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中肆外 国尔忘家——毛泽东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原编者的话: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诗词中所呈现出的豪气、正气、大气等,气韵生动,独具艺术魅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欣赏毛泽东诗词,感悟毛泽东的家国情怀。本期讲坛汪建新教授从毛泽东的韶山情、父母情、夫妻情、湖湘情和天下情等角度来解读毛泽东及其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感触和人生追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杜甫对家人的眷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对国家的期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文天祥对国运的痛感。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
韶山情: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到“别梦依稀咒逝川”
少年毛泽东为了追求人生梦想而走出韶山。青年毛泽东立下拯救民族危亡的远大志向,“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投身中国革命之后,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始终都矢志不移。这些诗词中,都表现出了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他的家国情怀是20世纪最伟大最有代表性的精神符号,是近代以来中国改变积贫积弱,改变被奴役被剥削地位的时代最强音,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毛宇居是毛泽东的堂兄,也当过他的私塾老师。1927年元月,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回到韶山,毛宇居主持欢迎会,致辞说:“毛君泽东,年少英雄,到处奔走,为国为民。今日到此,大家欢迎。”1941年,毛宇居主持编撰《韶山毛氏四修族谱》。他在“毛泽东”条目下写了“闳中肆外,国尔忘家”八个字。新中国诞生后,毛宇居欣然写下《七律·颂导师》,赞颂毛泽东“一领青衫运远谋,手无寸铁敌王侯”“一腔铁血关天下,国尔忘家志不移”。
韶山,湘中灵秀之地。相传舜帝南巡至此,见层峦叠翠,不觉心中大悦,遂命随从奏韶乐九成,引凤凰来仪。东汉文学家王粲《登楼赋》云:“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走出韶山的毛泽东曾发出“我自欲为江海客”的豪言壮语,然而他始终满怀对家乡山水的不尽依恋。
1906年,毛泽东即兴写了一首《井赞》: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青青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
当时,毛泽东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无非是死记硬背《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毛泽东借此表达对旧式教育的不满,渴望离开闭塞的韶山。
1909年,“过激派”李漱清回到韶山。在他的影响下,毛泽东读到了讨论富国强兵之道的《盛世危言》。特别是在阅读了小册子《论中国有瓜分之危险》之后,少年毛泽东开始意识到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1910年秋天,他前往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七绝·呈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表达了外出求学、四海为家的人生志向和坚定决心。
求学期间,毛泽东多次回到韶山,而走上革命道路后,他仅回过5次韶山。1921年春节期间,他回韶山为父母扫墓;说服全家人舍弃家业而外出革命。1925年2月,毛泽东携妻儿以回韶山,领导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1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临别时,他对乡亲们立下誓言:
【“二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了!”】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韶山。他既没有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慨叹,更没有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张狂。他走村串户,接见了3000多群众,双手几乎都被握红肿了。毛泽东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倾情写下了《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历史长河中,32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在个人的生命中却是漫长的历程。1927年他立下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国的革命已然成功,韶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父母情:从“春风南岸留晖远”到“万端遗恨皆须补”
1959年6月26日,回韶山第二天的一大早,毛泽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父母上坟。他把鲜花和松枝放在坟头上,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山途中,毛泽东对大家说:
【“我们共产党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人民、师长、同志和朋友,还得承认。”】
在很多人看来,毛泽东与父亲之间充满矛盾与冲突。毛泽东对父亲的自私、专制的确心怀不满,但正是父亲的严厉,使他从小就能吃苦耐劳;而父亲供他读书,毛泽东更是难以忘怀。他在抄录《七绝·呈父亲》时,特意把原诗中“男儿立志出乡关”的“男儿”改成“孩儿”,表示对父亲的敬重;把“学不成名死不还”中的“死”改成“誓”,顾及父亲的感受。毛泽东对父亲的敬爱表达得深沉而又含蓄。
毛泽东母亲文七妹宅心仁厚,温良谦和,对他影响至深。1919年10月5日,母亲病逝,毛泽东赶回韶山冲。他跪守慈母灵前,含泪挥笔写下了他最长的一首诗《四言诗·祭母文》,尽情表达悲伤、思念、惆怅、悔恨、感恩之心。毛泽东在写给新民学会老同学的信中说:
【“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生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
毛泽东写好《祭母文》后,意犹未尽,又含泪写下两副挽联。其一为: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其二为: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毛泽东对母亲的高尚品德念念不忘。他曾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而他的母亲就是这最后一种人。痛失慈母后,毛泽东把对母亲的爱升华为对人民的爱、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把无限的爱都献给了伟大的母亲——祖国。
夫妻情:从“堆来枕上愁何状”到“凭割断愁丝恨缕”
毛泽东的婚姻生活曲折坎坷,既有幸福,也有苦涩。他专门为杨开慧写过三首情深意长的诗词,分别是《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
《虞美人·枕上》写于1921年冬。毛泽东和杨开慧1920年冬结婚时,毛泽东事务繁忙,东奔西走,夫妻聚少离多。夜深人静时,毛泽东不免也会心潮翻滚、辗转反侧。“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上阕以一“愁”字入手,极写思念之深切;“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下阕以一“泪”字收笔,甚言思念之苦涩。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中唯一一首纯粹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写得真切自然。
1923年底,毛泽东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临行前,他饱含深情写下了《贺新郎·别友》。全词围绕一个“别”字来铺写,从话别、送别写到别后,脉络分明,既有儿女柔情,更有革命激情。“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夫妻分别,总是难舍难分,如泣如诉。“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他们毅然从个人私情中挣脱出来,“重比翼,和云翥”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的洪流中去。
1927年8月,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回到板仓与杨开慧话别,这一别竟成为诀别。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毛泽东肝肠寸断,一声长叹:“开慧之死,百身莫赎。”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填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这是一首悼亡诗,追念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一个“失”字表明了亲人的损失、爱情的损失、友谊的损失、革命的损失。“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把追思升华到了一个更高更广更宏伟的境界。“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其中既有烈士忠魂因为反动派被彻底推翻而欢喜的热泪,有仙人们为烈士飞洒的同情之泪和喜闻人间天翻地覆的庆贺之泪,也有人民群众欢呼获得解放的幸福之泪。
章士钊曾专门问毛泽东“骄杨”二字怎么理解,毛泽东答道:“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1963年9月1日,毛岸青、邵华请求毛泽东书赠《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将“骄杨”写成“杨花”,两人唯恐笔下有误,提醒毛泽东:“不是‘骄杨’吗?”毛泽东沉思片刻,答道:“称‘杨花’也很贴切。”毛岸青、邵华写道:“称‘骄杨’表达了爸爸对妈妈的赞美。称‘杨花’,又表达出爸爸对妈妈的亲近之情。”
湖湘情:从“云开衡岳积阴止”到“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湖南人以“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了得难”而闻名。湖南素有“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一代旷世逸才杨度曾写下慷慨激昂的《湖南少年歌》,其中“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一句,道尽了湖南人的霸气与豪气。“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自幼狂放不羁,这种性格是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而后在艰难曲折的革命事业中磨砺起来的。
湖南南阻五岭,北极洞庭,又称“三湘四水”。山水相依、灵动多变的地域特征使湖湘文化韵味无穷,也给了诗人毛泽东文思泉涌、新颖别致的诗词创作灵感。毛泽东诗词中涉及湖南的作品就有10多首,既有生活阅历的真实写照,更有对湖湘风物的深情咏叹。毛泽东诗词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湖湘文化元素,从三湘人物到诗文典故,从山水神韵到民间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用语,应有尽有。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毛泽东笔下钟灵毓秀的湖湘山水令人心驰神往。《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湘江秋景堪称千古一绝。“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1961年在致周世钊的信中,毛泽东情不自禁地说:“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
毛泽东诗词中所表现的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情操、激情澎湃的浪漫主义格调以及经世致用的现实主义情怀,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湖湘文化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屈原、贾谊对湖湘文化有深远影响,“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毛泽东为其赋诗《七绝·屈原》《七绝·贾谊》《七律·咏贾谊》。“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七律·答友人》把有关湘妃的神话入诗,使作品平添了悠远的文学色彩。毛泽东注释“才饮长沙水”时说:“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毛泽东解释《十六字令三首》时写道:“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毛泽东诗词还充满了湖湘百姓的生活气息。
毛泽东诗词借鉴了楚辞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和创作手法,气魄豪壮、激情洋溢;形象雄杰、意境高远;思绪飞腾、想象奇绝。毛泽东诗词中有不少典故、词语、句式源于屈原作品。比如,毛泽东诗词多处通过设问抒发胸中豪情,如“谁主沉浮”“黄鹤知何去”“此行何去”“试看天下谁能敌”,显然借鉴了屈原的《天问》,“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毛泽东的“吴刚捧出桂花酒”,与屈原的“奠桂酒兮椒浆”如出一辙;毛泽东“红雨随心翻作浪”“截断巫山云雨”,与屈原“吾令凤鸟飞腾兮”“令沅湘兮无波”异曲同工。
天下情:从“管却自家身与心”到“敢教日月换新天”
1912年秋天,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大厅的墙上,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世界坤舆大地图》,给了他强烈的心灵震撼:世界是如此之大!这使他觉得世界上的事、中国的事是太值得研究了,他感到自己身上肩负有神圣的历史使命。从此以后,毛泽东的胸襟变得更加博大,志向变得更加高远。
毛泽东曾努力追求“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试图独善其身,甚至把当教书先生作为终生职业。然而,早在韶山时,他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
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
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
走出韶山之后,他更是痛感中华民族的苦难深重。“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祖国备受欺凌;“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遍地哀鸿满城血”,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军阀割据,四分五裂。“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毛泽东不断升腾起要“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抱负。
1915年5月7日,袁世凯悍然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愤然题诗言志: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充满着革命豪情与报国之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为民族求独立,为人民求解放的革命洪流中去。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毅然引兵井冈山,开展武装割据,创建农村根据地。毛泽东开始领兵打仗,“炮声”“开战”“枪林”“鏖战”“弹洞”等用于描写战争战役战斗的字眼频繁出现。“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革命力量由少到多。“天兵怒气冲霄汉”“前头捉了张辉瓒”“横扫千军如卷席”,革命武装由弱到强。“黄洋界上炮声隆”“赣水那边红一角”“百万雄师过大江”,战争规模由小到大。“一唱雄鸡天下白”“天翻地覆慨而慷”“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
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从“山头鼓角相闻”的井冈山,“天高云淡”的六盘山,“横空出世”的昆仑山,到“一山飞峙大江边”的庐山,他的足迹遍布万水千山,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胸襟变得广博。毛泽东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阅尽人间春色”“往事越千年”,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的眼界纵贯古今,思绪变得更加悠远,思想变得更加厚重。“报道敌军宵遁”“六月天兵征腐恶”“宜将剩勇追穷寇”,战争年代,毛泽东不遗余力要推翻反动统治、改造社会。“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和平时期,毛泽东千方百计推动建设高潮,改造自然。“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毛泽东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不仅关注中国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未来;不仅关心中国人民的疾苦,也关心世界人民的福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