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威立雅入侵与中国水务改革简史

作者:宗禾 来源:乌有日刊 2014-04-13 970

  新闻:

  4月11日中午时分,兰州市自来水被报苯含量严重超标。当日下午,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故情况。通报中提及,4月11日凌晨3时起,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就开始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意味着,威立雅水务凌晨3时就知道自来水苯超标,他们为什么不予以通报?为什么媒体报道后这个消息才被公众知道?”市民刘先生这样质疑。

  对于威立雅水务集团的说法市民仍然存疑:“从凌晨3时到中午时分近10个小时,有许多市民都在喝着苯超标严重的自来水,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

  市民杨先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自来水供应是‘生命线’,只有政府主导实施才能将人民群众的食品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外资企业首先想到的是投资回报,群众饮水会不会得不到保障?”

  威立雅是个什么公司?它如何垄断了兰州的水务?

  中国水务改革史

  “拷问”水务改革:怎么变成了产权改革?

  我国水务改革出现外资的身影,始见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通过直接或间接担保,获得政府间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主要大城市建设了100多个水务项目。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鼓励外资投资中国公用事业设施建设的政策出台,洋水务开始直接投资。但这一阶段水务业开放领域仅限于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未涉及管网,合作方式也以BOT和合作公司的方式为主。

  2002年12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2004年3月,建设部发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威立雅】、中法水务等外资水务巨头纷纷与国内水厂进行合资,出现了水务改革的第二次浪潮。

  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对城市供水行业改革而言,影响最大的表面上是特许经营政策,实质上却是产权改革政策,而其中的关键点又是城市水业资产的处置方式问题。

  “虽然建设部一直在推进特许经营制度,但是,在中国城市供水新的改革项目中,许多项目背离了特许经营。因为大部分自来水公司的改革出让了部分或者全部完全意义上的产权,实现了【专营】。”傅涛说。

  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在“2007中国水战略论坛”上表示,今后公用事业要坚持政府为投资主体。“特许经营改革,我理解是经营层面的改革。但是这几年实践走下来,我们产权改革的步子更快一点,经营权改革的问题研究的反而少了。”

  傅涛认为,在中国城市水业改革整体缺乏高层次的政策引导和保障,部分地方政府有着巨大的融资冲动,过度溢价正是因此而生,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水务改革的新阶段:本土水务已难见踪影

  股权改革和特许经营权放开之后,一批内外资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进入到各地水务企业当中。据统计,到2010年,中国需要2万亿元用于改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新的管网建设。

  但是,今年以来,在大型项目的招标当中,已经很难见到【本土水务】企业的身影。“2003年以前,外资还没有这么明显的优势。一是外资还吃不透水务改革的政策,二是地方政府比较排斥,认为改制过程中,政府承担了太多成本,而钱都让外资赚走了。比如职工安置问题,政府还担心外资进来后,水价会上涨,增加当地企业的生产成本。”国内某水务公司高管朱平说。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及公用事业改革的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匮乏,让各地政府显得捉襟见肘。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认为,水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发展资金。改革的初级阶段,大多是一些污水处理的小项目,国内水务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资金实力方面与国际水务巨头之间的差距不明显,还存在一定的机会。

  “由于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政府现在更看重谁出的价更高。所以,在国内二类城市的争夺上,首创股份这样的国内企业还有机会争一争,但在一类城市的大型项目上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外资给出的报价通常是我们的3~5倍。”朱平说。

  “水业改革发展到现在,到了建立健全规范的监管体系的时候了。“没有监管的水业改革一定是失败的改革。”金永祥表示,供水企业与公众利益的矛盾始终存在,政府在通过引入资本力量解决水业问题的同时,应对新体制进行监管。在整个监管体系中,监管规则建设是当务之急。

  威立雅横扫中国水务:高价收购令人咋舌

  威立雅前身是1853年12月14日成立的法国通用水务公司,1998年公司更名为威望迪集团,2003年又改为威立雅环境集团,是当今全世界唯一一家以环境服务为主业大型集团。

  威立雅水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三大水务集团之一,据集团提供的数据,其在全球拥有11个研发中心,拥有8万名雇员,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

  2002年,威立雅水务集团将其国际业务发展的战略中心转移至亚洲,而亚洲的中国更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在中国水务市场上活跃的外资企业主要以威立雅和中法水务为代表,尤其是威立雅这家全球最大的环境服务企业。

  威立雅在中国掀起一轮报价战

  威立雅在2002年就以净资产3倍的溢价收购了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的股权,随即展开了对深圳、北京、成都、天津、昆明、呼和浩特等地水务项目的投资。

  2007年1月,威立雅水务集团报价17.1亿元,与兰州供水集团签署了45%的股权转让意向性协议,远远超过同时竞标的中法水务报出的4.5亿元和首创股份报出的2.8亿元。

  5月,威立雅以9.53亿元的报价获得海口水务集团新组建的给排水一体的项目公司49%的股权,报价总额超过标底约3倍。

  2007年9月27日,威立雅水务以21.8亿元人民币夺得天津市北水业49%股权转让项目,这一出价超出净资产额3倍。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水务市场上单项合同额最大项目。在天津项目中,威立雅击退的是香港中华煤气和中法水务,二者的报价分别是9.2亿元和11.9亿元。

  2007年,威立雅在供水项目争夺上的大手笔,令业界咋舌。在国内水业的版图上,以威立雅领衔的外资已成为主导力量。

  威立雅主席:中国“是对非本地技术最开放的国家”

  如今,威立雅是中国水务领域最大的投资运营商,占中国水务领域的60%。迄今为止,在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地区都拥有正在运营项目。

  其入主兰州自来水市场后,不断复制兰州模式,横扫天津、宁夏、海口等多个城市的水务市场,成为中国水市场最大的洋水务集团。

  据新华社2012年底电,世界水务行业巨头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董事会主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弗莱罗近日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吸引和善待威立雅的市场。

  威立雅15年前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已在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50多个城市投资和运营了70多个项目。“中国是吸引和善待我们的市场,是对非本地技术最开放的国家。同时,威立雅也致力于以最优惠的价格为中国客户提供最好的技术和服务。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是双赢的局面。”弗莱罗说道。

  业界仍然不相信威立雅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投资回报。

  “它(威立雅)玩得太狠了,依照最简单的逻辑,投资就是为了赚钱,但我们怎么计算也无法理解如此高的溢价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回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水务集团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我是国内这个领域最早进入者之一,现在居然发现看不透市场了,海外投资者疯狂,地方政府也疯狂,但我疯狂不起来,因为没有那么多资金。”

  并非毫无征兆,实际上,5年之前威立雅就斥资约20亿资金,以净资产三倍溢价收购了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3年前,柏林水务联合体也曾高溢价收购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

  在地方政府以高溢价向国际水务巨头出让水业资产的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公众将要长期为高额水价买单、本土水务企业被边缘化,以及影响中国未来的“水危机”。

  威立雅如何收回利润?

  作为一项公用事业,高溢价并购国内水务企业,同行很难相信威立雅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满意的收益率;消费者则担心水价会大幅上涨;同业协会担心会形成新的垄断。

  由国内民营企业牵头的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发出关于城市水业资产溢价转让行为的公告指出:在政府定价的背景下,水业资产溢价是地方城市用以后预期的水价和水量收益进行的短期资产融资。因此,溢价的收益最终将进入消费者的支付体系中。

  案例一:青岛排污事件:为节省成本

  在青岛威立雅接手青岛的污水处理项目后,就曾遭到当地环保部门的点名批评。知情人士透露,威立雅将达不到向海里排放标准的污水排放到海里。

  “污水需要经过隔离、药剂消毒等数道程序才能向海里排放,每省一道程序就会减少一些成本,威立雅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省钱,节约成本。”据朱平分析,污水处理费一般城市为0.8元/吨,并且计入水价代收。青岛目前每吨水价为2.8元,其中1元为污水处理费。

  朱平认为,像威立雅这样的外资水务公司,十分注重控制成本。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曾经总结过外资水务公司的成本转移途径。

  案例二:津滨威立雅涨价却“亏损”疑云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威立雅入侵与中国水务改革简史

  威立雅曾经期望兰州政府作出承诺,即每2年上调一次水价,每次上调0.2元,在30年特许经营期限结束时,兰州的水价最终能达到4元左右。但是在合资后的第二年,就提出目前水价低于供水成本,申请水价上浮49%。

  根据天津市自来水集团财务资料,自2008年以来,天津市居民用自来水公司售水成本逐年下降,2010年成本平均为3.54元/吨,去年约在3.4元/吨,今年或更低。自2007年以后,天津市居民用自来水价格每隔两年上涨0.5元/吨,截至目前,居民用自来水价格为4.9元/吨。

  法国水务巨头威立雅在中国最大的合资公司天津津滨威立雅水业有限公司(津滨威立雅)连遭亏损。但威立雅在天津的另一家合资公司天津通用水务有限公司(通用水务)则连年盈利。

  津滨威立雅财务资料显示,该公司2011年净利润为亏损6977万元,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2000万元。而同期威立雅控股的天津通用水务有限公司2011年净利为2171万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1157万元;而另一外资水务巨头中法水务旗下的天津中法芥园水务2011年净利润2173万,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79万元。

  同在天津经营城市自来水业务,业绩相距甚大。津滨威立雅是天津市最重要的供水公司。其中,威立雅出资21.8亿元占股49%。

  尽管威立雅都是参股各地自来水公司,无控股权,但是威立雅一般会在合资公司下面设立一个自己控股的运营公司,专门运营合资公司业务。外界有观点质疑威立雅合资公司亏损,但运营公司盈利。

  对于合资5年后连续亏损,2012年12月5日,威立雅中国媒体宣传负责人刘拓表示,“公司内部规定不能向外谈论财务的事”。

  对于亏损原因,天津自来水集团的解释是:由于公司负责海河以北地区的供水业务,成本价格和母公司一样存在倒挂现象,因此形成亏损。

  同为自来水供应合资公司,天津通用水务有限公司和天津中法芥园水务有限公司却都是处于盈利状态。

  一般来说,威立雅在水务运营方面效率要远高于国内企业,2007年威立雅中国曾表示,在中国的水务业务每年有12%-18%的收益。

  成本逐年降低

  天津市居民用自来水的价格却是每隔两年上涨一次,而且是每次上涨0.5元/吨,涨幅超过11.4%。

  天津自来水集团内部资料显示,天津市居民用自来水平均单位成本在逐年下降,2010年,天津居民用自来水售水成本(包括外购原料、主要材料、动力、工资、折扣、维护费用、制造费用、净水费等成本在内)为3.54元/吨,2011年成本在3.35元。

  2010和2011年天津市居民用自来水价为4.4元/吨,扣除上述成本,2010、2011年每吨水含税利润各为0.86元、1.05元。如果再扣除引滦水质保护基金0.33元、附加费0.17元、增值税0.11元,上述两年每吨水的毛利为0.25元、0.44元。

  郎咸平:威立雅亏损?

  按照市值来计算,按照郎教授的算法,兰州水务公司市场价值19亿元,我们以17亿元就卖掉了,也就是说如果从股票市场上买的话需要19亿元。虽然和净资产相比是4倍的溢价,可是威立雅17亿的价格还是达不到市场价值,比市场价格便宜2亿元。而且兰州市政府又免费送给威立雅价值8.37亿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后的水价还要根着收入和物价水平来上调,否则兰州市就违约。

  如果违约的话,威立雅会打着法国中央政府的旗号,到处起诉兰州市政府,把钱要回来。而且我们发现转让出去的都是盈利的业务,真正需要投资建设的管网,要么兰州市政府自己做,要么就以涨水价的方式补贴给威立雅。

  两年前签的合同到今天,水价没少涨,可是威立雅既没有投资建设水管网络,也没有引入新的技术,专家也没有过来,专业经理也没有聘请,整个企业原班人马一点没变,只是财务报表做了不少功夫。利润表面上透过会计操纵【亏损】了,所以要求涨价,至于为什么亏损了,成本怎么核算的,威立雅悍然拒绝调查。

  当然,威立雅又说你不涨价没有关系,兰州市政府必须再把水厂买回去。而且必须以威立雅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来谈价格,至于资产负债表是怎么算的,威立雅悍然拒绝透露。

  你会相信我今天讲的是事实吗?

  你们晓得郎教授的财务分析是一流的,我自己不去分析啦,我让我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去分析都超过我们官方的分析。他们资产负债表的细节是不公布的,但是我们发现他们下了不少功夫。在没有做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却增加了资产,我不知道是怎么增加的。

  亏损,没有投资,资产能增加吗?这些人造假的能力绝对在我们之上。因为资产增加只有2个办法:第一,增加投资;第二,利润,保留盈余,才能转成资产。

  你既不投资,又不赚钱,你的资产怎么增加的?我不懂。如果兰州市政府要回购的话,就得用这些资产不知道怎么增加的价值来回购。

  案例三:兰州政府最终买单

  除了对未来水价上涨的预期外,威立雅在兰州项目上,与兰州市政府签订的有偿转让协议,为其收益能够得到保障埋下了伏笔。

  “据我了解,威立雅与兰州市政府签署的协议内容之一,就是经营期满后的有偿转让方式,这样威立雅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国内某水务公司高管朱平说。

  特许经营期满后,运营企业一般会通过有偿转让和无偿转让的方式,将水务资产移交给当地政府。

  “合同到期之后的资产处置问题,很容易被政府忽视。威立雅在兰州项目上,与兰州市政府签订的是有偿转让协议,当地政府最终要从威立雅手上把这些资产买回来。”朱平表示,“威立雅在兰州的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这期间产权的权重和不确定性将加大,现在已向兰州供水集团注资了10亿元,30年经营期满后,如果以清产结算的方式,即使按全部折旧来计算,最终转让给兰州政府的价格也不会低于10亿元。”

  “可以相信,30年时间,威立雅完全可以把这部分资产做大数倍,再按照当时的资产价值卖回给兰州政府,这样威立雅就能把投资和预期利润都收回来。”朱平说。

  郎咸平谈威立雅:

  法国公司到国外的收购都是政府行为,是国家的战略。

  我们允许家乐福到中国来设超市,可是你去法国开个超市是不可以的。只要中国人在法国开超市超过300平米的话,必须经过法国中央政府的批准。因为法国人、美国人把零售行业当作一种战略性行业,更何况水、电、天然气。我们为什么让他们这样进来呢?

  因为我们不懂游戏规则。威立雅花了17亿购买我们的水厂,签的合同有什么埋伏呢?

  第一,规定了一个水价上涨的公式。而且我突然发现这个公式跟成本无关,你生产的1立方米的水成本是5毛钱,如果涨到6毛钱的话,你加价我还理解,因为成本上升了。

  可是兰州水价必须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CPI)和收入水平上调,而不是根据成本。我们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威立雅在舆论的压力下非常气愤的公布了这个公式。按照这个条款,兰州市必须涨价,否则萨克奇就要打电话。

  第二, 兰州供水集团的土地本来要卖8.37亿元的,但是兰州市政府考虑再三,为了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决定不将其计入转让资产。也就是说免费给他,免费把价值8.37亿元的土地送给威立雅。

  第三, 兰州市供水设施改善前,改造的潜力很大。因为兰州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没有分开,而且整个兰州市的管网漏损率高达50%以上,水一半都流掉了。

  工业用水对水的品质要求是很低的,他就是为了冷却机器,即使脏水也无所谓。但是由于兰州市没有把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开,因此工业用水还是用自来水。

  而且威立雅不负责维修供水网络,他只干一件事,就是什么都不干,只需要根据物价和收入水平随时调水价。整个兰州市这么大的水网他不改,按照合同规定,最贵的一块由兰州市政府去做。如果兰州市市政府要威立雅去做的话,威立雅说所有改造网络的成本全部反映在水价上。那兰州市政府压力就大了,这样的话水价要翻两三翻了。所以兰州市政府只好像小媳妇一样忍气吞声,自己全干了。威立雅干什么呢?他只赚钱。

  富人涨10倍,穷人用水减一半,好不好?

  2009年1月,瑞士达沃斯世界论坛年会发布报告称,为给农业灌溉和水库提供水源全球70%的主要河流面临枯竭,人类不能像以往那样使用水资源,否则全球经济网将崩溃。

  我国多年来人均水资源是2200立方米,不及全世界的人均占有水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因此如何透过水价调控用水十分重要。但是调整水价又必须与民生结合起来,那么从兰州模式看,我们应怎样设立适合我国民生的水价模式呢?

  所以,只要兰州模式一推广开,这次也确实是从兰州开始水价上调。我们的学者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少干坏事,他们给各地政府提供理论依据,这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事。只要某些地方政府想干什么事的话,不管对与错,找来的一群学者就会帮着找理论依据。

  他们的依据很可爱:

  第一, 调升水价其实对有钱人的伤害是最大的。这句话我根本就听不懂,他说因为有钱人家里有游泳池,要洗桑拿,所以他们的用水量是一般老百姓的100倍以上。因此涨价的话,他们每个月要多付3000块,所以对他们的负担非常大。而一般老百姓只付30块,相比之下有钱人受到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这是什么逻辑啊?对于中国这些暴富的企业家而言,3000块算什么呀?

  可是对于各位普通百姓,每个月水费增加30块,你就少吃3顿饭,因为大部分人是非常贫穷的。

  我的建议是,你涨价可以,就涨这些国企、有钱人、用游泳池的、洗桑拿的,他们涨10倍。小老百姓减一半,你看好不好?这样涨价的话,我相信威立雅事件就会得到非常大的缓解。

  第二, 我们学者说,世界银行测算了3%的原则,也就是说水费占居民收入的3%是最合理的。以深圳为例,水价是15元/吨,目前远远不止这个水平,由此他们推断水价上调的空间非常巨大。

  人家美国是什么水平?人家人均收入几万美元一年,我们几千都不到。我们人均储蓄才6000块,这么贫穷的国家,你引用美国的模式,脑子进水了。

  以北京为例,由于最近缺水,所以搞了个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之后水的成本是6元/吨,比现在北京的水价大概多20%。可是我们北京的某些专家预测,这个价格不能够有足够压缩需求的能力,所以将来缺口还是很大的,因此要把水价提高到8元附近。水价上调到8块/吨,再配合北京不断飙升的房价,老百姓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我在最后想送给各位一句话,我们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有时候老百姓经常吃不上饭,这我倒是理解。可是老百姓因为水价过高而喝不上水,历史上还没出现过这种现象。

  当然我们各地地方政府也不要着急对号入座,我说的是某些地方政府有兰州模式的嫌疑。因为你为了招商引资,把我们老百姓的命脉都卖掉了。而且你是高价拍卖,因此他们一定会通过合同的方式给补回来。最后就是由我们各位小老百姓来买单。

  当然我们中国一向是尊重合同的国家,都已经签了,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讲了。干脆能者多劳,我们企业家这么辛苦赚这么多钱,你能不能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呢?

  所以在这种不平等条约的压迫之下,我们只有发出最后一声怒吼,请他们涨10倍,我们减一半,你们说好不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