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王国平 来源:红旗文稿 2014-06-27 619

  现在,中国已进入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杭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来说,如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笔者认为,要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两个发展方式不可分割,只有把两个发展方式转变一起抓,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三种思路

  1.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近年来,杭州在城市建设上既借鉴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的合理元素,又吸取不少城市“拆旧建新”的现实教训,提出了以“保老城、建新城”为特征的城市有机更新理念,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突出“有机”二字,坚持以民为本、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文化为要、系统综合、品质至上、集约节约、可持续发展八大原则,传承历史、面向未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让杭州这座古老的城市青春永驻、生命长存。

  新世纪以来,杭州先后实施了三轮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由点到面,由线到片,大力推进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道路设施、城市河道、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特别是做好“城市群”、“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新城”和“城市综合体”四个层面的“城”的文章,推进城市形态有机更新。我们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原则,先后实施文保单位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保护、有价值老房子保护,并结合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庭院改善等工程,推进街道建筑的有机更新,有效保护了古城风貌,传承了历史文脉。杭州先后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良渚大遗址综合保护、“一湖三园”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大学城建设、生态市建设等重大工程,推进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保护了人文环境,改善了生态环境,优化了景观环境,提升了人居环境。并按照打造“畅通工程”、“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文脉工程”、“竞争力工程”五位一体要求,坚持以“道路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六带”方针,推进城市道路设施有机更新,彰显城市特色,弘扬“城市美学”。围绕彰显“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先后实施了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市区河道综合保护工程,走出了一条以“河道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子。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不懈地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

  建立一个既与世界接轨又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互为支撑,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3+1”现代产业体系。“3”就是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1”就是文化创意产业。但是,仅仅关注转型升级是不够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转型升级是手段,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才是目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对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战略性、系统性、超前性谋划。只有解决好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问题,明确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和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有方向、有目标,确保不该发展的产业不盲目发展,以免这些产业在若干年之后就被淘汰,而必须发展的产业尽早起步。目前,对新产业的提法很多、概念也很多,如有高科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法等等。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进行不同描述,这是无可非议的。很多新概念都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但必须有一个一定之规,就是产业体系一定要相对稳定。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概念太多、规划太多,往往是前一个规划还没完成,后一个规划又制定出来了,前后规划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也就是说,产业结构调整缺乏一个必要的、明确的目标模式,这可能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这个目标模式虽然也要与时俱进,但至少要相对稳定,要稳定一二十年才行。鉴于以上认识,杭州出台了“3+1”现代产业体系,对产业作了全方位的描述并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是杭州近几年某些产业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比如,把文化创意产业从服务业中单列出来,取得了迅速发展。

  3.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不懈地以做城市做环境带动做产业做企业,以政府办好企业围墙外的事带动企业做好围墙内的事。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政府不仅做“企业围墙外的事”,也做“企业围墙内的事”,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重点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近一段时间,全国一些地区由于盲目上项目、搞投资,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现象,甚至已经蔓延至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不加以防控,甚至有导致连锁性的经济风险、经济危机的可能。这种“高水平”的重复建设,显然与部分地方政府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过多干预产业发展有很大关系,需要引起城市管理者们的反思。杭州为了推进“环境立市”战略,坚持“做城市、做环境”,坚持办好“企业围墙外的事”,为企业发展创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和旅游休闲环境。先后实施了三轮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由点到线,由线到片,大力推进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道路设施、城市河道的有机更新,特别实施了西湖、西溪湿地、运河、湘湖、市区河道等五大综合保护工程,南宋御街等10多条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钱江新城等20大新城建设,奥体博览城等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以及一系列的道路交通整治等重大工程,南宋御街等10多条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以及一系列的道路交通整治等重大工程,使城市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实践中的积极探索

  基于以上三点认识,顺应世界城市和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实际,杭州着重在以下10个方面作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为契机,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就是接轨机遇、融入发展,就是提升国际化、推进现代化。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杭州要努力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坚持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社会共享的总体思路,主动接轨大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在接轨融入中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特别是充分发挥杭州作为沪杭、杭甬、杭湖宁三大综合运输通道和沪宁〔沪〕杭、沿杭州湾、杭湖宁三条发展带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彰显自身特色,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提升杭州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2.以建设新城为依托,推动产业集聚化、高端化。

  杭州围绕“一主三副六组团”格局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目标,规划建设钱江新城等23座城市组团。按照城市有机更新模式,引入“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围绕“竞争力强、规模大、服务优、环境美、品质高”目标,加快新城建设,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使新城成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平台,把新城打造成“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样板,实现从“建区”向“造城”的历史性跨越。

  3.以建设城市综合体、商务楼等为载体,发展楼宇经济。

  发展楼宇经济,不仅是城市经济在空间载体上的一场重大革命,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杭州坚持总部经济、文创经济、税源经济“三为主”,坚持市区联动、“三力合一”、以大带小、高低配套、以存量带增量“五项原则”,着力在招商一批、管理一批、更新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五个一批”上下功夫,形成市区“两轴两核,六心十三区”楼宇经济布局结构,推动楼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另外还有像柴家坞这样的“农居SOHO”。将这些普通的农居改造成“SOHO”,引入文化人和大学生创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4.以建设市域网络化大都市为抓手,发展郊区经济。

  东快西慢、东强西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杭州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城带乡、以东带西,是杭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以城带乡、以东带西,可以带动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市域经济发展格局,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世纪以来,杭州加快构筑以杭州市区为中心、县(市)城为基础、中心镇为节点、高速公路和“黄金水道”为骨架的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打造市域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促进八城区与五县(市)集合式、捆绑式发展,使五县(市)成为杭州大都市发展的“新蓝海”、新增点、主战场。特别是把五县(市)作为特殊的郊区来看待,坚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与培育郊区型特色产业相结合,着力构建具有郊区特色的“3+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郊区经济。

  5.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为前提,打造全国民营企业总部中心。

  新世纪以来,杭州牢固确立“环境重于政策”、“环境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投入”理念,把“环境立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努力营造一流的人文、体制、法治、治安、政策、政务、人居、生态、硬件环境,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兴办一流的企业。城市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了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吸引了各方人才来杭投资创业。现在,杭州已成为“浙江民营经济第一大市”。

  6.以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为突破口,推动“退二进三”、“优二兴三”。

  从2002年开始,杭州实施“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工程”,至2010年底,基本完成了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任务。实践充分证明,通过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搬出了“三个新天地”:即实现工业企业的“脱胎换骨”,搬出新规模、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搬出了企业发展的新天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搬出了杭州工业发展的新天地;“退二进三”、“优二兴三”,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搬出了城市发展的新天地。凡是从主城区搬迁的企业,现在都比原先规模增加了几倍,甚至十几倍。杭州城市风貌被保护了下来,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比如,杭州一家百年老厂房——杭州通益公纱厂被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并被改造成中国扇博物馆。

  7.以大项目带动为手段,培育新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

  新世纪以来,杭州先后实施了西湖综保、西溪湿地综保、运河综保、市区河道综保、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良渚大遗址综保、钱江新城建设、地铁一期、“交通西进”、“东网加密”、“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道路综合整治、“两口两线”及扩大范围建设整治、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庭院改善、物业管理改善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城市有机更新,提高了城市品位,也极大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充分证明,这些重大工程不仅是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还是提升城市品位的“竞争力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撒手锏工程”。

  8.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发展低碳经济。

  2009年,杭州在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左右,这一指标比全国高5—10个百分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支撑。

  9.以城市信息化为基础,带动信息产业化。

  城市信息化既是应对全球化、新经济、互联网挑战的必然选择,也为信息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创造市场空间。杭州从2001年起,实施以构筑“数字杭州”、建设“天堂硅谷”为主要目标的“一号工程”,以“一市一网为基,‘三网融合’、‘天地合一’为本”,坚持开放与整合相结合,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集约化体制构建综合性、立体型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架构,形成了由华数以及电信、联通、移动支撑的“1+3”模式,拥有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现代通讯网络,以及由光纤同轴混合网和宽带城域网“两环支撑”的宽带信息骨干传输网络,市区基本实现了“百兆进楼幢、十兆进家庭”的目标,率先在国内基本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发以电视机为基础的家庭信息终端、以手机为基础的手持信息终端、以城市电视为基础的公共信息终端等“三大终端”,走出了一条杭州特色打造“数字城市”、“数字家庭”、“数字生活”的新路子。实施“电子商务进企业”、“网商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围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智能互动、协同服务”总体目标,实施市民卡、数字城管、“96345”服务信息统一平台等重大工程,开通网上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市民之家等系统,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城市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信息产业化的跨越发展,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游戏和电子商务、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游“6+4”产业链迅猛发展。

  10.以城市品牌为龙头,联动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城市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导向牌”、凝聚人心的“吸铁石”、城市形象的“金名片”。当今世界已进入了城市品牌经营的新时代,出现了由企业品牌经营上升为城市品牌经营的新趋势,城市之间通过品牌的经营在生产力、文化力、竞争力上决输赢、论高下。2006年,杭州通过面向全国征集城市品牌,最终确定了“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杭州在品牌经营过程中,以城市品牌为龙头,充分发挥城市品牌对行业、企业、产品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各类品牌有效链接、良性互动,相互支撑、整体提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无论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目标和结果,两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努力使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受益者,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做到转变和发展为人民、转变和发展靠人民、转变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转变和发展成效交人民检验,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由今天的梦想成为明天的现实!

  (作者: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