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十条”不是防疫放松,而是要求更高

作者:邱溱 来源:底线思维 2022-12-03 584

近日,一篇《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的文章,在社交网络引发广泛共鸣。

其实,这也是中央一直强调的思想,在二十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只是由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很多地方在执行时出现了误读。

而新二十条的出台,再次强调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很多地方将新二十条误解为防疫放松,事实上,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所提出的,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

笔者长期在流行病学一线做调研,就自己的观察谈谈对第九版防控方案和新二十条的理解。

“新二十条”不是防疫放松,而是要求更高

相关新闻报道

要求流调更精准

实际上,第九版和新二十条两个方案是对东部发达地区疾控的经验总结,核心是通过精准流调找到病例的密接,一方面迅速切断传播链,另一方面减少封控范围,保证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的正常生产、生活。

先谈谈流调操作。

第九版方案,发现感染者后,疾控和公安、电信部门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发现病例后,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该病例见过哪些人(认识的人,要求提供联系方式)、去过哪些公共场所(见到的人大多不认识);

2.见过的人作为密接直接隔离(如果该人员已在外地,就需要发出协查函);

3.明确重点公共场所后,疾控还需要与公安(图侦人员为主)、电信人员协同,找到同时间段到过该场所的人员。

换言之,精准防控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步骤:

及时发现病例 → 准确流调,查出认识的密接人员 → 明确重点场所 → 公安、电信人员筛查到过该场所的人员

可以说,只有顺利完成以上步骤,才可能以最低代价切断疫情的扩散。

然而,现实是,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还不太会做精准流调。

例如202110月的西北疫情中,甘肃天水市的绝大多数病例是靠全员核酸筛查出来的;又如20228月的西藏疫情,阿里地区首先发现的4个病例就未公布轨迹。

而在一些城市已经完成的流调中,也能发现大量失误之处,比如:

漏调,个别地区的流调只记录病例外出轨迹,不记录来访人员的情况;

同一个地点存在多个名称,不熟悉当地地理的人看不出关联,如有流调中提及的呼和浩特鑫光盛宴国际宴会中心”“呼和浩特凯莱迪花园酒店实为同一地点,类似操作无疑会影响对传染链的判定;

存在错别字问题,如苏州一确诊病例流调中提及的旺山风景区香音阁实为乡音阁

部分群众对距离没有概念,而流调人员也没有纠正;

关键地点讲不清楚,也不查实,如呼和浩特的一份病例流调中就直接写了“18:00-21:00在玉泉区大盛魁附近火锅店(店名不详)就餐后返回野马图村家中,因为调查不彻底,使得同日在这餐馆就餐、后获确诊的其他顾客未及时作为密接隔离;

以及,个别流调可读性很差,如有份吉林病例的流调,写在松江四中旁饭店用餐,实为吉林市第四中学,只是在松江小区附近,就被记录为松江四中,记录的吉林站西站实为吉林站西广场,等等。

要求加强不同地区的协作

第九版和新二十条两个方案也对不同地区间的协作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关于地区间的防疫协作,同样存在不少问题,相信需要经常出行的人士对此深有体会。

比如,部分疫情形势严峻地区外溢严重。

例如1128日,上海新增确诊病例2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8例。分类统计后可得知,其中外省来沪返沪和相关密接者共125人,占比高达76%

“新二十条”不是防疫放松,而是要求更高

上海发布未公开病例具体来源,但可参照杭州发布公开的风险点位。而在后者公开的信息中,石家庄出现次数较多。例如:

1126日:9C8555航班(石家庄-杭州,至少2例)

1127日:G281506车厢)(石家庄-杭州东)、NS3212航班(张家口-石家庄-杭州,至少2例)

1128日:G28150408车厢,至少2例)(石家庄-杭州东)、NS3212航班(张家口-石家庄-杭州)

这些信息显然在提示石家庄的疫情外溢情况非常严重。

值得指出的是,在1125日,石家庄的高风险地区划定得还很有限;而在11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提到,我们也注意到,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员中持续发现感染者,这说明部分有疫情发生省份在防范疫情外溢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有效控制疫情跨地区传播扩散风险,当天石家庄高风险区域数量大幅增加,说明当地执行国家规定的情况有所改善。

目前很多群众反馈,在跨城旅行时遇到层层加码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出现,可能很大一部分也要归因于出发地的消极防控。而对旅行目的地的基层来说,从带行程码一刀切转化为只隔离高风险区的重点人员,还不能导致疫情大规模输入,这一防疫要求及其对应的操作难度大幅提高,同时对数据精确度也提出更高要求,因为高风险区域必须划得非常准确。

此外,跨城旅行涉及到两地甚至多地(例如途径第三地高速服务区、机场、高铁站转车)协作,也考验各地之间的互信程度。

然而,现实是,疫情三年,期间多起事件严重影响了各地疾控之间的互信。比如,初筛阳性人员竟还能凭借绿码上动车返乡;比如,个别地方因非疫情事由乱赋红码;比如,地方严重瞒报确诊病例数量,明明方舱都满了,却只报告很少的病例,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高风险地区数量大于阳性人员数量的怪事。

在地区间的协作中,需要注意的是,高速服务区依然是流调薄弱环节,时至今日仍是多起疫情扩散的空间节点。

“新二十条”不是防疫放松,而是要求更高

高速服务区(资料图/新华网)

一些建议

对于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解决时对症下药,如行政上应对瞒报情况坚决处罚,在此不赘述;对于流调问题,笔者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流调信息系统,将保密信息和应公开信息分别存储。

1.系统设计构想

关于系统设计部分,各地可选择将本地系统(通过统一数据格式和接口)接入全国系统,或者直接使用全国系统。

具体说来,可用隔离地点+日期+序号的方式作为唯一ID;敏感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精确的住址,加密存储在另外的服务器,仅供授权人员查看;点位和对应时间信息应公开,每一个轨迹点包括停留时间起止详细的地点名称地点坐标,其中地点名称需与地图匹配,地图上没有的小店名称需要添加到地图里;此外,交通工具信息录入要规范。

而被流调人员的客户端,可集成支付数据、场所码读取等功能。被流调人员若有一定背景知识(如可以熟练使用电子地图),可自行录入轨迹,如按系统提示将轨迹点一一确认,并转化为坐标。相信轨迹自主录入搭配流调人员审核的方式,可以极大提升流调效率。

2.提升流调数据的质量

对于行程复杂的感染者或密接者,应当在隔离地点一次性完成病例所涉所有地点的流调,并将信息规范录入数据库,供全国其他地区的授权人员查看。

如果其他地区的疾控人员有对病例进行电话补充流调,可在系统中补充;如果碰到有的地点无法核实的情况,可以用现场勘查+视频确认的方式再次核对。

在数据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用算法比对,自动找到不同病例的共同轨迹,明确防控重点和各个病例的感染时间,提升防控工作效率。

3.信息汇总到单一平台

将相关数据脱敏后上传、汇总到单一平台,流调人员只需在单一平台上查看,就可以了解其他地区疫情情况,不需要流调函。

而关心外地病例轨迹的人,可按地区查询,也可按照传播链查询,这样只需很短时间就能完成自查。

4.最终,统一健康码

健康码的基础是流调数据,因此可以说,健康码迟迟难以统一,关键堵点在于信任。而重建信任,不仅要处罚违规行为,更应当建立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氛围。

有了全国统一的系统,各地均可以通过流调数据判定其他地区是否能及时、准确划定高风险;如果出现流调挤兑,也可以核实当地有没有按规定扩大风险区域,以兜住大多数病例,减少外溢风险。

每个地区疫情暴发的时候都可能出现流调能力不足的情况,如果能用算力顶住流调高峰,就可以避免封闭;在平台的统一协调下,各地疾控部门也可以在疫情高峰期间互相帮助,长期合作下来,就可以逐渐建立双边乃至多边信任。

信任到位了,健康码的全国统一就有实现的基础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