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破“一季一疫”的中国魔咒?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司马平邦说 2021-11-04 759

怎样打破“一季一疫”的中国魔咒?

司马平邦

怎样打破“一季一疫”的中国魔咒?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今天(11月3日)一上网,感觉很不好,因为打开今天的全国疫情数据报告,过去的24小时居然新增了93例确诊病例。这个数据回想一下,有可能是2021年以来最高的一天。

  在我们很多中国人的印象里,在中国的新冠疫情其实早已经消失了,已经被完全控制住了,但是现在居然又达到了每天新增93例(11月4日19个省区市新增87例)。前几天,几位专家还表态说,中国国内的疫情会很快控制住呢,本轮疫情是在10月中旬发生的,但是现在在我看来,好像还真没有明显的迹象证明专家的话。这次好像与之前扬州的疫情、瑞丽的疫情和广东的疫情还是有一点不同的。

  钟南山先生前几天接受央视采访,他谈到了中国的抗疫手段,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好,首先他说,我们的抗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先找到零号病人,再顺藤摸瓜理清它的传播链,然后,再确定如果出现了确定范围的暴发,那就进行一定范围的全民检测,来把病毒筛选出来,这是中国成功经验;在此之前我看很少有人这么细致地说过。我们还是要肯定这套做法的,事实也证明,中国的做法现在是全世界最好的。

  但是我们看今天,尽管中国有这样的方法护航着,仍然出现了一天93例新增的现象,真是让人忧心忡忡。

  钟南山在他的采访视频中也提到了一种思路,就是我们现在的方式基本上是被动式的,就是病毒来了,我们马上就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政府到医疗机构都马上行动起来,老百姓也非常配合,完成了上面的一系列措施。但是现在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因为,实际上中国的疫情,不只是和病毒搏斗,还是在和整个世界搏斗,因为在中国以外的全世界的范围内,大部分国家都在躺平,在美国的带领影响之下,对病毒传播任之由之。

  所以说,我们看到现在为止,全世界的疫情其实还是在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北半球进入冬天以后,我们知道,冬天以后病毒的活动会更加剧烈。北半球这些国家,尤其是这些大国,又都不认真防疫----当然它们也已经基本上失去了认真防疫的资格了。

  我在《司马平邦说》中已经说过多次,我们中国现在实际是一块疫情的洼地,现在越来越形成我们当时说的那种情况,中国的周边国家全是严重的疫情国家,病毒围国啊。这是我们最大的困难,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只是和病毒的战争,而且是在和整个世界的病毒在战争。

  《纽约时报》前两天就发了一篇文章,说为什么全世界都躺平了,你们中国凭啥不躺平?你看看美国人都被病毒给逼得变态到什么地步了?

  很简单,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值钱!

  所以就是要继续和病毒作斗争。但是怎么斗争,这就是一个思路问题。刚才提到钟南山说中国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思路。我觉得,还可不可以有新的思路?就是把抗疫从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我觉得万事万物总是要有进步的,总是要有改进的,以下就是我研究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

怎样打破“一季一疫”的中国魔咒?

云南省瑞丽市因为疫情长期封闭中,百姓生活艰难

  从今年以来发生的疫情,我发现基本上是有4个波峰,第一,就是今年1月份的石家庄疫情,第二,是4月份左右的云南瑞丽疫情,然后第三,就是7月份扬州到张家界的疫情,7月份中国的疫情处理得很好,显示出中国政府和医疗机构都非常有经验、有能力,中国老百姓也非常配合。

  然后,这第四个波峰,就是现在,从西北五省辐射开来的疫情,我们知道,比较严重的有内蒙古额济纳旗的疫情,后来又出现了黑河的疫情,又有河北石家庄的疫情,现在的这波疫情蔓延到了全国将近20个省、区、市,看起来非常凶猛。所以这一波疫情能不能像钟南山院士说的,一个月之内被摁住,现在还是要画个问号。

怎样打破“一季一疫”的中国魔咒?

黑龙江省黑河市的抗疫志愿者顶着严寒在战斗,异常艰苦

  我们现在回头看2021年的疫情,我总结出的规律,就是“一季一疫”,即一个季度必然会爆发一次全国性疫情。这个事还是很有意思的,虽然你能在短时间内把某一波疫情给摁住了,但是全世界范围内,新冠病毒却一直存在着,无论是出于生理原因、地理原因或经济原因等其他原因,它都存在,都在四处传播,我们的国门又不能完全封闭,而且中国马上要搞冬奥会了,疫情就总会渗透进来,不是从南边就是从北边,不是从天上就是从海里。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把这种“一季一疫”的客观现实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在中国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对疫情暴发“一季一疫”的这个规律,来进行封阻和反击,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所谓新思路。

  我们能不能把“一季一疫”先阻击成“半年一疫”,然后再阻击成“一年一疫”,从物理时间上,拉长国内疫情暴发的周期,把一季度爆发一次的疫情变成半年爆发一次,再变成一年爆发一次,然后变成两年爆发一次?

  为什么我甚至要提到了两年呢?因为我们看全世界的疫情,现在谁都拿不出好方法来完全制伏新冠病毒,那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更长期的打算。当然哪天出现特别好的特效药,或者病毒突然消失了,那更好。

  到现在的情况下,我看好像还没有太好的解药,那我们做一个前置的打算。如果能把“一季一疫变”成“半年一疫”“一年一疫”“两年一疫”,那我觉得也可以基本认为中国的新冠疫情就消失了。同时又给世界各地输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当然,他们学不学是另一回事了。

  那要怎么办呢,这里面我也研究过,就是一个攻与守的关系,病毒向人类进攻,向中国人进攻,中国集结起全国的力量,集结起政府的组织能力和医疗、科技的能力,还要加上老百姓那种抗疫的热情,来封堵病毒,来防卫病毒,这就是攻与守关系。我们现在做的是,面对“一季一疫”进行“一季一守”,按钟南山院士的话说,病毒来了我们就防守,不来我们就干别的,实际上我们的防守是随着病毒而来的,也就是一季度一次防守。

  从物理时间上,我们能不能把它直接变成两月一次防守,这样就从被动变为主动。就是每两月主动进行更加频密的防守动作,病毒来不来我们都进行主动防守动作,就是核酸筛查、老百姓大动员,还有疫苗的普及,等等,可以让各个单位、学校等,都针对“两月一守”拿出更具体策略。

  你病毒的打击是每季度一次,那我们的防守动作就是要压缩到每两个月一次主动防守,这就要出台更明确的对策,政府相关机构在一年之初,可以把每天要干什么都写出来,告诉老百姓我们都要干什么。把抗疫常规化。

  当然这也要考虑成本,但不管是不是有成本,病毒还是不饶人的,这样下来,我想我们实现“半年一疫”甚至“一年一疫”还是很有希望的。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一季一疫”就“一季一守”。

  这里头最大的困难,也就是成本问题,但这种成本可以用动员老百姓、动员人民的力量来把它化解掉大部分。现在西方的“与病毒共存论”让很多中国人也中毒了,这可能也是此轮疫情出现这么大范围传播的原因之一,因为什么呢,因为对人的个体来说,放松、轻松、不努力,这最省事,最容易模仿。那我们怎么规避这种东西呢?就是变成一种常规,常规习惯、常规动作,这里要说的就是对抗“一季一疫”,变成“两月一守”,甚至最后是“一月一守”。把“一季一疫”最延伸到“两年一疫”。

  当然我们之前采取且被证明非常有效的那些手段,比如注射疫苗,比如疫情发生时的全民动员,找出零号病人和理清传播链,这些都要保留着。要将这些都累加起来,累加的主要思路就是让人民更多参与,让人民聪明起来,就是用更高的防守频次,截住“一季一疫”病毒的进攻,织起更密集的网络。

  其实,对未来的世界,和未来的抗疫,我还是很悲观的,大家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这个病毒能不能完全去除我看都很难说。当然,哪天它突然就没了也很难说。

  总之是要做好长久斗争的准备,因为现在的新冠病毒确实很强大,现在德尔塔病毒之上又出现新的变种,钟南山也说现在全世界死亡率是2%,这还是很可怕的。

  尤其是几个人口大国的疫情。现在最大问题就是几个1亿以上的人口大国,中国、印度,14亿人,美国3亿人,俄罗斯1亿5千万人,日本1亿多人,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还有巴西,这些1亿人口的国家,除了中国都沦陷了,所以说,现在疫情的严重程度是和国家人口的数量完全是成正比的。

  所以,中国一定要做一个更长久的打算,从和病毒作斗争、和疫情作斗争的攻与守的角度,把“一季一疫”拉长到“半年一疫”和“一年一疫”,最后到“两年一疫””5年一疫“。这些才是真正理性的思维方式,真正和病毒打持久战,一直等到病毒的消失。

  或者那些不抗疫的国家都死光光了,没有宿主了,病毒也就死光光了,当然这是最悲惨的,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最终要有一个原则,就是中华民族一定要在这次大疫情中坚强地挺立,就是我们要用主动抗疫的方式,顶住病毒的进攻,更是顶住这个堕落的、无能的病毒世界的进攻。(策划:正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平邦
司马平邦
1
0
0
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