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芯片,岂能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

作者:平 说 来源:今日平说 2018-04-18 2216

重大利好!美国终于对华封杀芯片出口~自主研发的春天来了

 

从昨天开始,各种博主都开始推送关于美国终于重磅出手,封杀对华芯片出口的新闻点评,表达了紧张和愤怒的情绪。最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的产品在中国畅通无阻,中国市场成了苹果和特斯拉们圈钱的乐园,但是美国市场却成了中国华为和中兴的地狱,不仅要面临无休止的政治审查、罚款、调查、封杀,如今更从源头下手,决定不再向华为和中兴出口芯片,直到2025年。

一个芯片,岂能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旦芯片被封锁,就相当于一个人被掐死了脖子,死亡顷刻之间就会到来。所以,很多人都对这件事很紧张。就连中兴股票交易,也被紧急停牌。不过即便如此,中兴股票也从44元的高位,跳水到了30多一点。可见美国对华封杀芯片这件事,对华为和中兴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影响有多大。

那么,华为和中兴对美国芯片的依赖严重吗?答案是,相当严重。虽然有一部分国产芯片,但是真正核心的芯片我们几乎是全部依赖从美国进口的,还有些芯片型号即便国内能够制造,但也根本无法批量生产,或严重产能不足。也就是说,虽然华为和中兴在国际通讯市场在这些年来总是能够逼得思科和IBM等老巨头节节败退,但是我们却有软肋被美国捏在手里,这个软肋就是芯片。

同时平局也注意到,还有一批精神美国人对此却很兴奋。它们乐得和狗一样拼命吐舌头摇尾巴,高呼美国万岁、中国必输。并表示:“美爹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一个芯片,就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华为和中兴是假大空、纸老虎,明天就要崩溃了!”

但是对于这种近乎弱智的观点,周小平认为几乎不值得一驳。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封杀芯片这件事能直接灭掉华为和中兴,能直接把中国打回原形,能给中国造成毁灭性的灾难,能瞬间卡死中国通讯巨头的脖子的话,那为啥美国不早干这件事呢?面对思科、IBM在通讯领域和华为中兴竞争中的节节败退和失利,美国为啥一直要隐忍不发呢?为啥要不断试图从通讯市场压制华为和中兴,而不是直接用芯片卡脖子战术灭了中国呢?”——这根本就说不通嘛。

一个芯片,岂能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

一开始美国是调查说什么安全保密问题,后来又说什么全球市场违规问题,再后来又发起贸易调查搞巨额罚款,再再后来干脆封杀华为和中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渠道……美国折腾了这么多事,折腾得很辛苦也很累,收效也不明显。但即便这样,美国也没有轻易使用封杀芯片这一招,而是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不得不使出这一招数罢了。如果封杀芯片真的对美国那么有利,真的对中国那么有害,美国还不早就用上了?也只有精神美国人才那么弱智,会相信这是美国的一招“妙棋”。

实际上美国人比谁都更清楚,这是一步死棋。它会给中国带来很大的麻烦,但它最终将要了美国整个通讯产业的命。

在通讯产业和美国关系问题上,周小平应该是有很大评论权的,因为前年我就和中国通讯巨头的其中一家的高层有过一些接触,当时适逢美国对中国通讯企业发起政治调查和巨额罚款的当口,美国逼迫说如果中国通讯巨头不就范的话,就将暂停芯片出口。虽然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运作,美国对其恢复了芯片出口,但是我当时就认为迟早美国还会再打芯片牌,甚至永久封杀芯片对华出口,中国通讯企业应该早做打算。对我当时做出的这一判断,对方也是相当认可的。时至今日,果然应验。

实际上美国打芯片牌真的不是什么妙招,而是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死棋,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美国也是不愿意打这张牌的。但恰恰是调查、罚款、阻挠、甚至是封杀销售渠道等手段全部失效之后,美国才不得不打起了这套七伤拳。

美国不愿意用这一招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华为和中兴在通讯市场的突飞猛进十分迅速,除了芯片之外,其他技术都十分过硬,价廉物美。因此,全球整体通讯市场华为中兴份额超级庞大。由于其所占份额超级庞大,所以对芯片的需求也超级庞大。进而,华为和中兴就成为了美国芯片产业的超级大客户。VVVVVVIP级别那种。华为和中兴被禁止出口芯片,那么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美国芯片产业自己。在中兴股价地震的时候,美国芯片公司的股价则遭遇了更强烈的地震。

一个芯片,岂能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

如果说为了“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芯片产业需要暂时牺牲利润,这一点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另外一个理由就更为残酷了。那就是一般而言,越是被封杀的东西,就越有可能被中国自主研发出来。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当年中国航天不行,于是加入了国际空间站合作项目,但即便如此进步也比较缓慢。但后来美国人突然发难,用了卡脖子战术,直接永久封杀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核心领域。当时很多精神美国人拍手叫好,认为这下中国的太空领域肯定要彻底完蛋了。但是没想到,被封杀之后中国太空技术反而突飞猛进,到了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太空站的国家,而国际空间站则因为使用寿命到期而不得不坠毁。这也就是说,中国成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的唯一希望。

其他领域也一样。日本法国对中国封杀高铁技术,结果中国高铁独步天下;美国对中国封杀四代机技术,结果中国搞出了全球唯一的鸭翼超音速巡航隐身战机;美国对华封杀物理震动实验平台,结果中国的物理震动实验平台如今实现了对美国的反向封杀;在更早之前,国际社会拼命封杀中国核武器技术,结果中国搞出了最好构型的氢弹和研发速度最快的原子弹;国际社会对华封杀核潜艇技术,结果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竟然神奇般地搞出了战略核潜艇,并一直沿用至今!这是何等的奇迹?

一个芯片,岂能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

相反,中国如今的工业短板主要有两项。一项是芯片,另外一项就是民用航空器。这两项,恰恰是之前没有被西方封杀的领域。芯片西方不封杀我们,这么多年来我们也没搞出像样的东西来。民航也是一样,直到去年才堪堪结合多国技术搞出了商业中型民航飞机。而从七十年代开始,西方航空公司就开始和中国积极合作,从麦道到波音,从庞巴迪到空客。结果搞来搞去,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民用航空器市场,几乎100%被外国民用航空器公司占领,自主份额低到可怜。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利益最优解”的现实困扰。我们就拿做生意为例,假设你打算去一个城市开餐厅,这时候租房子是20万一年,而买下房产则需要一次投入1000万,但利润都是每年50万。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请问你会如何选择?想必,你必然会选择租房子对吧。这就是典型的买不如租,换到自主还是进口这个问题上,就是造不如买。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眼光放长远一点的话就会明白,造不如买和买不如租都是短视且愚昧的。虽然从利益最优解来看,的确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但是,造不如买和买不如租却有一个隐患,那就是自主权不在己手。如果你租房子,生意好了以后,就很有可能面临被房东威胁大幅度涨租金,否则就要用卡脖子手段,不租给你了。如果你总是买产品来做生意也同样如此,一旦你生意好了,卖家就会要求你给更多的钱才肯卖给你,甚至要求你割让这个生意的市场给他来做,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么卖家就必然会用卡脖子的手段,以不卖给你产品的方式来逼到你生意做不下去,然后他再来轻松吃下你辛辛苦苦打下的整个市场。

所以从长远看,必然是租不如买、买不如造。但问题是,这并不符合眼下的利益最优解。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做到却很难。人类社会毕竟是以利益驱动为主的,一般选择利益最优解才有可能快速推动和发展,至于长期的隐患,往往就被搁置下来了。换句话说,只要是有甜头尝,就没有人会去选择吃苦。就像如果有近路可抄,大路就必然无人走了一样。换成谁,选择都一样。

一个芯片,岂能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

因此,要想选择吃苦奋斗,除非无路可走。要想杜绝抄近路,除非无路可抄。以前平局住的小区花园就老有人抄近道踩草皮,都踩出小道来了,最后物业干脆在花园边上加了一道很高的铁栏杆,才终于没有人抄近道了。所以要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就必须要先断了自己的后路。人性是有惰性的,只要有后路,往往就不能背水一战,不能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因此,对中国的民用航空器而言,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而言,最缺乏的不是宽松的经营环境和庞大的市场份额,而是被逼上梁山的无奈。

当敌人终于决定出手卡住中国通讯行业芯片脖子的时候,就是中国通讯行业芯片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美国虽然也深知这一点,但美国已无牌可打,别无选择了。接下来的事很好推演,随着全面封杀的执行,美国芯片公司销量将大幅下滑,人才流失。这些人才和技术经验,总要找到生存的空间。同时,中兴华为已经占有的庞大全球通讯市场,需求量正在猛增,这是个每年万亿规模的产业啊。要么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产业丢掉,要么就背水一战全力研发搞出芯片技术和突破量产难关来,吃下这个万亿规模的市场。你说,大家会怎么选择?

一个芯片,岂能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

造出这东西,就能获得万亿利润,有谁不疯狂?恐怕这下子中国搞芯片研究的人,各个都“不需扬鞭自奋蹄了吧~”。当依赖进口的“利益最优解”被打破,当抄小道发大财的捷径被封堵之后,剩下的就唯有自力更生这一条路可选了。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而言,这一场封堵来得真是太及时了。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美国人的苦苦相逼,因为这终将把我们逼成他们最害怕的样子。

1999年,一个原本打算租个房子开好餐厅的男人,最后被眼红其生意的房东用威胁涨租的方式扫地出门。在万般无奈和痛定思痛之下,他终于想通了租不如买,买不如造的道理。十九年后,他成为了当地最顶尖的地产商之一,富可敌城。而那个逼走了他的房东,却再也没有让那间铺子重现当日门庭若市的辉煌。

一个芯片,岂能把中国彻底打回原形

在未来中国芯片产业一定会实现全面自主化,成为世界最顶尖的通讯全产业链巨头,而美国的芯片行业从此再也不会重现今日的辉煌销量了。新时代,终于要来了。这份重大利好,我们收下了。这份苦苦相逼的恩情,我们记下了。若干年后,我们会到美国芯片产业的坟头,给添上把土的。

一路走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7
0
0
1
3
0
0
0