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三个人

作者:老报人 来源:红歌会网 2020-02-12 1321

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三个人

老报人

  1921年1月16日,在出席长沙新民学会会友的聚会上,毛泽东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愿做的工作是教育,当新闻记者,想赴俄学习,在长沙做的事除教育外,拟注意于文化书社的充实与推广。喜欢研究哲学。两年中,在求学方面,似从译本及报刊杂志上了解世界学术思想的大概。

  同年底,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一栏,他填写的是“教育事业”;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一栏,他填写的是“教育学”;在“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一栏,他填写的是“教育事业之月薪酬报及文字稿费”;在“备考”一栏里,他填写了“所志愿之事业现时还只着手准备,预备三年或四年后,个人须赴国外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后再回国从事所欲办之事业。”

  可见,已经是共产党员的28岁的毛泽东,此时还没有从政的打算。

  1964年1月,毛泽东对美国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我自己是湖南省的一个小学教师,没想到我会成为一个战士,并组织一支部队去战斗。我是被迫这样做的。反动派杀人太多。

  1965年3月23日毛泽东接见叙利亚代表团时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

  我还发现,在毛泽东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文七妹,他的恩师、岳父杨昌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批传播者李大钊,对他的影响最大。

  毛泽东能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首先归功于心地慈善的母亲文七妹,给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乐于助人的大善种子。毛泽东从小就跟着母亲做好事。谈到自己的母亲,毛泽东说: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舍。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不过在父亲面前她就不能这样做了。他不赞成做好事。家中因了这个问题时常吵闹。母亲去世不久,毛泽东在给同学邹蕴真的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我的母亲便是属于第三种人。

  毛泽东最敬仰母亲的就是,她有一颗博大的慈悲心。1919年母亲病世,毛泽东在《祭母文》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还撰写了一副灵联:“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毛泽东从小像父亲那样,只顾自家兴旺,不坑害别人,但也不帮助别人,他能成为开国领袖吗?有媒体报道说,我国南方有一个全村老少都参与制毒贩毒的“制毒村”,他们明知毒品害人,自家不吃专害别人。这种从小就跟着大人专害外地人的人,有可能长成真为人民谋幸福的伟人吗?

  是母亲文七妹植入的善根,决定了毛泽东的人生走向。

  杨昌济(1871.4.21——1920.1.17),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1912年夏,在阿伯丁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前往德国进行了九个月的考察。1913年后回到故乡长沙,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当老师,参加筹备湖南大学。1918年后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20年1月17日,于北京德国医院病逝。在一师任教期间,杨昌济就特别看好毛泽东这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认为毛泽东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杨昌济说他从事教育的目的和宏愿,就是“欲栽大树柱长天”,他有着非凡的识才慧眼。当时萧子升、毛泽东、蔡和森有“一师三杰”之誉称,但杨昌济病重临终前,向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好友章士钊力荐他的学生是毛泽东和蔡和森,请章资助他们干大事业。他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而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当时他们两个人只是小小的师范毕业生。后来的结果是,萧子升去了国外,晚年定居乌拉圭;蔡和森1927年就成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宣传部部长,1930年被国民党政府杀害;毛泽东则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他后来深情地回忆说——

  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杨昌济,他是一位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我后来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他讲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是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一个公平正直、品德高尚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我读了蔡元培翻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而且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我当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高度赞赏我那篇文章,给了我一百分。

  杨昌济对毛泽东成长的最大贡献是,毛泽东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四年半的求学时期,杨昌济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将毛泽东培养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进步青年,在一师举行的“人物互选”中,毛泽东是唯一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且这种教育理念,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13年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系。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起草了传遍全国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成为著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代传播者,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最早发起人之一。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李大钊高呼着“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年仅38岁。

  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主任期间,安排杨昌济介绍的毛泽东担任助理员。毛泽东回忆说: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7个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当我们大家都挤在炕上睡觉时,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每逢我要翻身,往往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意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把我当人看待。李大钊在毛泽东的成长过程中,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毛泽东找到了信仰,成了毛泽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动天下的引路人。

  1949年2月,毛泽东又回到了30年前北漂过的北平,这次是来成立新中国的,用他的话说,是来“进京赶考的”。他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李大钊。他说:“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8
0
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