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关于“混合”改革,跟中石化聊聊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红歌会网 2014-09-17 308

司马平邦:关于“混合”改革,跟中石化聊聊

腾讯等千亿注资中石化   昆仑岩少将评“中石化混改”

  此次,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到底是计划性的改革?还是市场化的改革?

  我认为,对此有一种似乎更和合适的说法是,这是为了适应市场的计划,但说到底,它首先肯定不是市场化改革,而更是基于政府及其经济学家智囊们的一纸行政命令,但对于中石化本身,它真有这个需求吗(它是指企业,而不是老板)?这个需求有那么强烈吗?

  其实,说到中国整个的“改革开放”原始初衷,即邓小平为什么在毛泽东时代的基础上改革?和邓为什么要在毛时代基础上开放?好像邓小平早就说过,是因为国家经济过不下去了,要崩溃了,云云;若依此套在现在的中石化身上,问题就出来了,中石化要将销售系统的30%让出去,做出这么大关系所有制的动作,是不是也因为“过不下去了”“要崩溃了”?

  谁来回答我一下,中石化以及它的销售体系哪里过不下去了?要崩溃了呢?

  试想,如果邓当年不是以中国经济萧条的理由,那他提出改革开放能找到强推依据吗?若邓执意改革开放中国的结果将如何?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也许可以当个侧面的参考。

  这个原始初衷(政府及其经济学家智囊们的一纸行政命令)就决定即使以后中石化的销售体系,再如何做得像市场化那么回事,最终也得失败,而且,我还相信,这事只要政府再换一届班子,就会一切推倒重来。

  还有,为什么要卖30%而不是3%,或者是其他的数额?

  还有,既然要所有制都可以放下了,为什么中石化的销售体系就不能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认购?既然中石化这次改革只是想“混合”一下下,为何不直接购买一些目标民营企业的股份,比如,这次中石化的销售体系想把一部分出让给腾讯公司,以达到接入互联网的目的,但为什么不想办法购并腾讯公司(或者是其他的互联网公司),那不也一样是“混合”吗?那不一样可以接入互联网吗?即,当中石化把“混合”所有制的方向设计为单向出售,而不是双向或多向的时候,名似为混合,实却为私有。

  其实,话说回来,我估计中石化就是真的想控股腾讯公司,马化腾也未必愿意,因为在腾讯那儿,他们并不认同“混合所有制更优越”的说法,不只腾讯不认,我相信凡是正赚着大钱的民营企业都不会认同,故,所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没有政府性的强制命令是搞不定的,这就是我说的,本质上说它根本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变向的计划和命令经济。

  而所谓的引进民营资本,让国有资本更活跃的说法,我也认为确有一定道理,但这只适用于那些经营不良甚至处于崩溃边缘的国有资本,所以说,若混合所有制只是给这些企业开药方,混合所有制比国资更优化的说法我是信的。

  但,如此一说,中石化肯定是不会包含其中的。

  中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和最有赢利能力企业之一,据说每天缴税七八亿,却把整个销售体系的30%做价1000亿人民币出售,以“混合”所有制,我没有兴趣分析这样的作价是多了还是少了,因为多了或者少了,也并非一时之事,要看长远;但我以为这种方式本身是极端违背市场规律的,若中石化是私人企业,老板肯定不会这么做,而更会去想法购并别人,那种让自己的股东资产增值的办法更好。

  感谢中石化官微(@石化实说)在微博上对我的一些质疑公开回复,如下:

  小石头家近期做了一单大交易,司马兄们多虑了。鞋子合适不合适脚趾头最清楚,反正小石头和伙伴们都笑了。这次混改是增资扩股,可不是作价出售,国资一分钱没流失,蛋糕却越做越大,取长补短,激发活力,惠及百姓,多方共赢。千亿真金白银开发非油潜力,何乐不为?

  对于上述回复,我想说的是:

  1.说“增资扩股,不是作价出售”,中石化官方的这种说法非常不准确,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增资扩股一般指企业想增加注册资本,增加的部分由新股东认购或新股东与老股东共同认购,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并可以用增加的注册资本,投资于必要的项目。此次,中石化若不出售股份,如何又能获得增资?有购就有售,私以为该官微的这种解释有瞒天过海的意图,不善。

  2.说“国资一分钱没流失,蛋糕却越做越大”,这更不确,是不是国资流失了,许多事不是今天明天就看得出来的,这事得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什么是市场化?市场化就是不确定的赔与赚,世界上一点儿不赔的买卖是没有的,作为中石化官微轻易下此结论很不妥;至于说到蛋糕越做越大,这更不靠谱,关于此薄与汪当年曾经有过争论,而作为一个中国老百姓,我只关心国资的蛋糕是不是真的越做越大,或者说越做越大的蛋糕是否真的有惠于国资。

  3.至于“千亿真金白银开发非油潜力”,对中石化来说更是不靠谱的说法,你是“中石化”,不是“中非油”,一个企业的能量到底有多大?这也是有定数的,不过这句话倒似是证明了此次“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不是为了增加中石化的核心业务能力,而是搞非油,我倒想起改革开放之初许多国有军工企业放下主业搞民品,造飞机的造洗衣机之类的,想想现在那些企业还有几个活着?再说,当时人家也是为困境所逼迫,是病乱投医之举罢了?但依我看,现在中石化的病不在身体上,而在头脑里。

  4.其实,中石化官微的这条回复,特别让我想到李连杰同志前段时间对于一些质疑壹基金的网友的回复:这点儿钱对我们哥儿个也不够分的……之类的,顾左右而言其他,拿腔调而无干货,会让人觉得心里一定有猫腻而不可言的;其实,作为中石化特聘的“社会监督员”,本人是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国有资本实体才受之的,而不是因为它是中石化(这名字里若没有那个“中”字,谁会把你当回事?),我这次对中石化“混合”所有制的一些想法,有质疑,也有求教,中石化官微若真想理,应本着公心逐条回复,这对我个人是种教育,对旁观之人也是解释,那多好。

  另外,关于“混合”所有制,我以前曾写过一条微博,讨论这种“改革”的逻辑悖论:

  1.若此改革方向绝大多数是向民营企业(私企)或外资扩股,为可不能说是私有化?

  2.若改革后国资的地位没有任何动摇,为何说又是所有制改革?

  3.若说混合所有制更优化,为何不说服联想和阿里巴巴也来“混合”一下?

  4.若混合所有制更优化,为何只“混合”赚钱的国企,而不“混合”赔钱的国企?

  5.回到问题的最初,说混合所有制比原所有制更好,到底是纸上谈兵得到的结论,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得出的结论?或者从西方经验中借鉴来的结论?

  最后,再引用一种来自民间,却很有见地的说法:其实,当前中国的国有资本最急待用改革解决的问题,其实不是“混合”所有制,而是如何通过实实在在的制度改革,让中国老百姓真正从名义上的国资所有者,变成实实在在的国有资本的股东。

  我甚以为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平邦
司马平邦
0
1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