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论办报办刊

作者:黄珊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年第6期 2022-01-19 1890

毛泽东论办报办刊

  

毛主席论办报办刊

摘要:办报办刊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战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毛泽东在办刊办报的根本原则、基本要求、方针方法,弘扬马克思主义文风,坚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思考,成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的办报办刊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办报办刊;新闻事业

办报办刊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战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毛泽东高度重视办报办刊工作,不仅创办、主编了大量的党报党刊,还提出一系列关于办报办刊的重要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办报办刊事业。毛泽东关于办报办刊的重要论述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对当今的办报办刊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办报办刊的根本原则

根本原则是行为的法则或标准,是办事情的根本遵循,对全局具有指导意义。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办报办刊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办报办刊规律,把坚持党性作为办报办刊的根本原则,指明了党报党刊的本质属性,使党报党刊成为服务党的伟大事业的重要武器,有力推动我们党组织指导工作和教育引导群众。

在《政治周报》《时事简报》《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工人》及延安《解放日报》等党报党刊创办伊始,毛泽东亲自撰文,指出办报办刊的根本原则,使办报办刊的宗旨、方向、任务与党的革命目标高度统一。《政治周报》是为了“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时事简报》是为了“提高群众斗争情绪、打破群众保守观念”;《八路军军政杂志》是为了“提高八路军的抗战力量”;《中国工人》是为了“团结自己和团结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延安《解放日报》是为了“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虽然各大报刊的具体工作任务不同,但是都紧紧围绕党的革命工作展开宣传,以党的任务为任务,体现了鲜明的党性原则。

随着我们党办报办刊实践的不断丰富,毛泽东对党性原则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总结。1942年,毛泽东使用“党性”这个理论概念对全党的新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阐释了党性原则的基本内涵,“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高度概括了办报办刊的根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向新高度。

毛主席论办报办刊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毛泽东关于办报办刊论述的经典篇章,集中阐释了党性原则的重要性、如何坚持党性原则。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把坚持党性原则视为“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要求新闻工作者向群众学习,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确保党报党刊保持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同年8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请示报告制度的决定起草过程中专门加了一段话,明确提出“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各地”体现党性原则是全党全局的要求,“必须”“无条件”体现党性原则是不容动摇的硬性要求,为办报办刊确立了党性原则的权威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仍十分重视和关心办报办刊工作,在多次谈话中提出“政治家办报”。1957年4月,毛泽东在同《人民日报》编委的谈话中提出,报纸写社论不联系当前政治,“不是政治家办报”。这应该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概念。后来,毛泽东在同胡乔木、吴冷西的谈话中多次论及“政治家办报”,要求办报工作“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对中央的每一项重要决策,要“订出写哪些社论、文章和新闻的计划,并贯彻执行”。1959年6月20日,毛泽东在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时再次论及“政治家办报”:“办报也要多谋善断,要一眼看准,立即抓住、抓紧,形势一变,要转得快。”瑏瑠这些重要论述指导着广大新闻工作者把党性原则贯穿到具体的办报办刊工作中,始终坚定政治意识,密切联系政治形势,保持政治家的敏锐和魄力,多谋善断,讲政治、讲大局,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坚持中央的政策和精神,时刻体现应有的党性原则。

毛泽东关于办报办刊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办报办刊的政治本质和特性,是办报办刊的首要原则。毛泽东把办报办刊工作与党的革命与建设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为办报办刊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政治方向,确保党报党刊的领导权牢牢地把握在我们党的手里。

二、办报办刊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贯穿于我们党的各项事业中。在办报办刊工作中,毛泽东把实事求是作为基本要求,强调党报党刊从实际出发,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重要方面,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事实说话,反映真理。

毛泽东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办报办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求用事实说话,讲真话。在他看来,真话是战胜谎言和假话的武器。早在大革命时期,敌人用谎言和假话作为反革命的伎俩,污蔑和中伤革命,迷惑广大人民。面对谎言和假话,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把“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作为反攻敌人的有效方法,并把十分之九的体裁都用来做实事的叙述,用“请看事实”回击谣言。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政治周报》坚持报道革命工作的事实,消解了对革命的误解和疑虑,澄清了广大人民对革命的认识,敌人的谎言和假话不破自灭。另一方面,反对讲假话,不偷、不装、不吹。在鼓励讲真话的同时,毛泽东多次痛批瞎说、扯谎、讲空话。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痛斥“瞎说”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在指导怎样办《时事简报》时,明确指出“扯谎”是“有害的”;在《反对党八股》中,列举了“空话”的罪状,把“空话”批得体无完肤,称之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批判了三种不讲真话的行为:偷———给别人写的东西调换几个名字,说成是自己写的;装———不懂装懂;吹———夸大成绩。这些重要论述厘清了真话与假话的界限,划清了实事求是与弄虚作假的范围,有助于党报党刊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坚持讲真话,杜绝讲假话。

毛主席论办报办刊

更为深刻的是,毛泽东为办报办刊指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有效方法———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贯穿在各项工作中。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毛泽东为办报办刊工作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详细说明了开展调查的七项技术,具体到调查的形式、对象、人数、纲目、方法、记录等各项细节;在《关于农村调查》中,阐释了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并进一步提出,要和调查对象交朋友,让调查对象了解真意、讲真话,从而调查出真情况;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也要常做常新,这样才能认识真实情况,讲出真话。这些都为办报办刊工作中讲真话提供了事实依据和方法支撑,为坚持实事求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办报办刊最基本的要求。毛泽东关于办报办刊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准确把握了新闻规律,富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成为我们党办报办刊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准则,为党报党刊真实反映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指明了方向,有效增强了党报党刊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有助于更好地教育和发动群众。

三、办报办刊的方针方法

方针是指引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方法是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正确的方针方法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障和有力措施。毛泽东深谙办报办刊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科学的方针方法,指导党报党刊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办报办刊的论述中,毛泽东解决了“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虽然目前学术界对该方针存在着多重阐释,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解答了党报党刊“依靠谁、为了谁”问题。在毛泽东看来,党报党刊要打开编辑部的大门,依靠全党、全体人民群众来办,最终是为了全党、全体人民群众懂得和掌握党的政策,拥有共同的目标,达到齐心协力的效果,并称之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通过“靠大家办”的方式,把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办报办刊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汇聚全党全体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发出全党全体人民的声音,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是对我们党办报办刊长期实践的理论升华,是群众路线在办报办刊工作中的体现和运用,使党报党刊更加贴近群众、凝聚力量,更好发挥斗争武器的作用。

毛主席论办报办刊

任何事业都离不开一支业务熟练、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办好党报党刊同样需要专业人才和专业队伍,需要一批优秀的编辑和记者。毛泽东非常重视编辑和记者队伍的培养工作,把出色的编辑和记者视为提高办报办刊水平的关键。在毛泽东看来,有了出色的编辑和记者,“才好改进自己的报纸和刊物”。在不同的时期和场合,毛泽东多次阐释了党报党刊需要什么样的编辑和记者,主要有政治立场、党性素养、工作作风、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在政治立场方面,要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敌人、同盟者、自己人采取不同的态度,明确工作对象是工农兵和干部,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在党性修养方面,要克服宣传人员中闹独立性的倾向;在工作作风方面,要摆脱“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在业务水平方面,要有冷静的头脑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我们党高度重视编辑和记者队伍的培养,形成了优良传统,为办报办刊锻造了一支出色的专业队伍,在新闻战线上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记者。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提到很多具体的办报办刊的方法,诸如党报要吸收党外人员发表言论;办地方报纸要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重视人民来信,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重视典型报道;报纸上批评实行“开、好、管”的方针;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用以“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等等。

毛泽东关于办报办刊方针方法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长期办报办刊的经验总结和集中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升华。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办报办刊实践,为办报办刊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准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历久弥新,对提高办报办刊效率、增强报刊宣传力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四、办报办刊的文风

文风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是社会风气、思想导向、工作方法、语言特点等多方面情况的综合反映,能够直观地体现作者的思想状态、语言水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文风是一个比“文笔”更深层、更综合、更广泛的概念。办报办刊的风格是文风的直接体现,是党风、作风的一面镜子。毛泽东非常重视办报办刊的风格,把办报办刊作为我们党文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形成作出了理论贡献。

毛泽东是文章大家,他一生撰文、改文、批注无数,对文章的写法有着严谨细致的要求。在他看来,好文章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生动体现,曾多次就文章的写法作出指导。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好文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字要浅显生动,短小精悍,不可空洞地讲所谓的大道理。二是要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尽量简洁,不可生造令人难以理解的形容词。三是要在思想上没有毛病,文通字顺,力求做到通俗化。四是要有战斗风格,尖锐泼辣,绝不吞吞吐吐。五是要让人感到亲切,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引人入胜。六是要形式多样化,写得不要刻板。七是要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八是要生动活泼、思想性强。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具备这些特点的文章能够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文风,是党报党刊要选用、刊登的文章。

毛主席论办报办刊

毛泽东注重把文风与党风、学风密切联系起来,把改文风作为重要的工作方式,并要求报纸、刊物进行改版,弘扬马克思主义文风,进而弘扬马克思主义党风、学风。他指出,恶劣的文风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那就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不仅批评了恶劣的文风及其危害,还痛击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之“原形毕露”。毛泽东亲自为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9月20日)拟定了第四版的征稿办法,明确对文稿提出要求:务使思想上无毛病,文字通顺,并力求通俗化,每篇以不超过4000字为原则。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延安《解放日报》进行改版,注重文学性和政治性,不再每天转载“国际大事”,减少了大篇幅的文章,开始写身边的人和事,成为一份“完全的党报”,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发生了转变,成为推动党的各项工作的强有力的工具。与此同时,各类各级报刊在宣传工作中贯彻改文风的要求,贴近群众生活,文风为之一新,为发动广大群众投身革命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毛泽东关于文风的重要论述,是对办报办刊工作的直接指导,有利于我们党的报刊贴近群众生活,保持真实、准确、鲜明、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营造马克思主义党风、学风作出了贡献,成为我们党办报办刊的宝贵经验和光荣传统。

五、办报办刊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相对于洋风格、洋气派而言的。面对国际舞台,中国共产党应当如何办报办刊?毛泽东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世界眼光,科学回答了这个问题,要求党报党刊办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根据毛泽东的论述,站稳中国立场,办出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报刊,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必须反映中国实际。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注意与外国的首脑、将士、记者、学生等接触,并如实反映中国革命的情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例如,为了记录红军在长征中战斗、行军等方面的情况,扩大红军在国际上的影响,毛泽东于1936年组织编写《长征记》并亲自征稿。这本书后来被命名为《红军长征记》正式出版。《西行漫记》的许多素材皆取之于这本书。虽然历时多年,但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长征纪实文集,进步报刊纷纷转载,向国内外读者展示了英勇无畏、亲民爱民的红军光辉形象。此外,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国际人士到延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红色中国的挑战》等图书得以成书并在全世界出版发行,反映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战斗实况和精神面貌,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赢得了世界赞誉。

第二,必须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影响,有一部分人产生了悲观情绪,对革命形势十分不利。尤其是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国内出现了投降妥协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全民族的第一个任务是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要求报纸、刊物等做好宣传鼓动工作,“我们一定要自由,我们一定要胜利”,“将敌人一切残暴兽行的具体实例,向全国公布,向全世界控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保持高度清醒,写下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反对投降活动》《反投降提纲》等光辉篇章,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向敌人掀起舆论战,发动报纸、刊物等大力宣传,鼓舞广大将士和全国民众奋起抵抗,激发了全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毛泽东的指导下,进步报刊上赞扬抗日英雄、歌颂抗日事迹、痛斥日军暴行的文章,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士气,增强了胜利的信心。以高度的自尊自信向敌人展开舆论战,在困境中发现希望,在危难中保持自信,在战斗中凝聚力量,这正是毛泽东指导办报办刊工作的非凡之处。

第三,必须让中国百姓喜闻乐见。面向全世界办报,怎么处理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一段时间里,在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影响下,并没有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导致“洋八股”“洋教条”的出现,硬搬国外的语言,对外国的事物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毛泽东斥之为“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毛泽东认为,虽然当时有人提倡“民族化”,但是并没有真正“化”,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向老百姓学习;虽然有人提倡“国际化”,但是并没有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完全脱离了民族形式。要处理好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必须让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必须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中国的民族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在指导办报办刊工作的过程中,毛泽东多次强调向老百姓学习,牢牢站在中国百姓的立场上处理国际化与民族化的问题,使我们的报刊反映中国百姓的生活,传播中国百姓的声音,体现中国百姓的特点,在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基础上,办出中国特色。

毛泽东学贯古今、博通中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始终站稳中国立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尊自信的原则,以高度自信的中国气派和百姓喜爱的中国风格指导办报办刊工作,正确处理了“中”与“洋”的关系,为我们党的报刊办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提供了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树立中国形象、增强中国自信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们今天开展国际传播工作、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仍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

毛泽东关于办报办刊的重要论述浑然一体,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办报办刊理论,解决了我们党办报办刊的一系列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党性原则解决了党报党刊“姓什么”的属性问题;坚持实事求是解决了党报党刊“说什么”的原则问题;一系列方针方法解决了党报党刊“怎么说”的准则问题;弘扬马克思主义文风解决了党报党刊“怎么说好”的规则问题;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解决了党报党刊“站在哪里说”的立场问题。毛泽东关于办报办刊的重要论述是长期实践和深刻思考的成果,是全党办报办刊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指引着党报党刊紧紧围绕党中央不断前进,为党的事业贡献宣传力量。

作者简介:黄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思想理论部副主任。

文章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年第6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1
0
6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