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毛泽东研究中的时代方位和时代视野

作者:杨明伟 来源:毛泽东研究 2019-05-12 813

再谈毛泽东研究中的时代方位和时代视野

杨明伟

再谈毛泽东研究中的时代方位和时代视野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习近平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时特别强调的这种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也可以作为我们观察一种思想理论当代价值、思考如何拓展和深化理论内涵的基本视野。在复杂多变的历史进程中,人的社会实践,要与时代同行;与此相应,理论本身的发展和理论研究活动,也是跟踪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也要与时代同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特别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永远高举”的旗帜,是我们党永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深入体会这方面的论述,其中也有一个与实践同步伐、与时代同进步的问题。

那么,进入新时代,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如何与实践同步伐、与时代同进步呢?从宏观上讲,首要的问题是认清时代坐标,找准时代方位,明晰时代视野。在毛泽东研究中,一些学者早已开始关注时代观的研究视角。进入新时代后,在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应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视角”,体会十九大报告中的时代观、矛盾观、人民观,关注从毛泽东预言的“幸福的时代”、“文明的时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在我们进一步关注“新时代视野中的毛泽东研究”的时候,还有必要深入探究毛泽东所预言和追求的“社会主义时代”与“新时代坐标”的关系,进一步从新的时代方位、时代视野上探索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关注毛泽东所谈的“时代方位”和“时代特征”

自我们党成立以来,就面临着时代方位和时代坐标的判断与选择,对这个问题,党的早期领导人曾作出过多种回答。最早作出准确回答的,当属毛泽东。在党的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中,毛泽东曾经多次对时代方位、时代问题作过明确回答。毛泽东讲“时代”问题的时间跨度,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国民党时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时代”,内容极为丰富,既有从社会历史变迁、社会制度变化、社会发展阶段等角度讲的,也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角度讲的。综合起来看,所作的时代方位和时代问题的判断,大多反映和指向的都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引发的深刻社会变革,以及给人民所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状态,其中许多分析独具理论特色和思想深刻性。

简而言之,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毛泽东从人民的幸福感上定位社会主义时代。这种定位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了。那是在 1940 年 1 月写作《新民主主义论》的时候,毛泽东对时代问题讲得特别清楚。这部重要著作的第一个问题第一句话,就是一个时代命题:“中国向何处去。”回答这个问题时,他特别讲到:“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这就把时代方位与科学态度、真理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部著作的第二个问题,他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但这个新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毛泽东首先从文化角度作了这样的阐述:“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毛泽东这里讲的,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包括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在内,是全方位的。而在驳斥“左”倾空谈主义的时候,毛泽东特别提出:“中国也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毛泽东在这里对时代特征作出的判断中,使用了“幸福”一词,这是一种属于主观感受范畴的概念,但却表达了一种强烈和显著的时代特征。他对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时代走向社会主义时代所作的判断中,明确把“社会主义时代”称为“幸福的时代”。这是毛泽东把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特性与人民内心感受绑定在一起的一种深刻表达,也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美好的描述。

二是,毛泽东从文明程度和文化自信上定位社会主义时代。在新中国成立之时,随着进入社会主义的步伐越走越近,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代的定位也越来越清晰和丰富。1949 年 9 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也就是在《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篇文章中断言:“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中国成立后所进入的时代是“文明的时代”。谈到这个新时代的标志时,他首先强调的是“全国人民大团结”,以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强调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新生的人民政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他特别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他还讲到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其他一些典型特征。毛泽东断言:在这个“文明时代”里,我们将“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这里之所以强调高度文明和高度文化的内涵,从根本上定位了社会主义时代的物质和精神特质,讲的是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具有的文明程度和文化自信。

应该说,我们党对时代的预言和对时代问题的判断,从来都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而是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去实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落实在行动中的。自毛泽东那一代共产党人作出上述预言以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人民建立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且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新中国所进入的这个时代,不仅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而且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我们党领导人民一步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恰恰印证了毛泽东所说的“文明的时代”、“幸福的时代”的来临,印证了社会主义的幸福美好前景。也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对时代问题作出政治理论判断和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先河。

应该说,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探索中始终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不断告诫自己把握科学的时代观。从毛泽东预言的“幸福的时代”、“文明的时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位移,恰好说明了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逻辑。

二、关注习近平所谈的“时代坐标”和“当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时代问题有着清晰的判断,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坐标有着准确的把握。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从时代坐标的视角,引述了毛泽东关于“旧世界”和“新世界”变迁的时代观点来说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的复杂性。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讲“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时候,表达的恰恰是一种时代视野,是从时代坐标上对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判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引述毛泽东上面这些话,是有深刻含义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像以往人们经常关注的那样直接引述“两个务必”的内容,而是特意引述了毛泽东关于彻底改变“国民党时代”后我们所面临的新局面、新问题,他引的是毛泽东所讲的这些话:“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在这篇讲话中,已经点明:旧世界所指,就是“国民党时代”。习近平引述这一段关于过往历史变迁的文字,意在提醒人们:关注时代坐标,自觉进行时代判断。这就清楚地点明了毛泽东时代观的当代价值。从毛泽东倡导的时代观出发,习近平在讲话中进一步指明了我们目前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他进一步从时代坐标上提醒人们:“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习近平从时代观视角所作的这些引述和表述,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达到了与毛泽东所提“两个务必”异曲同工的效果。习近平还指出,就在这样一个存在“不少硬骨头”、“不少急流险滩”的复杂环境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对新时代坐标问题更为明确而深刻的阐述,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时代问题的准确判断和对当下中国发展新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观特别是在时代观上的充分自信,这是一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充分自信。作出这样的重大判断后,党的十九大报告还阐述了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即三个“意味着”。

第一个意味着,讲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和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第二个意味着,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机活力。第三个意味着,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就是我们的时代坐标,是我们认识时代特征、历史方位和作出战略判断的依据。同时,也是我们探索毛泽东思想的新时代价值、进一步研究毛泽东的基本依据。正是在这个座标上,习近平的一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关键的认识基点。

(一)从理论所含的根本特性上看当代价值

判断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或现实意义,必须抓住其中一些根本特性。习近平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涵这样一些根本特性:全面性、独创性、现实性、永久性。

所谓全面性,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针对任何共产党人及其实践活动,毛泽东思想都有着全方位的指导作用。所谓独创性,就是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发展,是其他任何理论所不可替代的,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信的根基。

所谓现实性,就是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起了作用,而且现实正在起重要指导作用,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谓永久性,就是毛泽东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所以习近平特别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上看当代价值

我们谈论新时代,离不开对过去历史和以往时代的观察。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习近平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认识基点。

一是从道路发展的基点上。习近平说过:“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这段话,清晰地告诉我们,理解新时代、研究新时代,必须弄清我们的时代坐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新时代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同样,改革开放 40 年的伟大成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正如习近平所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是站在过去时代的基石上发展来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事业继续推进的。

二是从我们党九十多年的伟大历史探索实践上。习近平说过:“我们要把党和人民 90 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习近平同志多次以建党 90 多年这样的宏大视角阐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这就进一步提醒我们,现在所走的正确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探索出来的。

三是从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习近平总结改革开放 40年的光辉历程,阐述问题的逻辑起点却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视角,既概述了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奠基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说清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后发生的伟大飞跃是怎么来的。他特别从历史积淀和时代要求上强调:“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这些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看似讲历史,实际上是在阐述现实与历史之间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这就提醒我们,新时代研究毛泽东,观察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深入洞察时代潮流,准确把握时代坐标,正确运用时代视野。

(三)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上说当代价值

任何时候看一种思想理论的当代价值,都离不开这个思想理论的一些活的灵魂。在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里面贯穿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正如习近平在阐述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所特别提醒我们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他还专门就实事求是这个活的灵魂强调说:“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这就是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已经融入了由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进入新时代,毛泽东思想同样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在新时代讲毛泽东思想,既要看到它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又要看到它永恒的思想价值。

从习近平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新时代“时代坐标”的认识,要与我们党对时代问题的整个认识联系起来考虑。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壮大和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善于把握时代脉搏,时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正因为把握了时代方位、时代坐标,具备了时代视野,我们党在理论指导上才充分展现出思想的张力,并能够对时代进程的变化及其社会影响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论断。

三、时代视野是我们党的理论传统和政治优势

准确把握时代方位,认清时代特征,开阔时代视野,从而提出时代任务,解决时代课题,始终是我们党的一个理论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时代问题作为一个特别突出和重大的问题进行阐述,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也是我们党的理论传统和政治优势决定的。

这一传统和优势,正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开创的。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和优势。邓小平特别强调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从中国自己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强调“按照中国的情况写中国的文章”。他明确提出:“思想解放,破除迷信,后来者可以居上。毛主席说,马克思是不是可望不可及呢?也不要那么迷信。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邓小平特别提倡“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清晰地反映了他敢于解放思想和善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视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发挥、发扬了这种理论传统和政治优势。不断从时代观角度作出战略判断和选择。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即“和平”与“发展”的战略判断,就是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根据。习近平在讲到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时,还专门提到邓小平的时代视野:“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邓小平的时代观,是非常明晰的。20 世纪90 年代初,当我们的事业遇到困难时,他又特别重申,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中国是垮不了的,而且还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号召全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时,也特别提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提醒全党要“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他还特别强调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们”,“对于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的纪念,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把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既充分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新的时代视野,又充分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先导意义时,也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胡锦涛指出:“我们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随着时代发展、实践发展、科学发展而不断接受检验、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他强调,我们要“善于把握历史发展潮流,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制定的政策、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同时进一步强调,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各种时代背景下,都牢牢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并在准确把握时代方位下,善于运用时代视野,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将其推向新的理论境界。这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作为时代答卷人的理论品格和宽广视野。

每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党总会给出一份完整的、出色的时代答卷。习近平在总结改革开放 40 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进一步代表全党向全社会提交了一份优秀的时代答卷:“改革开放 40 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 年风雨同舟,40 年披荆斩棘,40 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走上新历史起点的时候,作为理论工作者,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时代观,既是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方向是否正确的一个基本认识视角,也是观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实际的一个基本认识视角。我们探讨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探讨毛泽东研究的当代价值,也应该遵循这一基本视角。

当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把握毛泽东研究的时代坐标,探讨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也还有另外一些视角,比如:从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入手,从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新问题入手,从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现实需要入手,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入手,以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入手,等等,这些新视野,都是我们观察问题的切入点。

总之,时代坐标,时代视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出发点。这个出发点,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现实指导作用的一个立足点,还是我们深入研究和理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当代价值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