片面性错误。其二,要坚持两点论的重点论。矛盾对立的双方并非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必有一方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因此,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三,坚持发展、转化的两点论。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同一事物的两重性可以转化,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也可以转化。这就要求用发展、转化的眼光看问题。其四,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不同事物、不同问题之间有质的区别,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各有其特点。要从事物的区别和特点中,具体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领导艺术是领导方法的延伸和升华。毛泽东是领导艺术大师。在他波澜壮阔的领袖生涯中,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领导艺术杰作。总结毛泽东的领导艺术,明显感到其显着特点在于:
1.神在辩证思维。对毛泽东,人们往往感到他料事如神、用兵如神。这种神奇的领导艺术,首先来自毛泽东的辩证思维。他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能够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对问题看得准,对形势判断得正确。他能够抓住事物的个性,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能够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他能够坚持适度的原则,对处理问题能够把握住火候,使人感到恰到好处。他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问题能够击中要害,牵住牛鼻子,进而统领全局。他能够熟练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灵活巧妙地运用相反相成的思想,所以能够做到出奇制胜。
2.妙在掌握心理。领导的艺术在于了解群众的心理。领导的对象是人,而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心理活动支配的。只有把握住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活动态势,才能表现出成熟的领导艺术。掌握心理,首先要注意满足群众需要。需要是人一切生命活动的出发点和动力源泉,抓人心,最根本的就是抓住人的需要。从满足群众的切身需要出发,去吸引群众,动员群众,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重要特点。掌握心理,就必须善于沟通群众,正确了解群众的心理到底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必须积极运用对象能够接受的语言和道理,排除心理障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必须了解群众的真实情绪,从群众的议论中寻找决策启示。在对敌斗争中,毛泽东非常注意掌握敌人的心理动态,不失时机地利用对方心理弱点打攻心战,多次创造了战史的奇迹。
3.巧在实践锻炼。领导艺术不是忽发奇想、胡思乱想的产物,而是在长期实践中艰苦探索的结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与群众共同实践中熟悉群众,这是掌握战争艺术、领导艺术的基础。实践出真知,领导实践是领导艺术生长的摇篮。正是在领导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才成功地创造了趋利避害的领导决策艺术,知人善任的用人艺术,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协调艺术等。
毛泽东领导实践丰富多彩,毛泽东领导思想博大精深,决不是一篇小文章能概括得了的。如果我们能够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回顾和学习中进一步获益,做好目前的领导工作,那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最好纪念了。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7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