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访学被策反、手机“交友”被渗透……哪些人更应警惕被策反利用?
今天(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日,国家安全机关公布了一批危害国家安全典型案例,哪些间谍行为需警惕,哪些人员需警惕被策反利用?
出国访学遭拉拢策反
警惕“国门”之外的圈套陷阱
赵学军是一名航天领域科研人员,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出卖科研进展情况,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
起初,对方只是约他吃饭出游、赠送礼物。随着双方关系拉近,对方不时向他询问一些敏感问题,并支付不菲的咨询费用。赵学军临近回国前,对方向他亮明了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身份,将赵学军策反。
赵学军访学结束回国后,在国内多地继续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多次见面,通过当面交谈及专用网站传递等方式向对方提供了大量涉密资料,并以现金形式收受间谍经费。
不久后,赵学军的间谍行为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注意。2019年6月,北京市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赵学军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8月,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赵学军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以“交友”之名行“搜集情报”之实
警惕网络伪装背后的违法犯罪
社交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别有用心之徒。需警惕以“交友”“咨询”“兼职”等之名,行“搜集情报”之实。
韩潇是新疆某地一名普通基层公务员。2016年12月,韩潇赴外地旅游期间,通过手机交友软件与当地一网友结识,相谈甚欢。
回到家中后,韩潇经常在网上向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并不时抱怨工资太低。对方随即向其介绍赚取外快的方式。然而,这种赚取外快的方式实为间谍行为。
随后,对方进一步以金钱为诱惑,指挥韩潇搜集党政机关涉密文件,还专门对韩潇进行间谍培训,教授其沟通联络、传递情报的具体手法,并派专人向韩潇提供经费以及手机、SIM卡等通联工具。
韩潇在明知对方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的情况下,为获取高额报酬,仍铤而走险继续搜集提供涉密文件。
案发后,人民法院审理查明,韩潇先后向对方提供文件资料19份,其中机密级文件6份,秘密级文件8份,被鉴定为情报的资料5份,累计收取间谍经费12万余元。2019年3月,韩潇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人民币。
伪装“友善面孔”窃取我海空军事影像
警惕非传统领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通过伪装“友善面孔”借机接近我国公民,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2019年8月,辽宁大连的海参养殖户张先生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自己养殖场迎来了几名‘不速之客’”。黄某带领数名外籍人员,以“免费安装海水质量监测设备”为名,在张先生海参养殖场安装了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和海空监控摄录设备。
此后,张先生逐渐发现,水文监测设备的数据被源源不断地传输至境外,且很多数据与海参养殖并无关系。张先生感觉情况可疑,便拨打12339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经鉴定,境外人员在我国海域非法安装的监测设备,观测范围涉及我国空中军事行动区域,可以对我国非开放海域潮汐、海流等重要敏感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对我国海洋权益及军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举报信息,辽宁省国家安全机关对黄某及数名外籍人员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收缴了监测设备。黄某等人如实交代了非法窃取我国海洋水文数据和海空军事影像的违法犯罪事实。
哪些是间谍行为?
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和其他境外机构实施或指使、资助他人实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间谍组织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的;
参加间谍组织;
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
策动、引诱、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
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
进行其他间谍活动的。
哪些人更应警惕被策反利用?
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留学生、高校师生、军事发烧友、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人员、年轻网友等,容易被境外间谍机构策反、利用。
发现间谍行为拨打12339
保护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